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 第二十章赵青山之墓
今天是夏明理的头七。
夏明理撞死后,日本人偷偷将其抛晚上那个 尸荒野,被抗日群众发现才将他挖坑掩埋,。他的坟就在乱松岗对面的松柏苍翠之间。晚上
赵青山和小乐一行走进树林,隐隐约约看见前面墓地似乎有很多人,便停了脚步,让小乐和阿牛先过去看看。
小乐和阿牛就继续往前走,行至距离夏老先生的坟墓二十多米的地方,小乐突然粘住不动了,因为他发现右前方的荆棘丛中,有一座很大的坟茔,坟前的石碑上刻着“赵青山之墓”五个字。
阿牛见小乐拔脚向右前方冲去,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赶紧跟了上去。
“怎么回事?大哥不是活的好好的吗、难道有同名同姓的?”阿牛问小乐。
小乐没出声,打他第一眼看见这个坟墓起,他就在想,这是不是月娥返回中国后闻讯父亲已死,为了祭奠的方便就在这里给父亲垒了一个坟墓,以表达对父亲的哀悼。转瞬一想,他又觉不对,如果这坟墓是月娥修造的,为何碑文上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除了赵青山之墓五个字,整个碑上再找不出第六个字来,做女儿的,怎么会如此草率的给父亲立碑呢?
这个坟如果不是月娥垒的,那么会是谁呢?认识赵青山的人除了死去的乡亲,就是卧虎岭的弟兄,他们都不可能给赵青山修坟啊……难道是日本人?
想到这里,小乐拔脚就往回跑。阿牛也不明就里的跟在小乐身后往回跑。
“大哥,奇怪,前面有一座刻着你名字的坟墓。”
“我的坟墓?走,去看看。”
站在这座刻着”赵青山之墓”的坟茔前,赵青山也陷入了沉思。
从坟墓上的泥土成色来开,坟不是新近垒的,由此赵青山断定,垒这个坟墓的人不是月娥。但墓前碗碟里的祭品又证实月娥来过这里。
碗碟里的祭品是赵青山喜欢的“三鲜豆皮”“面窝”等。
“月娥来过。”赵青山自言自语地说。
“大哥,你确定月娥真的来过这里?”
“确定!但这坟不是月娥修的,他们要月娥为他们做事,肯定就利用我的死大做文章。”赵青山边说边蹲了下去,因为他看见草丛里有几个烟头。
月娥学会吸烟了吗?他心里问自己。五个烟头不是一个牌子,且烟头上的字不是中文,难道是日本人陪月娥一起来的?
“走!”赵青山突然一声喊,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夏明理坟前已经没有人了,他们在夏明理坟前耽误了半个多小时,便匆匆进城去了。
以前,赵青山对月娥的回归,只是一个感觉,而今,坟墓前的祭品,明明白白表明赵月娥已经回到葛城来了,所以,他急切地想找到月娥。
因为脸上的伤痕,赵青山的脸由普通变得特殊。为了不让人记住这张特殊的脸,赵青山是由小乐和阿牛推着进入葛城的。
他躺在板车上,身上盖着一床又脏又烂的棉絮,脸盖得严严实实的,只有一双大脚露在外面。检查完了小乐和阿牛,皇协军上前准备揭被子,被小乐镇住了。
“军爷,揭不得,揭不得,我哥的病要传染人的。”
二鬼子一听,立即捂住了嘴巴,将手一挥,小乐和阿牛就推着赵青山进去了。
进了城,阿牛将车推到一处断墙后藏起来,然后三人一起向悦宾楼走去。
午时虽然已过,但客人尚未散尽,大伟还在灶上忙碌,双喜在柜台里收大洋,看见赵青山跨了进来,冲口就喊了出来。
“大……”
“哟,你这伙计脑瓜子还挺好使的,知道我喜欢大头鱼,好,我们就先来一份红烧大头鱼。”
童锁来上菜,赵青山对他说,有什么情况等晚上再说。从悦宾楼出来,他们直接去了老爹的住所,敲门进去,只有老爹和田嫂在家。
“青山兄弟,你终于来了,老朱正念叨你呢。”田嫂说。
“青山,子玉和秋蝉咋没跟你一起来?城里这几天清静了,你让她们进城来吧。”
“老爹你放心,子玉和秋蝉去了一个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
“青山,你把子玉和秋蝉送到哪里去了?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田嫂,我也是最近才做的决定,如果你想去,我把你们都送走。”
“那好,等老朱回来你跟他说,他就听你的。”
“老朱干啥去了?最近有没有异常情况?”
