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戏小说 > 新三国志之季汉王朝

正文 第二十四节 兄弟阋墙(下)

    “蔡瑁蒯越等辈,俱是荆州大族,指望他们支持北伐,无异于与虎谋皮。蔡氏权重,刘表心中未尝不忧虑,主公可以试探一二,也许能打开一个缺口,搅动荆州局面也未可知。”

    “我们初来乍到,不知深浅,贸然插手恐怕不妥当吧。”

    “主公,生逢乱世,有些事不是我们想避就能避得了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真到了曹军大军压境的时候,还不是我们拎着脑袋上去。刘表不能用人,荆州有识之士未必没有其他心思,主公宜多多留心。”

    “恩,汉魂曾言,荆州多清流贤士,前日山阳伊伯机先生与我亲善,以后当多多拜访。”

    “积累人脉,以待时变,荆州也不是没有文章可做。刘琦大公子那里主公也要多多留心。”这话就比较诛心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一旦牵涉到长幼之争,那就是不死不休的死局了,即便是刘备,也不敢轻易尝试,或者说他还对刘表抱有幻想。

    刘琦送粮之后几日,刘备闻刘表康复,带着孙乾、陆羽,准备了一车补品,由赵云率数百骑兵护送,到襄阳去探望刘表。

    入内见礼毕,刘备关心刘表病情,刘表执其手道:“吾年弱多病,来日无多。方今天下多事之秋,二子不成器恐难继承大业,吾死之后,贤弟可为荆州之主。”

    刘备闻言大惊,急忙起身道:“兄长何出此不吉之言,刘备怎敢有此心。”

    “贤弟勿惊,自你来后,方有人能与我说几句知心话。吾有二子,长子刘琦乃前妻所生,性格懦弱,不能成大事;次子刘琮乃蔡夫人所生,天资聪慧,吾心下爱之,又恐废长立幼,群臣不服,请贤弟为我一决。”

    刘备劝道:“自古废长立幼乃取祸之道,兄长不可不慎。”

    刘表叹曰:“吾有心事,贤弟不知。”刘备正欲细问,蔡夫人从闻讯赶到,说:“夫君身体尚未康健,不宜久坐,今日可曾服药?”

    刘表道:“贤弟难得来一趟,我们兄弟说几句知心话,汝等妇人不要扫兴。”

    陆羽以目视刘备,刘备道:“兄长身体要紧,且安心静养,小弟暂且告辞。”

    “贤弟且在襄阳多住几日,切莫离去。”刘备允诺而出。

    且说自刘备来荆州,蔡瑁便使其妹暗中监视刘备,凡刘表与刘备谈话,蔡夫人均要在屏风后密听。今日听到刘表问刘备立嫡之事,心中大惊,唯恐刘备支持刘琦,急忙借吃药之事打断。待刘备走后,急忙使人飞报蔡瑁。兄妹二人商议寻机离间二刘,蔡瑁回去安排不提。

    却说刘备等众人回到客舍,陆羽道:“主公今日险些惹下大祸,隔墙有耳,怎能轻言废长立幼之事?”

    刘备道:“汉魂无怪,吾见景升兄忧虑,不过宽慰一二。”

    “只怕蔡氏兄妹闻之,必生歹意。主公既然已经卷入其中,倒不如亮出旗号,借刘琦公子之名,拉拢荆州有识之士。”

    “万万不可,北方未定,怎可兄弟相争,祸起萧墙。”

    “也罢,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此事以后再说。”少时,伊籍来访,刘备接入,二人见礼毕。伊籍道:“将军可知蔡氏兄妹欲离间刘荆州与将军?”

    “未知。”

    “自将军走后,蔡夫人与蔡瑁商议多时,企图离间刘景升与将军。将军虽不惧蔡瑁这等小人,亦不可不防。”

    “多谢先生,明日辞别景升兄,备自会新野。日后如有闲暇,望先生来新野一聚,备随时扫榻以待。”

    “玄德公天下闻名,伊籍仰慕已久,必来必来。”言罢,伊籍告辞而出。陆羽复道:“主公如欲久居荆州,便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汉魂勿言,我自有道理。”

    次日,刘表又请刘备赴宴,二人相与对饮。酒酣,表忽潸然泪下。刘备问其故。刘表曰:“吾有心事,前者欲诉与贤弟,未得其便。”玄德曰:“兄长有何难决之事?倘有用弟之处,虽死不辞。”

    “前日贤弟所说,吾熟思之。诚如贤弟所言,废长立幼乃取祸之道,但长子刘琦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少子刘琮,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少,亦不足以掌此荆州九郡,故而心中烦闷。”

    “刘琦虽然柔弱,可择贤臣辅佐,刘琮虽然聪慧,但废长立幼,只怕从此祸起萧墙。”

    “贤弟良言,怎奈蔡氏一族久居荆襄,皆掌军务,更有蒯氏兄弟、刘先、韩嵩等为臂助,若立刘琦恐蔡氏不服。”

    “蔡氏权重,可以徐徐削之;倘若立了刘琮,只怕荆州久后必归蔡氏。”

    好个刘玄德,此话一出,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刘表再糊涂,不可能拿自己的基业和子孙安危开玩笑。你不是怕我刘备夺你的荆州嘛,那好,我告诉你,你以为蔡瑁就不会夺么?汉朝自王莽之后,外戚专权的例子比比皆是,经历过党锢之祸的刘表不可能不清楚。刘琦再怎么不成器,总归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难道蔡瑁这个舅舅真能一心一意的辅佐少不更事的刘琮么?

