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112 純潔的心
性,似乎是一个难堪的字眼,然而性的本身,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性是崇高而神秘的,人类历来对性是顶膜的。性充满了羞涩、欢笑、甜蜜和幸福。性也有苦涩,有难堪和懊悔,甚至有罪恶。性的启蒙、性的诱惑、性的欢快,酸甜苦辣,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对性留下了烙印。
在徐武哪里与陈革明相遇后,钱红英的心不时地泛起波澜。陈革明的言谈无不充满着诱惑,往日破碎的事情、点滴的碎片弥合复圆了。纸条被火烧毁,纸条上的情意比火更炽热。纯真姑娘的心,象荷花浸污不染、洁净无暇。纯真姑娘的意,象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粒粒晶莹,滴滴转动。
就象一场春梦。再次见面,陈革明竟然如此地狼狈。浑身透湿,面色苍白,双眼惊恐,牙齿磕打得“卡、卡”作响……
十月十四日,天黑漆漆地,风飕飕地;钱红英被敲窗声惊醒,她紧紧地搂住被窝,一声也不敢吭。
“红英,是我……”
“谁……”钱红英听出是陈革明。她想都没想,跳下床,立刻开了门。
陈革明反身把门关上,哆嗦着身躯紧紧地抵住门,生怕有人尾随进来。面对满脸惊恐的钱红英,陈革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红英,救我……”就瘫坐在地上。
钱红英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必要说。显然杨慧丽说对了,陈革明他们是在作……今天“栽”了。钱红英倒了杯开水,毫不吝啬地舀了三满匙红糖;这是姆妈让她“经期”时补身体的,每次钱红英只放一平匙。陈革明双手捧着搪瓷杯,颤抖的牙齿敲打着杯口。
钱红英烧了锅热水让陈革明擦拭身体,怕他冷,钱红英把仅有的一梱黄麻杆烧了。问题还是出来了,陈革明没衣服换。钱红英只好找件衬衣让陈革明围束在下身,让他上床去用被子捂住。
等钱红英洗好衣,在小厨房里晾好,陈革明已经睡着了。
陈革明睡得好安稳,恬静的脸上浮现着一抺笑。钱红英静静地望着,脸上泛起红晕。她不忍心打扰他,披上棉袄坐在小凳上扒在床边睡。
钱红英很奇怪,自己会这样毫无顾及地接纳了他。陈革明现在所作的行径,是东门外作坊街最不能容忍的。
作坊街上都是靠两只手刨吃的手艺人,他们从事着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他们不为社会重视,社会却一日也少不得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心态,懂得知足常乐,从他们脸上能看到最质朴的谦和,一种亲切的真实感。在作坊街上,大家几乎可以敞开大门睡觉、外出,屋里的东西从不会丢窃,大家知道,每一小块铁皮、一根铁钉、一块布头都是邻居吃饭的来源。
在学校,有一次肖俊文要请班上几个家庭贫困同学吃“丁记千张包子”, 同学们一阵欢呼。想到轻薄有韧性,馅料香浓汁鲜千张包子,就连洁白粗实的绿豆丝粉都让钱红英咽口水。
钱红英没有去,因为她知道肖俊文的钱来历不明,这种钱会遭到后爸和姆妈的不耻。
每当完成一批加工活,姆妈会烧碗红烧肉,一家六个人围坐桌边。后爸总抿口黄酒说:“劳动最光荣。用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不贪不奸不偷不盗,堂堂正正作人,就是腊月打雷也不心惊肉跳!”
