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磨难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水(5)
为尽快达到个人目的,郭松龄很快返回他的驻军天津滦州,而王树常也为呈报使命不得不首先找到张学良,把郭松龄的一些想法和动向如实地同少帅讲明。他是希望由少帅做做郭松龄的工作,以不至于让郭鲁莽举起返奉大旗。他知道张与郭虽是上下级关系,但也是多年好友,可谓心心相惜,由张学良出面解释调和说不定郭会改变主意;另外为了向张作霖叫好差,他见到张作霖极力为郭说好话,使张不至在心里产生对郭的反感和更大的敌意。其实张和王都心知肚明,王树常认为饶是自己为郭松龄百般维护辩解,张并非好糊弄,心里明镜似的,况且张的耳目众多,何止让他一人来监视郭松龄,张知道他为人和善,做事谨慎,对他忠贞不二,同时也懂得王树常不会因为郭松龄的过激言辞而借此诋毁他人获得自己的一些殊荣。为此张对此事不再细问,私下找来幕僚杨宇霆等研究下一步对策。
回到天津滦州驻地不久,郭松龄便采取不问世事的态度,在外人开来他一反常态,与原来的郭松龄判若两人。每天游走各处访民疾苦,探访乡绅,宛若一个深入市民的社会活动家。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小九九。在日本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他就下定决心绝不参加内战,至少不会再帮张作霖挑起战火,弄得生灵涂炭,社会动荡。只是后来冯玉祥的手下韩复渠悄悄潜入日本,在东京公园里私下会面,才使他的返奉信心得到增强,他觉得他的返奉不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而是人心所向。按照冯玉祥的旨意韩复榘与郭商谈战事,回天津不久,冯又委派他的参谋长熊斌找到郭松龄密谈,签订郭、冯、李(李景林)的三角同盟。协议内容大致为冯奉战事属地盘之争,积怨极深积久,无法解决,难以调和,势必兵戎相见。在此期间,郭松龄委托其弟郭大明及其顾问李坚白,带着他的亲笔信,由冯的代表王乃模陪同到包头,与冯玉祥商榷进一步联手合作的相关事宜,最后协议定下来:郭回师讨张,冯玉祥出兵相助,冯玉祥和李景林均维持现状,李景林可以军饷弹药供郭,张被打退后由冯、李开发东北,各理庶政,不事内争,改组合法政府,不予外人结缔密约。但郭松龄立场明确,绝非以己之力,推翻奉军,而只是领导者的重新更迭,反奉成功他要力挺张学良出任主帅,这一想法十分坚定。由此也可证明他并非叛军而是借此改弦更张,重树奉军威严。11月17日,按照三方计划,冯玉祥与奉军再次发生冲突,张作霖闻听,大为震怒,决心与冯玉祥一决雌雄。他电令张学良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要他立刻启用郭松龄与冯玉祥决战。张学良一脸无奈,正想召见郭松龄,郭此刻却登门求见。没等张学良作郭的思想工作,郭首先开口:
“汗青,苏、皖、沪局势紧张,这会儿冯玉祥又插手夹击,可见我军行为有悖,当初按照我的主张怎能导致如今如此狼狈局面,东北一片沃土,宝藏又多,可以经营开发,不应在关内争夺地盘,惹起不必要的战争。以我军实力虽说较之以往大有改善,但还没到战胜这些虎狼之师的能力,不如退避三舍,坐观山虎斗,且有渔翁之利,不应作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傻事了。这是我和李景林的共同意见,望你能转达给大帅,让他多加考虑。”说到这,他的语气不能再显平和,声调放高,带着怒气说:“大帅还没吃够两次战争的亏啊,这些坏主意都是杨宇霆这小子出的,他居心叵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已经到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地步了,大帅为何还在信他?”张学良脸上显得异常的镇定,倒背着手转过身来说道:“茂宸兄,你我感情甚密,我老爹都说我们成了一个人。到现在不是讨论谁是谁非的时候,应该同仇敌忾,共同对敌,想办法克敌制胜,转危为安,看来你还对当初奖赏之事耿耿于怀,也未免胸怀不够豁达吧。”