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节 何去何从(二)
我们研究一下刘备早期的人才班底就会发现,像关羽、张飞都是出身市井,劳动人民的阶级本色;而糜竺又是商人,也和知识分子不沾边,孙乾、简雍有都是口才型、交际型的文士,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给刘备出谋划策,也没有能够处理日常工作的事务型人才。这必然导致士族知识分子认为刘备是单纯的军事集团而避之大吉,而庶族知识分子认为刘备喜欢夸夸其谈、浮而不实的酸儒,也对他敬而远之。历史上像陈群、袁涣、田豫这样的务实型人才都纷纷脱离了刘备阵营,也许并不单纯是因为刘备的出身,而是他们在这个集团里很容易被排挤。
我们反过来看曹操,武将集团不用说,文官集团从一开始就是荀彧荀攸两个唱主角,从而吸引了大批一流的谋士和文人前来投奔,尤其是颍川知识分子集团,几乎被曹操一网打尽。在汉朝,人才的主要选拔依靠察举,所谓察,就是人主自己提拔;所谓举,就是知识分子互相介绍。所以依靠荀彧在清流集团无与伦比的人脉和威望,曹操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智囊团,而且人数如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做过保险的人都知道,关系网前期建立很难,后期却相对简单,只要关系网扩大到了一定程度,人才就会显得络绎不绝。
而刘备呢,在徐州立足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在知识分子面前展现出礼贤下士的优良作风就被迫寄人篱下,几易其主,所以手下的人才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过于单一,情况也就越来越恶化。直到刘备依附刘表之后,整天和避难荆州的南方清流分子们打交道,才逐渐赢得他们的好感,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加上刘表的战略意图过于保守,年轻一代的清流们纷纷把刘备看成是他们投靠的最佳对象。所以荆州名士,清流集团的经纪人司马徽才会对刘备说出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样赤果果的推销词汇。
现在,由于陆羽的金手指,刘备在徐州有了三年的发展时间,并且先后击败袁术、吕布,和曹操在暗中的几次交锋也不落下风,可以说在知识分子中间已经小有名气。最为关键的是,在陆羽的推动下,刘备不仅起用了陈群这样的颍川士族清流,更大力提拔了像鲁肃、袁涣、步骘、陈矫、徐宣这样徐州寒门子弟,让他们可以位居州郡,初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文官集团。
只有找到了组织,才会对人才产生向心力。千金买马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样一批活生生的例子,像后来刘备、陆羽招揽和洽、郑浑、仓慈就显得水到渠成了。现在的刘备可不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山大王了,手下不仅有张邈这样的大佬,还有臧洪这样的名士,更不乏出身颍川世家的陈群,可以说和中央政府里的人也不是没有私交。而且,这些知识分子和刘备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他们绝大部分是刘备亲自征辟提拔的,经过三年的相处,已经打上了刘备的烙印,可以算做家臣了。
部属和家臣有什么区别呢?部属是上下级关系,一旦老板死亡或者离职,这个关系就解除了。而家臣则是主仆关系,而且是世代相传的,老爸死了辅佐儿子,哥哥死了辅佐弟弟。孙策死后孙权接班,周瑜和张昭带头以家臣的礼节参见孙权,这就是一种效忠,即便如此,孙权也足足隐忍了七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而对于那些父兄旧部,他始终不是那么放心,原因就在这里。像刘表的手下韩嵩就曾对刘表说过,如果朝廷给他一个官职,他将不复为将军死也。也就是说他和刘表只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家臣关系,所以刘表直接把他关进了大牢。
在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地方州牧的权力膨胀,开始大量任用私人,部属和家臣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老板对你有知遇之恩,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你跳槽的,除非你受到迫害。而在刘备政权中,经过这次徐州大逃亡,所有的部属居然无一人脱离组织,全部自觉地以家臣的身份要求自己,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了。
