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二章
朱院长是自学医出身,开始他在自己村里看病,有一次,公社书记得了‘慢性肠炎’久治不愈,他用了偏方治好了这位书记的病,书记高兴的说;呵,你真神啊!我看过许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我的病,你能把我的病治好说明你医术高明。后来书记就把他安排到公社卫生院当医生,一直干了十几年,他终于又当上了公社卫生院的院长。
分布这件事引起众人对刘邵宏的不满。
文革后期随着邓小平的复出,政府各个部门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工作,省卫生部门为了对农村卫生界进行一次整顿,为了保证广大群众人身安全,于是县卫生局对农村医生进行一次考核,也是为了摸清合格的医生究竟有多少?把不合格滥竽充数的医生淘汰下去,按照通知;凡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医生可以免考。刘邵宏属于免考范围,朱院长通知院里其他人后又专门对刘邵宏说;你有毕业证可以免考。
卫生局在半个月前通知全县属于考试的人员到规定考试日期去县一中笔试。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朱院长在考试当天早晨突然通知刘邵宏;刘医生,县卫生局让我通知你,你赶快到城里一中参加笔试,成绩要在县上张榜公布,
刘邵宏很惊讶的问;你不是说不让我参加考试么?我有毕业证呀!为什么现在又突然让我参加考试呢?
我不清楚,是卫生局让我通知你的。院长显得很无奈的说,其实在前几天,他就有意识事前不告诉刘邵宏,为什么又让他考试?只有他自己知道。
刘邵宏不满的说;那也得事先告诉我一声呀!今天要考试了你才通知我,我就是准备也来不及呀!分明是要我的难堪嘛!
朱院长拉下脸回答;反正我是告诉你了,你不参加考试,到时候卫生局停止你的行医资格你可别怪见我!
刘邵宏气得满脸通红双手颤抖;哼!分明是设下的圈套,阴谋!然而他冷静的一想,不参加考试不行,他们真的取掉了我的行医资格,我今后怎么办?就凭我平时不停的自学,咋也能考及格,去就去。他马上拿上‘希塞尔内科’书作为参考和一支水笔急匆匆地赶到城里一中应考。
刘邵宏进到一中时已是早上九点,参加考试的人已经都进入教室,院里静悄悄,间或有个把人走过,学校墙壁上还残留着文革时期批判校长和县领导的残余大字报,他看到旁边贴的通知;凡参加考试人员到第二教室。
刘邵宏进入第二教室。
教室里一片静寂,参考人都爬在课桌上书写答辩考题,过道里来回走动着俩位监考人,他们虎视眈眈的查看着所有答卷人。刘邵宏进门时,有一位监考人问;你是参加考试的?
刘邵宏回答;是的,
你为什么来晚了?
我在‘交道公社’,今天早上才通知我的,路又远紧赶慢赶来迟了。
你叫什么?
我叫刘邵宏。
监考人打开名单查出他的名字说;嗯,有你。顺手给他两张考纸卷又说;你快点答,试题在黑板上写着,十一点钟交卷,答不完抽卷。
刘邵宏接过纸卷坐到一张空桌下,抬头看到黑板上出的题是;一,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那些?如何治疗?二,答出肠伤寒的诊断。这个题目对刘邵宏而言是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他除了在学校学习过以外自己还看了不少的医书,特别在去年收容那个伤寒病人时他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自今历历在目。于是他取出水笔,头脑中略微思虑一下便着手答写起来。他知道对他而言时间是不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点多钟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交卷,十点四十分,课堂里几乎剩下有数的几个人,监考人提醒他说;时间快到了,你们加快点,到时候收卷子!
