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节 火中取栗
因为袁术作乱而纷乱了一阵子的中原大地,再次因为一个小人物而风云突变,几大势力都卷入其中,这个小人物就是臧洪。其实说臧洪是小人物是不正确的,这个人少年成名,比他大十多岁的张邈、张超兄弟和他情同手足,义结生死;袁绍、孔融、乔瑁、孔伷等大佬和他平辈论交,在诸侯讨伐董卓的会盟上,还客串了一把主持人,一时风光无二。但是这个人威武不屈、为了报知遇之恩慷慨就义,英年早逝,以致声名不显。所以历代三国游戏都没有把他罗列进去,导致很多人都对他一无所知。然而,在陆羽所处的这个时空里,这个小人物的命运会有怎样的改变呢?会给历史的走向带来什么蝴蝶效应呢?
事情还要从中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说起,因为曹操屠杀徐州而和曹操翻脸的张邈、陈宫反出兖州,曹操围张邈之弟张超于雍丘。危难之际,张超对左右说:“唯恃臧洪,当来救吾。”当时臧洪在袁绍手下做东郡太守,驻东武阳。左右都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表用,必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张超自信地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也就是说,臧洪肯定会来救我,只是他实力弱小,周围又有诸多掣肘,未必能来得及啊。
张超的自信恐怕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你们俩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去为你赔上一条命呢?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汉族传统知识分子阶级的脊梁所在。张超自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士,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但是真正的士,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他们那里有三种恩情是必须以死报答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可能有人不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首先,臧洪是一名真正的士大夫,以春秋时期士的道德模范来要求自己,在东汉,这类人有一个统称:清流。除了臧洪,还有两个人,我们比较熟悉:荀彧和诸葛亮。那么为什么救命之恩、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是要以死相报的呢?因为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就是孝,尤其是在汉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别人救了你,就是为你家延续了香火,免去了你不孝的罪过,你当然要以死报答。你生活穷困,无力抚养父母,自然不能称之为孝,别人给你钱粮,替你尽了孝道,你也要以死报答。你在社会上默默无闻,不能彰显祖先的名声,别人提拔你,让你可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免得你家祖宗在地下当饿鬼,你还是要以死报答。说到底,就是孝道。
春秋时,齐国有个书生叫北郭骚,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拼命劳动仍然无法赡养母亲,就去找当时的宰相晏婴,请他帮助自己。晏婴给了他钱粮,他收了粮食,把钱留下了。后来,晏婴被齐王炒了鱿鱼,回老家路过北郭骚的门口,晏婴就把这事告诉了他。北郭骚听了之后说了一句:“先生好自为之吧。”,晏婴就和他辞行了。上了马车,晏婴长叹一声:“难道我被罢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实在是太不了解了。”这话什么意思?晏婴是个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我等小民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喂不熟的白眼狼,老子当年替你尽了养育之恩,今天你居然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真不是个东西。”
晏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士族阶层的道德要求就是如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北郭骚却仅仅轻描淡写地安慰了一句,晏婴只好自叹识人不明,被炒鱿鱼是活该。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北郭骚是个真正的君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北郭骚送走晏婴,转身就跑去自己朋友家里道:“晏婴是齐国的贤相,今天他被炒了鱿鱼,明天齐国就会衰落,我受了他的大恩,自然要以死相报。我将为晏婴自杀,希望以此警醒齐王,请你将我的头献给齐王,以表明我的心志。”说完,拔剑自杀,毫不犹豫。
北郭骚的朋友拿着他的头,觐见齐王说:“晏婴是齐国的贤人,今天他被驱逐,齐国明天就会衰落,我的朋友北郭骚受过晏子的大恩,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所以他用自己的头来警醒大王,希望大王找回晏婴。北郭骚是为齐国而死的,现在我将为北郭骚而死。”说完,也退下,拔剑自杀。齐王大惊,亲自追回晏婴。晏婴听说此事,再次仰天长叹:“难道我的去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愈发不了解了。”
嘛意思?北郭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士人的尊严,报答了我对他的恩情,我却怀疑他的品格。这样一个有国士之风的人才却因为贫穷无法赡养自己的母亲,长期得不到任用,我这个宰相是在是太失职了,难道不应该被罢免么?
