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芦根】
何辰背着方慈在满地的伤患中穿行,听到身后的院门吱呀一声关闭,随即响起落锁的声音,叹了口气,继续往前走。
城里的医馆不大,患了瘟疫的人又太多,现在全都转移到县衙里,一路上,何辰也没从那官兵口里问出多少事情来,只知道有医生,却不知道有多少,医术怎么样。
伤患根本没有地方安置,直接躺在院子里,下面铺个草席,何辰来到本来是公堂的大厅前,里面没人。
“有人吗?有大夫吗?”何辰这才开始有些后怕,这里寂静得可怕,根本没有人声。“人呢?有人吗?有人吗?”
大声喊了几句为自己壮胆,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回应,“来了来了。”□有人拿着药杵过来,“找我干嘛?”
何辰看着眼前邋遢的大胡子,难道这就是大夫?
“你是这里的大夫吗?”眼里充满了怀疑。
“我就是。”那大夫小心跨过在地上呻吟的病人,凑近方慈,“她也得了瘟疫?”
何辰不语,把方慈放下,让她开在门槛处,方便那大夫查看。
大夫给她把了把脉,皱眉道:“真是胡闹,她得的只是普通风寒。”
何辰大喜过望,“那我妹妹怎么一直昏迷不醒?”
“是劳累过度,加上体质的问题,她可能是特殊的体质,一发烧就会昏迷的那种。”大夫抱起方慈往后院走,“我去给她煎两帖药,喝了养养就好了。”
方慈发病以后,因为没人懂医,加上药物紧缺,延误了治疗的时机,也是她一直没有见好的主要原因。何辰紧跟在后,问道:“那我妹妹好了之后我们就能离开了吧?”
大夫顿了顿,回头轻蔑地看了何辰一眼,又继续往前走,边走边说:“进来容易出去难,你想出去,要么这里所有的人都死了,要么这里所有的人都活过来。”
“可是我们都没有染上瘟疫啊!”
“你以为我想在这吗?要是能出去我早出去了!”大夫气呼呼地说道。
何辰把心里的话咽回去,总之,先把方慈治好吧。
这偌大的官衙里,只有一个大夫,便是何辰见得这位,自称姓黄,只是游历至此,他的小厮染了瘟疫,正好他是大夫,就说来帮忙治疗,结果小厮死了他也出不去了,这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愿意进来帮忙的。
何辰来了之后至少能让他不必那么捉襟见肘,还有个人可以吩咐帮忙下。
“把这锅药去给门口那些人喝了,十个人份的,省着点。”
“把这些药草碾碎了,我要急用。”
“麻黄只要一钱的,你放了多少啊,会不会称啊!”
何辰很想爆发,不过还是默默忍下来,至少得等方慈康复再说。现在全城的药材都聚集在这官衙的后院,要是带着方慈出去,只会加深她的病。
所以何辰不得不继续跑腿碾药草帮忙照顾病人。
官衙里里外外,过百个病人,从他进来之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死了,他就拖到后面仵作房去,一天过去,就死了六个,然后新进来了两个,外面的难民已经打点清楚,患有瘟疫的病人全都进了县衙,直接隔绝了染病的可能。
何辰担忧他和方慈在这群病人里,没病也要被传染得得病了,于是把带来的芦苇根和方慈的药一起煮了,给她喝,希望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这是什么?”黄大夫看到何辰在倒药渣,疑惑地捻起一块白色的小块,他开的药里没有白色的药材啊。
“是芦苇根,我们原来没得吃都吃这个,好像吃了之后,染病的几率就小了。”从在芦苇荡驻扎下来开始吃芦苇根,宋家村的人确实再也没有瘟疫的患者出现。
“芦苇根,芦苇根,”黄大夫拿着那芦苇根细细地看了半天,惊问道:“你还有芦苇根吗?给我点。”
何辰包袱里带了两包,便拿出一包给黄大夫让他研究,药性什么的他不懂,若是真能帮上忙也好。
方慈开始恢复神智,何辰惊喜万分,吩咐她不准离开屋子,外面都是病人,只有这屋子用来堆放草药,才没有病人进来。
何辰把熬好的药倒进罐子,因为病人太多,都是现装碗分发着喝的。才出门,就见院子里的黄大夫对着一堆药草念念有词,虽然才认识不久,但这个黄大夫一直神神叨叨的,何辰也不以为意,往前堂走去。
“啊,果然是!”黄大夫突然大喊着站起来,把何辰吓了一跳,“怎么了?”
