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薄朝秋意凉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薄沐。 第五十七回:推恩令·纵横棋

    尽管赵家一朝失势,但太皇太后仍算风光大葬,薄沐至少在这位皇祖母死后留给她足够的荣光。

    丧葬后不久便是新年,因着先皇、太皇太后相继在这一年辞世,皇族的聚会一切从简。

    这两个月,薄沐着手各方面变革,卓有成效。如今他有极大的优势,朝堂之上,只有皇太后的外戚谢氏和隶属于萱颜长公主的慕派,前者未成气候不足为惧,后者因画意的身份,自是支持他,只要不触到长公主一党的雷区,他的举措一般能得到顺利实施。至于其他臣子,文臣有慕方修忠君一派,武将有开山侯凌青玄老将军支持,朝中问题仅是老臣较多,年青壮年颇少;世族居大数,依靠察举制挤入朝堂的平民微乎其微。郡县一带统治权已囊括手中,之外的诸侯藩国割据渐渐成为他的心病。

    击退边境匈奴向来是他心中抱负,然攘外必先安内,若朝廷不能控制整个王朝,军队也只会是一盘散沙。

    而解决方案却在之后的一次朝堂中被宋玠之若无其事地提出来。

    宋玠之被拜为中郎,直接跃迁,当初很多人有异议,但他乃皇后恩师,得陛下青睐,朝堂之上敢于直言进谏,中郎的位子竟也稳稳坐了下来。

    “陛下,臣有话要说,不,应该说,是臣有一不解。”宋玠之出列躬身道。

    “宋玠之竟有不懂的么?”薄沐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是什么?说来听听。”

    在群臣间大言不惭号称“百晓生”的宋玠之一本正经道:“臣虽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怎比得上陛下的英明神武?所以这疑问臣憋在心里数天,只有陛下能为臣解答。”

    这马屁拍得!不论文臣武将,此时脸上都有些青紫。

    手执玉笏,宋玠之侃侃道来:“臣此次参加太皇太后的丧葬祭祀,见到王孙贵胄们齐聚京师,大开眼界。不过,臣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宋玠之顿了顿,续道:“薄氏乃天子一族,受上天荫庇,血统高贵,莫非正因此才人丁不旺么?”

    殿下众人皆倒抽一口冷气。

    “臣听闻,过去西陵朝的始皇帝光儿子就有十八个,反观我朝,绵延繁衍至今,参与祭祀的藩王却只有十数。其中兰隐王因病未至,陛下体恤其体弱,特免他受颠簸之苦。臣在江都时,听百姓议论说先江都王娶了五房侧妃,共育有六子三女,然此次臣却独见江都王薄言一人,臣很是好奇,难道江都王的兄弟姊妹都不幸夭折了么?”

    薄沐闻言微微一笑,“宋卿隐居山林,可能对我朝律法有所不知。当年高祖立国,特选择肥沃富饶的土地,分封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皇子,又怜爱幼子,定下皇子及冠之后分封藩王的规矩。然诸侯国属,藩王之位传长不传嫡,先王其他子女,虽为贵族,享俸禄却无封地。每逢节日庆典,自然也只有承袭王位的长子能出现在京师。宋卿未能一睹他们面容乃情理之中。”

    宋玠之皱眉,“陛下,本朝以孝治天下,此举实在不合仁孝之道。臣恳请陛下允许藩王幼弟妹入京参加庆典祭祀。同为皇族,若连祖宗祭仪都不能前来,何来‘孝’可言?家国,国家,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族繁荣才能国家大治,望陛下明鉴!”

    “陛下,臣以为宋大人的提议不妥。”有人踏出一步,道:“藩王占据地方势力,素来独大难以管制,藩王幼弟妹忠于陛下还好,若是有叛逆之心,陛下身处京师,岂不引狼入室?”

    “陛下,臣以为李大人此言差矣。”慕方修出列道,“陛下孝廉,又怎能让薄氏子孙无法拜祭先祖?宋大人的提议只会让诸位薄氏子孙感念陛下仁义,万万不会起歹心以怨报德。且陛下乃真龙天子,岂会惧一二虫蛇?”

    这话说得!

