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往·事· 8第七章
这日东房里,白府母子两个通宵思量。先头纳秋鲤为临时侍童一事,于情理皆有违伦常。老夫人的意思不过是试探,随口扯出的谎罢了。不料一番下来,底细虽未探得,也照例大吃一惊,秋鲤此人,举止技艺皆非布衣能染:既识名锦贵缎又通按摩之术,难得性沉且敛,兼之不贪小利。
老夫人眼色渐深,笑意氤氲雾缭,“那日东房门外,丫头们向他炫赏,秋鲤且笑,一丁点贪婪之色都无。”
白昊轩沉吟道,“五德玉坊的糖玉手镯,再不济也是寻常人家压箱底的货色,丫头们忘形炫耀,那看的人倒不眼馋。”
“且都不算,但论与宁王不清一条,此人背景如何不深。”老夫人擒了茶盏,幽幽道,“既难细知,便趁早保身,逐出去吧。”
白昊轩自是应命,又闻屋外鸡啼,竟过了一夜。天色渐起,白昊轩请母亲歇息,自己缓步退去,正欲阖门时,又被叫住。
“你做事虽干净,我仍嘱咐几句。做事莫做绝,但留后余生。”老夫人的声音从床帘里传来,白昊轩不做声,略点了点头。阳春三月的明媚晨里,和煦的日光侵透纱窗,映出一室亮堂。
***
白家少爷做事到底利索,不日便就金簪失窃一事结案。因牵涉偷盗,面上仍交予府衙备案;白城县丞精光,直说白府家事不宜过问,请白少爷全权处理。白昊轩卖他人情,称金簪失而复得,便不刨根除底了——若严惩闹开,于白城治安有损,要轻罚。于是府里重过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大嫌犯净身出户,卖身契当场撕毁,一笔勾销,从此互不相欠;其余罚俸一月。以示警醒。又悄悄知会秋鲤,照成年仆役结算数年工钱,清点行李,一并交予,权称是老夫人的一点情谊;但仍撕了卖身契,秋鲤泪眼汪汪,他与旁人不同,卖身契等同地契,如此地契也无,西面的陋院便要收归白府,他同娘竟要落魄街头了。
然而白府不管这许多,此大事了却犹如尘埃落定。转眼初夏,后花园里娇花初放,此前特为萧默修缮一新的园子,也未细赏过,如今白家母子心石落地,白老夫人也终于有心情叫儿子陪赏。
白府自后花园起内外宅分明,自垂花门出,内宅坐东,游园往西。俱接回廊,双廊贯通,府内自融汇一体。又说此白府后园,白城临河而建,依水为生,园景便以山为主,池水辅之。问及缘由,乃是讲求山阳水阴,阴阳互润;白城富水乏山,为求灵气之衡,白昊轩命人在院中置石假山数座,请手艺高超之名匠堆叠,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偶见清流几曲,亦是从河中引来活水。众山中凿一大池,蜿蜒小渠若干,上有廊桥嫁接,飞星斗拱,浑然一体;下有池中碧荷田田,锦鲤穿梭。园中各处苍翠,又叠山理水;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缀几处雕刻与碑石,愈发清幽淡雅。
老夫人携了少爷,从那格子窗里窥景,当真生出些“步移景异”的趣味,慢行至廊桥上,凭栏眺望远处的重檐楼屋,一重檐下风铃叮咚,清脆声令人神怡。行了一会儿,老夫人略感疲累,坐在林荫处的石凳上同少爷说话。贴身的丫鬟换了两名,小心翼翼陪在身后,管家一使眼色,便碎步快走向前,一名奉了两盏春日新采的洞庭碧螺春,一名递了雪绡的汗巾子,老夫人用罢茶,又拾了汗巾略整仪容,见面前跪着的二女乖巧,便问道,“你二人芳龄几何?”
“回老夫人,奴婢今年十七了。”二人异口同声,仔细一看,竟是一样的容貌体格,是不多见的双生子。
“禀老夫人,”管家一旁道,“这是新拨来服侍您的贴身侍婢,左边这个黄衫的□兰,绿衫的叫夏荷。二人乃是同生姐妹。”
“不错,你倒会挑人。”老夫人赏识地看了管家一眼,颇有兴味吟道,“春兰夏荷秋……”
说完瞥了一旁的白少爷一眼,母子两个心照不宣,白昊轩扶起母亲道“说是赏花,这池子里的水芙蓉却还未吐蕊。”
白老夫人安慰道,“莫急,过两月便有满池清香。”
“到底未赶当下……”
“哦?你倒急切得紧。”老夫人笑了笑,“扶我去后院走走吧,若要看当下,后院有一株白梨长势极好,此时大约开花了吧。”
***
春日里的白城梨花极美,可惜今年天寒,春之将尽也未开满,白城人都有些不习惯没有梨花漫舞的天气。好容易等来端月,城里的梨花竞相绽放,白城人便更珍惜这迟来的美丽了。
白府后院的这株梨树却仍未开满,零星开了几朵,早开的还隐隐有凋谢之势。但枝繁叶茂,枝干强壮,并非受虫病所困。虽纳闷,老夫人瞧着终究不大痛快,又因此株并非移植花木,乃原生,忌讳动土。白昊轩只得嘱咐管家另思妙法,或施肥或嫁接,总之不能无花。
管家脸上汗津津,待夫人少爷走后仔细上前瞧,突然发现这梨树不多不少开了整六朵花儿,于是他猛地想起秋鲤曾经说起过,开到第七株便折枝嫁过去的话来。
***
而秋鲤此时自然半点看花心思也无,白府收了院子,他同娘亲这最后的遮风避雨之地也轻易失去了。白府虽未催急,但母亲终究顾着脸面,早早拾掇行李等在府外,西院马头墙外的角门一开,秋鲤满眼含泪地走了出来,抬头见母亲担忧的目光,满腹委屈顿涌,只走过去,唤一声娘,泪水再忍不住喷薄而出。
秋鲤娘笼了他入怀,轻抚道,“秋鲤,你不必羞愧,既是磊落的,又怕那流言作甚?”
