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七章 无情现实疑惑甚 克尽己责感慨多
萧坚虽然少年得志,但终究入世未深,缺少磨炼,在政策和
感情发生纠葛时,他就显得举棋不定,踌躇不决。他是出于真心要帮施丽英,特别是酒后和她发生肉体关系后,他对施丽英心存歉疚,无比关怀,确实想给她一个好的安排。但施丽英不领情,仍然坚持报名跨区落户到粤北。
施丽英却如无其事,依然坦坦荡荡,活跃开朗,好像他们之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施丽英在萧坚面前,依然敬重有加,亦师亦友,但萧坚始终摸不清她心中的真实想法。他担心施丽英今后的命运,将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
居于职责,萧坚对确定上山下乡和回归农村老家的毕业班高中同学名单,除找个别人谈话外,还分别召开座谈会,再三阐明党的政策,鼓励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积极落实、捍卫伟大领袖的战略部署,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建设新农村,改造自己的旧世界观和小资产阶级的恶劣习性,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自己,改造世界。
萧坚每次照本宣科的说教,都毫无新意,但他居于职责不得不反复如此说。在那特殊的历史年代,大话,空话,假话,谎话,废话,充斥整个神州大地,萧坚对这一代的青年人的宣教,他们还是相当受落的,有人甚至听后感激涕零。这是人性的沦落,民族的悲哀!
萧坚再次找施丽英私下谈话,征询她的意见。他真诚地说:
“丽英!如果你改变主意,现在还来得及。”
施丽英如果改变主意,萧坚就会不顾一切社会舆论和非议谴责,或组织警告处分的后果,为她另作安排,他不忍心让施丽英离他远去。但施丽英还是固执地回答:
“萧干事!我非常感激你的好意,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我还是到最贫穷、条件最差的粤北山区去锻炼,这样安排对你的工作也有好处。”
“你应明白,这一决定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一世,我不希望你日后感到后悔。”
“萧干事你放心,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不会后悔。”施丽英平静地回答,态度却是很坚决。
萧坚当时刚好已办好离婚手续,儿子归他抚养,老婆跟着晋升的岳父远回广西去了。如果施丽英改变主意,不远赴粤北山村落户,萧坚就打算安排她到城郊社队,运动过后再把她接回海椰域。如果客观条件许可,他还会向她求婚,结为夫妇。萧坚要当个负责任的男子汉,他不能当个道德的沦亡者。萧坚看到施丽英态度那么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萧坚的话也只好咽回去。
萧坚心中甚感歉疚,他和施丽英已有一夕情缘,即使他们不能结为夫妇,他们的爱情未能有结果,但他想保护她。当施丽英有什么危难时,萧坚就一定会运用他手中的权力、甚至他背后父亲和父亲庞大的关系网,给施丽英以保护。不过萧坚不希望施丽英离开他的视野,离开了他就无能为力。萧坚根本想不到,施丽英心中有什么不可宣告于他的秘密。
施丽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他萧坚是永远没有能力给她的,只有她施丽英自己冒险去争取才有可能得到。施丽英虽然信得过萧坚,但她同样不能泄露她心中的隐秘,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萧坚苦笑着摊摊手,黯然地说: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必多说,只有祝福你。坚信你会凭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两只手紧紧握着,两颗心在交融,四眼不约而同地充盈泪花。
