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往·事· 40Monitored Device Incoming ??
<li>
出嫁头日夜里,照例要说说话的,
秋鲤同母亲在最末的箱子底下找到了翟衣,抻开细赏,制得十分精致素雅,外料是素锦,绣玉兰海棠,加上牡丹,便是三花合称“玉堂富贵”,同另一件,白昊轩所穿应是一对。箱子是刻玉兰傍寿石的底,同衣服也是配套。都是大户人家讲究的玩意,只有一件,秋鲤瞧过样式,大袖裙襦,缝的格外秀气,倒像是女装,又在箱中拾到一紫檀小盒,内有梨花长簪两只,金梭抹额流苏冠一顶,秋鲤像足父母,满心疑虑,也只瞧他娘一眼,“娘,怎么个说法呢?”
秋大娘将衣服套在他身上比比,“白少爷的意思,是让你着女装成亲。”
秋鲤扭身继续问,“为何女装?”
“白少爷给了秋家里子,外头也要面子。”
秋鲤想起前日白管家来时,特意交代喜服放置于最后的箱子里,多的话也无,料是母亲那时便会了意。如今见了,当真不奇怪而已。
母亲既无多的话,他也不好就此多纠缠,倒像他母亲同白府有默契似的,只这一点稍令人不忿。因此怨道,“到底伤我。”
秋大娘知他心思,揽住道,“这人世间好多事,哪有是非分得一清二楚的。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商量着来的事。虽说伤你,娘却觉忍得,左右应该是一日的事,只女扮了走个仪式,府里照旧不拘着你。”
白府里,白管家问白昊轩,“少爷,我还忐忑着呢,也不知这秋鲤见了喜服是个什么反应。”
白昊轩饮茶道,“有他母亲压着,跑不了。”
白管家道,“少爷倒省心了,挑了个聪明大体的亲家人,秋氏这妇人,一说便自然明白。”
白昊轩道,“的确省心得很。故而那日我也不同她弯绕,坦白倒更好。”说罢撂了茶盅,饶有兴味地去瞧窗外的明月,遐想着今夜那边,母亲同儿子叮嘱的话来,“你说这会子,秋氏同她儿子说些什么呢?嗯?”
倒是不出他料,茶寮里秋大娘叮嘱秋鲤,“我且今夜先把丑话说尽,你只凭感情一门心思入府,娘这外人瞧得明白,满眼的亮堂,可惜刀子也亮堂,刀锋还锐利,话若伤你了,可看在我是你娘的份上别记恨着。”
秋鲤滚到他娘怀里撒娇,“哪有子女记恨父母的,当我良心狗吃了。”
秋大娘冷笑道,“话说的好听,嫁出去了就向着婆家了。”
又道,“你说,白少爷纳你为妾,可是同你一心?”
秋鲤怪道,“这话奇了,如何不同我一心?可是他提了让我考虑的。”
秋大娘道,“你自小跟我飘泊,苦也吃了不少,事也能做,往常人家里你这样的孩子,眼下都硬气,能担纲一面。只我觉得你性子敦厚,心善耳根软,不好成大事,确实要人照料。”
秋鲤没吭气,并不同往日一般嗔怪还嘴,秋大娘暗瞧他神色,晃觉他一瞬间长大了。
“白家的少爷,你要晓得,他先是一家之主,再才是你夫君。你万不可攀死了他的情感。自古人心叵测,且不说他有意,即无心,今后的话都不定同今日相同。你若去琢磨这飘渺不定的东西,便当真是将自己变成风筝,线送到人家手上了。”
秋鲤道,“娘,这话我懂。”
秋大娘抚了抚他后脑,“自古为妾者,皆是仰赖夫君,夫君断其生死。夫君高兴,爱着了,日子便是好的;有朝一日不爱了,也就变天了。故而日日战战兢兢,目随夫君而动,心随夫君上下,绞尽脑汁留久恩宠,然而红颜易老,命运又操于他人之手,这日子如何过得好。你若走上这样的路,后半辈子也竭了。”
秋鲤伏在她身上,“娘,我不一样,我是男子。”
秋大娘点头道,“你心里有数,我也安心。更因是男子,那花前月下的情意越发难靠;是男子,更要慎独。我且与你交代吧,白少爷那日找我谈过,首要是因为府里冲喜,你的命格配得佳,又确实喜欢,娶进来两全其美。”
秋鲤不眨眼,“我倒说呢,怎突然同我论起成亲的话来,我还觉得没到那份上……”
秋大娘道,“别是心里酸憋着。”
“我倒在您心里这么没出息么。”秋鲤道,“如今也大了,哪里还耍小孩子心性,过脑想想,确实如此。”
秋大娘点头,母子二人对着那明艳的大红喜服,波澜不惊地试了,见合身,秋大娘也只淡淡赞一句,好。
又灵光一闪,思及某事,因体贴起儿子,补嘴道,“秋鲤,还有件事,倒还忘了……”
秋鲤望他娘,“何事?”