听到乡里“田头乱话”都红脸的钱红英,今天自己却把贼迎进家,让他睡在自己床上。单是留宿一个男人在屋里,传出去就丢脸。为什么会这样?见到陈革明象见到了亲人,象是见到时时惦念,久别归来的亲人……
世上最纯洁的是爱,世上最令人无法捉摸、无法控制的是情。
钱红英扒在床边,一直在作梦,总是梦着和陈革明一起被人追逐……她大口地喘息,拼命地跑,可手脚麻木,怎么跑也迈不动脚;眼看追逐的人越来越近,转眼间,陈革明却不见了踪影,急得她大声地呼喊,嗓子眼象被卡住了,发不出声,她哭了……突然,陈革明来到她身边,骑着学校骑的那一辆“永久”自行车,伸手把她托抱在前档上,向前飞奔……在陈革明的怀里,她感到了一种依恋,一种甜蜜,一种幸福;情不自禁地转身搂住陈革明的脖颈……
手撞在墙壁上,钱红英醒了。她躺在床上了,陈革明坐在小凳扒在床边,身体蜷缩一团。钱红英的棉袄根本遮不住他裸露的身躯……让他也上床来?钱红英的面靥绯红,再一想,孤男寡女已同居一室,只要俩人洁身自爱,同不同张床还有什么区别。刚才不是被他抱上床的吗?湖兴有句俗话: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钱红英推醒陈革明,她挪向墙壁,空出了半张床。
陈革明略作犹豫睡在了床上,伸展了身躯真舒服。钱红英却受不了,陈革明的脚真臭!矜持再三,等听见了陈革明的鼾声,她用棉袄盖住他的脚。
钱红英又作梦了,作的全是甜甜的,羞涩的,令人高兴的事,湖兴一中的花圃百花绽放,彩蝶蹁舞,花好香……
清晨,钱红英醒了。
陈革明睡得正香,两条腿垂在床下,棉袄搁在床档上。他的双手压在身下?钱红英一怔,脸红了;显然他是怕睡着了无意“冒犯”而“自缚”。真君子风范!钱红英轻轻地把陈革明的双脚移上床,就在替他盖被子的时候,羞赧涌上;由于“晨勃”,围束在陈革明下身的衬衣象顶“帐篷”……
钱红英决定还是去找徐武。陈革明与林木森、徐武的身材差不多,徐武要壮实些,但林木森住在舅舅家,不方便;特别是他的表妹,就象杨慧丽所说:“乡下人就是乡下人!只要‘女知青’去找,她那双眼睛象刀子一样。看得那么紧,一个不识时务的戆头,就她当成宝贝似地。”
在钱北,林木森是“知青”中的另类,总是被人议论。杨慧丽看不起林木森,更看不起他的婚姻!“四花旦”也经常谈论,褒贬不一。
徐武听了钱红英说,拧了拧眉,说:“我一会就到。”
钱红英刚出门,徐武又盯了一句:“红英,暂时不要告诉慧丽!”
路过钱北街,钱红英站住了。她没有“烟票”,咬咬牙买了包不要烟票的“新安江”。
陈革明已起床,穿着湿的短裤,披着棉被,身上显露出几条伤痕与青紫瘀斑。见到香烟,眼睛顿时放了光。瞧着他贪婪地吸烟,钱红英感到了宽慰;二角四分钱几乎是她全部“家当”的一半,如果能济困扶危,她心甘情愿。
今天大队要召开“重要会议”,通知名生产队社员不许在村子附近逗留。想想真幸运,钱红英可以不出工,还免了社员来串门。
徐武很快来了,带来一套衣裤。他们商议如何离开,想了几套方案,最后还是决定由徐武先去联络肖俊文。
晚上,金德江来了。进门先掏出一包“新安江”,丢给陈革明。金德江嘘寒问暖,嘴上说得很客气,眉头却一直锁着。
陈革明窥测出他的心思,淡淡地一笑,说:
“男子汉敢作敢当,我决不会牵连别人!德江,等民兵巡逻后,我就进城去。”
陈革明果不失言,听到巡逻的民兵返回,他把湿衣服一卷,启程;钱红英也没作声,略作收拾,锁了门跟着陈革明进了城。钱红英进城似乎感到是种义不容辞;牵肠挂肚地在家里等消息,不如“偏向虎山行”!
望着钱红英的背影,金德江的嘴半天没合拢。他真后悔来,还是林木森说得对。不对!林木森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为什么不告诉我?
陈革明要钱红英和他相距三五米跟着,交待说:
“如果有什么事,就说不认识我。”
钱红英听了,反而走得更拢;俩人肩并肩地走着,她总想着昨晚的梦……“如果真被人追,我跑不动了,他会抱着我逃吗?会,一定会!”
没有月亮,陈革明握着手电筒又不敢照亮;进城一条大路,手电晃动,老远就会被人看到。提心吊胆、一路匆匆,出了龙溪公社什么事也没有。偶尔遇上几个人,谁都是急于赶路,擦身而过,招呼都没一个。“九.一三” 扰得人心惶然,谁还顾得上一二个“小毛贼”?