柳刚已在海椰市城建队第二中队上班。他在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未开展前就分配了工作,分配的是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建筑行业,因此,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对他也就不大在意;萧坚在知青办的工作,也没有因为柳刚的工作安排而受到非议和影响。
市城建队第二中队中队长姓白,文化不高,但很有建筑经验,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柳刚有文化,头脑精明,为人低调,粗细工作都能干,甚得白队长的喜爱。
第二中队的技术员庄重道,不是本地人,是个年近五十的壮汉。他长期在干建筑行业,从当工人做起,当组长、管工,后升到施工技术员,对业务是很熟悉的内行。庄师傅为人随和,工作埋头苦干,和白队长的关系也很好。领导上分派几个有文化的青年人来当学徒,学习技术,他很表欢迎。他认为城市建设今后会大大发展,还要盖十多二十层高的大厦,就要培养一批有文化又能刻苦耐劳的青年接班人。
柳刚分派来跟庄师傅学习建筑技术,庄师傅对柳刚的第一个印象是,人身体健壮,可应付繁重的体力劳动;柳刚人低调,少言寡语,做事认真,对施工技术用心钻研,他的实干儍劲很得庄师傅欣赏。在工地,柳刚总是和工友们一起劳动,不怕脏累,他一边工作,一边思考改进,如果发现问题,他就及时向庄师傅和白队长汇报和请教。柳刚的表现,也甚得工友们的拥戴,认为高中毕业学生当建筑工人是时代的进步。
在庄师傅的无私传授下,柳刚很快就学会看懂图测,指导工人施工,不久连简单的图测柳刚自己也学会绘画了,真正做好庄师傅的助手。
今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就要起程了,知青办组织庞大的欢送会。约五十多名城市户口的高中毕业班同学,他们身穿着整齐的草绿色的红卫兵制服,头戴五星帽,襟系大红花,在红旗飞舞、战鼓雷鸣下,雄赳赳地整装待发。
在萧坚知青办辖下的几间中学的师生队伍分列纵队,敲锣打鼓,高唱语录歌,为他们送行,为他们鼓劲。在市领导和军代表作热情洋溢的致辞后,轮到知青办陈主任讲话。他说:
“同学们今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行艰苦的磨炼,今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知青办来信,今天知青办把你们送走,今后你们有什么困难,知青办还是要管的。我们永远是战友,希望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报答党和政府……”
致辞后,主要领导和各校师生代表,依序给每位将远赴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同学敬礼和握手道别。
今天出发的同学,许多和柳刚很要好,其中就有青梅竹马的表姐施丽英和好友郑义。柳刚向白队长和庄师傅一早就请了假,说要参加今天的欢送会。细心的庄师傅再三告诫他:要低调,千万不能节外生枝。当众多同学面对上山下乡的痛苦抉择时,他却悄悄地留城参加工作,不能授人以话柄。在欢送会上他如果高调亮相,很可能一石激起千重浪,给为他安排工作的领导难堪,也可能激起本来就不愿意下乡的个别同学及家长的反感。
昨晚,施丽英和柳家姨丈姨妈挥泪道别后,柳刚也和表姐促膝谈心到天蒙蒙亮。柳刚告诉表姐关于庄师傅的意见,施丽英听后很表赞许,认为姜还是老的辣。施丽英坚决主张,柳刚今天就不要参加欢送会了。
但是,柳刚还是来了,还来的时间恰恰好。
领导离开后,同学们各自道别,队不成形,人混乱嘈杂,柳刚在人群中一下窜到施丽英面前,她先是一楞,随之不顾一切和柳刚拥抱在一起。谁都不说话,但均已热泪盈眶。他们表姐弟这么多年第一次如此亲密的拥抱。冥冥之中,日后再见面时,拥抱只是一种交际礼仪,他们均已是各有所属,儿女绕膝了。一切都是天意!
