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8瑞娘教女费苦心 少卿来访意不明
话说薛诚得知小珍珠恶行,好不怄气,当日便要打发人去叫牙婆领了这贱妇去。谁知小珍珠自知她年已不小,又被破了身子,倘若被卖去,不定竟要流落于烟花之所,落得个凄凉下场,因而只苦苦哀求,又哭那没养下来的哥儿,又是寻死觅活的。引得薛诚心软起来,到底未曾卖掉,只命人带了去农庄做苦役。
不说小珍珠如何凄惨难熬,只说玉宁好心反遭厌弃,心下着实懊恼。不必方氏如何责罚,自个儿已是耿耿于怀,连着几日心头郁郁。幸而南京传来喜报,说玉庭已过得宗师考,进了县学做附学生。虽不若友翰夺取前三甲,入州学读书来得光耀,只看他年不过十四,乃是初次下场,也算得少年得志,不堕家声。因而全家上下俱是欢喜,玉宁自然深为兄长开怀,倒把幽怨消散几分。
小庭哥原是在南京等候发榜,如今前事了结,自与方友翰打点行礼返乡。他二人在江阴城外分手,各回各家。不提新秀才荣归,家中如何张灯挂彩、大鸣鞭炮,也不必敷言薛家开堂祭祖、亲朋来贺的盛景;只说忙乱了几日,就到得六月。时值春暮夏临,正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时节,一时细雨蒙蒙,却也不必撑伞,雨中漫步自有一股子清新凉爽的畅意。方氏便下了帖子,请方府哥儿姐儿来乡下散心。
玉宁好生不解,直问,“为何不等这梅雨期过了再请他们来?”方氏瞅着她抿嘴笑,说,“到那会子就来不得了!”玉宁不解其意,方氏也不多加解释,只用别言岔开,“我眼下精力不足,待客之事竟要你来分担些才好,女儿可敢试试?这可不比与你伯伯告状容易。”登时把个玉宁不自在起来。
因眼下屋里没有旁人,方氏问,“那日你来跟我认错,为娘叫你回去自想此番得失,如今可想明白?”玉宁呐呐道,“宁儿错在不该去找大伯,或是告诉姆妈,或是拿言语敲打敲打那小珍珠,叫她不敢再放肆,都使得,只不该这般不管不顾闹出来,反给娟姐姐没脸。”方氏拉她在身边坐了,温言道,“方才你说的,自然不能算错,却也不很对。宁儿再想想,娟丫头素日是个极温柔好性儿的,为何单恼了你?就说那小珍珠这般欺人,她如何又忍下了?”
玉宁心中有了答案,只她惯来是藏拙的,故而装了个懵懂样儿。那方氏见她疑惑,便解释说,“娟丫头与你同是薛家女儿,偏她行行逊色于你,吃的、住的、用的、玩的,更是强她百倍。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我与她易地而处,心头一般的不平。谁知你这傻丫头却没个眼色,竟跑人家里与她抱不平,还当真与她解了困。可不得捅了马蜂窝去?”。
------------------------------------------------------------------------------
方氏因叹道,“这娟丫头被她娘拘得没了刚性儿,又无人疼无人管的,浑不像个主子,反落得被下人糟践。我心里岂有不怜她的?只有句话说与你听着,你们如今闹得生分,未尝不是好事。你们姐妹既不到一处,也不必强求才是。不知我这话,宁儿可能体量?”玉宁吃惊地望着方氏,很不敢相信这是从她嘴里说出的话,“姆妈是说……娟姐姐对宁儿心存妒意,竟是不可深交的?”这话也敢说,若被薛谦听在耳里,岂不糟糕?却又立时省起,姆妈说这话,必然是为了她这个女儿呀……
方氏摇头说,“不为这个,你们姐妹境遇不同,故而性情脾胃大相径庭,若然常在一次,必定各有其伤。宁儿只记得,你们到底是至亲姐妹,日后她一时或有了难,能帮的还须帮扶才是。”还有一句方氏未曾说得,羡极生妒,妒极生恶,倘或真到那步田地,极可能是她这宝贝闺女吃亏。思及此处,方氏又语重心长说,“我儿须记得,不管与谁要好,与自己留三分余地;害人之心纵不可有,防人之心却断不可无。”又问,“如今只说茹丫头几个来家里做客,你这个主人家预备如何待客呀?”