这个例子仅仅是春秋时期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那时,士族知识分子的道德模板就是如此。到了东汉,士族地主已经堕落腐化的不成样子,再加上党锢之祸对士大夫阶层的摧残,整个知识分子的脊梁就几乎被打断了。像臧洪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而张超却非常走运的交到了一个,所以说,能看透人心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大器,他们的代表就是刘备。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就要练成一双能识人的火眼金睛。
事实证明张超没有看错人,臧洪一听到张超被围雍丘的消息,立即披头散发地跑到袁绍那里去搬救兵。虽然张超的哥哥张邈与曹操、袁绍当年都是一起在洛阳偷鸡摸狗的官二代,但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的袁绍显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张超和曹操翻脸。于是臧洪当场和袁绍绝交,然后回去收拾人马,准备援救张超,结果还没出发,张超就因为刘备的调解而平安脱险。但是臧洪所驻扎的东武阳本来就是袁曹交界的地方,这下袁绍曹操两大巨头都恨他入骨,处境十分危险。
建安元年四月,袁绍围攻臧洪,全城军民感念臧洪往日恩德,众志成城,坚守一年有余。为何?臧洪军政皆优,在东郡太守任上安抚百姓,平定匪乱,百姓多赖以得活。在最危急的时刻,臧洪见破城在即,对手下说:“袁绍因为我的缘故,围攻东郡,我因为大义,不得不死。连累你们实在不应该,趁着现在还没有破城,你们可以先把妻子儿女送出城,不必陪我去死。”结果全城百姓没有一个人出城投降,城中无粮,主簿把机关食堂的三斗米拿出来准备给臧洪熬一锅稠稀饭,结果臧洪让主簿熬了一大锅稀粥,杀小妾给将士下饭(参刘安杀妻款待刘备故事)。
建安二年秋,臧洪的信使——东郡丞陈容终于来到了小沛,向张邈张超兄弟求救。张氏兄弟势单力薄,向吕布借兵,吕布当然不愿意出这个头,遂问计于陈宫。陈宫便教张氏兄弟往徐州向刘备求援。此计一石二鸟,一者破袁刘联盟,二者祸水东移,引曹刘相攻,自家好从中渔利。张氏兄弟遂投徐州而来。
刘备闻二人至,一面召集众文武,一面请二张与馆驿稍歇。众人齐聚议事厅,刘备道二张来意。孙乾道:“方今天下能抗衡曹操者,唯袁绍耳。我等欲抗曹操,必结好袁绍,现今河北与我方睦,不可因区区臧洪,开罪袁绍。主公可婉言拒之。”
刘备面有不忍之色,道:“彼走投无路,求救于吾,何忍拒之?况臧洪者,义士也,不救恐失于议论。”
孙乾复道:“主公万不可因小失大,我若救得臧洪,便同时得罪了袁曹两家。再加上吕布袁术、徐州四面皆敌,他日有难,何人能来救我?”
陈群亦道:“公佑先生肺腑之言,主公诚宜三思。张邈向与陈宫交厚,此番前来,怕不是吕布从中做鬼?主公万不可上当。”刘备闻之,默然。
鲁肃视陆羽良久,道:“汉魂素来奇计百出,今日为何一言不发?”众人闻之,皆视陆羽。刘备道:“汉魂可有良策教我?”
领导说话,基本上一百句里面有九十九句半都有潜台词,一个好的下属,就是要能够准确无误地领会领导的潜台词,俗称:揣摩圣意。一件事情如果领导有了主意,等待你的附和,他就会说:“诸位意下如何”。如果一件事情领导没主意,要你来出主意,他就会说:“诸位有何高见”。如果一件事情,别人出了个馊主意,而领导又不便反驳,他就找一个心腹问:“先生意下如何”,这个人未必有什么好主意,但他一定会否定别人的主意,因为这是领导的意思。再如果,领导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反,而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看法,他就会寻求支援,这时候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说服大家支持领导,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已经在领导心中挂上号了,俗称:“简在帝心”。说不定领导哪天心情好,就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很显然,刘备这时候点陆羽的名,就是希望这位时常语出惊人,做事天马行空的军师能支持他,改变大家的看法。客观地来说,刘备一直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做事,有时候太过拘泥于道德,不像曹操那样善于权变,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所以他在历史上一直被曹操压制。但是也正因为刘备带着这种劳动人民朴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行事,导致他的运气特别的好。曹操无数次地将他逼到山穷水尽,却又无数次地被他柳暗花明,曹操网罗了天下一大半的精英,却没能从刘备手里撬走一个,就算是用阴谋诓来了徐庶,也只能做个摆设。
换言之,文治武功、才情谋略任何一个方面都被曹操甩开了十万八千里的刘备如果和曹操一样靠玩弄政治手腕争天下的话,早就被整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了。所以刘备走上了一条和曹操截然相反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这条路很难走,尤其是在这个作秀无底线,炒作无上限的年达,刘备的很多行为都被一些人看做是政治作秀。但是他们恰恰不知道什么是政治。