柳刚又和郑义握手、拥抱道别,孱瘦的郑义虽然表现得很平静,但柳刚心中却隐隐作痛,他真担心这位文静瘦弱的挚友,能不能熬得住那艰苦的磨励,他们还能不能有再见的一天。施丽英深知柳刚对郑义的关切,她笑着说:
“放心!我会照住郑义,不会让他有事。”
“有英姐扶住,相信我不会倒下去!”郑义第一次改口称施丽英为“英姐”,寓喻他无限的情意。
三位多年同窗共读的好友,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互道“保重”,洒泪惜别。
送别心爱的朋友,萧坚心中感到慽然。
上山下乡要经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挨饿受困的艰辛苦磨,萧坚是完全明白的。特别是出身城市的青年学生,他们很多人都还没有作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仅仅是出于形势所迫和一股革命激情所驱使,而报名踏上征程。大势所趋,大学已停止招生,所有城市户籍的高中毕业生,都必须到农村的穷乡僻壤去,接受苦磨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家庭出身不好和社会关系复杂的更是在所难免,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潮流。
萧坚明白施丽英用心良苦,她一直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表现积极,意在争取一份好的政治鉴定,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榜样,这一点萧坚已完全满足了她的愿望,在给她政治鉴定上作了很好的评语。但是纵使萧坚妙笔生花,也无法为施丽英铺平人生的舒坦大道,今后还要靠她终生奋斗。话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但真正要抹掉她人生的阶级烙印,谈何容易。社会上只要仍坚持阶级斗争为纲,阶级烙印就会伴随人之终生。施丽英还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但萧坚已无法给她点明。
当萧坚和施丽英握手道别时,他心中五味翻腾。他们四眼交投,他只能给她递去鼓励祝福的心声,而无法掏出他的心,向她表白他的真实感情和对她的深切怀念、丝丝爱意和绵绵情愫。今天一别,施丽英将在荆天棘地的人生征途上,忍受劳筋挫骨的身体磨炼,忍受生活上挨饿受冻,忍受精神上百般折磨和无法预料的种种打击。她吃得消吗?她熬得下去吗?他和她还有山水相逢的一天吗?命运叵测,祸福难料,萧坚只有在心中暗暗为施丽英祈祷,希望她能自求多福,多多保重!
萧坚送走了施丽英,一股莫名的对当前政治形势近于反叛的邪念,突然涌上他的心头。现在,大学已不再公开招生,城市的知识青年都放逐到农村和山区去和农民一起劳动,这真是唯一的强国富民之道吗?大跃进导致大饥荒,饿死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记忆犹新,为什么没有人引以为鉴呢?打倒专家和知识权威,文盲能治国吗?国家民族要复兴,要超英赶美,光凭一股革命激情就能达到吗?……
萧坚知道,他不过是执行上级指令的一只小棋子,其实他心中充满矛盾和不理解。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已。而他确实有千条万条的不理解啊!想到此,萧坚不由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参加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欢送会回来,柳刚也是百感交集,感慨方千。欢送会上,锣鼓喧天,歌声嘹亮,红旗飘扬,口号震天,气贯山河的激情,令柳刚非常激动。他曾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他没有报名参加上山下乡是否错了?当时,正当萧坚干事和表姐施丽英第二次握手时,柳刚来到他们身边。柳刚歉疚地对萧坚说:
“萧干事!对不起,我来迟了!”
萧坚明白柳刚的心情,他的“对不起”不但包含了来迟之歉意,还包含着没有跟上时代潮流上山下乡的歉意。萧坚哈哈笑,轻拍穿着尽是灰泥工作服的柳刚肩膀,鼓励地说:
“不管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是干革命。”
“萧干事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好!”
萧坚走后,施丽英把柳刚拉到一旁低声说:
“表弟!你今天的工作,是萧干事一手安排的,他费了一番苦心。 今后工作上碰到什么困难,可请他帮忙,他完全信得过。”
施丽英谆谆叮嘱柳刚:柳家在官场缺少人脉关系,和萧坚交上朋友只有好处。她又再次要表弟转告姨丈和姨妈:她永远感谢他们飬育之恩,希望日后有机会结草衔环报答。几年来,她没有做过任何一件违逆和对不起他们及表弟的事情,她问心无愧。希望柳刚安心做好工作,莫辜负她的一番苦心。
柳刚忍住满眶欲滴的眼泪,对施丽英说:
“表姐!我明白你的苦心,我一定听你的话,把工作做好。山村生活艰苦,你要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尽管写信回来,我领了工资,我会给你寄钱和你需要的用品。我们永远是亲姐弟!”