郭松龄闻听此言,不免心头一阵,脑袋顿时嗡了一下,不无感慨地反驳道:“汗青,此言差矣,老兄我是啥样的人连你都不清楚吗?我对奉军忠诚有加,苍天可见,要说对封赏一事,不仅大家都在怀疑我的忠诚,说我小肚鸡肠,这些我都能承受,今日连你都这样看我,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张学良看郭松龄的表情十分沮丧,眼睛里噙满了他重未看到过的泪花,不免上前安慰道:“茂宸兄,你的为人我了解得强过了解自己,奉军能有今日几乎都是你的功劳。当初老爹没有启用你也是出于你功劳过大的缘故。”郭松龄不禁睁大眼睛,不解地问,“这又咋说?”张学良却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沉着应对:“你想啊,茂宸兄功高盖世,怎与张宗昌、杨宇霆、姜登选之流相提并论,大帅不用,自有他的主张,他是想各路诸侯平顶之后,定招老兄主持军政大事,只是你一时性急,不甘寂寞罢了。”郭松龄眼睛一眯,不禁心中暗笑:小六子向他爹一样鬼心眼贼多,用这样安慰的话来贿赂我,也难怪跟我这些年,变得如此机灵鬼画虎,尽情说好话,跟我玩路子,尽是班门弄斧,这种伎俩我玩多了。不过他进一步想,不管咋说汗青的内心还是想着我的,从骨子里他不会随着他爹而去,只是这时他还不是冯军主帅,羽毛还未丰满,再说有杨宇霆之流从中作梗,他东山再起的时日也不知在哪一年。心情稍微缓和平静之后,他像一个兄长一样,拍拍张学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汗青老弟,我知道你对哥哥一片真诚,我也想你说的话都出之肺腑,不过老兄也不是不明事理,不重感情之人,你知道老兄我向来语出有因,胸藏日月,光明磊落,今儿个也就当真人不说假话,事到如今,有实情相告。”张学良找听王树常谈及郭松龄要反奉的事,不禁心里一紧,脸色一寒,猜想着郭可能要向自己袒露胸襟。郭松龄坦诚地说道:“汗青,不瞒你说,我决心反奉的决心已定,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我都将义无反顾,哪怕是烙下千古骂名,千夫所指,也矢志不渝。要知道我心赤诚,绝非捣毁奉军于一旦,也绝非挟天子以令诸侯,另立门户,而是出于东北苦难深重的人民,兵谏奉军,立你为统帅,掌军辅政,安民生产,兴复东北,实现国家安宁,人民安康。此话绝非另有企图,为己而某,倘若真有实现那天,汗青不需我力,老兄毫无怨言隐居山林,回家含饴弄孙,绝不讨扰。”张学良听了此言,不禁手冒冷汗,尽管他是张作霖的儿子,也不免为郭松龄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暗想:郭松龄难道是吃了雄心豹子胆,铁了心要和大帅作对,连我是张作霖的亲儿子都不避讳,可见他的话一片赤诚。可此时他可想到即使我不会高密父亲,不追究他的大逆不道,那将来的后果他可曾想得明白透彻。这样做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他深知郭松龄的脾气秉性,天资聪颖,但情商不足,自少在上层人物中不能游走自如,政治敏感还有所欠缺,导致他唯我独尊,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要是能有王树常王叔的一点淡泊名利的浩荡之心,也不会导致将来的身败名裂。这种预感逐渐在他的思想当中产生,继而又为他担心起来。看来说服已不可能,那将如何是好,既然他要一意孤行,我也别无他法,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说服他。想到这他看看外面渐渐暗淡的天气,随手拉起郭松龄胳膊,小声说道:“茂宸兄,不如我们到外面的凉亭那边坐坐,舒缓一下心情。”郭松龄跟着他来到十几步远的布满森绿色并缀满暗紫色葡萄的水泥柱架下,待坐定后,卫兵端着托盘,上有两杯冒热气的青花瓷瓷器茶碗,圆圆白净镂花小碟闪着晶莹的水珠,卫兵放下茶具,恭敬而退。两人又唠了一会儿,突然只见张学良从腰间掏出黑乎乎的短枪,在青色石桌上轻轻一推,滑到对面郭松林坐着的身旁,郭松龄猛然站起,双手把枪慢慢推过去,同时抓住张学良的手,两人语塞,四目而对,纵有万语千言,均化成对对方的默默祈祷与祝福。两人对视了很久,才携手揽腕,向东拐过角门,踏过蜿蜒铺满石子的小道,身影消失在夜幕徐徐降临的昏暗里。
