第1卷 18
18
爱情就像一股吹来的暖风,温柔落下的细雨,等珺琳看完来信内容,又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些思念。她默默地看着窗外,两眼已饱含激动与相思的泪水。德权,一位真正理解自己的同学与情人。珺琳暗暗想:你一直关注着我的一切,我就为你准备好一生吧!等着你完成学业回来,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有气质、最有见解和最具吸引力的男人。她的心豁然开朗,不再为民办教师转正的事苦闷了。
德权知道,珺琳早已收到他发出的信件,现实虽出现超出常理能够预料的结果,但她的心态肯定已平稳下来,命运对每个人最终都会有公正安排,他压根就不相信朱主任之流会阻挡社会正义前进的步伐。纵观人的一生的生存活动,表面看是遵循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运动着,但有时它并不依你的意志,本末倒置的事情往往存在,它常警示人们,如何把握好命运与机遇才是最重要的。
王海文避开媳妇,时不时来到学校,珺琳碍于同学情面也拿他没办法,不过,也难免一些老师的议论。最近,学校要推选市里表彰的先进教师,珺琳是最佳的人选之一,校长要求老师们利用1天时间酝酿出自己要评的对象。谁知评先的人员名单还没确定,一夜过后,珺琳与王海文的风言风语却在学校传开了。
德林也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开始不觉什么,肯定有闲人嚼舌头。德权和珺琳与王海文都是同学,再说,王海文早已结婚生子,说闲话的人啥时候都有。可没过几天,有关王海文与珺琳的闲话越来越多,德林才想到这是一个阴谋,不得不提醒珺琳注意……
祁连村那些爱嚼舌头的婆娘,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听到了学校的谣传,村头老杨树下,马大嘴又向村里的媳妇们发表新闻:“你们知道吗,听说张珺琳与王海文偷偷好上了。”
“马婶,你听谁说的?”一位年轻媳妇感兴趣地问。
“学校的老师啊!要不我咋能知道。”
“马婶,这话千万不能胡说,张珺琳可是个黄花闺女。”“什么黄花闺女,都老姑娘了,谁知道还贞洁不?”“马婶的老汉不在学校做饭吗,听来的消息还能有假?”
老杨树下的一伙婆娘还在为这事添油加醋地议论,谁也不管自己身后的世界。广元媳妇翠香恰好路过走自己家里,耳听大嘴马翠花又在和爱捣事非的婆娘说珺琳的闲话,她使劲咳嗽了一声,马大嘴和几个婆娘掉头一看是广元媳妇,突然不言语了,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翠香回到家里,放下手中提的小包,来到婆婆屋里:“妈,我刚才路过,听马大嘴又和几个媳妇说珺琳的闲话哩。”
“她们说什么呀?”李冬菊早已在家照看孙子孙女多年,外面的事很少听到。媳妇这样说,不由得担心起来:“怎么会这样,你嫂子听了还不气坏啊!你可千万不要跟着胡说。”
“妈,您想哪里去了,我听了也很生气,她们明明往珺琳身上泼脏水,你说咋办,给嫂子说不说?”翠香听婆婆拿主意。
“你先不要着急,我抽时间和你嫂子说,珺琳要知道会出事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海文的媳妇梅香生过孩子满月后,因为渐渐有了外面的活动,一些风言碎语之事也从她耳朵刮过,不由得怀疑起自己丈夫。自己坐月子期间,海文真的做缺德事了?她得向男人问个明白。
一天傍晚,梅香见王海文闲着没事,把小宝宝递到他怀里后说:“海文,你把孩子抱好,我有事要问你。”梅香是防止王海文不听她说话溜到外面,才让他抱孩子的。
“什么事?搞得神神秘秘的。”王海文有些诧异。
“你不知村里人都在说你和张珺琳的闲话吗?”
“说什么?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无风不起浪,难道他们都说的是假话?”
“我王海文没做对不起同学朋友的亏心事,爱咋说咋说。”
“你不在乎,可我在乎啊,领着孩子出去,总有人叽叽咕咕议论,我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梅香,我们都有孩子了,难道你不相信我?”