玉宁踟蹰片刻,反问道,“姐姐们可来家里住上一宿?”方氏道,“不过来得半日,晚饭前就去了。”玉宁拍手笑说,“如此倒省事许多。他们若来吃午饭,便备一桌本地风味小吃,新巧菜蔬,很不必大鱼大肉,想她们是吃絮了的,只多备些咱家地里的六月红,我记得他们都爱吃螃蟹。若不吃午饭,竟带她们去咱家后山的杨梅林摘梅子,想来必定好玩儿。”。
方氏道,“只一半儿有理,去杨梅林摘梅子却是胡闹。眼下雨多路滑,或摔着了可不是顽的。再说林子里毒蛇虫蚁竟不少,若是被甚么给咬上一口,那才要命。你再想别的罢。”玉宁便觉得扫兴,一时又说,“去伯伯农庄的池塘里采莲子罢,荷花节快到了呢!”方氏嗔怪道,“你这丫头,怎么尽想着出门,这如何使得,跟那些乡汉、村妇混在一起,你们姐妹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玉宁情知时下风俗如此,也不与她争辩,只说,“且待我会去细想周全,再来与娘回话,可使得?”方氏欣然颔首道,“既如此,一并把菜单拟来,若有不明白的,便去问梨花。”玉宁答应着自去不提。
-------------------------------------------------------------------------------
谁知才要出门,却是薛谦打发了素来在书房伺候的丫头砚心过来,说是请姐儿去书房见外客。方氏在里面听了忙问,“来的是哪里的客人,因何要宁姐儿去见?”砚心忙回话说是一位面生的少爷,竟不知所系何人。方氏心下存疑,只面上未曾显露,因吩咐道,“你陪姐儿回房,见了刘婆子,就说我的话,与姐儿快快换了见客的衣裳过来我瞧过。”
玉宁低头瞧身上穿的半旧绛红比甲,浅粉纱衣,很是不解,“如今不行么,我这身衣裳挺好的呀?”方氏睨她一眼,说,“宁儿如今是大姑娘了,怎能穿件家常衣服见外客?没得叫人笑话!”又命砚心赶紧带了她去。
一时,小宁姐已带了养娘与丫头回来,方氏瞧她一身粉紫撒花潞绸杉儿,月白绣和合比甲、浅紫纱裙,倒是粉嫩生动。再看她打扮,梳着双挂髻,两边各系一根粉色流苏,胸前佩赤金镶红宝璎珞圈,裙间系玉玲珑,俏生生站在那里,仿佛一朵才露尖的粉荷。饶是方氏自负美貌,也暗叹弗如,很有些“吾家女儿初长成”的自豪,因笑嗔道,“怎不带个首饰,脂粉也不上?”
玉宁仰起粉妆玉琢的小脸,努力指给她看,“人家有搽粉的,嘴上也涂了香香的口脂,姆妈你瞧嘛!”刘婆子在一旁笑说,“姐儿说这是甚么上妆最高境界,叫甚么有状胜无妆?”玉宁忙纠正道,“错了!上妆最高境界是混若天成,修饰细节,遮掩瑕疵,却再看不出脂粉痕迹,是无妆胜有妆!”
方氏忍俊不禁,只嗔道,“你倒是诌得齐全!且不合你歪缠,赶紧的,添一样首饰就快去,别让你爹他们久等。”说着唤来侍女枣花,命她去镜台上的妆奁箱里取来一对金镶玉灯笼坠儿,亲自与女儿戴上。细细打量,果然已十全九美,只待与闺女裹成一对小小菱角似的,那才美得紧呢!
玉宁倒不知她娘心中所想,只颇为识相的任她打扮,不去争辩戴一身钗环饰物俗气啊、暴发啊……这类现代美学观点。只想想时下在贵妇聚会圈子里颇为盛行带着插戴婆随行,便很是庆幸,方氏的喜好已算得清淡的。
-------------------------------------------------------------------------------
三人穿过夹道,复进得仪门,一时来到前院。西南角开了个海棠式的洞门,正上方堑一横匾,提曰“幽意”,出自玄宗朝綦毋潜的“幽意无继绝,此去随所偶。”里面是一处极为幽静的小小院落,乃是两年前新修,专为他父子两个做了读书之所。偶尔也在此接待同窗、友人。
既入得院中,便窥得全貌。中庭设了石桌石凳。三面是墙,遍植墨竹,只面并排有三间小小的房室,正中一间门上嵌一横匾,上书“常乐书斋”四个墨色大字,两旁柱上悬有楹联,写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乃是大诗人王摩诘的得意之句。
未及廊下,就听得薛谦在屋里跌足叹息,“可惜啊!只看小友只身撑起这凭大的家业三载有余,非但不见式微,反更盛昔日,可见小友却有治世之才!只无法再博功名,实在可惜!”却听那人道,“常乐先生却是谬赞,晚生不过时运不济,不得已而为之,更谈不上甚治世之才,俱是侥幸而已!”