但是天下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刘备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文臣班底,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陈群、臧洪这样特例以外,大部分都是像鲁肃、步骘、陈矫这样出身贫寒的庶族士子,在地方没有什么名望,尽管他们相对来说忠臣度比较高,但考虑到刘备有忠臣度提高20%的附加属性,这个优势不怎么明显。相反,与上流社会联系比较紧密的士族青年才俊则比较稀缺,唯一的一个陈群还是个外来户。也难怪徐州士族对刘备不怎么感冒,我们看看刘备的起家过程就知道了。先是招揽安抚大批流民编为屯户,将大量无主土地分配给他们耕作,这必然阻碍了徐州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过程,其实这也是陆羽乱开金手指带来的后遗症。屯田制在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中原地区推行比较容易,因为那里的地主阶级受到的打击比较沉重,阻力相对较小,比如汝南。而在地主阶级势力相对保存完整的徐州地区,屯田制必然引起士族地主的抵制,只不过刘备的枪杆子比较硬,所以他们只能保持非暴力不合作,连陈登这样的亲刘分子都只能远赴广陵,暂时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这个问题是刘备接班陶谦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陶谦的文官老大居然是商人出身的糜竺,这说明他几乎没有得到徐州本土势力的支持,而陈登之所以极力支持刘备上位,无疑是在曹操的军事压力下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可惜历史是公平的,尽管刘备在徐州站稳了脚跟,但由于陆羽的到来,徐州士族依旧无法和刘备尿到一个壶里。
其二,大量的寒门弟子占据州郡要害部门,必然阻碍士族士子的上位,而刘备手里又不像曹操掌握中央政府,有大量闲职与官位可以安置。所以徐州本土士族的拒绝出仕,让刘备对徐州各县的控制力大打折扣,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控制彭城、东海、下邳、淮阴、小沛这几个战略要点,牢牢掌握七八万枪杆子可以做到,一旦向汝南、淮南两地扩张,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如果不是陆羽大开金手指,从袁绍、曹操那里抢来了臧洪、陈震、和洽、郑浑、仓慈这些出色的政务型人才,狡兔三窟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刘备龟缩在汝南一隅,官多位少,人浮于事,如果刘备身边依旧充斥了像刘琰这样的夸浮型人物,并且刘备还对他表现的过于亲善,这必然会导致集团内部的离心力加剧。在这样的敏感时期,领导者越是要做出一副励精图治、唯才是举的样子,鼓励手下良性竞争,而不是养一群口中雄辩滔滔,心内实无一策的绣花枕头。
当然,每个领导的用人方法都是不断调整的,刘备早期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社会青年,所以他才会惊呼:“孔北海安知世间有刘备?”陈元龙湖海之士,而刘备却不能将他合理使用,反而过于厚待向刘琰这样的,并不是刘备不会用人,而是我之前说的,那时候这类口若悬河的雄辩之士是刘备的偶像罢了。
等到刘备在刘表那里和所谓的“名士”们接触多了,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他的人才观就发生了很大改变。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刘表徒有虚名的本质,也看穿了聚拢在刘表身边那些整天坐而论道的所谓“清流”们的虚伪本质。他开始寻找那些真正有本领的人才,所以徐庶才会投奔他,司马徽才会把卧龙凤雏介绍给他,刘备南下避难的时候,才会有大批不愿意出仕曹魏的知识分子跟随他。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刘备吃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大亏,他才会为陈登抱不平,对许汜发出了正义之言,让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他才会在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和他一样,诸葛亮也是吃了失街亭的亏,才认识到刘备这样的老江湖的厉害,总之还是那句话,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作为一个穿越分子,陆羽也是在逐步融入到东汉末年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为刘备带来了预知历史的优势,却又被铁一般的历史规律送到了原点。官渡之战前夕,袁曹决战之时,刘备依旧只能在汝南座山观虎斗,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手里还有汝南一郡之地,还有五六万精锐人马,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才能决定下一步何去何从。
“主公,我们现在困守汝南,更应该发愤图强,选贤任能,怎么还能整天和别人清谈误事呢?徐州的士族不和我们合作,主公知道是为什么么?
“上次在小沛,汉魂就曾经如此说,备一直疑惑不解。备自居徐州牧以来,自问匡扶汉室,保境安民,整军备,开屯田,无一事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然而汉魂却说徐州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恕备愚鲁,请汉魂赐教。”
“主公,您在徐州所作的,的确称得上深得民心,徐州之战时百姓坚壁清野,以拒曹军,屯户随军运转,临阵不乱,这都是您得民心之后应得的。但是有时候,百姓支持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高门大户所支持的啊。如果他们那些人都能和主公一样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大汉天下还能乱成这个地步么?”