“那,外面的风言风语怎么来的,你叫我怎么相信啊?”
“相信不相信是你的事情,我管不了那么多。”
“海文,你不管,难道有理不成?”
“我怎么找了你这么个不识相的媳妇。”王海文起身把孩子放到床上,出门了。
梅香望着丈夫的举动,傻眼了?孩子突然被放到床上,大哭起来,梅香赶紧过去抱起了孩子哄着:“宝宝不哭,宝宝不哭。”她没想到王海文会这样粗鲁?难道外面的谣传是真的?梅香不敢往下想……
李冬菊自听儿媳妇说的事后,思谋了好几天,咋向李兰芝开口说呢?德权还在大学里念书,珺琳要真有什么短处,如何是好啊!一天下午,她硬着头皮来到李兰芝家,想探探口气,李兰芝究竟听这事没有。她推开了姜广泰家的街门:“兰芝,你在家吗?”
做零活的李兰芝听到李冬菊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四奶奶来了!”
“兰芝,我闲着没事,找你说说话。”
“快进屋吧,我也没啥紧事。”李兰芝把四婆婆李冬菊让进屋里。
两个老婆子在屋里坐下,随便聊了几句,李冬菊自然转了话题:“兰芝,德权最近来信没有啊?”
“前几天才来的信,也没啥事,就问候家里。”李兰芝随便应答。
“没事就好,德权都26岁了吧,珺琳也不小了。”李冬菊像是随便说着。
“四奶奶要说啥事吗?”李兰芝听出李冬菊话里有话。
“也没啥事,我是想德权快点毕业,把婚事办了,省得别人说咱老姜家的闲话。”
“四奶奶听到了什么?”
“那天,广元媳妇说马大嘴又在村头老杨树下说珺琳的闲话。”
李兰芝听四婆婆这样说,不由得警觉起来,这个马大嘴啊!人都活老了,老毛病还是不改。她问李冬菊道:“马大嘴说珺琳怎么了?”
“都是些闲话,广元媳妇也是路过听的。”李冬菊见李兰芝沉默了一会才问她,说话也谨慎起来:“外面的人说珺琳和王海文好上了,两人搂搂抱抱的。”
李兰芝一听这话,脸猛然发白了,连嘴唇都在颤动。德权和珺琳都是她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俩和王海文一起念了10念书,都是很要好的同学。珺琳与德权的婚恋关系已经明确,这是祁连村的人们都已经知道的事情。再说王海文已有了孩子,珺琳能和他好上?李兰芝实在不敢相信。她稍稍镇静了一下,问李冬菊:“四奶奶还听到什么?”
“听说王海文的媳妇知道后,与男人大闹一场,领上孩子回娘家了。”李冬菊小心地回答着问话。
“这是真的吗?”李兰芝仍有些不相信。
“兰芝,不是真事,我敢过来说嘛!”李冬菊知道李兰芝心里咋想,她哪能接受这个事实啊!
两人说话的瞬间,李兰芝眼泪簌簌流下,李冬菊见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兰芝,这些话我本不该告诉你,看把你气的。”
“我气什么,我们家又没把珺琳娶进门来,想干什么是她自个儿的事,谁也管不了。”李兰芝明明说气话,她拿起桌上的头巾擦了一下眼睛,又道:“四奶奶,谢谢你今天来说这事,我一定要找珺琳问个究竟。”
李冬菊劝道:“兰芝,这事你不能着急去问,还是我找个机会先问问王海文再说,这样稳妥一些。”
“好吧!那就请四奶奶多费心了。”李兰芝还想说什么,却又淌起眼泪……
梅香领着孩子到娘家10多天了,王海文托人叫了两次,她都不回来,这事也已经在村里风言风语起来。王海文处境尴尬,日后,怎么向德权说啊!他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找珺琳吧,人言可畏,再不能给她添乱了。他突然想起德林,现在只有请他来给德权的妈妈解释了,先稳住事态,才能慢慢找出诬陷他和珺琳的人。王海文拿定了主意,直接到学校去了。
德林正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当、当、当,有人敲门。
“请进!”