提及至此,秋鲤便似戳中痛处,竟嚎啕大哭,自身委屈倒算不得重,只怕那流言早已蜚声城内,人人皆知白府逐出几名品劣仆役,其中便有他秋鲤,虽说真相未白,但众说纷纭,名声早已毁尽。想到要面对满城的质疑,秋鲤仰脸哭道,“这世上唯娘一人信我……”
“不止,还有老天爷呢。”秋鲤娘道,“虽说你小,但娘只教你一条你记着,这人在世上,一不靠权势二不靠财,只靠一样。”
“什么,娘?”秋鲤渐渐不哭了。
“心。”
***
这秋大娘也算女中豪杰,虽不能同驰骋沙场之女将媲美,但教子有方堪比孟母。秋鲤乖巧懂事,听他娘一说,倒也能立马拭干泪。
但母子两个头要紧的,是落脚的难题。
白城百姓听闻秋鲤事迹,无论租卖,一概不收,娘儿两个无处落脚,只能在城隅胡同里扫了块干净地,用茅草在两屋间搭了个遮雨棚;再者难寻差事,求九流走卒而不得,每日外出,必受尽脸色。秋鲤年少爱护自尊,白日里在娘面前仍勉撑笑脸,夜里冷风侵袭,泪也跟着流不停。
又试了半月终未果,眼见此城难容,秋鲤便去山林野地里摘些杂果,又收了些飘落的梨花瓣,斟满三杯山泉水,一并敬到父亲坟上,端端正正磕了好几个响头,从此离去。
自此秋鲤母子便消失无踪,有人见那日母子俩出了城门,不知向东或是东南面去了。
老夫人眼色渐深,笑意氤氲雾缭,“那日东房门外,丫头们向他炫赏,秋鲤且笑,一丁点贪婪之色都无。”
白昊轩沉吟道,“五德玉坊的糖玉手镯,再不济也是寻常人家压箱底的货色,丫头们忘形炫耀,那看的人倒不眼馋。”
“且都不算,但论与宁王不清一条,此人背景如何不深。”老夫人擒了茶盏,幽幽道,“既难细知,便趁早保身,逐出去吧。”
白昊轩自是应命,又闻屋外鸡啼,竟过了一夜。天色渐起,白昊轩请母亲歇息,自己缓步退去,正欲阖门时,又被叫住。
“你做事虽干净,我仍嘱咐几句。做事莫做绝,但留后余生。”老夫人的声音从床帘里传来,白昊轩不做声,略点了点头。阳春三月的明媚晨里,和煦的日光侵透纱窗,映出一室亮堂。
***
白家少爷做事到底利索,不日便就金簪失窃一事结案。因牵涉偷盗,面上仍交予府衙备案;白城县丞精光,直说白府家事不宜过问,请白少爷全权处理。白昊轩卖他人情,称金簪失而复得,便不刨根除底了——若严惩闹开,于白城治安有损,要轻罚。于是府里重过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大嫌犯净身出户,卖身契当场撕毁,一笔勾销,从此互不相欠;其余罚俸一月。以示警醒。又悄悄知会秋鲤,照成年仆役结算数年工钱,清点行李,一并交予,权称是老夫人的一点情谊;但仍撕了卖身契,秋鲤泪眼汪汪,他与旁人不同,卖身契等同地契,如此地契也无,西面的陋院便要收归白府,他同娘竟要落魄街头了。
然而白府不管这许多,此大事了却犹如尘埃落定。转眼初夏,后花园里娇花初放,此前特为萧默修缮一新的园子,也未细赏过,如今白家母子心石落地,白老夫人也终于有心情叫儿子陪赏。
白府自后花园起内外宅分明,自垂花门出,内宅坐东,游园往西。俱接回廊,双廊贯通,府内自融汇一体。又说此白府后园,白城临河而建,依水为生,园景便以山为主,池水辅之。问及缘由,乃是讲求山阳水阴,阴阳互润;白城富水乏山,为求灵气之衡,白昊轩命人在院中置石假山数座,请手艺高超之名匠堆叠,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偶见清流几曲,亦是从河中引来活水。众山中凿一大池,蜿蜒小渠若干,上有廊桥嫁接,飞星斗拱,浑然一体;下有池中碧荷田田,锦鲤穿梭。园中各处苍翠,又叠山理水;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缀几处雕刻与碑石,愈发清幽淡雅。
老夫人携了少爷,从那格子窗里窥景,当真生出些“步移景异”的趣味,慢行至廊桥上,凭栏眺望远处的重檐楼屋,一重檐下风铃叮咚,清脆声令人神怡。行了一会儿,老夫人略感疲累,坐在林荫处的石凳上同少爷说话。贴身的丫鬟换了两名,小心翼翼陪在身后,管家一使眼色,便碎步快走向前,一名奉了两盏春日新采的洞庭碧螺春,一名递了雪绡的汗巾子,老夫人用罢茶,又拾了汗巾略整仪容,见面前跪着的二女乖巧,便问道,“你二人芳龄几何?”