    众臣气得打颤,平素耿直的丞相大人今次撞了邪风么,怎和那宋玠之一伙?!

    皇帝却认可般地点点头,“不错,慕爱卿言之有理。此事就按宋卿的意思办,不过,藩王幼弟妹们终究是皇裔,出行恐怕免不了繁琐,这样罢,诸位大臣上早朝规定一马一仆进入皇宫,藩王们同是朕的臣子,虽是同族,朕却不能偏私而为,就将他们上京的行队规定为一车一马十仆。”

    “陛下仁孝,陛下英明!”宋玠之掀袍跪下,高呼道。

    两侧群臣赶紧跪下同呼:“陛下仁孝!陛下英明!”

    第二日早朝,宋玠之再次站出列队,扬声道:“陛下,臣有事起奏!”

    薄沐似笑非笑地望着他,“哦,爱卿有何事?”

    宋玠之一脸恭谦躬着身子,答:“微臣昨日经陛下提点,深感自己孤陋寡闻,遂早朝后立即回府翻阅史料。大受启发后,臣又发现了一个问题。”

    “昨日陛下说,藩王之位传长不传嫡。然臣细读史册后,发现前朝也有分封制,诸侯仅限于异姓功臣,并非皇族,且他们的封地都不会超过百里,容易管理。臣对比地图后,发现我朝的藩王有地方千里,城池连绵数十座,藩王属地没有郡县的严密体制,命令不易传达下效,对统治有大大的不利。有这么大的地盘,诸侯明明有十数兄弟,竟只有长子袭承王位,都是相亲骨肉,长子享荣华富贵,次子却一介闲散世族,没有尺寸之地。本朝提倡‘孝悌’,即为孝敬双亲,友爱手足。反观各藩王行径,与自己吃饱了,撑着了,却无视兄弟姊妹挨饿受冻有何异!因此,臣大胆请求陛下,让诸侯王们推广其恩德,分其土地给所有子弟,使他们都成为王侯,是为推恩!”

    话毕,整个朝堂一片哑然无声。

    位极人臣的,哪个不是察言观色的人精?此时若还看不出来今昨两日乃皇帝、宋玠之和慕相的一场好戏,那真只能回家喝西北风了。

    朝臣中自然不乏藩王们的暗中党羽,然而此刻却委实不能站出来说话。宋玠之的提议太完美,完美到藩王们吃尽了亏,皇帝占尽了便宜,还得了个仁义的美名。如今众藩王因太皇太后大丧仍滞留京师,又因朝廷律令而只带了百名奴仆,他们若遵旨,则自家封地列分为十数份;若不遵旨,朝廷即便放了他们那数百奴仆离京,只怕还未踏足封地,自家兄弟派来的杀手就要夺命来了。

    扫了眼阶下一片静默的臣子,薄沐淡淡勾了勾唇角,道:“宋卿既然如此说,朕又怎能落个不仁不义的罪名?推恩的提议不错。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从今日起,就将这条纳入薄朝律法罢。不过既然是宋卿首次提出,那么这旨意就由宋卿到诸王的府邸宣读罢,想必他们会感念宋卿明察秋毫。”

    宋玠之双眉抖了两抖,“皇上,微臣一片赤诚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证……”

    薄沐没理他,道:“今日就到这儿,散朝吧。”

    晶亮的玉棋盘,修长手指落下一子,素衣男子微微一笑道:“真是一场好戏。”

    女子支头微笑,“这戏可还没收尾,你可愿意继续演下去?”

    “意儿,”男子叹了口气,“你如今就这般向着他么?”

    女子正是画意,她有些噎住,随即勉强落下一子,笑道:“寂哥哥,好歹我也是皇后,自然要维护正统。”

    薄寂微微一笑,“只要我答应遵从圣旨,邹王、祁王还有灵王那一些人都会听我的意思。只是,若要我爽快答应,却是需要些条件的。”

    “是么?说来听听。”画意表露兴趣。

    注视着她,薄寂缓缓说道:“皇帝虽坐拥天下,却似乎没有什么吸引我的。我对薄沐的其他别无兴趣,却独独看上了皇后,你说,这该如何?”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