“没发现什么。老朱说坐吃山空,就到铜鼓巷摆摊卖小食去了。”
“那好,我们去铜鼓巷找他。”赵青山和小乐阿牛奔铜鼓巷去了。
老朱的摊子就摆在铜鼓巷巷口边上,远远的,赵青山就看见老朱在收拾摊子。
“兄弟,啥时候到的?”老朱问。
“刚来一会,过来看看你,你这里最近有什么情况吗?”
“我这边还好,就是大伟那边好像被人暗中监视了。大伟说他店门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擦鞋的年轻男人,有事没事总往店里看。”
“我就是来给你商量这事的,我的意思是把店卖了,在西城这边开家茶馆,你看怎么样?”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那我明天就去找买家。那边一出手,我们这边就买进。”老朱说。
“好,就这么办。老朱,田嫂快生了吧?”
“还有两个多月才到预产期。”老朱好像还很内行。
“老朱,我把子玉和秋蝉送到新四军根据地去了,你看是不是把田嫂和老爹也送走,这样,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新四军我早在部队就听说过。你怎么突然想起把她们送走?你怎么和新四军联系上的?”
“我们去古塘镇找夏医生,碰巧救了一个gcd,这位gcd后来给我来了一封信。邀请我们到他们那边去。”
“原来这样。”
“还不是这样。鬼子进剿龙潭乡新四军吃了败仗,退回古塘镇休整,我们去偷袭,子玉和夏医生的徒弟小煜认识了,小煜在我们偷袭的第二天就去了根据地,她后来给子玉来了一封信,我才打定主意让子玉和秋蝉过去的。”
“也好,如果把田嫂和老爹送走,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杀鬼子了。”
田嫂和老爹的去留就这么三言两语定了下来。老朱担着挑子回去后,赵青山让小乐和阿牛各去租一辆黄包车拉客。自己一人找大伟去了。
在距离悦宾楼五十多米处他停住了脚步,他站在一根门柱后面,用眼睛将悦宾楼周围搜索了一阵,果然发现店门左侧有一个擦鞋的。
于是,他拐进了胡同,他想去看看后门有什么动静。
还好,后门没动静。
双喜正蹲在后门边摆弄擦鞋的家什,看见赵青山进了门,急忙到前堂对大伟说,大哥来了。大伟立即就脱了围裙到后院来了。
“大哥,你总算来了,我有情况向你汇报。”大伟看见赵青山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汇报情况,看来这里的问题真还不少。
“我听老朱讲了一些,你再说说具体情况吧。”
“我接手不久,店里来了一个很奇怪的年轻人,他每次来都是一个打扮:西装外面穿一件黑色风衣,头上戴一顶宽檐黑帽,就连眼镜也是黑色的。虽然他故意把帽檐压得很低,但我总感觉那张脸的轮廓好像在哪里见过。特别是他那双眼睛很好奇,好像眼睛后面还藏着一双眼睛”
“看来敌人已经怀疑这里了。”
“有一次,突然撞进来几个端着枪的鬼子,他们说看见一个共党跑进来了,要搜查,在这里还折腾了一阵子才离开。”
“真有人跑进来吗?”