刘邵宏事前没有作任何准备,他从思考中将所知道的知识全都答写出来,唯恐遗漏下什么。
十一点整,课堂里只剩下三个人,其中两位不得不将答卷的一半交出,沮丧的走出课堂,而刘邵宏还在刷刷的书写着。监考人走到刘邵宏桌旁看到他答了满满两张纸于是说;时间到了你交卷吧。
刘邵宏将最后几个字写完交出了答卷,他如释重负的走出教室。
应面走过来几位考试的人问他;嘿,你答的怎么样?我看你把答卷都写满了。
刘邵宏轻松的回答;我基本上都答出来了。
哦!那你对伤寒病是怎么答的?那人问。
伤寒指的是传染病里的一种,是感染了‘伤寒杆菌’引起,它有季节性----
不等刘邵宏说完那人大叫道;啊呀!我是按中医书上‘伤寒’回答的,两叉子了!怪不得我答着答着没有办法答下去了!真是!
刘邵宏说;你没有理解题的意思,上面不是说,让你答出肠道常见传染病么?‘肠伤寒’当然是肠道传染病的一种了,怎么能理解成中医的‘伤寒病’呢?中医的伤寒病范围大得多,你怎么能回答呢?
事隔十天之后,刘邵宏听院里的人说他考试的成绩在全县排名第一。
刘邵宏立刻去见朱院长问;朱院长,你不是说卫生局将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么?为什么没有公布?也不吭声了?他想的是只要公布出去,全县医务界都会知道自己。然而朱院长只回答一句;不知道,再没有下文。
时值盛夏,刘邵宏给一位病人作检查需要化验,为了检查的可靠,他亲自将血送到城里煤矿职工医院化验室,相比之下,煤矿职工医院要比县人民医院化验条件好检查项目多。就在他等待结果出来之前,他看到一位年轻护士手端着白色方盘,里面放着许多小杯到化验室。他觉得这位护士身段窈娜,面容秀丽,一双杏眼引人注目,紧身的白护衣下裸露着一双秀腿,显示出青春的风韵。他不由得心中一动,双眼痴痴地望着化验室的门口,似乎等待这位护士再次出现。
大约过了五分钟,这位护士手拿空盘走出化验室的门斜睨了他一下然后走进后院病房。
、刘邵宏当时心里砰砰乱跳,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两三个钟头以后,他拿走化验单,走到街上他的心中还丢不开那位护士的身影,他想;从这位护士的身段气质判断,她决不是本地人,这几年他见本地的姑娘多了,走像,穿着,都不同于这位护士的样子。
下午刘邵宏回到卫生院,朱院长叫住刘邵宏很不高兴的说;刘医生,你今天一天不在院里,我要扣除你一天的工资。
刘邵宏据理回答;咱们没有化验室,我今天下城里为病人化验血,难道这不是为了工作?
朱院长说;你事先不请假,以后都像你,谁进城就进城,这里的工作谁去干?
我找你你不在嘛!刘邵宏提高嗓门说完,气得他转身走出门,随后又撂出一句话;你爱咋扣咋扣去!
他回到宿舍独自坐在床边生气地独白;哼!我不就是不要那几丈白布嘛!干嘛找我的嘛烦!躺在床上不由得又想起他见着的这位护士,他想;我得通过什么方法打听一下她的情况?如果可能,为什么不可以和她交个朋友?也好有个述说心扉的人。想来想去,他突然想到一位远方的姨,这位姨姨比他小两岁,去年才从卫校助产班毕业分配到煤矿职工医院妇产科当医生,想来她一定知道有关这位护士的情况。
一个月后,他专门到城里煤矿职工医院找见他远方的姨姨小花。医院中午刚下班,他把小花姨叫出门问;小花姨我问你件事?
小花姨莫名其妙的问他;你要问什么事?
刘邵宏看看四周没有人注意然后低声对她说;你们医院有一位护士,年龄大约在十七八岁,身段较高,腰杆较细,走路挺大方,我觉得她不是这地方的人,她叫什么?她究竟是那里人?她的父母亲是干什么的?
小花姨笑了说;你说的是傅康亚啊!你怎么认识她的,你问她是啥意思?
刘邵宏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一个月前到你们医院给一个病人化验血,无意中看到她,我想和她交个朋友。
小花姨诡秘地一笑说;我猜想你就是这个意思,她叫傅康亚,是山西人,母亲早已死了,就是她和她父亲俩个人,他父亲是煤矿工人,她父亲托人介绍让她来我们医院学习,你们并不认识怎么交朋友?