用主席的话说,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你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难道曹操迎奉天子就不是政治作秀么?刘备出身贫寒,没有曹操的天时,也没有孙权的地利,他只能靠一样东西——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向往那些光明的东西,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光明从来都显得那么短暂,但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向往。刘备利用的就是人们对光明的向往,所以他只能选择和曹操、孙权相反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无比艰辛,甚至被后人恶意猜度,但刘备别无选择。
但是,在历史上,没有一个政治家能把刘备的这条政治经验理论化,升华为武装对抗曹操的思想武器。然而今天,这个光荣的历史任务,这个改变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甚至影响了今后几十年天下大势的伟大命题落到了陆羽的身上。沉浸在三国十余年的陆羽敏感地认识到,今天的这番话必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能够选择么?历史清楚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说,刘备最后只能偏安一隅。要想改变历史,今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季汉史·慧侯陆羽列传》中关于这段对话有这样的评述:“昭烈克成帝业,始于今日。”
陆羽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想通了三国史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的他突然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用党的话来说,就是从一个战术家成长为一名战略家了,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性去看待问题,这种将周围人群从思想上甩开了1800多年的感觉,真好。学好历史,很重要。
当刘备已经等待地有点失望的时候,当众人已经感觉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陆羽突然仰天大笑。这一笑,把所有人笑得摸不着头脑,只好看陆军师一个人演独角戏。等陆羽感觉腹稿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停了那让大家几乎抓狂的表演,向刘备一鞠躬道:“汉魂失仪,望主公恕罪。”
“无妨,不知汉魂何事大笑?”刘备问道。
“方才陆羽心中有一事不解,故沉思良久。现豁然开朗,岂能不开怀大笑?”
“哦,备愿闻其详。”
“小子无理,敢问主公,在兵马、钱粮、谋臣武将、文治武功上可有一样比得过曹操?”
“皆不如也。”
“主公起兵之时,在兵马钱粮、城池多寡上与天下诸侯相比则何如?”
“亦不如也。”
“既如此,云长、翼德,国士之风;子龙、子义,世之虎将;子仲公佑,忠贞清白;子敬长文,良辅奇谋;陈元龙湖海之士,孔文举名满天下。此济济多士、满堂栋梁,又何以不追随曹操、袁绍,而倾心报效于主公呢?天下无数英雄豪杰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所图者,不过权钱二字。但是有朝一日,当敌军如蝗虫一般蜂拥而来,刀枪如山林一般遮蔽了我们的视线,箭簇如雨点向我们迎面袭来,而仍然可以让这些英雄豪杰甘心赴死的,仅仅是权钱可以做到的么?公佑兄,英雄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哈哈哈哈”,孙乾一阵大笑,对陆羽深深一鞠到底,道:“汉魂所言,振聋发聩。孙乾往日所学,不及你万分之一。主公本是仁义之君,秉天地之正气,行人间之正道,区区权谋诡计,不过是些鬼蜮伎俩,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汉魂所言,鲁肃闻之,如饮美酒,让人沉醉而不自知。世间无数豪杰均以为兵马权谋乃建功立业之根本,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大谬不然。百姓越是生逢乱世,越是渴望遇到向主公这样秉持道义良心的仁君。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哈。”鲁肃倒是不改他的狂士作风。
“诸公所言,备何敢克当?但愿与诸公为天下黎民百姓尽一份心力罢了。”刘备依旧很谦虚。
“唉,刘玄德果然是个实力超群的演技派,自己辛辛苦苦说了那么多台词,他老人家一句话就把自己变成了配角,自己还只能陪他演下去,领导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啊。”陆羽腹诽道。
不过就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刘备把张氏兄弟请上来,答应他们自己会写信给袁绍,为臧洪讲和,如果袁绍不听,自己将亲率人马去解东武阳之围。并允许臧洪突围之后,去汝南避避风头。本来张邈、张超最多也就是想找刘备借个几千人马,哪怕是送死,能尽力就问心无愧了,哪敢指望刘备和袁绍翻脸。这下大喜过望,岂有不答应之理,兄弟二人连夜回到小沛,点起了本部千余人马就往东武阳而去。