“芦根大寒,正好能抑制这次的热瘟,又善清肺火以及胃火,用芦根必能治疗瘟疫啊!”黄大夫大喜,也顾不上指使何辰了,自己跑到大门前敲门,“快开门,快开门,我找到治瘟疫的办法了!”
外面本来是锁了门了,就怕病人跑出来,同时也就把大夫和何辰方慈也锁在里面,这次听到大夫说找到方法论,急忙开门询问。
“快派人去找芦根来,越多越好!”黄大夫说道。
“芦根?”官兵疑惑,何辰追上来解释道:“就是芦苇的根,城东二十里有一片芦苇荡,去那里挖。”
官兵半信半疑,安排了人去挖芦根,依旧把门锁上。谁知道这药方有没有用,没有用了里面的人还是得死。
黄大夫又回到后院拿着芦根开始研究方子,大体研究出剂量来,先让何辰煎了两帖药给病人服用,没有什么副作用,但转好的效果也还没有很快体现出来。
不过他已经笃定芦根确实有用,何辰也说他们一群人都吃了芦根,现在一个都没有染上瘟疫,这已经是证据了。
芦根很快运到,不过没有晒干的芦根,药效要差一些,只能多放一些到大锅里煮,一日三副吃下来,便开始有病情轻的已经开始好转,呼吸通畅了,体温也下降了,这中间还是有病重地没有熬过去,毕竟身体早就在逃荒中拖垮了。
第二天,药效的作用更明显了,外面的官兵也都确认过,新的药方确实有用,便派了几个人进来帮忙,跟何辰一照面,还是熟人,宋嫂和老李。
“小慈怎么样了?”宋嫂一进来就关切道,听说瘟疫能治了,又要招人进去照顾病人,她就主动要求进来,自从何辰带着小慈离开,她就担心不已,虽然只跟方慈相处几天,开朗活泼又乐观的小慈已然让她产生的近于母女的亲情。
“她身体弱,还在后院休息,我带你多去看她。”何辰在前面带路,黄大夫已经指挥着另外几个人接手他还没完成的配药程序。
方慈身体也转好,只是这两个月仗着身体好疲于奔波,现下全都一样样报应回来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恢复神智,但全身酸软无力,也总是昏昏沉沉的。
宋嫂一进门,看到方慈眼泪就下来了,直说不该让他们两个单独来,还是方慈劝慰着她给她擦眼泪。何辰悄悄退了出去,方慈一个人挺寂寞的,没人照顾他也担心,便留宋嫂在这里,照顾她吧。
芦根水被发放到灾民营里,大家每日都要喝芦根水预防瘟疫,官衙里的病人也渐渐好了。之前瘦弱得形容枯槁,大多是饿得不行了,现在也有了赈灾粮,至少能吃饱饭,一个个看起来面色都红润起来。
方慈的身体依然很虚弱,何辰自责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妹妹的身体无法承担这样的长途跋涉,他自己虽然也很累,但好在没有一个病因把他压趴下,这样几天慢慢休息过来就好了。
宋嫂依然悉心照顾着方慈,老李和一起招募来的人在外面负责病人,黄大夫对何辰最为信任,虽然他年纪最小,也让他做总指挥,药方都是经他的手,剂量也是他看着称出来。
患瘟疫的病人至少脱离了死亡的危险,服了药慢慢好起来,因为预防的好,瘟疫没有再扩大,城里的知府还隔着一道大门对黄大夫赞扬了一番,说他为民造福之类的。
“哥哥,我来帮忙吧?”方慈能下地走了之后,就不安生起来,这里人手还是少,何辰等人一天忙到晚都没得歇。
“你好好坐着就是帮了我大忙了!”何辰把她按回凳子上坐着,继续分药草,“要是闲得无聊,就跟宋嫂聊聊天。”宋嫂负责了这一百多人的伙食,每天也忙得够呛还要帮忙照顾方慈。
芦苇根大批地运进来,但是晒干的工序太繁琐,只能湿着煮,每日的剂量很大,何辰分了几天药材,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蹲久了,一站起身就头晕眼花的,拍拍自己的脑袋,让自己清醒点,继续干活。
黄大夫在一旁看到何辰认真的样子很是满意,他教给何辰分辨基本药材和配方,他也都记得很牢,于是黄大夫就偷偷有了个主意,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该有个徒弟继承衣钵了。
恩,这小子不错,就是他了。
城里的医馆不大,患了瘟疫的人又太多,现在全都转移到县衙里,一路上,何辰也没从那官兵口里问出多少事情来,只知道有医生,却不知道有多少,医术怎么样。
伤患根本没有地方安置,直接躺在院子里,下面铺个草席,何辰来到本来是公堂的大厅前,里面没人。
“有人吗?有大夫吗?”何辰这才开始有些后怕,这里寂静得可怕,根本没有人声。“人呢?有人吗?有人吗?”