这你就不要管了反正还有你在医院里嘛,哎,你还没有告诉我她多大岁数哇?
哦,我说着说着忘了,她今年才十八岁,我和她不太熟,你别把我拉上。
你怕啥?你是我姨,到时候你能不帮我!
死鬼!好啦,我得打饭去了,要不,你就在我这里吃饭?
不,我得回去一趟,我们那里新来的院长可不是东西!我今天得把我要办的事儿办完赶快回去,要不,他又得扣我的工资!我该走了。
刘邵宏回到卫生院,下午,他独自一人坐在宿舍桌边寻思;该不该给傅康亚写封信提出和她交个朋友---要是她拒绝又怎么办?---总得有个开头呀!写,不要怕!他鼓足勇气,从桌屉里找出信纸伏案书写第一封信。内容是;
傅康亚同志;你好。
不久前,我到贵院给病人化验血的时候,无意间在化验室门口看到你,你的身影容貌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于是我产生想和你交朋友的愿望,我们都是同行,会有共同的语言和理想,不知你是否同意?如果你不愿意也只好作罢!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不要轻易的回绝,我的情况,你们院里的杨小花医生知道。致礼。
刘邵宏,某月某日。
他没有犹豫,马上将信寄到公社邮电所,这一夜他躺在床上静静地瞪着眼睛心里祈祷着傅康亚早日回信。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邵宏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望望窗户,窗外仍然是黢黑一片,他爬起身子问;谁呀?
刘医生,你到‘马岭’出诊看个病人,病人家属在我那里等着你。是朱院长的声音。
刘邵宏干脆坐起来又问;是什么病?轻重啊?
那还用问?半夜里来请医生自然不轻!你快起来吧,把药箱背上。
刘邵宏起身点上灯穿好衣服将药箱背上又拿上听诊器和血压器,吹息灯出门看见朱院长仍然等在门外。朱院长说;家属在我的办公室里等你,你跟他去吧。
那时候卫生院条件太差,连个手电筒都没有配备,黢黑的夜色除了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显出那点亮光外,整个山庄都静谧黢黑,要是道路不熟就会摔倒。
来请医生的人是个中年农民,他对刘邵宏说;刘医生让你受累了,我家的孩子发高烧,又吐又拉,请你去看看,走吧,我给你背上药箱。
刘邵宏说;不用,我能背,咱们走吧。
出了大门,整个山坡路沟他都看不清,刘邵宏想;‘马岭村’是山路这么黑的天摔倒怎么办?回来一个人看不到路更危险!要是掉到沟里谁知道?他突然想起路南公社兽医站王心云,她那里有手电筒前去借用一下回来还给她就是了,于是他对领路的农民说;咱们到兽医站去借个手电筒,你路熟能摸着走,我可不行。
农民答应了;行,咱们去。
俩个人绕道穿过村巷向南走,尽管引起路旁几家的狗吠声,他们一直默默地走向兽医站,刘邵宏先去敲门呼叫;心云,开开门!
大约过了几分钟,王心云披了件外衣眯逢着眼睛在门后问;谁在叫门?
我是刘邵宏,你开开门。
刘医生,你等一下。可能是她穿好衣服,王心云打开大门问;天这么晚,你有啥事?
刘邵宏说;我要到‘马岭’出诊看病,天太黑,我们医院没有手电筒,我想借你们的用用,回来还给你。
王心云说;好,你等一下。她转身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将手电筒递给刘邵宏并嘱咐一句;路上小心点!天太黑。刘邵宏回答;放心,你回去睡吧,打搅你睡觉了!
好歹请医生的农民熟悉道路他在前面领路,刘邵宏紧紧地跟在身后,开着手电筒睁着大眼睛辩别路面。
借手电筒的当晚,公社的电话员小米嫌自己孤惧跑到王心云这里来睡觉,她们聊侃了前半夜,直到人困马乏俩人才入睡,谁也不会想到后半夜刘邵宏来借手电筒。小米等刘邵宏走后对王心云打趣道;心云姐,你该不是和刘医生好上了吧?