次日,孙乾前往河北,面见袁绍。在刘备四处漂泊的岁月里,糜竺、孙乾、简雍这三个人看上去好像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于因为司马徽的话,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就是三个百无一用的白面书生。但是我曾经说过,刘备这个人生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会让三个饭桶的待遇在诸葛亮之上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白面书生的技能吧。
糜竺:技能——圣疗术。描述:通过裸捐的方式让势力君主在最短时间内hp、mp全满。真实的历史上,刘备被吕布偷袭,丢失徐州,全家老小失陷城中,不得已转军海西,、。这时候,糜竺果断将家中的数千仆人和全部财产捐给了刘备,其中还包括了自己的妹妹。糜竺用倾家荡产的方式向刘备表示:城池没了,可以再夺;兵马没了,可以再招,老婆没了,我当你大舅子。只要头颅还在,大不了重头再来。
简雍:技能——净化术、王者祝福。描述:擅长搞笑,幽默大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周围45码距离内的队友消除一切负面状态,士气全满,攻击力、防御力、爆发力上升。简雍性格诙谐,不拘小节,但是好打不平,清廉自守,深得士兵的爱戴。有他在,刘备无论混到多么得惨,都从来不会有人说出散伙的话。这个人是整个团体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孙乾:技能——外交术。描述:出使四方,不辱使命。让刘备和任何投靠对象在最短时间内亲密度达到崇拜,声望上升速度加20%。弱国无外交,但无论刘备投靠袁绍还是刘表,都能得到上宾的优待,这里面离不开孙乾的贡献。刘表给袁尚写的信中就提到,每次他和刘备谈话,都让孙乾相陪,这是何等的信任。
这三个人在刘备集团发展的前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刘备就曾不无得意地对司马徽说:“我虽然混得不咋地,但武有云长、翼德、子龙,文有孙乾、糜竺、简雍,竭忠相辅,颇赖其力。”但是等到刘备升到满级准备开荒的时候,他们就只能退居二线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江湖地位。
话扯远了,今天我们就单说孙乾。在《三国志》孙乾传短短的百余字内,他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帮助刘备从袁绍、刘表处争取到了上宾的待遇。而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虚有其表、死要面子。
孙乾来到河北,首先转达了左将军刘备对大将军袁绍的亲切慰问,重申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表明徐州方面对河北领袖袁大将军的无比崇敬的心情。然后对目前的国际形势表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袁绍很轻松地说:“臧洪那小子蹦跶不了几天了,等我收拾了他,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公孙瓒,河北局面已经在我的全盘掌握之下了。”
孙乾道:“与明公争天下的不是公孙瓒,而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居然胆敢向您发号施令,这样忘恩负义的小人,难怪张孟卓这样的君子都和他翻脸了。”
“对对,这曹阿瞒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偷鸡摸狗的事情哪样他没有干过。现在居然对我指手画脚,上次天子封我做太尉,我辞了。谁不知道那是他曹阿瞒干的好事。他自己坐大将军,叫我坐太尉,想爬到我的头上,做梦。”
“所以啊,您不能再在小小的东武阳和臧洪僵持下去了,要赶紧平定公孙瓒,一统河北。然后挥师南下,我主从徐州北上,夹击曹操,天下还有谁可以和袁公抗衡呢?”
“这……,公佑啊,你的话我知道,只是臧洪这小子实在是太不给我面子了,你说说看,我哪点亏待他了。二十多岁做到东郡太守,全天下也找不出几个啊。不就是上次我没答应借兵给他么,用得着和我绝交么,我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别人还不得笑话我啊。”
“明公啊,臧洪这小子是个愣头青,一根筋认死理,您哪能和他一般见识啊。再说了,这小子和张孟卓兄弟关系匪浅,而张孟卓又和明公您是故交。如果您能放臧洪一马,张孟卓兄弟一定会对您感激不尽的。世人会怎么说呢?瞧瞧,袁本初多大气啊,臧洪那样得罪他,他都既往不咎。张孟卓那样的君子和曹操翻脸,却对袁本初感恩戴德,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再者说了,我们把臧洪放到汝南做郡丞,那还不是您的手下么?”
“好好,听先生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这就从东郡撤兵,等我收拾了公孙瓒,一定要给曹阿瞒一点颜色看看。”
“明公英明神武,从善如流,我这就去向臧洪转达明公的善意,请明公写一封信让我带去。”
“哈哈,陈琳,你来执笔吧。”