“这……”向来淡定的妇人突然尴尬,虽说母亲在那待嫁女儿留闺的最后一夜,教会一些有关天地人伦或者阴阳相合的事简直天经地义。但当眼前人换为儿子时,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
“这事……所谓夫妇相合……”秋大娘少见红脸,喊秋鲤过来,将手拢到耳边,小声嘀咕着,终于将少年弄到脸红耳赤,而话题精进,二人皆想到白少爷要娶一名男子,往常理说,秋鲤如何又不算男子,只是论起夫妻之事来,秋鲤的身世竟成了烫手山芋,俨然麦芒掉进针眼,微妙得离奇了。
这一下秋鲤心里打鼓,料想在白府里守住这样一份秘密,必然艰苦而岌岌可危。
“秋鲤……”秋大娘小声道,“我瞧白少爷意思,娶进门了也就摆设着,倒不会真碰你……万一他有那意思,我说万一啊,他想了,你千万别让他碰你前面,夜里就熄灯……”
这听起来更像安慰,很难说服他人,何况秋鲤亲历者,因为这一件心病,如何也劝而化解不开,竟一夜间都睡不好了。
隔日鸡鸣五声,天尚未亮时又起来,寂静的小茶寮里,母亲放下一切事物为儿子着袍,又令他坐到台前,同小时候一般,最后一次为他篦发。而当大枝的梨花簪穿过发丝,莹莹细碎的流苏淌过秋鲤额前时,母亲搀起秋鲤,隔着耀眼的金丝,以坚毅地眼神对他道,“为人可顶天立地,可忍辱负重,可心如止水,都是为活着。你要好好活。”
秋鲤反握住母亲的手,二人俱不感大悲,亦不算大喜,秋鲤报以会心一笑,由母亲亲手落下云冉红帷。当红盖头悄然垂下,遮住彼此视线,今生可能难再见,秋鲤心念一动,伸手欲掀。秋大娘一把擒住他手,“别动!多一眼又如何!”
相见争如不见。我只愿你坚毅,从这一刻开始。
于是相携,施然而行,就如此从容地走出茶寮的竹门。门外爆竹轰鸣,锣鼓喧天,恍如另一番境地,秋大娘注目秋鲤入彩舆,始终面目含笑。四周满是拱手迎贺,所谓:
“良人一对,良人一对……”
或是“佳偶天成,缘分矣矣。”
秋大娘皆点头还礼,疑问者,报以“外甥女探亲,因此得良缘”之回答,白昊轩情领意会,临别时拱手俯身,缓而下拜,向秋大娘行了庄然一礼。
而后眼里春风过尽,高头大马,同那欢闹的队伍一起,往府里去迎他们的□去了。
***
幔帐纱帷轻扬的彩舆,一摇一晃欢快轻巧穿过白城,绕到私街,青石板路上人们的步伐纷沓匆忙。等落了步舆,帘幔掀开,喜婆丰润的手伸过来,秋鲤也就轻轻搭上,从贴了红字的西角门,低首稳步跨了进去。
还是这道门,秋鲤轻轻扯起嘴角,盖头下的笑容谁也看不到。
妾是不用拜堂的,只领去新房,交待一名丫鬟或婆子,守着新床。隔天再来祭祖拜高堂。而那娶亲的男子,因为是一件事关他本人的喜事,因而设红礼喜宴,除家里一桌招待本家和主宾,另一边则要往溪风酒楼去了。
就这样从天亮到天黑,秋鲤坐于床边动也不动,守房的丫头暗暗吐舌头,瞧这新少奶奶,连姿势也未换过。
收过礼钱的喜婆在溪风酒楼里同人吃酒,微醺过后人不免高亢,诸位老爷们推杯换盏时,倒不曾注意娘儿们几个说起话来,喜婆道,“这白少爷当真厉害,娶的人一点儿不差。我同她搀着,竟像我嫁一般!”
众人笑她醉话,醉的人却不承认,“别闹!当真呢!气息步伐无一不稳。往日接过的姑娘里,哪个不怕!手都抖着呢,有的还哭!这位可真气定神闲,倒是有世面的大家闺秀。”
自然夸奖的话谁都爱听,白昊轩走过来道,“今日诸位女眷辛苦,喜事不拘大小,不知哪位姐姐哪位妹妹,我也就先干为敬,一并敬了!”
遂纷纷站起回礼,掩口闷尽,白昊轩听喜婆夸秋鲤,倒生出些兴趣,素日这小孩,仍是未脱年纪的稚嫩,什么时候竟如此大气起来了?