大声喊了几句为自己壮胆,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回应,“来了来了。”□有人拿着药杵过来,“找我干嘛?”
何辰看着眼前邋遢的大胡子,难道这就是大夫?
“你是这里的大夫吗?”眼里充满了怀疑。
“我就是。”那大夫小心跨过在地上呻吟的病人,凑近方慈,“她也得了瘟疫?”
何辰不语,把方慈放下,让她开在门槛处,方便那大夫查看。
大夫给她把了把脉,皱眉道:“真是胡闹,她得的只是普通风寒。”
何辰大喜过望,“那我妹妹怎么一直昏迷不醒?”
“是劳累过度,加上体质的问题,她可能是特殊的体质,一发烧就会昏迷的那种。”大夫抱起方慈往后院走,“我去给她煎两帖药,喝了养养就好了。”
方慈发病以后,因为没人懂医,加上药物紧缺,延误了治疗的时机,也是她一直没有见好的主要原因。何辰紧跟在后,问道:“那我妹妹好了之后我们就能离开了吧?”
大夫顿了顿,回头轻蔑地看了何辰一眼,又继续往前走,边走边说:“进来容易出去难,你想出去,要么这里所有的人都死了,要么这里所有的人都活过来。”
“可是我们都没有染上瘟疫啊!”
“你以为我想在这吗?要是能出去我早出去了!”大夫气呼呼地说道。
何辰把心里的话咽回去,总之,先把方慈治好吧。
这偌大的官衙里,只有一个大夫,便是何辰见得这位,自称姓黄,只是游历至此,他的小厮染了瘟疫,正好他是大夫,就说来帮忙治疗,结果小厮死了他也出不去了,这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愿意进来帮忙的。
何辰来了之后至少能让他不必那么捉襟见肘,还有个人可以吩咐帮忙下。
“把这锅药去给门口那些人喝了,十个人份的,省着点。”
“把这些药草碾碎了,我要急用。”
“麻黄只要一钱的,你放了多少啊,会不会称啊!”
何辰很想爆发,不过还是默默忍下来,至少得等方慈康复再说。现在全城的药材都聚集在这官衙的后院,要是带着方慈出去,只会加深她的病。
所以何辰不得不继续跑腿碾药草帮忙照顾病人。
官衙里里外外,过百个病人,从他进来之后,就是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死了,他就拖到后面仵作房去,一天过去,就死了六个,然后新进来了两个,外面的难民已经打点清楚,患有瘟疫的病人全都进了县衙,直接隔绝了染病的可能。
何辰担忧他和方慈在这群病人里,没病也要被传染得得病了,于是把带来的芦苇根和方慈的药一起煮了,给她喝,希望能够起到预防的作用。
“这是什么?”黄大夫看到何辰在倒药渣,疑惑地捻起一块白色的小块,他开的药里没有白色的药材啊。
“是芦苇根,我们原来没得吃都吃这个,好像吃了之后,染病的几率就小了。”从在芦苇荡驻扎下来开始吃芦苇根,宋家村的人确实再也没有瘟疫的患者出现。
“芦苇根,芦苇根,”黄大夫拿着那芦苇根细细地看了半天,惊问道:“你还有芦苇根吗?给我点。”
何辰包袱里带了两包,便拿出一包给黄大夫让他研究,药性什么的他不懂,若是真能帮上忙也好。
方慈开始恢复神智,何辰惊喜万分,吩咐她不准离开屋子,外面都是病人,只有这屋子用来堆放草药,才没有病人进来。
何辰把熬好的药倒进罐子,因为病人太多,都是现装碗分发着喝的。才出门,就见院子里的黄大夫对着一堆药草念念有词,虽然才认识不久,但这个黄大夫一直神神叨叨的,何辰也不以为意,往前堂走去。
“啊,果然是!”黄大夫突然大喊着站起来,把何辰吓了一跳,“怎么了?”