队伍起动出发了。施丽英和柳刚再次握手,挥泪道别。
柳刚把表姐施丽英临别之话如实告诉父母。父亲说:
“柳刚能避过上山下乡,分配到今天的工作,一定是知青办萧干事的巧妙安排。今天得到如此好结果,丽英一定付出了相当大的苦心和努力,丽英是个好孩子。”
“我真是错怪了她,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千方百计为柳刚留条后路。”姨妈至此才恍然大悟,柳刚得分配工作完全是施丽英苦苦争来的。
“丽英已长大,她有她的想法,她要自己跑出去闯天下,创建自己的人生道路,由她去吧!”姨丈很有见地的分析。
“我们待她不错,其实我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我对得起我姊姊和姊夫。”姨妈自感对施丽英这个姨甥女并不亏待,也自感安慰。
“爸爸,妈妈!表姐心中始终感激你们,再三感谢。她申明日后如有好的人生,她一定会好好报答。”柳刚把表姐的再三嘱咐,转告父母。
“我们不希望她有什么报答,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找个好婆家,有个好归宿。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她一个姑娘家,落户到贫穷山区,今后日子不知如何过。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怎对得起施家。”姨妈仍忧心忡忡。
“妈妈莫担心,如果她熬不下去,我们再想办法接她回来。”
柳刚心中也没有底,但他是真心希望表姐施丽英能再回来柳家,他们表姐弟的感情是很深厚的。表姐施丽英离开他们,柳刚好长时间心中总感到不安。柳妈妈心中时时牵挂着可怜的姨甥女,更深一层是她始终打不消施丽英日后成为柳家媳妇的念头。
姨丈姨妈明白施丽英的苦心,但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她的巨大付出和牺牲,除当事人之外,施丽英心中有别人永远揭不开的秘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一声圣命动山河, 千万初哥任砺磨;
僻野荒村耗壮志, 他朝回首感伤多!(歌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感情发生纠葛时,他就显得举棋不定,踌躇不决。他是出于真心要帮施丽英,特别是酒后和她发生肉体关系后,他对施丽英心存歉疚,无比关怀,确实想给她一个好的安排。但施丽英不领情,仍然坚持报名跨区落户到粤北。
施丽英却如无其事,依然坦坦荡荡,活跃开朗,好像他们之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施丽英在萧坚面前,依然敬重有加,亦师亦友,但萧坚始终摸不清她心中的真实想法。他担心施丽英今后的命运,将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
居于职责,萧坚对确定上山下乡和回归农村老家的毕业班高中同学名单,除找个别人谈话外,还分别召开座谈会,再三阐明党的政策,鼓励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积极落实、捍卫伟大领袖的战略部署,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建设新农村,改造自己的旧世界观和小资产阶级的恶劣习性,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改造自己,改造世界。
萧坚每次照本宣科的说教,都毫无新意,但他居于职责不得不反复如此说。在那特殊的历史年代,大话,空话,假话,谎话,废话,充斥整个神州大地,萧坚对这一代的青年人的宣教,他们还是相当受落的,有人甚至听后感激涕零。这是人性的沦落,民族的悲哀!