陈琳帮袁绍写了一封长篇大论,责备臧洪忘恩负义,以下犯上。孙乾得信之后,半路与张家兄弟汇合,又连夜与张超赶到东武阳,见到了臧洪。臧洪读完来信后,居然倒驴不倒架的给袁绍回了一封措词激烈的辩解状。好在,孙乾依照陆羽的指示,事先伪造好了一封语气谦卑的回信,臧洪的亲笔信自然被付之一炬。袁绍阅毕,大喜,下令撤除对东郡的包围。臧洪得以与张邈、张超汇合,东郡百姓得知臧洪要走,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全部扶老携幼相随。按陆羽事先的安排臧洪带领百姓往汝南安顿,张氏兄弟回小沛。自此张邈张超与吕布貌合神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九月,刘备任命臧洪为东郡丞,陈容为功曹。陈宫扇阴风、点鬼火,不仅没能破坏袁刘联盟,反而让刘备火中取栗,成功的在吕布阵营中按下了一颗钉子。更为重要的是,陆羽第一次为刘备明确了争夺天下的指导思想——仁义,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取得天下么?请看下集——各怀鬼胎。
;
事情还要从中平二年(公元195年)八月说起,因为曹操屠杀徐州而和曹操翻脸的张邈、陈宫反出兖州,曹操围张邈之弟张超于雍丘。危难之际,张超对左右说:“唯恃臧洪,当来救吾。”当时臧洪在袁绍手下做东郡太守,驻东武阳。左右都以为袁曹方睦,而洪为绍所表用,必不败好招祸,远来赴此。张超自信地说:“子源,天下义士,终不背本者,但恐见禁制,不相及逮耳。”也就是说,臧洪肯定会来救我,只是他实力弱小,周围又有诸多掣肘,未必能来得及啊。
张超的自信恐怕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你们俩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去为你赔上一条命呢?而这恰恰是中华文明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汉族传统知识分子阶级的脊梁所在。张超自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
士,是对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但是真正的士,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且愿意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他们那里有三种恩情是必须以死报答的:救命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可能有人不理解,我简单解释一下。首先,臧洪是一名真正的士大夫,以春秋时期士的道德模范来要求自己,在东汉,这类人有一个统称:清流。除了臧洪,还有两个人,我们比较熟悉:荀彧和诸葛亮。那么为什么救命之恩、养育之恩和知遇之恩是要以死相报的呢?因为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就是孝,尤其是在汉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别人救了你,就是为你家延续了香火,免去了你不孝的罪过,你当然要以死报答。你生活穷困,无力抚养父母,自然不能称之为孝,别人给你钱粮,替你尽了孝道,你也要以死报答。你在社会上默默无闻,不能彰显祖先的名声,别人提拔你,让你可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免得你家祖宗在地下当饿鬼,你还是要以死报答。说到底,就是孝道。
春秋时,齐国有个书生叫北郭骚,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他拼命劳动仍然无法赡养母亲,就去找当时的宰相晏婴,请他帮助自己。晏婴给了他钱粮,他收了粮食,把钱留下了。后来,晏婴被齐王炒了鱿鱼,回老家路过北郭骚的门口,晏婴就把这事告诉了他。北郭骚听了之后说了一句:“先生好自为之吧。”,晏婴就和他辞行了。上了马车,晏婴长叹一声:“难道我被罢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实在是太不了解了。”这话什么意思?晏婴是个文化人,骂人不带脏字,我等小民翻译过来就是:“你个喂不熟的白眼狼,老子当年替你尽了养育之恩,今天你居然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真不是个东西。”
晏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当时士族阶层的道德要求就是如此,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北郭骚却仅仅轻描淡写地安慰了一句,晏婴只好自叹识人不明,被炒鱿鱼是活该。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北郭骚是个真正的君子,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北郭骚送走晏婴,转身就跑去自己朋友家里道:“晏婴是齐国的贤相,今天他被炒了鱿鱼,明天齐国就会衰落,我受了他的大恩,自然要以死相报。我将为晏婴自杀,希望以此警醒齐王,请你将我的头献给齐王,以表明我的心志。”说完,拔剑自杀,毫不犹豫。
北郭骚的朋友拿着他的头,觐见齐王说:“晏婴是齐国的贤人,今天他被驱逐,齐国明天就会衰落,我的朋友北郭骚受过晏子的大恩,不愿意看到这个局面,所以他用自己的头来警醒大王,希望大王找回晏婴。北郭骚是为齐国而死的,现在我将为北郭骚而死。”说完,也退下,拔剑自杀。齐王大惊,亲自追回晏婴。晏婴听说此事,再次仰天长叹:“难道我的去职不是咎由自取么?我对齐国的士人愈发不了解了。”
嘛意思?北郭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士人的尊严,报答了我对他的恩情,我却怀疑他的品格。这样一个有国士之风的人才却因为贫穷无法赡养自己的母亲,长期得不到任用,我这个宰相是在是太失职了,难道不应该被罢免么?