------------------------------------------------------------------------------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以我的客栈似乎显得冷清,不过请放心,文字会继续,精彩也会继续。军长的故事如同不能干涸的小溪会一直流淌到你的心间。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回到天津滦州驻地不久,郭松龄便采取不问世事的态度,在外人开来他一反常态,与原来的郭松龄判若两人。每天游走各处访民疾苦,探访乡绅,宛若一个深入市民的社会活动家。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小九九。在日本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他就下定决心绝不参加内战,至少不会再帮张作霖挑起战火,弄得生灵涂炭,社会动荡。只是后来冯玉祥的手下韩复渠悄悄潜入日本,在东京公园里私下会面,才使他的返奉信心得到增强,他觉得他的返奉不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而是人心所向。按照冯玉祥的旨意韩复榘与郭商谈战事,回天津不久,冯又委派他的参谋长熊斌找到郭松龄密谈,签订郭、冯、李(李景林)的三角同盟。协议内容大致为冯奉战事属地盘之争,积怨极深积久,无法解决,难以调和,势必兵戎相见。在此期间,郭松龄委托其弟郭大明及其顾问李坚白,带着他的亲笔信,由冯的代表王乃模陪同到包头,与冯玉祥商榷进一步联手合作的相关事宜,最后协议定下来:郭回师讨张,冯玉祥出兵相助,冯玉祥和李景林均维持现状,李景林可以军饷弹药供郭,张被打退后由冯、李开发东北,各理庶政,不事内争,改组合法政府,不予外人结缔密约。但郭松龄立场明确,绝非以己之力,推翻奉军,而只是领导者的重新更迭,反奉成功他要力挺张学良出任主帅,这一想法十分坚定。由此也可证明他并非叛军而是借此改弦更张,重树奉军威严。11月17日,按照三方计划,冯玉祥与奉军再次发生冲突,张作霖闻听,大为震怒,决心与冯玉祥一决雌雄。他电令张学良做好战斗准备,同时要他立刻启用郭松龄与冯玉祥决战。张学良一脸无奈,正想召见郭松龄,郭此刻却登门求见。没等张学良作郭的思想工作,郭首先开口:
“汗青,苏、皖、沪局势紧张,这会儿冯玉祥又插手夹击,可见我军行为有悖,当初按照我的主张怎能导致如今如此狼狈局面,东北一片沃土,宝藏又多,可以经营开发,不应在关内争夺地盘,惹起不必要的战争。以我军实力虽说较之以往大有改善,但还没到战胜这些虎狼之师的能力,不如退避三舍,坐观山虎斗,且有渔翁之利,不应作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傻事了。这是我和李景林的共同意见,望你能转达给大帅,让他多加考虑。”说到这,他的语气不能再显平和,声调放高,带着怒气说:“大帅还没吃够两次战争的亏啊,这些坏主意都是杨宇霆这小子出的,他居心叵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已经到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地步了,大帅为何还在信他?”张学良脸上显得异常的镇定,倒背着手转过身来说道:“茂宸兄,你我感情甚密,我老爹都说我们成了一个人。到现在不是讨论谁是谁非的时候,应该同仇敌忾,共同对敌,想办法克敌制胜,转危为安,看来你还对当初奖赏之事耿耿于怀,也未免胸怀不够豁达吧。”郭松龄闻听此言,不免心头一阵,脑袋顿时嗡了一下,不无感慨地反驳道:“汗青,此言差矣,老兄我是啥样的人连你都不清楚吗?我对奉军忠诚有加,苍天可见,要说对封赏一事,不仅大家都在怀疑我的忠诚,说我小肚鸡肠,这些我都能承受,今日连你都这样看我,我真的无话可说了。”张学良看郭松龄的表情十分沮丧,眼睛里噙满了他重未看到过的泪花,不免上前安慰道:“茂宸兄,你的为人我了解得强过了解自己,奉军能有今日几乎都是你的功劳。