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戏说王树常军长

幼年磨难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

    奉军主力全部通过黄河铁桥退却黄河以北邙山一带之后,张作霖看到当前局势对己不利众生所盼恐怕难以实现,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现在他已经处于四面楚歌,进退维谷的境地,南面有北伐军大兵压境,西面有晋军和冯军虎视眈眈,东面有直军节节败退且心猿意马,随时倒戈。处境之险恶,形势之严峻,他不可能不全盘考虑,尤其要考虑他多年辛辛苦苦缔造的奉军和家业,不能因为自己骄横跋扈,桀骜不驯,一意孤行而断送,所以在此危急时刻,他选择了明智之举养精蓄锐,偃旗息鼓但又不失体面。于是向各方通电‘和平息争’。随后下令奉军全部转移到滦东集结。此时王树常也接到军团指挥部的命令让他有阜平、龙泉阳向滦东集结。

    之前,也就是1927年秋天,正当奉军从河南撤出的时候,南口战役被奉军赶出河北的冯玉祥由苏联养病回来之后,看到北伐军势如破竹,统一全国的希望在即之时,他也想就此分到一杯羹,于是收集自己铁杆就将,以此作为政治资本,发挥纵横捭阖,积毁销骨的策略,联系晋军阎锡山秘密磋商与北伐军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消灭奉军,找回尊严,夺回被张作霖抢占的地盘,同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也落得先进的、进步的政治声望。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赢得军界的崇高地位。阎锡山和冯玉祥一拍即合,同时还联络了北伐军达成军事上和利益上的共识。于是,在8月中旬,晋军首先开始进攻奉军。发动战争都是师出有名,古代战争如此,现代战争亦如此。古代战争讲究先礼后兵,表明自己是正义之师。现代战争讲究寻找因由,点燃导火索。不论是无意还是刻意而为之的,都是双方矛盾达到了临界值。只是谁先挑起事端,挣得战争的主动权而已。没想到这根战争的导火索不是晋军有意蓄谋而是奉军主动找上门来,更确切地说是奉军主动送上门来。张作霖越是不想树敌太多,越是无意间惹火烧身。其实当时双方的主帅都心知肚明,人前不便说是非,心怀利刃现图穷。

    1927年的9月27日上午,山西省大同县旭日和风,晴空万里。因为已近深秋,上午时候,不觉有点凉意。因丢失郑州受张学良革职后被张作霖任命绥远军队巡阅使的于珍,这会正带着一个中队的士兵行驶在去往绥远与山西大同接壤的长城脚下奉军驻地的山路上。张作霖派他到京绥线附近的丰镇检阅军队,本来就是一件美差,虽然是一份闲职,但对他这个性格耿直来讲已经是莫大的放纵和有待。谁让他和王树常一样都是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并向来得到张氏父子的器重,可谓心膂股肱之臣。这一点他不否认。只是这会由一个上将军一下子沦落到到处游走,高谈阔论,指手画脚的编外人员,心里的阴霾还一时半会不能驱散。这回好,张大帅体谅他的心思,也顾全他的一些面子,不顾别人在背后诘告议论,硬是安排他干起这份差事。在来丰镇的时候,他的同僚曾这样告诉他。既然你在军中不得志,没有赢的少帅的信任,不妨攀住大帅这根高枝,英雄总会有用武之地。何况去丰镇巡视虽说路上艰辛,但远离战火,心情也好放松放松。他已经带着随从从北京一直走到这偏僻的与晋军交接的地方,一路走来,看到到处都是流民,携妻带子,流离失所,可谓悲惨。在轻松惬意的心境上不免产生一丝惶恐和感伤。大家正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着,快到丰镇长城村口的时候,忽听右面山头上军号声声,随即满山坡冒出足有一个营的晋军。一代烟的功夫便把于珍率领的一个中队团团包围,此时双方近在咫尺,刀枪闪耀,剑拔弩张,吼声不断,流血事件看来在所难免,相互厮杀一触即发。于珍是指挥出身,身经百战,这种危险状况不知遇到过多少次,他镇定自如,凛然大气,两手叉腰,用东北人豪爽粗放的洪亮嗓音大声喊道:“你们是哪部分的,怎敢劫持奉军巡阅使?”对方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从人群中闪出来,好像看出来对面的长官非同凡响,尽管没有穿戴军装,但从发福的身材和整洁得体的灰大褂上看就不像文官出身。他跑到于珍面前,先是一个军礼,然后带着傲慢的语气说道:

    “这位将军,我们是晋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商震的部下,上面有令,凡路经此地必须经过盘查,如遇持枪冒入的士兵,无论是哪个地方,都将严惩不贷。”语气严重,表情凝重,大有舍我其谁,高高在上之感。听到这个军官这般强硬无理,于珍登时忿怒,两眼圆睁怒道:

    “你们不知道,我们是奉军,我是奉张大帅之命来我方军营巡视,此乃我方地盘,怎说误入晋军领地,一派胡言,快快让道,否则定将向你们的上司阎锡山交涉,误了军务大事,看你能否吃罪得起。”对方军官并不理会,他此时已经拿好了注意,双方这样对峙并非是长久之计,既然商长官和上面事前早有准备,不妨先拿下眼前这个军官,否则梦多夜长,说不定双方争执不下,交起火来,流血伤亡是小,惟恐势头闹大。想到这他趁于珍不注意,伸手敏捷地搂过于珍的脖子,瞬间拔出腰间短枪,枪口死死顶住于珍的太阳穴,随即,手下人快速卸下于珍腰里的手枪,厉声喝道:

    “你们都别动,谁要动就让你们长官的脑袋搬家。”于珍的随从卫队一时间不知所措,一阵还乱,还是跟谁的副官出面,晃动手臂,语气平和地说道:

    “你们不要胡来,有话好好说何必动刀动枪的,长官出了什么闪失,挑起事端的是你们,你们能担待得起吗?”“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搂着于珍的军官用枪指着于珍的副官让他闭嘴,让后手枪有指回于珍的脑壳,抱歉而又无奈地说道:

    “于巡阅使大人,小的这么做实属出于无奈,请你见谅,如果不这样做,惟恐双方交火,伤及无辜,我看你就下令让你的部下放下枪,跟我们回师部跟商师长去解释,卑职服从军令,别无他法。”于珍件事态已经发展到这般地步,也暂时想不出什么良策,只好吩咐手下,放下手里的枪,由眼前的一个营的晋军跟随,押解着向西南方向的一个山谷里密林深处晋军暂编第一师师部走去。

    没过多久,张学良得到于珍被俘的电报,他立即电告阎锡山提出释放于珍,停止军事冲突。其实,阎锡山这老小子也不想与张学良太翻脸,于是借口是一场误会,接受了奉方的全部要求,同时也释放了于珍。

    此时对于奉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羞辱,对于阎锡山的晋军来说是给奉军一个下马威,也是一个找到借口的严厉警告。与此同时晋冯联手合作的更大动作正在悄悄进行。阎锡山已经派出他的得利干将傅作义旅,就是后来涿州之战一战成名又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立下大功的千古功臣傅作义。这会他正奉阎锡山的命令偷偷潜袭河北,占领涿州城,兼顾堡垒,城内市廛不惊,安堵如常,社会一派井然。傅作义旅进入涿州成犹如给奉军腹地插上一根坚不可摧的钉子,时刻牵制奉军的机动兵力,也影响其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真可谓奉军眼里的一个钉子,不拔出他不足以稳定军心,巩固后方,不剔出他不足以在河北这块开垦的土地上睡上一天的安稳觉。

    ---------------------------------------------------------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以我的客栈似乎显得冷清,不过请放心,文字会继续,精彩也会继续。军长的故事如同不能干涸的小溪会一直流淌到你的心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