听其声音清越悦耳,却是位少年。再查其言语,谨慎老成,比寻常少年很是不同。莫非阿爹要她见的,便是此人?玉宁好奇心大盛,忙轻提裙角,上了台阶。早有守在屋外伺候的书童打起帘来,并通报说,“大姑娘来了。”薛谦便命她进屋,那刘妈妈却留在外间伺候,只屋里迎面粉墙挂着王维的《山居图》,两边配了一副对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见薛谦与来客在西首一巨幅山水画屏前两张官帽椅上,分宾主对坐而谈。
玉宁款款过去,先与薛谦屈身下拜,脆生生道过一礼,“阿爹万福。”薛谦忙吩咐她,“还不快快见过客人。”玉宁这才看清来人,却是一欣长挺拔的少年公子,十七、八岁的年龄,带网巾,穿一身月白杭缎直裰,倒像个富家子弟。再看他相貌,五官清秀有余,秀美不足,只一双明亮似远星的眸子尤引人侧目,笑时不见喜色,着恼不见怒意,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衬着他宁静而安详的神色,竟是温润如玉。
玉宁又与他道过万福,那人起身回了一礼,口中称,“薛家妹妹不必多礼!”见他形貌清淡若菊,倒不知这人竟是个自来熟的,这就称她妹妹,未免有失稳重。虽这般想着,玉宁面上丝毫不显,笑吟吟问道,“不知小哥该如何称呼?”那少年公子唇角一勾,含笑道,“免贵姓程,下名仪,字少卿,今日不请自来,却是有事要请教薛妹妹。”
玉宁眼极快地底闪过一抹惊艳,殊不知那程少卿也是心下叹服,谁知上苍造物之功委实奇妙!天下竟有生得这般俊俏的小姑娘,今日才算见到。彼时年幼尚出落如斯,未知他日何等倾国颜色?想他素来不是惜香怜玉的,竟也不觉和软了口气,只怕唬着这小人儿,一时省起,却不禁失笑。
待听得这人找的是她,玉宁疑惑地看向薛谦,谁知薛谦捻须笑道,“宝庆楼便是少卿小友家中产业。女儿现下可知了?”
不说小珍珠如何凄惨难熬,只说玉宁好心反遭厌弃,心下着实懊恼。不必方氏如何责罚,自个儿已是耿耿于怀,连着几日心头郁郁。幸而南京传来喜报,说玉庭已过得宗师考,进了县学做附学生。虽不若友翰夺取前三甲,入州学读书来得光耀,只看他年不过十四,乃是初次下场,也算得少年得志,不堕家声。因而全家上下俱是欢喜,玉宁自然深为兄长开怀,倒把幽怨消散几分。
小庭哥原是在南京等候发榜,如今前事了结,自与方友翰打点行礼返乡。他二人在江阴城外分手,各回各家。不提新秀才荣归,家中如何张灯挂彩、大鸣鞭炮,也不必敷言薛家开堂祭祖、亲朋来贺的盛景;只说忙乱了几日,就到得六月。时值春暮夏临,正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时节,一时细雨蒙蒙,却也不必撑伞,雨中漫步自有一股子清新凉爽的畅意。方氏便下了帖子,请方府哥儿姐儿来乡下散心。
玉宁好生不解,直问,“为何不等这梅雨期过了再请他们来?”方氏瞅着她抿嘴笑,说,“到那会子就来不得了!”玉宁不解其意,方氏也不多加解释,只用别言岔开,“我眼下精力不足,待客之事竟要你来分担些才好,女儿可敢试试?这可不比与你伯伯告状容易。”登时把个玉宁不自在起来。
因眼下屋里没有旁人,方氏问,“那日你来跟我认错,为娘叫你回去自想此番得失,如今可想明白?”玉宁呐呐道,“宁儿错在不该去找大伯,或是告诉姆妈,或是拿言语敲打敲打那小珍珠,叫她不敢再放肆,都使得,只不该这般不管不顾闹出来,反给娟姐姐没脸。”方氏拉她在身边坐了,温言道,“方才你说的,自然不能算错,却也不很对。宁儿再想想,娟丫头素日是个极温柔好性儿的,为何单恼了你?就说那小珍珠这般欺人,她如何又忍下了?”