当初老爹没有启用你也是出于你功劳过大的缘故。”郭松龄不禁睁大眼睛,不解地问,“这又咋说?”张学良却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沉着应对:“你想啊,茂宸兄功高盖世,怎与张宗昌、杨宇霆、姜登选之流相提并论,大帅不用,自有他的主张,他是想各路诸侯平顶之后,定招老兄主持军政大事,只是你一时性急,不甘寂寞罢了。”郭松龄眼睛一眯,不禁心中暗笑:小六子向他爹一样鬼心眼贼多,用这样安慰的话来贿赂我,也难怪跟我这些年,变得如此机灵鬼画虎,尽情说好话,跟我玩路子,尽是班门弄斧,这种伎俩我玩多了。不过他进一步想,不管咋说汗青的内心还是想着我的,从骨子里他不会随着他爹而去,只是这时他还不是冯军主帅,羽毛还未丰满,再说有杨宇霆之流从中作梗,他东山再起的时日也不知在哪一年。心情稍微缓和平静之后,他像一个兄长一样,拍拍张学良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汗青老弟,我知道你对哥哥一片真诚,我也想你说的话都出之肺腑,不过老兄也不是不明事理,不重感情之人,你知道老兄我向来语出有因,胸藏日月,光明磊落,今儿个也就当真人不说假话,事到如今,有实情相告。”张学良找听王树常谈及郭松龄要反奉的事,不禁心里一紧,脸色一寒,猜想着郭可能要向自己袒露胸襟。郭松龄坦诚地说道:“汗青,不瞒你说,我决心反奉的决心已定,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我都将义无反顾,哪怕是烙下千古骂名,千夫所指,也矢志不渝。要知道我心赤诚,绝非捣毁奉军于一旦,也绝非挟天子以令诸侯,另立门户,而是出于东北苦难深重的人民,兵谏奉军,立你为统帅,掌军辅政,安民生产,兴复东北,实现国家安宁,人民安康。此话绝非另有企图,为己而某,倘若真有实现那天,汗青不需我力,老兄毫无怨言隐居山林,回家含饴弄孙,绝不讨扰。”张学良听了此言,不禁手冒冷汗,尽管他是张作霖的儿子,也不免为郭松龄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暗想:郭松龄难道是吃了雄心豹子胆,铁了心要和大帅作对,连我是张作霖的亲儿子都不避讳,可见他的话一片赤诚。可此时他可想到即使我不会高密父亲,不追究他的大逆不道,那将来的后果他可曾想得明白透彻。这样做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他深知郭松龄的脾气秉性,天资聪颖,但情商不足,自少在上层人物中不能游走自如,政治敏感还有所欠缺,导致他唯我独尊,刚愎自用,听不进谏言,要是能有王树常王叔的一点淡泊名利的浩荡之心,也不会导致将来的身败名裂。这种预感逐渐在他的思想当中产生,继而又为他担心起来。看来说服已不可能,那将如何是好,既然他要一意孤行,我也别无他法,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说服他。想到这他看看外面渐渐暗淡的天气,随手拉起郭松龄胳膊,小声说道:“茂宸兄,不如我们到外面的凉亭那边坐坐,舒缓一下心情。”郭松龄跟着他来到十几步远的布满森绿色并缀满暗紫色葡萄的水泥柱架下,待坐定后,卫兵端着托盘,上有两杯冒热气的青花瓷瓷器茶碗,圆圆白净镂花小碟闪着晶莹的水珠,卫兵放下茶具,恭敬而退。两人又唠了一会儿,突然只见张学良从腰间掏出黑乎乎的短枪,在青色石桌上轻轻一推,滑到对面郭松林坐着的身旁,郭松龄猛然站起,双手把枪慢慢推过去,同时抓住张学良的手,两人语塞,四目而对,纵有万语千言,均化成对对方的默默祈祷与祝福。两人对视了很久,才携手揽腕,向东拐过角门,踏过蜿蜒铺满石子的小道,身影消失在夜幕徐徐降临的昏暗里。
------------------------------------------------------------------------------
《军长》还在连载,之前的烦恼这会儿似乎有所减轻,但不见诸君前来一顾,所以我的客栈似乎显得冷清,不过请放心,文字会继续,精彩也会继续。军长的故事如同不能干涸的小溪会一直流淌到你的心间。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