到湖滨公社,俩人气喘吁吁地,钱红英几乎跟不上了;陈革明放慢了脚步,到潘公桥时,他几乎是挽着她上掺着她下。
这时又有了一个问题,该分手了。
湖兴城灯火点点,俩人站在潘公桥堍石砎上,相互望望,谁也没作声,坐下了。河风很大,出了汗的身体凉飕飕地。陈革明裹紧衣服时,发现钱红英蜷缩的身体在颤栗,便脱下上衣给她披上。钱红英心里一阵热,把衣服还给他,陈革明再次披上来时,钱红英倒在了他的怀中。陈革明略忖,披衣的手搂住了她,他感受到钱红英颤栗得更厉害。
陈革明知道钱红英此时回家不好向大人交代,说:“走。”
他的声音很低,语气却很坚定。
钱红英跟着他走,第一次进了城东的“荷花池”住宅区。
湖兴“荷花池”,宋代已有名,至元代,为著名书画大师赵孟兆的别业,当时被誉为“吴山一绝”。到后来,受到兵烫影响,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荒漠的园址和众多的诗文记载。而后,有些巨贾富商利用中心湖面,用堤、桥相连接,在此修建别业;解放后,把没收巨贾富商的别业作番修整,围了几处小园改造成了地、县领导住宅区。
一条小巷夹在围墙之间,围墙很厚实,二米多高,盖着琉璃瓦。两边围墙里各是地、县、城里领导的住宅。小巷是用小青砖铺的,拼有花纹。没有路灯,没有月亮,两边围墙里茂密树冠沙沙作响,透射出星点光斑,七弯八拐来到小巷尽头,这里是一处僻静的小院。
陈革明从一个墙缝里勾出片钥匙,僻静小院院庭花凋草旺,屋里堆得杂乱无章。陈革明父母去了“五七干校”,兄妹四人全“上山下乡”;由于一些老关系, 在杭州读书的哥哥和姐姐去了“北大荒”,妹妹县里照顾,去了“浙江建设兵团”。陈革明当时还在“审查”,因祸得福,出来成了散户,由街道办安置,就近下到了龙溪。陈革明嘲弄地介绍说:
“这里原是我家的书房。解放前,爷爷不许父亲他们参与生意,白天让他在这里读书;后来父亲利用这里搞‘地下工作’,储存‘抗日’物资。现在我家被从‘荷花池’小楼里赶出来了,这里成了‘避难所’;父母严禁他人来,红英,你是这里的第一个女客人。”
上下五千年,纠葛在文章,无论多少辛酸泪,留于他人讲。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在徐武哪里与陈革明相遇后,钱红英的心不时地泛起波澜。陈革明的言谈无不充满着诱惑,往日破碎的事情、点滴的碎片弥合复圆了。纸条被火烧毁,纸条上的情意比火更炽热。纯真姑娘的心,象荷花浸污不染、洁净无暇。纯真姑娘的意,象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粒粒晶莹,滴滴转动。
就象一场春梦。再次见面,陈革明竟然如此地狼狈。浑身透湿,面色苍白,双眼惊恐,牙齿磕打得“卡、卡”作响……
十月十四日,天黑漆漆地,风飕飕地;钱红英被敲窗声惊醒,她紧紧地搂住被窝,一声也不敢吭。
“红英,是我……”
“谁……”钱红英听出是陈革明。她想都没想,跳下床,立刻开了门。
陈革明反身把门关上,哆嗦着身躯紧紧地抵住门,生怕有人尾随进来。面对满脸惊恐的钱红英,陈革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红英,救我……”就瘫坐在地上。
钱红英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必要说。显然杨慧丽说对了,陈革明他们是在作……今天“栽”了。钱红英倒了杯开水,毫不吝啬地舀了三满匙红糖;这是姆妈让她“经期”时补身体的,每次钱红英只放一平匙。陈革明双手捧着搪瓷杯,颤抖的牙齿敲打着杯口。
钱红英烧了锅热水让陈革明擦拭身体,怕他冷,钱红英把仅有的一梱黄麻杆烧了。问题还是出来了,陈革明没衣服换。钱红英只好找件衬衣让陈革明围束在下身,让他上床去用被子捂住。
等钱红英洗好衣,在小厨房里晾好,陈革明已经睡着了。
陈革明睡得好安稳,恬静的脸上浮现着一抺笑。钱红英静静地望着,脸上泛起红晕。她不忍心打扰他,披上棉袄坐在小凳上扒在床边睡。
钱红英很奇怪,自己会这样毫无顾及地接纳了他。陈革明现在所作的行径,是东门外作坊街最不能容忍的。
作坊街上都是靠两只手刨吃的手艺人,他们从事着最微不足道的工作,他们不为社会重视,社会却一日也少不得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心态,懂得知足常乐,从他们脸上能看到最质朴的谦和,一种亲切的真实感。在作坊街上,大家几乎可以敞开大门睡觉、外出,屋里的东西从不会丢窃,大家知道,每一小块铁皮、一根铁钉、一块布头都是邻居吃饭的来源。
在学校,有一次肖俊文要请班上几个家庭贫困同学吃“丁记千张包子”, 同学们一阵欢呼。想到轻薄有韧性,馅料香浓汁鲜千张包子,就连洁白粗实的绿豆丝粉都让钱红英咽口水。
钱红英没有去,因为她知道肖俊文的钱来历不明,这种钱会遭到后爸和姆妈的不耻。
每当完成一批加工活,姆妈会烧碗红烧肉,一家六个人围坐桌边。后爸总抿口黄酒说:“劳动最光荣。用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不贪不奸不偷不盗,堂堂正正作人,就是腊月打雷也不心惊肉跳!”