玉宁心中有了答案,只她惯来是藏拙的,故而装了个懵懂样儿。那方氏见她疑惑,便解释说,“娟丫头与你同是薛家女儿,偏她行行逊色于你,吃的、住的、用的、玩的,更是强她百倍。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我与她易地而处,心头一般的不平。谁知你这傻丫头却没个眼色,竟跑人家里与她抱不平,还当真与她解了困。可不得捅了马蜂窝去?”。
------------------------------------------------------------------------------
方氏因叹道,“这娟丫头被她娘拘得没了刚性儿,又无人疼无人管的,浑不像个主子,反落得被下人糟践。我心里岂有不怜她的?只有句话说与你听着,你们如今闹得生分,未尝不是好事。你们姐妹既不到一处,也不必强求才是。不知我这话,宁儿可能体量?”玉宁吃惊地望着方氏,很不敢相信这是从她嘴里说出的话,“姆妈是说……娟姐姐对宁儿心存妒意,竟是不可深交的?”这话也敢说,若被薛谦听在耳里,岂不糟糕?却又立时省起,姆妈说这话,必然是为了她这个女儿呀……
方氏摇头说,“不为这个,你们姐妹境遇不同,故而性情脾胃大相径庭,若然常在一次,必定各有其伤。宁儿只记得,你们到底是至亲姐妹,日后她一时或有了难,能帮的还须帮扶才是。”还有一句方氏未曾说得,羡极生妒,妒极生恶,倘或真到那步田地,极可能是她这宝贝闺女吃亏。思及此处,方氏又语重心长说,“我儿须记得,不管与谁要好,与自己留三分余地;害人之心纵不可有,防人之心却断不可无。”又问,“如今只说茹丫头几个来家里做客,你这个主人家预备如何待客呀?”
玉宁踟蹰片刻,反问道,“姐姐们可来家里住上一宿?”方氏道,“不过来得半日,晚饭前就去了。”玉宁拍手笑说,“如此倒省事许多。他们若来吃午饭,便备一桌本地风味小吃,新巧菜蔬,很不必大鱼大肉,想她们是吃絮了的,只多备些咱家地里的六月红,我记得他们都爱吃螃蟹。若不吃午饭,竟带她们去咱家后山的杨梅林摘梅子,想来必定好玩儿。”。
方氏道,“只一半儿有理,去杨梅林摘梅子却是胡闹。眼下雨多路滑,或摔着了可不是顽的。再说林子里毒蛇虫蚁竟不少,若是被甚么给咬上一口,那才要命。你再想别的罢。”玉宁便觉得扫兴,一时又说,“去伯伯农庄的池塘里采莲子罢,荷花节快到了呢!”方氏嗔怪道,“你这丫头,怎么尽想着出门,这如何使得,跟那些乡汉、村妇混在一起,你们姐妹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玉宁情知时下风俗如此,也不与她争辩,只说,“且待我会去细想周全,再来与娘回话,可使得?”方氏欣然颔首道,“既如此,一并把菜单拟来,若有不明白的,便去问梨花。”玉宁答应着自去不提。
-------------------------------------------------------------------------------
谁知才要出门,却是薛谦打发了素来在书房伺候的丫头砚心过来,说是请姐儿去书房见外客。方氏在里面听了忙问,“来的是哪里的客人,因何要宁姐儿去见?”砚心忙回话说是一位面生的少爷,竟不知所系何人。方氏心下存疑,只面上未曾显露,因吩咐道,“你陪姐儿回房,见了刘婆子,就说我的话,与姐儿快快换了见客的衣裳过来我瞧过。”
玉宁低头瞧身上穿的半旧绛红比甲,浅粉纱衣,很是不解,“如今不行么,我这身衣裳挺好的呀?”方氏睨她一眼,说,“宁儿如今是大姑娘了,怎能穿件家常衣服见外客?没得叫人笑话!”又命砚心赶紧带了她去。
一时,小宁姐已带了养娘与丫头回来,方氏瞧她一身粉紫撒花潞绸杉儿,月白绣和合比甲、浅紫纱裙,倒是粉嫩生动。再看她打扮,梳着双挂髻,两边各系一根粉色流苏,胸前佩赤金镶红宝璎珞圈,裙间系玉玲珑,俏生生站在那里,仿佛一朵才露尖的粉荷。饶是方氏自负美貌,也暗叹弗如,很有些“吾家女儿初长成”的自豪,因笑嗔道,“怎不带个首饰,脂粉也不上?”