王心云辩驳道;烂了你的嘴!你胡说些啥呢!人家半夜出诊借个手电筒你就胡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小米并不死心又说;那他为啥偏到你这里借手电筒?为啥不到别人那里去借?
你说谁有?你有?你要有,他也会向你借,睡觉。王心云不再理会小米自己睡下去。
沉不住气的小米第二天把刘邵宏当晚借手电筒的事作为新闻说给公社的人听。有些人太趋于无聊添油加醋地说刘医生借半夜出诊的机会到王心云兽医站幽会去了,看到小米在那里才没敢进去改称是借手电筒,不知道是谁,又将这说法传到朱院长的耳朵里,真是‘歪嘴和尚’念经越念越邪乎。
朱院长可安不下心来了,因为他早就有心思把王心云说给自己的大孩子做媳妇,他曾向公社的一个干事提过这件事请他帮忙。
王心云算是这个公社里女同志的一朵花,是农校毕业的中专生,打她主意的人有好几个。刘邵宏和王心云都是公社的干部,彼此认识有来往谈不上有什么关系,经他们一喧染好像真有其事。
朱院长认为这是件大事,从这件事情上可以推断得出,刘邵宏和王心云一定有了深层的关系,不然,为什么在半夜里偏偏去王心云那里借手电筒呢?就是让他出诊会有人带路啊,幸亏当夜小米在那里睡觉,要不然还会出什么事?他们以前是不是早就有什么了?得赶快想办法阻止他们的关系发展,毕竟刘医生的个人条件比自己的孩子好,真要被刘邵宏抢走,孩子的媳妇就得落空。从这以后,朱院长看刘邵宏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下决心要把刘邵宏赶出这个公社。他想来想去认为先开个批判会把刘邵宏搞臭!于是他叫来药房段开源对他说;小段,你听说前两天晚上刘医生出诊的时候借机到王心云宿舍去了吗?
段开源回答;我听说啦,没有想到刘医生还是这么个---偷花人!
朱院长扳着脸说;咱们院里的人都知道吗?
都知道,我还是从他们嘴里听到的。
这个刘医生看来是不想干了!我打算开个会批判他这种不道德行为。
朱院长实际上并不是真要开会,而是有意让段开源向全院散布这个信息;刘医生做了个见不得人的事,要给刘邵宏造成思想上的压力。
果然,段开源将朱院长的意图传达给院里每一个人。
刘邵宏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问段开源;朱院长真是要开会批判我吗?
是啊!我是听朱院长说的,你看你做的---啥事!---
我怎么啦!夜晚天太黑看不到路嘛!我不过是到兽医站借个手电筒使使,我又没有干什么缺德事!
你说你去借手电筒,可是公社里的人说你和心云都那个了,你能说得清嘛?!
不行,我去找朱院长说清楚。
行啦,你明天到会上说清楚吧!段开源诡秘的笑笑走开了。
刘邵宏气得当晚独自一个人坐在院外大路旁的山坡石头上发傻,夏夜山区是那么凉爽,一阵清凉的山风沿着沟壑吹过来,轻轻扶摸着他的脸面,星空闪闪,似乎是在潮笑自己,望着黢黑的山沟里掺差不齐的灯光亮点忽隐忽现,有些是从农民窗户里散发出来的,有些可能是农民出门时举的灯笼火把吧?以前他也不少次坐在这里想往着今后的发展和前途以及看病后的感触,而今夜这些一闪一闪的灯光似乎是在嘲笑他。
他今天的脑子里一团乱麻,想不通,为什么朱院长和自己过不去?如果自己离开这里又会到那里去?现在的时代,一切都是听从公家的安排,没有你挑选的自由更没有跳槽一说----以后又会怎么办?心里非常的烦恼!