这个例子仅仅是春秋时期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那时,士族知识分子的道德模板就是如此。到了东汉,士族地主已经堕落腐化的不成样子,再加上党锢之祸对士大夫阶层的摧残,整个知识分子的脊梁就几乎被打断了。像臧洪这样的人,已经算是凤毛麟角了,而张超却非常走运的交到了一个,所以说,能看透人心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大器,他们的代表就是刘备。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就要练成一双能识人的火眼金睛。
事实证明张超没有看错人,臧洪一听到张超被围雍丘的消息,立即披头散发地跑到袁绍那里去搬救兵。虽然张超的哥哥张邈与曹操、袁绍当年都是一起在洛阳偷鸡摸狗的官二代,但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的袁绍显然不愿意为了一个张超和曹操翻脸。于是臧洪当场和袁绍绝交,然后回去收拾人马,准备援救张超,结果还没出发,张超就因为刘备的调解而平安脱险。但是臧洪所驻扎的东武阳本来就是袁曹交界的地方,这下袁绍曹操两大巨头都恨他入骨,处境十分危险。
建安元年四月,袁绍围攻臧洪,全城军民感念臧洪往日恩德,众志成城,坚守一年有余。为何?臧洪军政皆优,在东郡太守任上安抚百姓,平定匪乱,百姓多赖以得活。在最危急的时刻,臧洪见破城在即,对手下说:“袁绍因为我的缘故,围攻东郡,我因为大义,不得不死。连累你们实在不应该,趁着现在还没有破城,你们可以先把妻子儿女送出城,不必陪我去死。”结果全城百姓没有一个人出城投降,城中无粮,主簿把机关食堂的三斗米拿出来准备给臧洪熬一锅稠稀饭,结果臧洪让主簿熬了一大锅稀粥,杀小妾给将士下饭(参刘安杀妻款待刘备故事)。
建安二年秋,臧洪的信使——东郡丞陈容终于来到了小沛,向张邈张超兄弟求救。张氏兄弟势单力薄,向吕布借兵,吕布当然不愿意出这个头,遂问计于陈宫。陈宫便教张氏兄弟往徐州向刘备求援。此计一石二鸟,一者破袁刘联盟,二者祸水东移,引曹刘相攻,自家好从中渔利。张氏兄弟遂投徐州而来。
刘备闻二人至,一面召集众文武,一面请二张与馆驿稍歇。众人齐聚议事厅,刘备道二张来意。孙乾道:“方今天下能抗衡曹操者,唯袁绍耳。我等欲抗曹操,必结好袁绍,现今河北与我方睦,不可因区区臧洪,开罪袁绍。主公可婉言拒之。”
刘备面有不忍之色,道:“彼走投无路,求救于吾,何忍拒之?况臧洪者,义士也,不救恐失于议论。”
孙乾复道:“主公万不可因小失大,我若救得臧洪,便同时得罪了袁曹两家。再加上吕布袁术、徐州四面皆敌,他日有难,何人能来救我?”
陈群亦道:“公佑先生肺腑之言,主公诚宜三思。张邈向与陈宫交厚,此番前来,怕不是吕布从中做鬼?主公万不可上当。”刘备闻之,默然。
鲁肃视陆羽良久,道:“汉魂素来奇计百出,今日为何一言不发?”众人闻之,皆视陆羽。刘备道:“汉魂可有良策教我?”
领导说话,基本上一百句里面有九十九句半都有潜台词,一个好的下属,就是要能够准确无误地领会领导的潜台词,俗称:揣摩圣意。一件事情如果领导有了主意,等待你的附和,他就会说:“诸位意下如何”。如果一件事情领导没主意,要你来出主意,他就会说:“诸位有何高见”。如果一件事情,别人出了个馊主意,而领导又不便反驳,他就找一个心腹问:“先生意下如何”,这个人未必有什么好主意,但他一定会否定别人的主意,因为这是领导的意思。再如果,领导的意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反,而他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看法,他就会寻求支援,这时候如果你能够挺身而出,说服大家支持领导,那就要恭喜你了,你已经在领导心中挂上号了,俗称:“简在帝心”。说不定领导哪天心情好,就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很显然,刘备这时候点陆羽的名,就是希望这位时常语出惊人,做事天马行空的军师能支持他,改变大家的看法。客观地来说,刘备一直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做事,有时候太过拘泥于道德,不像曹操那样善于权变,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所以他在历史上一直被曹操压制。但是也正因为刘备带着这种劳动人民朴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去行事,导致他的运气特别的好。曹操无数次地将他逼到山穷水尽,却又无数次地被他柳暗花明,曹操网罗了天下一大半的精英,却没能从刘备手里撬走一个,就算是用阴谋诓来了徐庶,也只能做个摆设。
换言之,文治武功、才情谋略任何一个方面都被曹操甩开了十万八千里的刘备如果和曹操一样靠玩弄政治手腕争天下的话,早就被整死在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了。所以刘备走上了一条和曹操截然相反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这条路很难走,尤其是在这个作秀无底线,炒作无上限的年达,刘备的很多行为都被一些人看做是政治作秀。但是他们恰恰不知道什么是政治。
用主席的话说,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你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难道曹操迎奉天子就不是政治作秀么?刘备出身贫寒,没有曹操的天时,也没有孙权的地利,他只能靠一样东西——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向往那些光明的东西,尽管在历史的长河中,光明从来都显得那么短暂,但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向往。刘备利用的就是人们对光明的向往,所以他只能选择和曹操、孙权相反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无比艰辛,甚至被后人恶意猜度,但刘备别无选择。
但是,在历史上,没有一个政治家能把刘备的这条政治经验理论化,升华为武装对抗曹操的思想武器。然而今天,这个光荣的历史任务,这个改变东汉末年政治格局,甚至影响了今后几十年天下大势的伟大命题落到了陆羽的身上。沉浸在三国十余年的陆羽敏感地认识到,今天的这番话必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也必然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能够选择么?历史清楚地告诉他,如果他不说,刘备最后只能偏安一隅。要想改变历史,今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季汉史·慧侯陆羽列传》中关于这段对话有这样的评述:“昭烈克成帝业,始于今日。”
陆羽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想通了三国史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的他突然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用党的话来说,就是从一个战术家成长为一名战略家了,能够跳出历史的局限性去看待问题,这种将周围人群从思想上甩开了1800多年的感觉,真好。学好历史,很重要。
当刘备已经等待地有点失望的时候,当众人已经感觉有些不耐烦的时候,陆羽突然仰天大笑。这一笑,把所有人笑得摸不着头脑,只好看陆军师一个人演独角戏。等陆羽感觉腹稿打得差不多的时候,便停了那让大家几乎抓狂的表演,向刘备一鞠躬道:“汉魂失仪,望主公恕罪。”
“无妨,不知汉魂何事大笑?”刘备问道。
“方才陆羽心中有一事不解,故沉思良久。现豁然开朗,岂能不开怀大笑?”