德林的办公室门被推开了,来人是王海文。德林放下手中的笔,看着无精打采的王海文,招呼他坐下,问道:“海文,这么晚来学校找我有事吗?”
“德林哥,我这几天都被闲话压得抬不起头,你说咋办?媳妇领上孩子到娘家10多天,叫也叫不回来。”王海文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海文,你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传出这样的闲话?”德林有意提醒王海文。
“我要知道,非扒了说闲话的人皮不可。”王海文愤愤地说道。
“你看看,还要当村主任呢,遇事不动脑子,说闲话诬陷你和珺琳的人,就是想把你和珺琳都搞臭。”
“那他为啥这样做?”
“因为最近珺琳要被评为全市的优秀教师,这人可能不服气,所以才使用这种卑劣手段。”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啊?”
“造谣的人哪会自己站出来。”
“也不知珺琳气成啥样,我又不能找她解释。”
“珺琳虽然难受,我想她目前还能经得住,只要你做好媳妇的工作,她不要听信谣言闹出事端,谣言就会不攻自破的,但你要从中吸取教训。”
王海文听了德林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请他转告珺琳,海文表示歉意,以后一定会注意相互来往的分寸,不让那些流言蜚语制造者有孔可钻。德林望着王海文笑笑:“吃一堑长一智,人生的路子长着呢!海文,你打算怎么把媳妇叫回来?”
“我就是向德林哥来讨教的,请你拿个主意吧!”
“去找你荞花嫂子吧,她会有办法的。”
王海文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嫂子啊!”他立刻告别德林,去请荞花了。
李兰芝自听李冬菊说的那些事后,心里很疼很疼。一对青梅竹马的孩子,一块儿长大,一同上学,相爱这么多年,难道说变就变了?德权又没和她发生矛盾,珺琳为啥要做出对不起德权的事情,李兰芝越想越觉得不对,珺琳不是这样的姑娘啊?肯定有人在背后使坏。可俗语说无风不起浪,谣言又是怎么来得?李兰芝真像蒙在鼓里听打雷,弄不清东南西北了。为知道情真相,她决定先找德林了解情况。
德林刚吃过晚饭一会儿,婶婶李兰芝来家里了。德林知道兰芝婶子来干什么,他赶忙打招呼:“婶子,您来了,快坐下。”
今天的李兰芝和往日不一样,已顾不得客气,人还没坐下就抱怨起侄子:“德林,珺琳丫头出了什么事,也不过来给婶婶说一声。”
“婶子,你听到什么?”
“四奶奶已给我说了,王海文和珺琳究竟咋回事?”
“婶子,您还不知道珺琳?能有啥事,不就一些人嫉妒造谣吗!您可千万不要被迷惑了。”
“德林,你不要云里雾里地说,给婶子讲明白点。”
德林见兰芝婶着急的样子,给他详细讲述了最近发生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劝李兰芝不要听信传言,要多关心未来的儿媳。德林说,珺琳现在非常痛苦,她自尊性那么强,千万不能有个一差二错。李兰芝听德林如此说,虽然还有些疑惑,但她相信德林不会哄她,开始的那种担心一下丢开了:“德林,照你这么说,外面传的都是谣言?”
“那还有假吗,婶婶应当知道,珺琳现在还是民办教师,如果评上市里先进,民教转正就会加分的,有人害红眼病诬陷也不奇怪。”
“那婶子就放心了,这几天,我还一直怪珺琳呢!”
“您可千万不能那样想,否则,珺琳会出事的。”
“那就好!德林,你明天告诉珺琳,下午放学后,大大方方来我家,婶子给她做好吃的。”李兰芝这才像想起了什么,问道“德林,荞花怎么不在家?”