这话又把刘备给沉默了,的确,出身寒微的刘备清楚地认识到了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贫苦百姓带有阶级色彩的感性认识,而陆羽的话让刘备第一次意识到了,即便自己也混成了贵族阶级,却依然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永远不是。
“主公,您再想想,自您任徐州牧以来,所提拔的人都是什么出身?鲁子敬,江北微末之士;步子山,淮阴乡野村夫,种瓜以自给;陈季弼(陈矫)、徐宝坚(徐宣)、袁曜卿(袁涣)、和阳士(和洽)、郑文公(郑浑)、仓孝仁(仓慈)等等,可有一个是士族出身?就算陈长文(陈群),也是颍川士族。而曹操为什么能将颍川豪杰一网打尽呢?”
“备资质愚鲁,不及曹孟德用人多权变,故士多附之。”陆羽一时嘴快,差点让刘备下不来台,所幸说的是事实,刘备也不得不承认。
“非也,如果主公不是明主,又怎么会有如此多士誓死追随?我军败而不散,皆是主公用人有方之功也。主公您再想想我们在徐州屯田所分出去的土地、耕牛是谁的?主公提拔的这些寒门士子所占据的官职原本又应该是谁的?”
这句话,把刘备讲得双目精光大冒,盯着陆羽道:“可曹操······”
“有些事,曹操做得,主公做不得,汝南和兖州做得,徐州做不得。不把这些高门大户借黄巾之手连根拔起,曹操也搞不出屯田制,那些颍川士族也不会投靠他,更不会为他挣来迎奉天子的机会。所以,要想兴复汉室,这些高门大户留不得,我宁愿后世青史骂我陆羽是一个刽子手,也要为主公和大汉留下汝南这一块基业。”
“陆军师之言正气浩然,振聋发聩,关羽佩服,愿替天下百姓敬先生一杯酒。”
“军师,俺老张也敬你一碗。”
连刘备在内,众人纷纷起身和陆羽同饮一杯。陆羽心中暗道:我这也算是洗白成功了,既然喝了酒,有些话就好说开了。
“所以,像刘琰这样只能坐而论道,文不能治郡县,武不能保疆土,主公再对他表示亲近,一定会阻碍有识之士的上进之路的。”
“备受教,然备亦曾广发求贤领,苦于无人应征。现在闻汉魂之言,方知其中缘故。可既然士族不堪大用,为何曹操却能召四海英杰呢?”刘备也不笨,不能由着你陆羽忽悠。你说士族看不上我,我承认,没有哪一个地主喜欢打土豪分田地的领导。可是你说要成大事就不能依靠士族,这个就有点不靠谱了。曹操手下那么多士族,混得比我强多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我们反过来看曹操,武将集团不用说,文官集团从一开始就是荀彧荀攸两个唱主角,从而吸引了大批一流的谋士和文人前来投奔,尤其是颍川知识分子集团,几乎被曹操一网打尽。在汉朝,人才的主要选拔依靠察举,所谓察,就是人主自己提拔;所谓举,就是知识分子互相介绍。所以依靠荀彧在清流集团无与伦比的人脉和威望,曹操轻而易举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智囊团,而且人数如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大。做过保险的人都知道,关系网前期建立很难,后期却相对简单,只要关系网扩大到了一定程度,人才就会显得络绎不绝。
而刘备呢,在徐州立足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在知识分子面前展现出礼贤下士的优良作风就被迫寄人篱下,几易其主,所以手下的人才一直没有大的发展,过于单一,情况也就越来越恶化。直到刘备依附刘表之后,整天和避难荆州的南方清流分子们打交道,才逐渐赢得他们的好感,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加上刘表的战略意图过于保守,年轻一代的清流们纷纷把刘备看成是他们投靠的最佳对象。所以荆州名士,清流集团的经纪人司马徽才会对刘备说出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这样赤果果的推销词汇。
现在,由于陆羽的金手指,刘备在徐州有了三年的发展时间,并且先后击败袁术、吕布,和曹操在暗中的几次交锋也不落下风,可以说在知识分子中间已经小有名气。最为关键的是,在陆羽的推动下,刘备不仅起用了陈群这样的颍川士族清流,更大力提拔了像鲁肃、袁涣、步骘、陈矫、徐宣这样徐州寒门子弟,让他们可以位居州郡,初步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文官集团。
只有找到了组织,才会对人才产生向心力。千金买马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样一批活生生的例子,像后来刘备、陆羽招揽和洽、郑浑、仓慈就显得水到渠成了。现在的刘备可不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山大王了,手下不仅有张邈这样的大佬,还有臧洪这样的名士,更不乏出身颍川世家的陈群,可以说和中央政府里的人也不是没有私交。而且,这些知识分子和刘备之间已经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他们绝大部分是刘备亲自征辟提拔的,经过三年的相处,已经打上了刘备的烙印,可以算做家臣了。
部属和家臣有什么区别呢?部属是上下级关系,一旦老板死亡或者离职,这个关系就解除了。而家臣则是主仆关系,而且是世代相传的,老爸死了辅佐儿子,哥哥死了辅佐弟弟。孙策死后孙权接班,周瑜和张昭带头以家臣的礼节参见孙权,这就是一种效忠,即便如此,孙权也足足隐忍了七年才建立起自己的班底,而对于那些父兄旧部,他始终不是那么放心,原因就在这里。像刘表的手下韩嵩就曾对刘表说过,如果朝廷给他一个官职,他将不复为将军死也。也就是说他和刘表只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家臣关系,所以刘表直接把他关进了大牢。