“哦,备愿闻其详。”
“小子无理,敢问主公,在兵马、钱粮、谋臣武将、文治武功上可有一样比得过曹操?”
“皆不如也。”
“主公起兵之时,在兵马钱粮、城池多寡上与天下诸侯相比则何如?”
“亦不如也。”
“既如此,云长、翼德,国士之风;子龙、子义,世之虎将;子仲公佑,忠贞清白;子敬长文,良辅奇谋;陈元龙湖海之士,孔文举名满天下。此济济多士、满堂栋梁,又何以不追随曹操、袁绍,而倾心报效于主公呢?天下无数英雄豪杰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所图者,不过权钱二字。但是有朝一日,当敌军如蝗虫一般蜂拥而来,刀枪如山林一般遮蔽了我们的视线,箭簇如雨点向我们迎面袭来,而仍然可以让这些英雄豪杰甘心赴死的,仅仅是权钱可以做到的么?公佑兄,英雄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哈哈哈哈”,孙乾一阵大笑,对陆羽深深一鞠到底,道:“汉魂所言,振聋发聩。孙乾往日所学,不及你万分之一。主公本是仁义之君,秉天地之正气,行人间之正道,区区权谋诡计,不过是些鬼蜮伎俩,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汉魂所言,鲁肃闻之,如饮美酒,让人沉醉而不自知。世间无数豪杰均以为兵马权谋乃建功立业之根本,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大谬不然。百姓越是生逢乱世,越是渴望遇到向主公这样秉持道义良心的仁君。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哈。”鲁肃倒是不改他的狂士作风。
“诸公所言,备何敢克当?但愿与诸公为天下黎民百姓尽一份心力罢了。”刘备依旧很谦虚。
“唉,刘玄德果然是个实力超群的演技派,自己辛辛苦苦说了那么多台词,他老人家一句话就把自己变成了配角,自己还只能陪他演下去,领导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啊。”陆羽腹诽道。
不过就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刘备把张氏兄弟请上来,答应他们自己会写信给袁绍,为臧洪讲和,如果袁绍不听,自己将亲率人马去解东武阳之围。并允许臧洪突围之后,去汝南避避风头。本来张邈、张超最多也就是想找刘备借个几千人马,哪怕是送死,能尽力就问心无愧了,哪敢指望刘备和袁绍翻脸。这下大喜过望,岂有不答应之理,兄弟二人连夜回到小沛,点起了本部千余人马就往东武阳而去。
次日,孙乾前往河北,面见袁绍。在刘备四处漂泊的岁月里,糜竺、孙乾、简雍这三个人看上去好像不显山不露水,甚至于因为司马徽的话,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就是三个百无一用的白面书生。但是我曾经说过,刘备这个人生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会让三个饭桶的待遇在诸葛亮之上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三个白面书生的技能吧。
糜竺:技能——圣疗术。描述:通过裸捐的方式让势力君主在最短时间内hp、mp全满。真实的历史上,刘备被吕布偷袭,丢失徐州,全家老小失陷城中,不得已转军海西,、。这时候,糜竺果断将家中的数千仆人和全部财产捐给了刘备,其中还包括了自己的妹妹。糜竺用倾家荡产的方式向刘备表示:城池没了,可以再夺;兵马没了,可以再招,老婆没了,我当你大舅子。只要头颅还在,大不了重头再来。
简雍:技能——净化术、王者祝福。描述:擅长搞笑,幽默大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周围45码距离内的队友消除一切负面状态,士气全满,攻击力、防御力、爆发力上升。简雍性格诙谐,不拘小节,但是好打不平,清廉自守,深得士兵的爱戴。有他在,刘备无论混到多么得惨,都从来不会有人说出散伙的话。这个人是整个团体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孙乾:技能——外交术。描述:出使四方,不辱使命。让刘备和任何投靠对象在最短时间内亲密度达到崇拜,声望上升速度加20%。弱国无外交,但无论刘备投靠袁绍还是刘表,都能得到上宾的优待,这里面离不开孙乾的贡献。刘表给袁尚写的信中就提到,每次他和刘备谈话,都让孙乾相陪,这是何等的信任。