德林笑笑:“她陪着王海文的媳妇过去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爱情就像一股吹来的暖风,温柔落下的细雨,等珺琳看完来信内容,又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些思念。她默默地看着窗外,两眼已饱含激动与相思的泪水。德权,一位真正理解自己的同学与情人。珺琳暗暗想:你一直关注着我的一切,我就为你准备好一生吧!等着你完成学业回来,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最有气质、最有见解和最具吸引力的男人。她的心豁然开朗,不再为民办教师转正的事苦闷了。
德权知道,珺琳早已收到他发出的信件,现实虽出现超出常理能够预料的结果,但她的心态肯定已平稳下来,命运对每个人最终都会有公正安排,他压根就不相信朱主任之流会阻挡社会正义前进的步伐。纵观人的一生的生存活动,表面看是遵循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运动着,但有时它并不依你的意志,本末倒置的事情往往存在,它常警示人们,如何把握好命运与机遇才是最重要的。
王海文避开媳妇,时不时来到学校,珺琳碍于同学情面也拿他没办法,不过,也难免一些老师的议论。最近,学校要推选市里表彰的先进教师,珺琳是最佳的人选之一,校长要求老师们利用1天时间酝酿出自己要评的对象。谁知评先的人员名单还没确定,一夜过后,珺琳与王海文的风言风语却在学校传开了。
德林也听到了一些闲言碎语,开始不觉什么,肯定有闲人嚼舌头。德权和珺琳与王海文都是同学,再说,王海文早已结婚生子,说闲话的人啥时候都有。可没过几天,有关王海文与珺琳的闲话越来越多,德林才想到这是一个阴谋,不得不提醒珺琳注意……
祁连村那些爱嚼舌头的婆娘,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听到了学校的谣传,村头老杨树下,马大嘴又向村里的媳妇们发表新闻:“你们知道吗,听说张珺琳与王海文偷偷好上了。”
“马婶,你听谁说的?”一位年轻媳妇感兴趣地问。
“学校的老师啊!要不我咋能知道。”
“马婶,这话千万不能胡说,张珺琳可是个黄花闺女。”“什么黄花闺女,都老姑娘了,谁知道还贞洁不?”“马婶的老汉不在学校做饭吗,听来的消息还能有假?”
老杨树下的一伙婆娘还在为这事添油加醋地议论,谁也不管自己身后的世界。广元媳妇翠香恰好路过走自己家里,耳听大嘴马翠花又在和爱捣事非的婆娘说珺琳的闲话,她使劲咳嗽了一声,马大嘴和几个婆娘掉头一看是广元媳妇,突然不言语了,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翠香回到家里,放下手中提的小包,来到婆婆屋里:“妈,我刚才路过,听马大嘴又和几个媳妇说珺琳的闲话哩。”
“她们说什么呀?”李冬菊早已在家照看孙子孙女多年,外面的事很少听到。媳妇这样说,不由得担心起来:“怎么会这样,你嫂子听了还不气坏啊!你可千万不要跟着胡说。”
“妈,您想哪里去了,我听了也很生气,她们明明往珺琳身上泼脏水,你说咋办,给嫂子说不说?”翠香听婆婆拿主意。
“你先不要着急,我抽时间和你嫂子说,珺琳要知道会出事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王海文的媳妇梅香生过孩子满月后,因为渐渐有了外面的活动,一些风言碎语之事也从她耳朵刮过,不由得怀疑起自己丈夫。自己坐月子期间,海文真的做缺德事了?她得向男人问个明白。
一天傍晚,梅香见王海文闲着没事,把小宝宝递到他怀里后说:“海文,你把孩子抱好,我有事要问你。”梅香是防止王海文不听她说话溜到外面,才让他抱孩子的。
“什么事?搞得神神秘秘的。”王海文有些诧异。
“你不知村里人都在说你和张珺琳的闲话吗?”
“说什么?我身正不怕影子斜。”
“无风不起浪,难道他们都说的是假话?”
“我王海文没做对不起同学朋友的亏心事,爱咋说咋说。”
“你不在乎,可我在乎啊,领着孩子出去,总有人叽叽咕咕议论,我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梅香,我们都有孩子了,难道你不相信我?”