“回老夫人,奴婢今年十七了。”二人异口同声,仔细一看,竟是一样的容貌体格,是不多见的双生子。
“禀老夫人,”管家一旁道,“这是新拨来服侍您的贴身侍婢,左边这个黄衫的□兰,绿衫的叫夏荷。二人乃是同生姐妹。”
“不错,你倒会挑人。”老夫人赏识地看了管家一眼,颇有兴味吟道,“春兰夏荷秋……”
说完瞥了一旁的白少爷一眼,母子两个心照不宣,白昊轩扶起母亲道“说是赏花,这池子里的水芙蓉却还未吐蕊。”
白老夫人安慰道,“莫急,过两月便有满池清香。”
“到底未赶当下……”
“哦?你倒急切得紧。”老夫人笑了笑,“扶我去后院走走吧,若要看当下,后院有一株白梨长势极好,此时大约开花了吧。”
***
春日里的白城梨花极美,可惜今年天寒,春之将尽也未开满,白城人都有些不习惯没有梨花漫舞的天气。好容易等来端月,城里的梨花竞相绽放,白城人便更珍惜这迟来的美丽了。
白府后院的这株梨树却仍未开满,零星开了几朵,早开的还隐隐有凋谢之势。但枝繁叶茂,枝干强壮,并非受虫病所困。虽纳闷,老夫人瞧着终究不大痛快,又因此株并非移植花木,乃原生,忌讳动土。白昊轩只得嘱咐管家另思妙法,或施肥或嫁接,总之不能无花。
管家脸上汗津津,待夫人少爷走后仔细上前瞧,突然发现这梨树不多不少开了整六朵花儿,于是他猛地想起秋鲤曾经说起过,开到第七株便折枝嫁过去的话来。
***
而秋鲤此时自然半点看花心思也无,白府收了院子,他同娘亲这最后的遮风避雨之地也轻易失去了。白府虽未催急,但母亲终究顾着脸面,早早拾掇行李等在府外,西院马头墙外的角门一开,秋鲤满眼含泪地走了出来,抬头见母亲担忧的目光,满腹委屈顿涌,只走过去,唤一声娘,泪水再忍不住喷薄而出。
秋鲤娘笼了他入怀,轻抚道,“秋鲤,你不必羞愧,既是磊落的,又怕那流言作甚?”
提及至此,秋鲤便似戳中痛处,竟嚎啕大哭,自身委屈倒算不得重,只怕那流言早已蜚声城内,人人皆知白府逐出几名品劣仆役,其中便有他秋鲤,虽说真相未白,但众说纷纭,名声早已毁尽。想到要面对满城的质疑,秋鲤仰脸哭道,“这世上唯娘一人信我……”
“不止,还有老天爷呢。”秋鲤娘道,“虽说你小,但娘只教你一条你记着,这人在世上,一不靠权势二不靠财,只靠一样。”
“什么,娘?”秋鲤渐渐不哭了。
“心。”
***
这秋大娘也算女中豪杰,虽不能同驰骋沙场之女将媲美,但教子有方堪比孟母。秋鲤乖巧懂事,听他娘一说,倒也能立马拭干泪。
但母子两个头要紧的,是落脚的难题。
白城百姓听闻秋鲤事迹,无论租卖,一概不收,娘儿两个无处落脚,只能在城隅胡同里扫了块干净地,用茅草在两屋间搭了个遮雨棚;再者难寻差事,求九流走卒而不得,每日外出,必受尽脸色。秋鲤年少爱护自尊,白日里在娘面前仍勉撑笑脸,夜里冷风侵袭,泪也跟着流不停。
又试了半月终未果,眼见此城难容,秋鲤便去山林野地里摘些杂果,又收了些飘落的梨花瓣,斟满三杯山泉水,一并敬到父亲坟上,端端正正磕了好几个响头,从此离去。
自此秋鲤母子便消失无踪,有人见那日母子俩出了城门,不知向东或是东南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