玉宁仰起粉妆玉琢的小脸,努力指给她看,“人家有搽粉的,嘴上也涂了香香的口脂,姆妈你瞧嘛!”刘婆子在一旁笑说,“姐儿说这是甚么上妆最高境界,叫甚么有状胜无妆?”玉宁忙纠正道,“错了!上妆最高境界是混若天成,修饰细节,遮掩瑕疵,却再看不出脂粉痕迹,是无妆胜有妆!”
方氏忍俊不禁,只嗔道,“你倒是诌得齐全!且不合你歪缠,赶紧的,添一样首饰就快去,别让你爹他们久等。”说着唤来侍女枣花,命她去镜台上的妆奁箱里取来一对金镶玉灯笼坠儿,亲自与女儿戴上。细细打量,果然已十全九美,只待与闺女裹成一对小小菱角似的,那才美得紧呢!
玉宁倒不知她娘心中所想,只颇为识相的任她打扮,不去争辩戴一身钗环饰物俗气啊、暴发啊……这类现代美学观点。只想想时下在贵妇聚会圈子里颇为盛行带着插戴婆随行,便很是庆幸,方氏的喜好已算得清淡的。
-------------------------------------------------------------------------------
三人穿过夹道,复进得仪门,一时来到前院。西南角开了个海棠式的洞门,正上方堑一横匾,提曰“幽意”,出自玄宗朝綦毋潜的“幽意无继绝,此去随所偶。”里面是一处极为幽静的小小院落,乃是两年前新修,专为他父子两个做了读书之所。偶尔也在此接待同窗、友人。
既入得院中,便窥得全貌。中庭设了石桌石凳。三面是墙,遍植墨竹,只面并排有三间小小的房室,正中一间门上嵌一横匾,上书“常乐书斋”四个墨色大字,两旁柱上悬有楹联,写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乃是大诗人王摩诘的得意之句。
未及廊下,就听得薛谦在屋里跌足叹息,“可惜啊!只看小友只身撑起这凭大的家业三载有余,非但不见式微,反更盛昔日,可见小友却有治世之才!只无法再博功名,实在可惜!”却听那人道,“常乐先生却是谬赞,晚生不过时运不济,不得已而为之,更谈不上甚治世之才,俱是侥幸而已!”
听其声音清越悦耳,却是位少年。再查其言语,谨慎老成,比寻常少年很是不同。莫非阿爹要她见的,便是此人?玉宁好奇心大盛,忙轻提裙角,上了台阶。早有守在屋外伺候的书童打起帘来,并通报说,“大姑娘来了。”薛谦便命她进屋,那刘妈妈却留在外间伺候,只屋里迎面粉墙挂着王维的《山居图》,两边配了一副对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见薛谦与来客在西首一巨幅山水画屏前两张官帽椅上,分宾主对坐而谈。
玉宁款款过去,先与薛谦屈身下拜,脆生生道过一礼,“阿爹万福。”薛谦忙吩咐她,“还不快快见过客人。”玉宁这才看清来人,却是一欣长挺拔的少年公子,十七、八岁的年龄,带网巾,穿一身月白杭缎直裰,倒像个富家子弟。再看他相貌,五官清秀有余,秀美不足,只一双明亮似远星的眸子尤引人侧目,笑时不见喜色,着恼不见怒意,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衬着他宁静而安详的神色,竟是温润如玉。
玉宁又与他道过万福,那人起身回了一礼,口中称,“薛家妹妹不必多礼!”见他形貌清淡若菊,倒不知这人竟是个自来熟的,这就称她妹妹,未免有失稳重。虽这般想着,玉宁面上丝毫不显,笑吟吟问道,“不知小哥该如何称呼?”那少年公子唇角一勾,含笑道,“免贵姓程,下名仪,字少卿,今日不请自来,却是有事要请教薛妹妹。”
玉宁眼极快地底闪过一抹惊艳,殊不知那程少卿也是心下叹服,谁知上苍造物之功委实奇妙!天下竟有生得这般俊俏的小姑娘,今日才算见到。彼时年幼尚出落如斯,未知他日何等倾国颜色?想他素来不是惜香怜玉的,竟也不觉和软了口气,只怕唬着这小人儿,一时省起,却不禁失笑。
待听得这人找的是她,玉宁疑惑地看向薛谦,谁知薛谦捻须笑道,“宝庆楼便是少卿小友家中产业。女儿现下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