    刘表本来就多疑,蔡瑁也是掌握了这个弱点准备行反间计,结果被刘备将计就计,倒打一耙。所以,没事千万不要得罪老实人,老实人打起小报告来,杀伤力更吓人。刘表闻言,汗如雨下,默然不能言。刘备乃告辞而出,召集众人径回新野不提。

    蔡瑁见刘备已走,乃率心腹数百人围住客舍,将客舍中仆从下人一一严刑拷问,企图栽赃刘备。刘表闻之,亲往客舍,斥蔡瑁曰:“汝欲离间吾弟乎?速速将兵马撤去,免遭旁人笑话。”言罢,对四周军士一挥手,道:“还不散去!”岂料军士无一人敢动,俱看蔡瑁眼色,刘表勃然大怒曰:“汝等看他作甚?吾才是荆州之主!”蔡瑁急道:“汝等岂敢放肆,还不退下!”军士乃散。刘表自此方知蔡氏权重,威逼主上,心中又思刘备之言,对蔡瑁暗自提防。

    伊籍闻刘表怒斥蔡瑁,便至新野见刘备,俱言其事。陆羽道:“主公好高明,将计就计,蔡瑁的日子从此不好过了。”

    伊籍道:“蔡氏在荆州经营多年,势力极大,又有蒯良蒯越兄弟相助,急切难以除之。”

    陆羽笑曰:“吾有三策,虽不能至蔡瑁于死地,却也让他翻不了身。”

    众人闻之,大奇。这些年下来陆军师的鬼点子层出不穷,谁要是被他惦记上了,那真是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掺沙子、挖墙脚、抛砖头。伊籍先生委屈下,权且做一回沙子;荆州贤士众多,主公如能收入囊中,便是别人的墙角垒自家的基业;曹操在北,必然来犯,我们便三不五时往荆州后院抛几块砖头,也要让世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乱世英雄。”

    “汉魂三策虽好,却不甚光明正大,恐怕惹荆州俊杰非议啊。”刘备担心道。

    “金刚怒目,所以降妖伏魔;菩萨低眉,故而慈悲众生。对蔡瑁这等奸佞小人,就要用这等小人的伎俩,没有荆州士人的支持,我们根本不能在荆州立足。”

    在此之前,刘备和陆羽也讨论过伊籍为什么会主动投奔。伊籍,字机伯,兖州山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年少时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后来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

    也就是说,伊籍作为刘表的老乡,和蔡瑁等于是天敌,所以在荆州一直不得志,投闲散置,只做一个吃白饭的从事。而这个人善于辩论,有急才,和孙乾、简雍有类似之处。前文说过,这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才很得刘备的青睐,而且伊籍还擅长法律,日后成为《蜀科》的编订者之一。作为南下避难的北方士人,伊籍必然受到蔡瑁、蒯良等人排挤,那么他向同为北方避难人士的刘备靠拢,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也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伊籍的到来为一大批北方流亡士人找到了新的出路,而关键是刘备能否好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扩大自己的班底。在历史上,刘备的实力太过弱小,又长期受到刘表、蔡瑁的压制,直到后期,才在刘表的默许下,建立自己的水军。即便如此,曹操南下时,任然有大批士人随刘备千里逃亡,那么现在,在刘表和蔡瑁之间撬了一条缝的刘备是否能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呢?

    话分两头,却说国舅董承自领衣带诏以来,夙夜盼望徐州消息,后曹刘大战之时,董承也以防备许都为名集合部属,以备不时之需。后闻刘备兵败汝南,心中大惊,乃以庆贺为名召王子服、种辑入府商议。王子服道:“国舅勿忧,待我明日探明消息,再做商议。”

    次日王子服入尚书台见荀彧道:“昨日闻曹公在徐州大胜,满朝官员尽皆庆贺,为何独公愁眉不展?”

    荀彧道:“刘备虽败,主力尚存,今退守汝南,倘若与刘表勾连,必为朝廷大患。今袁绍在北,中原必有大战,一旦河北来犯,许昌必然空虚,若刘备乘虚而入,吾等俱为虏矣,何贺之有?”

    王子服闻言,心中暗喜,嘴上却道:“公见事深远,等曹公回来,何不言明?”

    荀彧道:“用兵者,不虑胜,先虑败。曹公极善兵法,岂能不知,吾等为下属,各尽本职即可。”王子服唯唯而退,回去报与董承,董承闻言道:“既如此,我等暂且忍耐,乃天下有变,再相机行事。”

    曹操回到许昌,大肆保举有功之臣。司徒赵温见曹操权势滔天,意欲巴结,乃保举曹操长子曹昂为五官中郎将。曹操得知,反上书献帝:“司徒赵温为笼络臣而录用臣子曹昂。故选举不公。”后使侍中郗虑罢司徒赵温,至此曹操独霸朝堂,乃迁郗虑为光禄勋。

    郗虑,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年少时,从师于经学大师郑玄,并与华歆、王朗驰名当时。这个算起来是刘备同门师弟的人是当时朝堂中第一向曹操宣誓效忠的清流,和后来的华歆、王朗一起象征着清流集团的分裂。

    后刘备南依刘表,在新野一带大兴屯田,占据县城,夏侯惇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曹操不得已,乃调张绣往黄河防线,替回于禁所部,后来又调李典、吕虔两部往宛城驻守。自引军驻官渡,使夏侯渊督黄河防线。

    曹操在宛城一带集中了夏侯惇、于禁、李典、吕虔等六七万人马,刘备的压力可想而知,那么兄弟阋墙的荆州方面又会对此作何表示呢?请看下集——火烧博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