听到乡里“田头乱话”都红脸的钱红英,今天自己却把贼迎进家,让他睡在自己床上。单是留宿一个男人在屋里,传出去就丢脸。为什么会这样?见到陈革明象见到了亲人,象是见到时时惦念,久别归来的亲人……
世上最纯洁的是爱,世上最令人无法捉摸、无法控制的是情。
钱红英扒在床边,一直在作梦,总是梦着和陈革明一起被人追逐……她大口地喘息,拼命地跑,可手脚麻木,怎么跑也迈不动脚;眼看追逐的人越来越近,转眼间,陈革明却不见了踪影,急得她大声地呼喊,嗓子眼象被卡住了,发不出声,她哭了……突然,陈革明来到她身边,骑着学校骑的那一辆“永久”自行车,伸手把她托抱在前档上,向前飞奔……在陈革明的怀里,她感到了一种依恋,一种甜蜜,一种幸福;情不自禁地转身搂住陈革明的脖颈……
手撞在墙壁上,钱红英醒了。她躺在床上了,陈革明坐在小凳扒在床边,身体蜷缩一团。钱红英的棉袄根本遮不住他裸露的身躯……让他也上床来?钱红英的面靥绯红,再一想,孤男寡女已同居一室,只要俩人洁身自爱,同不同张床还有什么区别。刚才不是被他抱上床的吗?湖兴有句俗话: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钱红英推醒陈革明,她挪向墙壁,空出了半张床。
陈革明略作犹豫睡在了床上,伸展了身躯真舒服。钱红英却受不了,陈革明的脚真臭!矜持再三,等听见了陈革明的鼾声,她用棉袄盖住他的脚。
钱红英又作梦了,作的全是甜甜的,羞涩的,令人高兴的事,湖兴一中的花圃百花绽放,彩蝶蹁舞,花好香……
清晨,钱红英醒了。
陈革明睡得正香,两条腿垂在床下,棉袄搁在床档上。他的双手压在身下?钱红英一怔,脸红了;显然他是怕睡着了无意“冒犯”而“自缚”。真君子风范!钱红英轻轻地把陈革明的双脚移上床,就在替他盖被子的时候,羞赧涌上;由于“晨勃”,围束在陈革明下身的衬衣象顶“帐篷”……
钱红英决定还是去找徐武。陈革明与林木森、徐武的身材差不多,徐武要壮实些,但林木森住在舅舅家,不方便;特别是他的表妹,就象杨慧丽所说:“乡下人就是乡下人!只要‘女知青’去找,她那双眼睛象刀子一样。看得那么紧,一个不识时务的戆头,就她当成宝贝似地。”
在钱北,林木森是“知青”中的另类,总是被人议论。杨慧丽看不起林木森,更看不起他的婚姻!“四花旦”也经常谈论,褒贬不一。
徐武听了钱红英说,拧了拧眉,说:“我一会就到。”
钱红英刚出门,徐武又盯了一句:“红英,暂时不要告诉慧丽!”