“没有,我看是鬼子找借口搜查。”
“这里已经不安全,明天不要开业了,今晚就挂个牌子出去,说老家有急事,停业几天,然后暗中找买家,把店子打出去,我们另在西城开家茶馆,这个我已经和老朱商议好了。关门后你和双喜童锁把东西打点好,立即离开这里,到来喜客栈暂时住几宿。”
安排好这一切,赵青山返回老爹住处,等天色暗下来,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乞丐。
一个小时后,大街上出现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乞丐。每看见有太太小姐路过,他便凑到跟前举着破碗,嘶哑着嗓子喊着“太太小姐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孤老头吧。”
小乐和阿牛各租了一辆黄包车,满大街转悠兜揽生意,然而,上他们车的客人大都是女眷。赵青山给他们看过月娥两年前寄来的照片,所以,来来往往中,他们时刻关注着身边走过的任何一个年轻女性。
乞丐端着破碗,不知疲倦地转了这条街又转那条街,他多么希望在大街的某一角落,能和女儿奇迹般的相遇。
求金币,求打裳!
夏明理撞死后,日本人偷偷将其抛晚上那个 尸荒野,被抗日群众发现才将他挖坑掩埋,。他的坟就在乱松岗对面的松柏苍翠之间。晚上
赵青山和小乐一行走进树林,隐隐约约看见前面墓地似乎有很多人,便停了脚步,让小乐和阿牛先过去看看。
小乐和阿牛就继续往前走,行至距离夏老先生的坟墓二十多米的地方,小乐突然粘住不动了,因为他发现右前方的荆棘丛中,有一座很大的坟茔,坟前的石碑上刻着“赵青山之墓”五个字。
阿牛见小乐拔脚向右前方冲去,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赶紧跟了上去。
“怎么回事?大哥不是活的好好的吗、难道有同名同姓的?”阿牛问小乐。
小乐没出声,打他第一眼看见这个坟墓起,他就在想,这是不是月娥返回中国后闻讯父亲已死,为了祭奠的方便就在这里给父亲垒了一个坟墓,以表达对父亲的哀悼。转瞬一想,他又觉不对,如果这坟墓是月娥修造的,为何碑文上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除了赵青山之墓五个字,整个碑上再找不出第六个字来,做女儿的,怎么会如此草率的给父亲立碑呢?
这个坟如果不是月娥垒的,那么会是谁呢?认识赵青山的人除了死去的乡亲,就是卧虎岭的弟兄,他们都不可能给赵青山修坟啊……难道是日本人?
想到这里,小乐拔脚就往回跑。阿牛也不明就里的跟在小乐身后往回跑。
“大哥,奇怪,前面有一座刻着你名字的坟墓。”
“我的坟墓?走,去看看。”
站在这座刻着”赵青山之墓”的坟茔前,赵青山也陷入了沉思。
从坟墓上的泥土成色来开,坟不是新近垒的,由此赵青山断定,垒这个坟墓的人不是月娥。但墓前碗碟里的祭品又证实月娥来过这里。
碗碟里的祭品是赵青山喜欢的“三鲜豆皮”“面窝”等。
“月娥来过。”赵青山自言自语地说。
“大哥,你确定月娥真的来过这里?”
“确定!但这坟不是月娥修的,他们要月娥为他们做事,肯定就利用我的死大做文章。”赵青山边说边蹲了下去,因为他看见草丛里有几个烟头。
月娥学会吸烟了吗?他心里问自己。五个烟头不是一个牌子,且烟头上的字不是中文,难道是日本人陪月娥一起来的?