萧坚再次找施丽英私下谈话,征询她的意见。他真诚地说:
“丽英!如果你改变主意,现在还来得及。”
施丽英如果改变主意,萧坚就会不顾一切社会舆论和非议谴责,或组织警告处分的后果,为她另作安排,他不忍心让施丽英离他远去。但施丽英还是固执地回答:
“萧干事!我非常感激你的好意,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我还是到最贫穷、条件最差的粤北山区去锻炼,这样安排对你的工作也有好处。”
“你应明白,这一决定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一世,我不希望你日后感到后悔。”
“萧干事你放心,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不会后悔。”施丽英平静地回答,态度却是很坚决。
萧坚当时刚好已办好离婚手续,儿子归他抚养,老婆跟着晋升的岳父远回广西去了。如果施丽英改变主意,不远赴粤北山村落户,萧坚就打算安排她到城郊社队,运动过后再把她接回海椰域。如果客观条件许可,他还会向她求婚,结为夫妇。萧坚要当个负责任的男子汉,他不能当个道德的沦亡者。萧坚看到施丽英态度那么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萧坚的话也只好咽回去。
萧坚心中甚感歉疚,他和施丽英已有一夕情缘,即使他们不能结为夫妇,他们的爱情未能有结果,但他想保护她。当施丽英有什么危难时,萧坚就一定会运用他手中的权力、甚至他背后父亲和父亲庞大的关系网,给施丽英以保护。不过萧坚不希望施丽英离开他的视野,离开了他就无能为力。萧坚根本想不到,施丽英心中有什么不可宣告于他的秘密。
施丽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他萧坚是永远没有能力给她的,只有她施丽英自己冒险去争取才有可能得到。施丽英虽然信得过萧坚,但她同样不能泄露她心中的隐秘,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萧坚苦笑着摊摊手,黯然地说: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必多说,只有祝福你。坚信你会凭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两只手紧紧握着,两颗心在交融,四眼不约而同地充盈泪花。
柳刚已在海椰市城建队第二中队上班。他在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未开展前就分配了工作,分配的是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建筑行业,因此,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对他也就不大在意;萧坚在知青办的工作,也没有因为柳刚的工作安排而受到非议和影响。
市城建队第二中队中队长姓白,文化不高,但很有建筑经验,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柳刚有文化,头脑精明,为人低调,粗细工作都能干,甚得白队长的喜爱。
第二中队的技术员庄重道,不是本地人,是个年近五十的壮汉。他长期在干建筑行业,从当工人做起,当组长、管工,后升到施工技术员,对业务是很熟悉的内行。庄师傅为人随和,工作埋头苦干,和白队长的关系也很好。领导上分派几个有文化的青年人来当学徒,学习技术,他很表欢迎。他认为城市建设今后会大大发展,还要盖十多二十层高的大厦,就要培养一批有文化又能刻苦耐劳的青年接班人。
柳刚分派来跟庄师傅学习建筑技术,庄师傅对柳刚的第一个印象是,人身体健壮,可应付繁重的体力劳动;柳刚人低调,少言寡语,做事认真,对施工技术用心钻研,他的实干儍劲很得庄师傅欣赏。在工地,柳刚总是和工友们一起劳动,不怕脏累,他一边工作,一边思考改进,如果发现问题,他就及时向庄师傅和白队长汇报和请教。柳刚的表现,也甚得工友们的拥戴,认为高中毕业学生当建筑工人是时代的进步。
在庄师傅的无私传授下,柳刚很快就学会看懂图测,指导工人施工,不久连简单的图测柳刚自己也学会绘画了,真正做好庄师傅的助手。
今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就要起程了,知青办组织庞大的欢送会。约五十多名城市户口的高中毕业班同学,他们身穿着整齐的草绿色的红卫兵制服,头戴五星帽,襟系大红花,在红旗飞舞、战鼓雷鸣下,雄赳赳地整装待发。
在萧坚知青办辖下的几间中学的师生队伍分列纵队,敲锣打鼓,高唱语录歌,为他们送行,为他们鼓劲。在市领导和军代表作热情洋溢的致辞后,轮到知青办陈主任讲话。他说:
“同学们今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进行艰苦的磨炼,今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知青办来信,今天知青办把你们送走,今后你们有什么困难,知青办还是要管的。我们永远是战友,希望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报答党和政府……”
致辞后,主要领导和各校师生代表,依序给每位将远赴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同学敬礼和握手道别。
今天出发的同学,许多和柳刚很要好,其中就有青梅竹马的表姐施丽英和好友郑义。柳刚向白队长和庄师傅一早就请了假,说要参加今天的欢送会。细心的庄师傅再三告诫他:要低调,千万不能节外生枝。当众多同学面对上山下乡的痛苦抉择时,他却悄悄地留城参加工作,不能授人以话柄。在欢送会上他如果高调亮相,很可能一石激起千重浪,给为他安排工作的领导难堪,也可能激起本来就不愿意下乡的个别同学及家长的反感。
昨晚,施丽英和柳家姨丈姨妈挥泪道别后,柳刚也和表姐促膝谈心到天蒙蒙亮。柳刚告诉表姐关于庄师傅的意见,施丽英听后很表赞许,认为姜还是老的辣。施丽英坚决主张,柳刚今天就不要参加欢送会了。
但是,柳刚还是来了,还来的时间恰恰好。
领导离开后,同学们各自道别,队不成形,人混乱嘈杂,柳刚在人群中一下窜到施丽英面前,她先是一楞,随之不顾一切和柳刚拥抱在一起。谁都不说话,但均已热泪盈眶。他们表姐弟这么多年第一次如此亲密的拥抱。冥冥之中,日后再见面时,拥抱只是一种交际礼仪,他们均已是各有所属,儿女绕膝了。一切都是天意!