这三个人在刘备集团发展的前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刘备就曾不无得意地对司马徽说:“我虽然混得不咋地,但武有云长、翼德、子龙,文有孙乾、糜竺、简雍,竭忠相辅,颇赖其力。”但是等到刘备升到满级准备开荒的时候,他们就只能退居二线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江湖地位。
话扯远了,今天我们就单说孙乾。在《三国志》孙乾传短短的百余字内,他最主要的功绩就是帮助刘备从袁绍、刘表处争取到了上宾的待遇。而这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虚有其表、死要面子。
孙乾来到河北,首先转达了左将军刘备对大将军袁绍的亲切慰问,重申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表明徐州方面对河北领袖袁大将军的无比崇敬的心情。然后对目前的国际形势表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袁绍很轻松地说:“臧洪那小子蹦跶不了几天了,等我收拾了他,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公孙瓒,河北局面已经在我的全盘掌握之下了。”
孙乾道:“与明公争天下的不是公孙瓒,而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居然胆敢向您发号施令,这样忘恩负义的小人,难怪张孟卓这样的君子都和他翻脸了。”
“对对,这曹阿瞒从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偷鸡摸狗的事情哪样他没有干过。现在居然对我指手画脚,上次天子封我做太尉,我辞了。谁不知道那是他曹阿瞒干的好事。他自己坐大将军,叫我坐太尉,想爬到我的头上,做梦。”
“所以啊,您不能再在小小的东武阳和臧洪僵持下去了,要赶紧平定公孙瓒,一统河北。然后挥师南下,我主从徐州北上,夹击曹操,天下还有谁可以和袁公抗衡呢?”
“这……,公佑啊,你的话我知道,只是臧洪这小子实在是太不给我面子了,你说说看,我哪点亏待他了。二十多岁做到东郡太守,全天下也找不出几个啊。不就是上次我没答应借兵给他么,用得着和我绝交么,我要是不给他点颜色看看,别人还不得笑话我啊。”
“明公啊,臧洪这小子是个愣头青,一根筋认死理,您哪能和他一般见识啊。再说了,这小子和张孟卓兄弟关系匪浅,而张孟卓又和明公您是故交。如果您能放臧洪一马,张孟卓兄弟一定会对您感激不尽的。世人会怎么说呢?瞧瞧,袁本初多大气啊,臧洪那样得罪他,他都既往不咎。张孟卓那样的君子和曹操翻脸,却对袁本初感恩戴德,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再者说了,我们把臧洪放到汝南做郡丞,那还不是您的手下么?”
“好好,听先生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这就从东郡撤兵,等我收拾了公孙瓒,一定要给曹阿瞒一点颜色看看。”
“明公英明神武,从善如流,我这就去向臧洪转达明公的善意,请明公写一封信让我带去。”
“哈哈,陈琳,你来执笔吧。”
陈琳帮袁绍写了一封长篇大论,责备臧洪忘恩负义,以下犯上。孙乾得信之后,半路与张家兄弟汇合,又连夜与张超赶到东武阳,见到了臧洪。臧洪读完来信后,居然倒驴不倒架的给袁绍回了一封措词激烈的辩解状。好在,孙乾依照陆羽的指示,事先伪造好了一封语气谦卑的回信,臧洪的亲笔信自然被付之一炬。袁绍阅毕,大喜,下令撤除对东郡的包围。臧洪得以与张邈、张超汇合,东郡百姓得知臧洪要走,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全部扶老携幼相随。按陆羽事先的安排臧洪带领百姓往汝南安顿,张氏兄弟回小沛。自此张邈张超与吕布貌合神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九月,刘备任命臧洪为东郡丞,陈容为功曹。陈宫扇阴风、点鬼火,不仅没能破坏袁刘联盟,反而让刘备火中取栗,成功的在吕布阵营中按下了一颗钉子。更为重要的是,陆羽第一次为刘备明确了争夺天下的指导思想——仁义,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能取得天下么?请看下集——各怀鬼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