也就在这天晚上,也许是被夜风吹的,刘邵宏感冒发烧病倒在床上了。第二天,他没有上班,真要是开会他也参加不成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分布这件事引起众人对刘邵宏的不满。
文革后期随着邓小平的复出,政府各个部门也逐渐恢复了正常工作,省卫生部门为了对农村卫生界进行一次整顿,为了保证广大群众人身安全,于是县卫生局对农村医生进行一次考核,也是为了摸清合格的医生究竟有多少?把不合格滥竽充数的医生淘汰下去,按照通知;凡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医生可以免考。刘邵宏属于免考范围,朱院长通知院里其他人后又专门对刘邵宏说;你有毕业证可以免考。
卫生局在半个月前通知全县属于考试的人员到规定考试日期去县一中笔试。不知道处于什么原因?朱院长在考试当天早晨突然通知刘邵宏;刘医生,县卫生局让我通知你,你赶快到城里一中参加笔试,成绩要在县上张榜公布,
刘邵宏很惊讶的问;你不是说不让我参加考试么?我有毕业证呀!为什么现在又突然让我参加考试呢?
我不清楚,是卫生局让我通知你的。院长显得很无奈的说,其实在前几天,他就有意识事前不告诉刘邵宏,为什么又让他考试?只有他自己知道。
刘邵宏不满的说;那也得事先告诉我一声呀!今天要考试了你才通知我,我就是准备也来不及呀!分明是要我的难堪嘛!
朱院长拉下脸回答;反正我是告诉你了,你不参加考试,到时候卫生局停止你的行医资格你可别怪见我!
刘邵宏气得满脸通红双手颤抖;哼!分明是设下的圈套,阴谋!然而他冷静的一想,不参加考试不行,他们真的取掉了我的行医资格,我今后怎么办?就凭我平时不停的自学,咋也能考及格,去就去。他马上拿上‘希塞尔内科’书作为参考和一支水笔急匆匆地赶到城里一中应考。
刘邵宏进到一中时已是早上九点,参加考试的人已经都进入教室,院里静悄悄,间或有个把人走过,学校墙壁上还残留着文革时期批判校长和县领导的残余大字报,他看到旁边贴的通知;凡参加考试人员到第二教室。
刘邵宏进入第二教室。
教室里一片静寂,参考人都爬在课桌上书写答辩考题,过道里来回走动着俩位监考人,他们虎视眈眈的查看着所有答卷人。刘邵宏进门时,有一位监考人问;你是参加考试的?
刘邵宏回答;是的,
你为什么来晚了?
我在‘交道公社’,今天早上才通知我的,路又远紧赶慢赶来迟了。
你叫什么?
我叫刘邵宏。
监考人打开名单查出他的名字说;嗯,有你。顺手给他两张考纸卷又说;你快点答,试题在黑板上写着,十一点钟交卷,答不完抽卷。
刘邵宏接过纸卷坐到一张空桌下,抬头看到黑板上出的题是;一,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那些?如何治疗?二,答出肠伤寒的诊断。这个题目对刘邵宏而言是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他除了在学校学习过以外自己还看了不少的医书,特别在去年收容那个伤寒病人时他是下了不少的功夫自今历历在目。于是他取出水笔,头脑中略微思虑一下便着手答写起来。他知道对他而言时间是不多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点多钟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交卷,十点四十分,课堂里几乎剩下有数的几个人,监考人提醒他说;时间快到了,你们加快点,到时候收卷子!
刘邵宏事前没有作任何准备,他从思考中将所知道的知识全都答写出来,唯恐遗漏下什么。
十一点整,课堂里只剩下三个人,其中两位不得不将答卷的一半交出,沮丧的走出课堂,而刘邵宏还在刷刷的书写着。监考人走到刘邵宏桌旁看到他答了满满两张纸于是说;时间到了你交卷吧。
刘邵宏将最后几个字写完交出了答卷,他如释重负的走出教室。
应面走过来几位考试的人问他;嘿,你答的怎么样?我看你把答卷都写满了。
刘邵宏轻松的回答;我基本上都答出来了。
哦!那你对伤寒病是怎么答的?那人问。
伤寒指的是传染病里的一种,是感染了‘伤寒杆菌’引起,它有季节性----
不等刘邵宏说完那人大叫道;啊呀!我是按中医书上‘伤寒’回答的,两叉子了!怪不得我答着答着没有办法答下去了!真是!