柳刚又和郑义握手、拥抱道别,孱瘦的郑义虽然表现得很平静,但柳刚心中却隐隐作痛,他真担心这位文静瘦弱的挚友,能不能熬得住那艰苦的磨励,他们还能不能有再见的一天。施丽英深知柳刚对郑义的关切,她笑着说:
“放心!我会照住郑义,不会让他有事。”
“有英姐扶住,相信我不会倒下去!”郑义第一次改口称施丽英为“英姐”,寓喻他无限的情意。
三位多年同窗共读的好友,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互道“保重”,洒泪惜别。
送别心爱的朋友,萧坚心中感到慽然。
上山下乡要经历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挨饿受困的艰辛苦磨,萧坚是完全明白的。特别是出身城市的青年学生,他们很多人都还没有作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仅仅是出于形势所迫和一股革命激情所驱使,而报名踏上征程。大势所趋,大学已停止招生,所有城市户籍的高中毕业生,都必须到农村的穷乡僻壤去,接受苦磨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家庭出身不好和社会关系复杂的更是在所难免,这是大势所趋,历史的潮流。
萧坚明白施丽英用心良苦,她一直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表现积极,意在争取一份好的政治鉴定,成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榜样,这一点萧坚已完全满足了她的愿望,在给她政治鉴定上作了很好的评语。但是纵使萧坚妙笔生花,也无法为施丽英铺平人生的舒坦大道,今后还要靠她终生奋斗。话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但真正要抹掉她人生的阶级烙印,谈何容易。社会上只要仍坚持阶级斗争为纲,阶级烙印就会伴随人之终生。施丽英还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但萧坚已无法给她点明。
当萧坚和施丽英握手道别时,他心中五味翻腾。他们四眼交投,他只能给她递去鼓励祝福的心声,而无法掏出他的心,向她表白他的真实感情和对她的深切怀念、丝丝爱意和绵绵情愫。今天一别,施丽英将在荆天棘地的人生征途上,忍受劳筋挫骨的身体磨炼,忍受生活上挨饿受冻,忍受精神上百般折磨和无法预料的种种打击。她吃得消吗?她熬得下去吗?他和她还有山水相逢的一天吗?命运叵测,祸福难料,萧坚只有在心中暗暗为施丽英祈祷,希望她能自求多福,多多保重!