在东汉末年,皇权衰落,地方州牧的权力膨胀,开始大量任用私人,部属和家臣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一般来说,如果这个老板对你有知遇之恩,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你跳槽的,除非你受到迫害。而在刘备政权中,经过这次徐州大逃亡,所有的部属居然无一人脱离组织,全部自觉地以家臣的身份要求自己,可以算是一个奇迹了。
但是天下没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事情,刘备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文臣班底,但是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陈群、臧洪这样特例以外,大部分都是像鲁肃、步骘、陈矫这样出身贫寒的庶族士子,在地方没有什么名望,尽管他们相对来说忠臣度比较高,但考虑到刘备有忠臣度提高20%的附加属性,这个优势不怎么明显。相反,与上流社会联系比较紧密的士族青年才俊则比较稀缺,唯一的一个陈群还是个外来户。也难怪徐州士族对刘备不怎么感冒,我们看看刘备的起家过程就知道了。先是招揽安抚大批流民编为屯户,将大量无主土地分配给他们耕作,这必然阻碍了徐州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过程,其实这也是陆羽乱开金手指带来的后遗症。屯田制在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中原地区推行比较容易,因为那里的地主阶级受到的打击比较沉重,阻力相对较小,比如汝南。而在地主阶级势力相对保存完整的徐州地区,屯田制必然引起士族地主的抵制,只不过刘备的枪杆子比较硬,所以他们只能保持非暴力不合作,连陈登这样的亲刘分子都只能远赴广陵,暂时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这个问题是刘备接班陶谦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陶谦的文官老大居然是商人出身的糜竺,这说明他几乎没有得到徐州本土势力的支持,而陈登之所以极力支持刘备上位,无疑是在曹操的军事压力下做出的战略性选择,可惜历史是公平的,尽管刘备在徐州站稳了脚跟,但由于陆羽的到来,徐州士族依旧无法和刘备尿到一个壶里。
其二,大量的寒门弟子占据州郡要害部门,必然阻碍士族士子的上位,而刘备手里又不像曹操掌握中央政府,有大量闲职与官位可以安置。所以徐州本土士族的拒绝出仕,让刘备对徐州各县的控制力大打折扣,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控制彭城、东海、下邳、淮阴、小沛这几个战略要点,牢牢掌握七八万枪杆子可以做到,一旦向汝南、淮南两地扩张,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如果不是陆羽大开金手指,从袁绍、曹操那里抢来了臧洪、陈震、和洽、郑浑、仓慈这些出色的政务型人才,狡兔三窟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
现在,刘备龟缩在汝南一隅,官多位少,人浮于事,如果刘备身边依旧充斥了像刘琰这样的夸浮型人物,并且刘备还对他表现的过于亲善,这必然会导致集团内部的离心力加剧。在这样的敏感时期,领导者越是要做出一副励精图治、唯才是举的样子,鼓励手下良性竞争,而不是养一群口中雄辩滔滔,心内实无一策的绣花枕头。
当然,每个领导的用人方法都是不断调整的,刘备早期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社会青年,所以他才会惊呼:“孔北海安知世间有刘备?”陈元龙湖海之士,而刘备却不能将他合理使用,反而过于厚待向刘琰这样的,并不是刘备不会用人,而是我之前说的,那时候这类口若悬河的雄辩之士是刘备的偶像罢了。
等到刘备在刘表那里和所谓的“名士”们接触多了,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他的人才观就发生了很大改变。他清楚地认识到了刘表徒有虚名的本质,也看穿了聚拢在刘表身边那些整天坐而论道的所谓“清流”们的虚伪本质。他开始寻找那些真正有本领的人才,所以徐庶才会投奔他,司马徽才会把卧龙凤雏介绍给他,刘备南下避难的时候,才会有大批不愿意出仕曹魏的知识分子跟随他。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刘备吃过“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大亏,他才会为陈登抱不平,对许汜发出了正义之言,让他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他才会在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和他一样,诸葛亮也是吃了失街亭的亏,才认识到刘备这样的老江湖的厉害,总之还是那句话,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作为一个穿越分子,陆羽也是在逐步融入到东汉末年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为刘备带来了预知历史的优势,却又被铁一般的历史规律送到了原点。官渡之战前夕,袁曹决战之时,刘备依旧只能在汝南座山观虎斗,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手里还有汝南一郡之地,还有五六万精锐人马,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才能决定下一步何去何从。
“主公,我们现在困守汝南,更应该发愤图强,选贤任能,怎么还能整天和别人清谈误事呢?徐州的士族不和我们合作,主公知道是为什么么?