刘邵宏说;你没有理解题的意思,上面不是说,让你答出肠道常见传染病么?‘肠伤寒’当然是肠道传染病的一种了,怎么能理解成中医的‘伤寒病’呢?中医的伤寒病范围大得多,你怎么能回答呢?
事隔十天之后,刘邵宏听院里的人说他考试的成绩在全县排名第一。
刘邵宏立刻去见朱院长问;朱院长,你不是说卫生局将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么?为什么没有公布?也不吭声了?他想的是只要公布出去,全县医务界都会知道自己。然而朱院长只回答一句;不知道,再没有下文。
时值盛夏,刘邵宏给一位病人作检查需要化验,为了检查的可靠,他亲自将血送到城里煤矿职工医院化验室,相比之下,煤矿职工医院要比县人民医院化验条件好检查项目多。就在他等待结果出来之前,他看到一位年轻护士手端着白色方盘,里面放着许多小杯到化验室。他觉得这位护士身段窈娜,面容秀丽,一双杏眼引人注目,紧身的白护衣下裸露着一双秀腿,显示出青春的风韵。他不由得心中一动,双眼痴痴地望着化验室的门口,似乎等待这位护士再次出现。
大约过了五分钟,这位护士手拿空盘走出化验室的门斜睨了他一下然后走进后院病房。
、刘邵宏当时心里砰砰乱跳,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两三个钟头以后,他拿走化验单,走到街上他的心中还丢不开那位护士的身影,他想;从这位护士的身段气质判断,她决不是本地人,这几年他见本地的姑娘多了,走像,穿着,都不同于这位护士的样子。
下午刘邵宏回到卫生院,朱院长叫住刘邵宏很不高兴的说;刘医生,你今天一天不在院里,我要扣除你一天的工资。
刘邵宏据理回答;咱们没有化验室,我今天下城里为病人化验血,难道这不是为了工作?
朱院长说;你事先不请假,以后都像你,谁进城就进城,这里的工作谁去干?
我找你你不在嘛!刘邵宏提高嗓门说完,气得他转身走出门,随后又撂出一句话;你爱咋扣咋扣去!
他回到宿舍独自坐在床边生气地独白;哼!我不就是不要那几丈白布嘛!干嘛找我的嘛烦!躺在床上不由得又想起他见着的这位护士,他想;我得通过什么方法打听一下她的情况?如果可能,为什么不可以和她交个朋友?也好有个述说心扉的人。想来想去,他突然想到一位远方的姨,这位姨姨比他小两岁,去年才从卫校助产班毕业分配到煤矿职工医院妇产科当医生,想来她一定知道有关这位护士的情况。
一个月后,他专门到城里煤矿职工医院找见他远方的姨姨小花。医院中午刚下班,他把小花姨叫出门问;小花姨我问你件事?
小花姨莫名其妙的问他;你要问什么事?
刘邵宏看看四周没有人注意然后低声对她说;你们医院有一位护士,年龄大约在十七八岁,身段较高,腰杆较细,走路挺大方,我觉得她不是这地方的人,她叫什么?她究竟是那里人?她的父母亲是干什么的?
小花姨笑了说;你说的是傅康亚啊!你怎么认识她的,你问她是啥意思?
刘邵宏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一个月前到你们医院给一个病人化验血,无意中看到她,我想和她交个朋友。
小花姨诡秘地一笑说;我猜想你就是这个意思,她叫傅康亚,是山西人,母亲早已死了,就是她和她父亲俩个人,他父亲是煤矿工人,她父亲托人介绍让她来我们医院学习,你们并不认识怎么交朋友?