萧坚送走了施丽英,一股莫名的对当前政治形势近于反叛的邪念,突然涌上他的心头。现在,大学已不再公开招生,城市的知识青年都放逐到农村和山区去和农民一起劳动,这真是唯一的强国富民之道吗?大跃进导致大饥荒,饿死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记忆犹新,为什么没有人引以为鉴呢?打倒专家和知识权威,文盲能治国吗?国家民族要复兴,要超英赶美,光凭一股革命激情就能达到吗?……
萧坚知道,他不过是执行上级指令的一只小棋子,其实他心中充满矛盾和不理解。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已。而他确实有千条万条的不理解啊!想到此,萧坚不由轻轻地吁了一口气。
参加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欢送会回来,柳刚也是百感交集,感慨方千。欢送会上,锣鼓喧天,歌声嘹亮,红旗飘扬,口号震天,气贯山河的激情,令柳刚非常激动。他曾忽然产生一个念头,他没有报名参加上山下乡是否错了?当时,正当萧坚干事和表姐施丽英第二次握手时,柳刚来到他们身边。柳刚歉疚地对萧坚说:
“萧干事!对不起,我来迟了!”
萧坚明白柳刚的心情,他的“对不起”不但包含了来迟之歉意,还包含着没有跟上时代潮流上山下乡的歉意。萧坚哈哈笑,轻拍穿着尽是灰泥工作服的柳刚肩膀,鼓励地说:
“不管在哪一个工作岗位,都是干革命。”
“萧干事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好!”
萧坚走后,施丽英把柳刚拉到一旁低声说:
“表弟!你今天的工作,是萧干事一手安排的,他费了一番苦心。 今后工作上碰到什么困难,可请他帮忙,他完全信得过。”
施丽英谆谆叮嘱柳刚:柳家在官场缺少人脉关系,和萧坚交上朋友只有好处。她又再次要表弟转告姨丈和姨妈:她永远感谢他们飬育之恩,希望日后有机会结草衔环报答。几年来,她没有做过任何一件违逆和对不起他们及表弟的事情,她问心无愧。希望柳刚安心做好工作,莫辜负她的一番苦心。
柳刚忍住满眶欲滴的眼泪,对施丽英说:
“表姐!我明白你的苦心,我一定听你的话,把工作做好。山村生活艰苦,你要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尽管写信回来,我领了工资,我会给你寄钱和你需要的用品。我们永远是亲姐弟!”
队伍起动出发了。施丽英和柳刚再次握手,挥泪道别。
柳刚把表姐施丽英临别之话如实告诉父母。父亲说:
“柳刚能避过上山下乡,分配到今天的工作,一定是知青办萧干事的巧妙安排。今天得到如此好结果,丽英一定付出了相当大的苦心和努力,丽英是个好孩子。”
“我真是错怪了她,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千方百计为柳刚留条后路。”姨妈至此才恍然大悟,柳刚得分配工作完全是施丽英苦苦争来的。
“丽英已长大,她有她的想法,她要自己跑出去闯天下,创建自己的人生道路,由她去吧!”姨丈很有见地的分析。
“我们待她不错,其实我是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看待,我对得起我姊姊和姊夫。”姨妈自感对施丽英这个姨甥女并不亏待,也自感安慰。
“爸爸,妈妈!表姐心中始终感激你们,再三感谢。她申明日后如有好的人生,她一定会好好报答。”柳刚把表姐的再三嘱咐,转告父母。
“我们不希望她有什么报答,只希望她能平平安安找个好婆家,有个好归宿。现在我最担心的是她一个姑娘家,落户到贫穷山区,今后日子不知如何过。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我怎对得起施家。”姨妈仍忧心忡忡。
“妈妈莫担心,如果她熬不下去,我们再想办法接她回来。”
柳刚心中也没有底,但他是真心希望表姐施丽英能再回来柳家,他们表姐弟的感情是很深厚的。表姐施丽英离开他们,柳刚好长时间心中总感到不安。柳妈妈心中时时牵挂着可怜的姨甥女,更深一层是她始终打不消施丽英日后成为柳家媳妇的念头。
姨丈姨妈明白施丽英的苦心,但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她的巨大付出和牺牲,除当事人之外,施丽英心中有别人永远揭不开的秘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正是:
一声圣命动山河, 千万初哥任砺磨;
僻野荒村耗壮志, 他朝回首感伤多!(歌韵)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