“那,外面的风言风语怎么来的,你叫我怎么相信啊?”
“相信不相信是你的事情,我管不了那么多。”
“海文,你不管,难道有理不成?”
“我怎么找了你这么个不识相的媳妇。”王海文起身把孩子放到床上,出门了。
梅香望着丈夫的举动,傻眼了?孩子突然被放到床上,大哭起来,梅香赶紧过去抱起了孩子哄着:“宝宝不哭,宝宝不哭。”她没想到王海文会这样粗鲁?难道外面的谣传是真的?梅香不敢往下想……
李冬菊自听儿媳妇说的事后,思谋了好几天,咋向李兰芝开口说呢?德权还在大学里念书,珺琳要真有什么短处,如何是好啊!一天下午,她硬着头皮来到李兰芝家,想探探口气,李兰芝究竟听这事没有。她推开了姜广泰家的街门:“兰芝,你在家吗?”
做零活的李兰芝听到李冬菊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四奶奶来了!”
“兰芝,我闲着没事,找你说说话。”
“快进屋吧,我也没啥紧事。”李兰芝把四婆婆李冬菊让进屋里。
两个老婆子在屋里坐下,随便聊了几句,李冬菊自然转了话题:“兰芝,德权最近来信没有啊?”
“前几天才来的信,也没啥事,就问候家里。”李兰芝随便应答。
“没事就好,德权都26岁了吧,珺琳也不小了。”李冬菊像是随便说着。
“四奶奶要说啥事吗?”李兰芝听出李冬菊话里有话。
“也没啥事,我是想德权快点毕业,把婚事办了,省得别人说咱老姜家的闲话。”
“四奶奶听到了什么?”
“那天,广元媳妇说马大嘴又在村头老杨树下说珺琳的闲话。”
李兰芝听四婆婆这样说,不由得警觉起来,这个马大嘴啊!人都活老了,老毛病还是不改。她问李冬菊道:“马大嘴说珺琳怎么了?”
“都是些闲话,广元媳妇也是路过听的。”李冬菊见李兰芝沉默了一会才问她,说话也谨慎起来:“外面的人说珺琳和王海文好上了,两人搂搂抱抱的。”
李兰芝一听这话,脸猛然发白了,连嘴唇都在颤动。德权和珺琳都是她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俩和王海文一起念了10念书,都是很要好的同学。珺琳与德权的婚恋关系已经明确,这是祁连村的人们都已经知道的事情。再说王海文已有了孩子,珺琳能和他好上?李兰芝实在不敢相信。她稍稍镇静了一下,问李冬菊:“四奶奶还听到什么?”
“听说王海文的媳妇知道后,与男人大闹一场,领上孩子回娘家了。”李冬菊小心地回答着问话。
“这是真的吗?”李兰芝仍有些不相信。
“兰芝,不是真事,我敢过来说嘛!”李冬菊知道李兰芝心里咋想,她哪能接受这个事实啊!
两人说话的瞬间,李兰芝眼泪簌簌流下,李冬菊见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兰芝,这些话我本不该告诉你,看把你气的。”
“我气什么,我们家又没把珺琳娶进门来,想干什么是她自个儿的事,谁也管不了。”李兰芝明明说气话,她拿起桌上的头巾擦了一下眼睛,又道:“四奶奶,谢谢你今天来说这事,我一定要找珺琳问个究竟。”
李冬菊劝道:“兰芝,这事你不能着急去问,还是我找个机会先问问王海文再说,这样稳妥一些。”
“好吧!那就请四奶奶多费心了。”李兰芝还想说什么,却又淌起眼泪……
梅香领着孩子到娘家10多天了,王海文托人叫了两次,她都不回来,这事也已经在村里风言风语起来。王海文处境尴尬,日后,怎么向德权说啊!他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找珺琳吧,人言可畏,再不能给她添乱了。他突然想起德林,现在只有请他来给德权的妈妈解释了,先稳住事态,才能慢慢找出诬陷他和珺琳的人。王海文拿定了主意,直接到学校去了。
德林正在办公室批改学生作业,当、当、当,有人敲门。
“请进!”