眼见窗外月出中天,遥想红烛下房中人独守之情景,也迫不及待辞过众人,任由那满楼嬉笑声,簇拥着往府里回了。
出嫁头日夜里,照例要说说话的,
秋鲤同母亲在最末的箱子底下找到了翟衣,抻开细赏,制得十分精致素雅,外料是素锦,绣玉兰海棠,加上牡丹,便是三花合称“玉堂富贵”,同另一件,白昊轩所穿应是一对。箱子是刻玉兰傍寿石的底,同衣服也是配套。都是大户人家讲究的玩意,只有一件,秋鲤瞧过样式,大袖裙襦,缝的格外秀气,倒像是女装,又在箱中拾到一紫檀小盒,内有梨花长簪两只,金梭抹额流苏冠一顶,秋鲤像足父母,满心疑虑,也只瞧他娘一眼,“娘,怎么个说法呢?”
秋大娘将衣服套在他身上比比,“白少爷的意思,是让你着女装成亲。”
秋鲤扭身继续问,“为何女装?”
“白少爷给了秋家里子,外头也要面子。”
秋鲤想起前日白管家来时,特意交代喜服放置于最后的箱子里,多的话也无,料是母亲那时便会了意。如今见了,当真不奇怪而已。
母亲既无多的话,他也不好就此多纠缠,倒像他母亲同白府有默契似的,只这一点稍令人不忿。因此怨道,“到底伤我。”
秋大娘知他心思,揽住道,“这人世间好多事,哪有是非分得一清二楚的。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商量着来的事。虽说伤你,娘却觉忍得,左右应该是一日的事,只女扮了走个仪式,府里照旧不拘着你。”
白府里,白管家问白昊轩,“少爷,我还忐忑着呢,也不知这秋鲤见了喜服是个什么反应。”
白昊轩饮茶道,“有他母亲压着,跑不了。”
白管家道,“少爷倒省心了,挑了个聪明大体的亲家人,秋氏这妇人,一说便自然明白。”
白昊轩道,“的确省心得很。故而那日我也不同她弯绕,坦白倒更好。”说罢撂了茶盅,饶有兴味地去瞧窗外的明月,遐想着今夜那边,母亲同儿子叮嘱的话来,“你说这会子,秋氏同她儿子说些什么呢?嗯?”
倒是不出他料,茶寮里秋大娘叮嘱秋鲤,“我且今夜先把丑话说尽,你只凭感情一门心思入府,娘这外人瞧得明白,满眼的亮堂,可惜刀子也亮堂,刀锋还锐利,话若伤你了,可看在我是你娘的份上别记恨着。”
秋鲤滚到他娘怀里撒娇,“哪有子女记恨父母的,当我良心狗吃了。”
秋大娘冷笑道,“话说的好听,嫁出去了就向着婆家了。”
又道,“你说,白少爷纳你为妾,可是同你一心?”
秋鲤怪道,“这话奇了,如何不同我一心?可是他提了让我考虑的。”
秋大娘道,“你自小跟我飘泊,苦也吃了不少,事也能做,往常人家里你这样的孩子,眼下都硬气,能担纲一面。只我觉得你性子敦厚,心善耳根软,不好成大事,确实要人照料。”
秋鲤没吭气,并不同往日一般嗔怪还嘴,秋大娘暗瞧他神色,晃觉他一瞬间长大了。
“白家的少爷,你要晓得,他先是一家之主,再才是你夫君。你万不可攀死了他的情感。自古人心叵测,且不说他有意,即无心,今后的话都不定同今日相同。你若去琢磨这飘渺不定的东西,便当真是将自己变成风筝,线送到人家手上了。”
秋鲤道,“娘,这话我懂。”
秋大娘抚了抚他后脑,“自古为妾者,皆是仰赖夫君,夫君断其生死。夫君高兴,爱着了,日子便是好的;有朝一日不爱了,也就变天了。故而日日战战兢兢,目随夫君而动,心随夫君上下,绞尽脑汁留久恩宠,然而红颜易老,命运又操于他人之手,这日子如何过得好。你若走上这样的路,后半辈子也竭了。”
秋鲤伏在她身上,“娘,我不一样,我是男子。”
秋大娘点头道,“你心里有数,我也安心。更因是男子,那花前月下的情意越发难靠;是男子,更要慎独。我且与你交代吧,白少爷那日找我谈过,首要是因为府里冲喜,你的命格配得佳,又确实喜欢,娶进来两全其美。”
秋鲤不眨眼,“我倒说呢,怎突然同我论起成亲的话来,我还觉得没到那份上……”
秋大娘道,“别是心里酸憋着。”
“我倒在您心里这么没出息么。”秋鲤道,“如今也大了,哪里还耍小孩子心性,过脑想想,确实如此。”
秋大娘点头,母子二人对着那明艳的大红喜服,波澜不惊地试了,见合身,秋大娘也只淡淡赞一句,好。
又灵光一闪,思及某事,因体贴起儿子,补嘴道,“秋鲤,还有件事,倒还忘了……”
秋鲤望他娘,“何事?”