这你就不要管了反正还有你在医院里嘛,哎,你还没有告诉我她多大岁数哇?
哦,我说着说着忘了,她今年才十八岁,我和她不太熟,你别把我拉上。
你怕啥?你是我姨,到时候你能不帮我!
死鬼!好啦,我得打饭去了,要不,你就在我这里吃饭?
不,我得回去一趟,我们那里新来的院长可不是东西!我今天得把我要办的事儿办完赶快回去,要不,他又得扣我的工资!我该走了。
刘邵宏回到卫生院,下午,他独自一人坐在宿舍桌边寻思;该不该给傅康亚写封信提出和她交个朋友---要是她拒绝又怎么办?---总得有个开头呀!写,不要怕!他鼓足勇气,从桌屉里找出信纸伏案书写第一封信。内容是;
傅康亚同志;你好。
不久前,我到贵院给病人化验血的时候,无意间在化验室门口看到你,你的身影容貌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于是我产生想和你交朋友的愿望,我们都是同行,会有共同的语言和理想,不知你是否同意?如果你不愿意也只好作罢!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不要轻易的回绝,我的情况,你们院里的杨小花医生知道。致礼。
刘邵宏,某月某日。
他没有犹豫,马上将信寄到公社邮电所,这一夜他躺在床上静静地瞪着眼睛心里祈祷着傅康亚早日回信。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邵宏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望望窗户,窗外仍然是黢黑一片,他爬起身子问;谁呀?
刘医生,你到‘马岭’出诊看个病人,病人家属在我那里等着你。是朱院长的声音。
刘邵宏干脆坐起来又问;是什么病?轻重啊?
那还用问?半夜里来请医生自然不轻!你快起来吧,把药箱背上。
刘邵宏起身点上灯穿好衣服将药箱背上又拿上听诊器和血压器,吹息灯出门看见朱院长仍然等在门外。朱院长说;家属在我的办公室里等你,你跟他去吧。
那时候卫生院条件太差,连个手电筒都没有配备,黢黑的夜色除了天上的星星眨巴着眼睛显出那点亮光外,整个山庄都静谧黢黑,要是道路不熟就会摔倒。
来请医生的人是个中年农民,他对刘邵宏说;刘医生让你受累了,我家的孩子发高烧,又吐又拉,请你去看看,走吧,我给你背上药箱。
刘邵宏说;不用,我能背,咱们走吧。
出了大门,整个山坡路沟他都看不清,刘邵宏想;‘马岭村’是山路这么黑的天摔倒怎么办?回来一个人看不到路更危险!要是掉到沟里谁知道?他突然想起路南公社兽医站王心云,她那里有手电筒前去借用一下回来还给她就是了,于是他对领路的农民说;咱们到兽医站去借个手电筒,你路熟能摸着走,我可不行。
农民答应了;行,咱们去。
俩个人绕道穿过村巷向南走,尽管引起路旁几家的狗吠声,他们一直默默地走向兽医站,刘邵宏先去敲门呼叫;心云,开开门!
大约过了几分钟,王心云披了件外衣眯逢着眼睛在门后问;谁在叫门?
我是刘邵宏,你开开门。
刘医生,你等一下。可能是她穿好衣服,王心云打开大门问;天这么晚,你有啥事?
刘邵宏说;我要到‘马岭’出诊看病,天太黑,我们医院没有手电筒,我想借你们的用用,回来还给你。
王心云说;好,你等一下。她转身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将手电筒递给刘邵宏并嘱咐一句;路上小心点!天太黑。刘邵宏回答;放心,你回去睡吧,打搅你睡觉了!
好歹请医生的农民熟悉道路他在前面领路,刘邵宏紧紧地跟在身后,开着手电筒睁着大眼睛辩别路面。
借手电筒的当晚,公社的电话员小米嫌自己孤惧跑到王心云这里来睡觉,她们聊侃了前半夜,直到人困马乏俩人才入睡,谁也不会想到后半夜刘邵宏来借手电筒。小米等刘邵宏走后对王心云打趣道;心云姐,你该不是和刘医生好上了吧?