德林的办公室门被推开了,来人是王海文。德林放下手中的笔,看着无精打采的王海文,招呼他坐下,问道:“海文,这么晚来学校找我有事吗?”
“德林哥,我这几天都被闲话压得抬不起头,你说咋办?媳妇领上孩子到娘家10多天,叫也叫不回来。”王海文委屈又无奈的样子。
“海文,你应该好好想想,为什么会传出这样的闲话?”德林有意提醒王海文。
“我要知道,非扒了说闲话的人皮不可。”王海文愤愤地说道。
“你看看,还要当村主任呢,遇事不动脑子,说闲话诬陷你和珺琳的人,就是想把你和珺琳都搞臭。”
“那他为啥这样做?”
“因为最近珺琳要被评为全市的优秀教师,这人可能不服气,所以才使用这种卑劣手段。”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啊?”
“造谣的人哪会自己站出来。”
“也不知珺琳气成啥样,我又不能找她解释。”
“珺琳虽然难受,我想她目前还能经得住,只要你做好媳妇的工作,她不要听信谣言闹出事端,谣言就会不攻自破的,但你要从中吸取教训。”
王海文听了德林的意见,表示赞同,并请他转告珺琳,海文表示歉意,以后一定会注意相互来往的分寸,不让那些流言蜚语制造者有孔可钻。德林望着王海文笑笑:“吃一堑长一智,人生的路子长着呢!海文,你打算怎么把媳妇叫回来?”
“我就是向德林哥来讨教的,请你拿个主意吧!”
“去找你荞花嫂子吧,她会有办法的。”
王海文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嫂子啊!”他立刻告别德林,去请荞花了。
李兰芝自听李冬菊说的那些事后,心里很疼很疼。一对青梅竹马的孩子,一块儿长大,一同上学,相爱这么多年,难道说变就变了?德权又没和她发生矛盾,珺琳为啥要做出对不起德权的事情,李兰芝越想越觉得不对,珺琳不是这样的姑娘啊?肯定有人在背后使坏。可俗语说无风不起浪,谣言又是怎么来得?李兰芝真像蒙在鼓里听打雷,弄不清东南西北了。为知道情真相,她决定先找德林了解情况。
德林刚吃过晚饭一会儿,婶婶李兰芝来家里了。德林知道兰芝婶子来干什么,他赶忙打招呼:“婶子,您来了,快坐下。”
今天的李兰芝和往日不一样,已顾不得客气,人还没坐下就抱怨起侄子:“德林,珺琳丫头出了什么事,也不过来给婶婶说一声。”
“婶子,你听到什么?”
“四奶奶已给我说了,王海文和珺琳究竟咋回事?”
“婶子,您还不知道珺琳?能有啥事,不就一些人嫉妒造谣吗!您可千万不要被迷惑了。”
“德林,你不要云里雾里地说,给婶子讲明白点。”
德林见兰芝婶着急的样子,给他详细讲述了最近发生在学校的一些事情,劝李兰芝不要听信传言,要多关心未来的儿媳。德林说,珺琳现在非常痛苦,她自尊性那么强,千万不能有个一差二错。李兰芝听德林如此说,虽然还有些疑惑,但她相信德林不会哄她,开始的那种担心一下丢开了:“德林,照你这么说,外面传的都是谣言?”
“那还有假吗,婶婶应当知道,珺琳现在还是民办教师,如果评上市里先进,民教转正就会加分的,有人害红眼病诬陷也不奇怪。”
“那婶子就放心了,这几天,我还一直怪珺琳呢!”
“您可千万不能那样想,否则,珺琳会出事的。”
“那就好!德林,你明天告诉珺琳,下午放学后,大大方方来我家,婶子给她做好吃的。”李兰芝这才像想起了什么,问道“德林,荞花怎么不在家?”
德林笑笑:“她陪着王海文的媳妇过去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