“这……”向来淡定的妇人突然尴尬,虽说母亲在那待嫁女儿留闺的最后一夜,教会一些有关天地人伦或者阴阳相合的事简直天经地义。但当眼前人换为儿子时,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了。
“这事……所谓夫妇相合……”秋大娘少见红脸,喊秋鲤过来,将手拢到耳边,小声嘀咕着,终于将少年弄到脸红耳赤,而话题精进,二人皆想到白少爷要娶一名男子,往常理说,秋鲤如何又不算男子,只是论起夫妻之事来,秋鲤的身世竟成了烫手山芋,俨然麦芒掉进针眼,微妙得离奇了。
这一下秋鲤心里打鼓,料想在白府里守住这样一份秘密,必然艰苦而岌岌可危。
“秋鲤……”秋大娘小声道,“我瞧白少爷意思,娶进门了也就摆设着,倒不会真碰你……万一他有那意思,我说万一啊,他想了,你千万别让他碰你前面,夜里就熄灯……”
这听起来更像安慰,很难说服他人,何况秋鲤亲历者,因为这一件心病,如何也劝而化解不开,竟一夜间都睡不好了。
隔日鸡鸣五声,天尚未亮时又起来,寂静的小茶寮里,母亲放下一切事物为儿子着袍,又令他坐到台前,同小时候一般,最后一次为他篦发。而当大枝的梨花簪穿过发丝,莹莹细碎的流苏淌过秋鲤额前时,母亲搀起秋鲤,隔着耀眼的金丝,以坚毅地眼神对他道,“为人可顶天立地,可忍辱负重,可心如止水,都是为活着。你要好好活。”
秋鲤反握住母亲的手,二人俱不感大悲,亦不算大喜,秋鲤报以会心一笑,由母亲亲手落下云冉红帷。当红盖头悄然垂下,遮住彼此视线,今生可能难再见,秋鲤心念一动,伸手欲掀。秋大娘一把擒住他手,“别动!多一眼又如何!”
相见争如不见。我只愿你坚毅,从这一刻开始。
于是相携,施然而行,就如此从容地走出茶寮的竹门。门外爆竹轰鸣,锣鼓喧天,恍如另一番境地,秋大娘注目秋鲤入彩舆,始终面目含笑。四周满是拱手迎贺,所谓:
“良人一对,良人一对……”
或是“佳偶天成,缘分矣矣。”
秋大娘皆点头还礼,疑问者,报以“外甥女探亲,因此得良缘”之回答,白昊轩情领意会,临别时拱手俯身,缓而下拜,向秋大娘行了庄然一礼。
而后眼里春风过尽,高头大马,同那欢闹的队伍一起,往府里去迎他们的□去了。
***
幔帐纱帷轻扬的彩舆,一摇一晃欢快轻巧穿过白城,绕到私街,青石板路上人们的步伐纷沓匆忙。等落了步舆,帘幔掀开,喜婆丰润的手伸过来,秋鲤也就轻轻搭上,从贴了红字的西角门,低首稳步跨了进去。
还是这道门,秋鲤轻轻扯起嘴角,盖头下的笑容谁也看不到。
妾是不用拜堂的,只领去新房,交待一名丫鬟或婆子,守着新床。隔天再来祭祖拜高堂。而那娶亲的男子,因为是一件事关他本人的喜事,因而设红礼喜宴,除家里一桌招待本家和主宾,另一边则要往溪风酒楼去了。
就这样从天亮到天黑,秋鲤坐于床边动也不动,守房的丫头暗暗吐舌头,瞧这新少奶奶,连姿势也未换过。
收过礼钱的喜婆在溪风酒楼里同人吃酒,微醺过后人不免高亢,诸位老爷们推杯换盏时,倒不曾注意娘儿们几个说起话来,喜婆道,“这白少爷当真厉害,娶的人一点儿不差。我同她搀着,竟像我嫁一般!”
众人笑她醉话,醉的人却不承认,“别闹!当真呢!气息步伐无一不稳。往日接过的姑娘里,哪个不怕!手都抖着呢,有的还哭!这位可真气定神闲,倒是有世面的大家闺秀。”
自然夸奖的话谁都爱听,白昊轩走过来道,“今日诸位女眷辛苦,喜事不拘大小,不知哪位姐姐哪位妹妹,我也就先干为敬,一并敬了!”
遂纷纷站起回礼,掩口闷尽,白昊轩听喜婆夸秋鲤,倒生出些兴趣,素日这小孩,仍是未脱年纪的稚嫩,什么时候竟如此大气起来了?
眼见窗外月出中天,遥想红烛下房中人独守之情景,也迫不及待辞过众人,任由那满楼嬉笑声,簇拥着往府里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