王心云辩驳道;烂了你的嘴!你胡说些啥呢!人家半夜出诊借个手电筒你就胡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小米并不死心又说;那他为啥偏到你这里借手电筒?为啥不到别人那里去借?
你说谁有?你有?你要有,他也会向你借,睡觉。王心云不再理会小米自己睡下去。
沉不住气的小米第二天把刘邵宏当晚借手电筒的事作为新闻说给公社的人听。有些人太趋于无聊添油加醋地说刘医生借半夜出诊的机会到王心云兽医站幽会去了,看到小米在那里才没敢进去改称是借手电筒,不知道是谁,又将这说法传到朱院长的耳朵里,真是‘歪嘴和尚’念经越念越邪乎。
朱院长可安不下心来了,因为他早就有心思把王心云说给自己的大孩子做媳妇,他曾向公社的一个干事提过这件事请他帮忙。
王心云算是这个公社里女同志的一朵花,是农校毕业的中专生,打她主意的人有好几个。刘邵宏和王心云都是公社的干部,彼此认识有来往谈不上有什么关系,经他们一喧染好像真有其事。
朱院长认为这是件大事,从这件事情上可以推断得出,刘邵宏和王心云一定有了深层的关系,不然,为什么在半夜里偏偏去王心云那里借手电筒呢?就是让他出诊会有人带路啊,幸亏当夜小米在那里睡觉,要不然还会出什么事?他们以前是不是早就有什么了?得赶快想办法阻止他们的关系发展,毕竟刘医生的个人条件比自己的孩子好,真要被刘邵宏抢走,孩子的媳妇就得落空。从这以后,朱院长看刘邵宏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下决心要把刘邵宏赶出这个公社。他想来想去认为先开个批判会把刘邵宏搞臭!于是他叫来药房段开源对他说;小段,你听说前两天晚上刘医生出诊的时候借机到王心云宿舍去了吗?
段开源回答;我听说啦,没有想到刘医生还是这么个---偷花人!
朱院长扳着脸说;咱们院里的人都知道吗?
都知道,我还是从他们嘴里听到的。
这个刘医生看来是不想干了!我打算开个会批判他这种不道德行为。
朱院长实际上并不是真要开会,而是有意让段开源向全院散布这个信息;刘医生做了个见不得人的事,要给刘邵宏造成思想上的压力。
果然,段开源将朱院长的意图传达给院里每一个人。
刘邵宏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问段开源;朱院长真是要开会批判我吗?
是啊!我是听朱院长说的,你看你做的---啥事!---
我怎么啦!夜晚天太黑看不到路嘛!我不过是到兽医站借个手电筒使使,我又没有干什么缺德事!
你说你去借手电筒,可是公社里的人说你和心云都那个了,你能说得清嘛?!
不行,我去找朱院长说清楚。
行啦,你明天到会上说清楚吧!段开源诡秘的笑笑走开了。
刘邵宏气得当晚独自一个人坐在院外大路旁的山坡石头上发傻,夏夜山区是那么凉爽,一阵清凉的山风沿着沟壑吹过来,轻轻扶摸着他的脸面,星空闪闪,似乎是在潮笑自己,望着黢黑的山沟里掺差不齐的灯光亮点忽隐忽现,有些是从农民窗户里散发出来的,有些可能是农民出门时举的灯笼火把吧?以前他也不少次坐在这里想往着今后的发展和前途以及看病后的感触,而今夜这些一闪一闪的灯光似乎是在嘲笑他。
他今天的脑子里一团乱麻,想不通,为什么朱院长和自己过不去?如果自己离开这里又会到那里去?现在的时代,一切都是听从公家的安排,没有你挑选的自由更没有跳槽一说----以后又会怎么办?心里非常的烦恼!
也就在这天晚上,也许是被夜风吹的,刘邵宏感冒发烧病倒在床上了。第二天,他没有上班,真要是开会他也参加不成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