“芦根大寒,正好能抑制这次的热瘟,又善清肺火以及胃火,用芦根必能治疗瘟疫啊!”黄大夫大喜,也顾不上指使何辰了,自己跑到大门前敲门,“快开门,快开门,我找到治瘟疫的办法了!”
外面本来是锁了门了,就怕病人跑出来,同时也就把大夫和何辰方慈也锁在里面,这次听到大夫说找到方法论,急忙开门询问。
“快派人去找芦根来,越多越好!”黄大夫说道。
“芦根?”官兵疑惑,何辰追上来解释道:“就是芦苇的根,城东二十里有一片芦苇荡,去那里挖。”
官兵半信半疑,安排了人去挖芦根,依旧把门锁上。谁知道这药方有没有用,没有用了里面的人还是得死。
黄大夫又回到后院拿着芦根开始研究方子,大体研究出剂量来,先让何辰煎了两帖药给病人服用,没有什么副作用,但转好的效果也还没有很快体现出来。
不过他已经笃定芦根确实有用,何辰也说他们一群人都吃了芦根,现在一个都没有染上瘟疫,这已经是证据了。
芦根很快运到,不过没有晒干的芦根,药效要差一些,只能多放一些到大锅里煮,一日三副吃下来,便开始有病情轻的已经开始好转,呼吸通畅了,体温也下降了,这中间还是有病重地没有熬过去,毕竟身体早就在逃荒中拖垮了。
第二天,药效的作用更明显了,外面的官兵也都确认过,新的药方确实有用,便派了几个人进来帮忙,跟何辰一照面,还是熟人,宋嫂和老李。
“小慈怎么样了?”宋嫂一进来就关切道,听说瘟疫能治了,又要招人进去照顾病人,她就主动要求进来,自从何辰带着小慈离开,她就担心不已,虽然只跟方慈相处几天,开朗活泼又乐观的小慈已然让她产生的近于母女的亲情。
“她身体弱,还在后院休息,我带你多去看她。”何辰在前面带路,黄大夫已经指挥着另外几个人接手他还没完成的配药程序。
方慈身体也转好,只是这两个月仗着身体好疲于奔波,现下全都一样样报应回来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然恢复神智,但全身酸软无力,也总是昏昏沉沉的。
宋嫂一进门,看到方慈眼泪就下来了,直说不该让他们两个单独来,还是方慈劝慰着她给她擦眼泪。何辰悄悄退了出去,方慈一个人挺寂寞的,没人照顾他也担心,便留宋嫂在这里,照顾她吧。
芦根水被发放到灾民营里,大家每日都要喝芦根水预防瘟疫,官衙里的病人也渐渐好了。之前瘦弱得形容枯槁,大多是饿得不行了,现在也有了赈灾粮,至少能吃饱饭,一个个看起来面色都红润起来。
方慈的身体依然很虚弱,何辰自责之前完全没有考虑到妹妹的身体无法承担这样的长途跋涉,他自己虽然也很累,但好在没有一个病因把他压趴下,这样几天慢慢休息过来就好了。
宋嫂依然悉心照顾着方慈,老李和一起招募来的人在外面负责病人,黄大夫对何辰最为信任,虽然他年纪最小,也让他做总指挥,药方都是经他的手,剂量也是他看着称出来。
患瘟疫的病人至少脱离了死亡的危险,服了药慢慢好起来,因为预防的好,瘟疫没有再扩大,城里的知府还隔着一道大门对黄大夫赞扬了一番,说他为民造福之类的。
“哥哥,我来帮忙吧?”方慈能下地走了之后,就不安生起来,这里人手还是少,何辰等人一天忙到晚都没得歇。
“你好好坐着就是帮了我大忙了!”何辰把她按回凳子上坐着,继续分药草,“要是闲得无聊,就跟宋嫂聊聊天。”宋嫂负责了这一百多人的伙食,每天也忙得够呛还要帮忙照顾方慈。
芦苇根大批地运进来,但是晒干的工序太繁琐,只能湿着煮,每日的剂量很大,何辰分了几天药材,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蹲久了,一站起身就头晕眼花的,拍拍自己的脑袋,让自己清醒点,继续干活。
黄大夫在一旁看到何辰认真的样子很是满意,他教给何辰分辨基本药材和配方,他也都记得很牢,于是黄大夫就偷偷有了个主意,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该有个徒弟继承衣钵了。
恩,这小子不错,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