路过钱北街,钱红英站住了。她没有“烟票”,咬咬牙买了包不要烟票的“新安江”。
陈革明已起床,穿着湿的短裤,披着棉被,身上显露出几条伤痕与青紫瘀斑。见到香烟,眼睛顿时放了光。瞧着他贪婪地吸烟,钱红英感到了宽慰;二角四分钱几乎是她全部“家当”的一半,如果能济困扶危,她心甘情愿。
今天大队要召开“重要会议”,通知名生产队社员不许在村子附近逗留。想想真幸运,钱红英可以不出工,还免了社员来串门。
徐武很快来了,带来一套衣裤。他们商议如何离开,想了几套方案,最后还是决定由徐武先去联络肖俊文。
晚上,金德江来了。进门先掏出一包“新安江”,丢给陈革明。金德江嘘寒问暖,嘴上说得很客气,眉头却一直锁着。
陈革明窥测出他的心思,淡淡地一笑,说:
“男子汉敢作敢当,我决不会牵连别人!德江,等民兵巡逻后,我就进城去。”
陈革明果不失言,听到巡逻的民兵返回,他把湿衣服一卷,启程;钱红英也没作声,略作收拾,锁了门跟着陈革明进了城。钱红英进城似乎感到是种义不容辞;牵肠挂肚地在家里等消息,不如“偏向虎山行”!
望着钱红英的背影,金德江的嘴半天没合拢。他真后悔来,还是林木森说得对。不对!林木森知道会有这么一出,为什么不告诉我?
陈革明要钱红英和他相距三五米跟着,交待说:
“如果有什么事,就说不认识我。”
钱红英听了,反而走得更拢;俩人肩并肩地走着,她总想着昨晚的梦……“如果真被人追,我跑不动了,他会抱着我逃吗?会,一定会!”
没有月亮,陈革明握着手电筒又不敢照亮;进城一条大路,手电晃动,老远就会被人看到。提心吊胆、一路匆匆,出了龙溪公社什么事也没有。偶尔遇上几个人,谁都是急于赶路,擦身而过,招呼都没一个。“九.一三” 扰得人心惶然,谁还顾得上一二个“小毛贼”?
到湖滨公社,俩人气喘吁吁地,钱红英几乎跟不上了;陈革明放慢了脚步,到潘公桥时,他几乎是挽着她上掺着她下。
这时又有了一个问题,该分手了。
湖兴城灯火点点,俩人站在潘公桥堍石砎上,相互望望,谁也没作声,坐下了。河风很大,出了汗的身体凉飕飕地。陈革明裹紧衣服时,发现钱红英蜷缩的身体在颤栗,便脱下上衣给她披上。钱红英心里一阵热,把衣服还给他,陈革明再次披上来时,钱红英倒在了他的怀中。陈革明略忖,披衣的手搂住了她,他感受到钱红英颤栗得更厉害。
陈革明知道钱红英此时回家不好向大人交代,说:“走。”
他的声音很低,语气却很坚定。
钱红英跟着他走,第一次进了城东的“荷花池”住宅区。
湖兴“荷花池”,宋代已有名,至元代,为著名书画大师赵孟兆的别业,当时被誉为“吴山一绝”。到后来,受到兵烫影响,荡然无存,只留下一片荒漠的园址和众多的诗文记载。而后,有些巨贾富商利用中心湖面,用堤、桥相连接,在此修建别业;解放后,把没收巨贾富商的别业作番修整,围了几处小园改造成了地、县领导住宅区。
一条小巷夹在围墙之间,围墙很厚实,二米多高,盖着琉璃瓦。两边围墙里各是地、县、城里领导的住宅。小巷是用小青砖铺的,拼有花纹。没有路灯,没有月亮,两边围墙里茂密树冠沙沙作响,透射出星点光斑,七弯八拐来到小巷尽头,这里是一处僻静的小院。
陈革明从一个墙缝里勾出片钥匙,僻静小院院庭花凋草旺,屋里堆得杂乱无章。陈革明父母去了“五七干校”,兄妹四人全“上山下乡”;由于一些老关系, 在杭州读书的哥哥和姐姐去了“北大荒”,妹妹县里照顾,去了“浙江建设兵团”。陈革明当时还在“审查”,因祸得福,出来成了散户,由街道办安置,就近下到了龙溪。陈革明嘲弄地介绍说:
“这里原是我家的书房。解放前,爷爷不许父亲他们参与生意,白天让他在这里读书;后来父亲利用这里搞‘地下工作’,储存‘抗日’物资。现在我家被从‘荷花池’小楼里赶出来了,这里成了‘避难所’;父母严禁他人来,红英,你是这里的第一个女客人。”
上下五千年,纠葛在文章,无论多少辛酸泪,留于他人讲。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