“上次在小沛,汉魂就曾经如此说,备一直疑惑不解。备自居徐州牧以来,自问匡扶汉室,保境安民,整军备,开屯田,无一事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然而汉魂却说徐州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恕备愚鲁,请汉魂赐教。”
“主公,您在徐州所作的,的确称得上深得民心,徐州之战时百姓坚壁清野,以拒曹军,屯户随军运转,临阵不乱,这都是您得民心之后应得的。但是有时候,百姓支持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高门大户所支持的啊。如果他们那些人都能和主公一样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大汉天下还能乱成这个地步么?”
这话又把刘备给沉默了,的确,出身寒微的刘备清楚地认识到了地主阶级的腐朽本质,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贫苦百姓带有阶级色彩的感性认识,而陆羽的话让刘备第一次意识到了,即便自己也混成了贵族阶级,却依然和他们不是一路人,永远不是。
“主公,您再想想,自您任徐州牧以来,所提拔的人都是什么出身?鲁子敬,江北微末之士;步子山,淮阴乡野村夫,种瓜以自给;陈季弼(陈矫)、徐宝坚(徐宣)、袁曜卿(袁涣)、和阳士(和洽)、郑文公(郑浑)、仓孝仁(仓慈)等等,可有一个是士族出身?就算陈长文(陈群),也是颍川士族。而曹操为什么能将颍川豪杰一网打尽呢?”
“备资质愚鲁,不及曹孟德用人多权变,故士多附之。”陆羽一时嘴快,差点让刘备下不来台,所幸说的是事实,刘备也不得不承认。
“非也,如果主公不是明主,又怎么会有如此多士誓死追随?我军败而不散,皆是主公用人有方之功也。主公您再想想我们在徐州屯田所分出去的土地、耕牛是谁的?主公提拔的这些寒门士子所占据的官职原本又应该是谁的?”
这句话,把刘备讲得双目精光大冒,盯着陆羽道:“可曹操······”
“有些事,曹操做得,主公做不得,汝南和兖州做得,徐州做不得。不把这些高门大户借黄巾之手连根拔起,曹操也搞不出屯田制,那些颍川士族也不会投靠他,更不会为他挣来迎奉天子的机会。所以,要想兴复汉室,这些高门大户留不得,我宁愿后世青史骂我陆羽是一个刽子手,也要为主公和大汉留下汝南这一块基业。”
“陆军师之言正气浩然,振聋发聩,关羽佩服,愿替天下百姓敬先生一杯酒。”
“军师,俺老张也敬你一碗。”
连刘备在内,众人纷纷起身和陆羽同饮一杯。陆羽心中暗道:我这也算是洗白成功了,既然喝了酒,有些话就好说开了。
“所以,像刘琰这样只能坐而论道,文不能治郡县,武不能保疆土,主公再对他表示亲近,一定会阻碍有识之士的上进之路的。”
“备受教,然备亦曾广发求贤领,苦于无人应征。现在闻汉魂之言,方知其中缘故。可既然士族不堪大用,为何曹操却能召四海英杰呢?”刘备也不笨,不能由着你陆羽忽悠。你说士族看不上我,我承认,没有哪一个地主喜欢打土豪分田地的领导。可是你说要成大事就不能依靠士族,这个就有点不靠谱了。曹操手下那么多士族,混得比我强多了,这又如何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