“走!”赵青山突然一声喊,然后大步向前走去,
夏明理坟前已经没有人了,他们在夏明理坟前耽误了半个多小时,便匆匆进城去了。
以前,赵青山对月娥的回归,只是一个感觉,而今,坟墓前的祭品,明明白白表明赵月娥已经回到葛城来了,所以,他急切地想找到月娥。
因为脸上的伤痕,赵青山的脸由普通变得特殊。为了不让人记住这张特殊的脸,赵青山是由小乐和阿牛推着进入葛城的。
他躺在板车上,身上盖着一床又脏又烂的棉絮,脸盖得严严实实的,只有一双大脚露在外面。检查完了小乐和阿牛,皇协军上前准备揭被子,被小乐镇住了。
“军爷,揭不得,揭不得,我哥的病要传染人的。”
二鬼子一听,立即捂住了嘴巴,将手一挥,小乐和阿牛就推着赵青山进去了。
进了城,阿牛将车推到一处断墙后藏起来,然后三人一起向悦宾楼走去。
午时虽然已过,但客人尚未散尽,大伟还在灶上忙碌,双喜在柜台里收大洋,看见赵青山跨了进来,冲口就喊了出来。
“大……”
“哟,你这伙计脑瓜子还挺好使的,知道我喜欢大头鱼,好,我们就先来一份红烧大头鱼。”
童锁来上菜,赵青山对他说,有什么情况等晚上再说。从悦宾楼出来,他们直接去了老爹的住所,敲门进去,只有老爹和田嫂在家。
“青山兄弟,你终于来了,老朱正念叨你呢。”田嫂说。
“青山,子玉和秋蝉咋没跟你一起来?城里这几天清静了,你让她们进城来吧。”
“老爹你放心,子玉和秋蝉去了一个比这里更安全的地方。”
“青山,你把子玉和秋蝉送到哪里去了?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田嫂,我也是最近才做的决定,如果你想去,我把你们都送走。”
“那好,等老朱回来你跟他说,他就听你的。”
“老朱干啥去了?最近有没有异常情况?”
“没发现什么。老朱说坐吃山空,就到铜鼓巷摆摊卖小食去了。”
“那好,我们去铜鼓巷找他。”赵青山和小乐阿牛奔铜鼓巷去了。
老朱的摊子就摆在铜鼓巷巷口边上,远远的,赵青山就看见老朱在收拾摊子。
“兄弟,啥时候到的?”老朱问。
“刚来一会,过来看看你,你这里最近有什么情况吗?”
“我这边还好,就是大伟那边好像被人暗中监视了。大伟说他店门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擦鞋的年轻男人,有事没事总往店里看。”
“我就是来给你商量这事的,我的意思是把店卖了,在西城这边开家茶馆,你看怎么样?”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那我明天就去找买家。那边一出手,我们这边就买进。”老朱说。
“好,就这么办。老朱,田嫂快生了吧?”
“还有两个多月才到预产期。”老朱好像还很内行。
“老朱,我把子玉和秋蝉送到新四军根据地去了,你看是不是把田嫂和老爹也送走,这样,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新四军我早在部队就听说过。你怎么突然想起把她们送走?你怎么和新四军联系上的?”
“我们去古塘镇找夏医生,碰巧救了一个gcd,这位gcd后来给我来了一封信。邀请我们到他们那边去。”
“原来这样。”
“还不是这样。鬼子进剿龙潭乡新四军吃了败仗,退回古塘镇休整,我们去偷袭,子玉和夏医生的徒弟小煜认识了,小煜在我们偷袭的第二天就去了根据地,她后来给子玉来了一封信,我才打定主意让子玉和秋蝉过去的。”
“也好,如果把田嫂和老爹送走,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杀鬼子了。”
田嫂和老爹的去留就这么三言两语定了下来。老朱担着挑子回去后,赵青山让小乐和阿牛各去租一辆黄包车拉客。自己一人找大伟去了。
在距离悦宾楼五十多米处他停住了脚步,他站在一根门柱后面,用眼睛将悦宾楼周围搜索了一阵,果然发现店门左侧有一个擦鞋的。
于是,他拐进了胡同,他想去看看后门有什么动静。
还好,后门没动静。
双喜正蹲在后门边摆弄擦鞋的家什,看见赵青山进了门,急忙到前堂对大伟说,大哥来了。大伟立即就脱了围裙到后院来了。
“大哥,你总算来了,我有情况向你汇报。”大伟看见赵青山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汇报情况,看来这里的问题真还不少。
“我听老朱讲了一些,你再说说具体情况吧。”
“我接手不久,店里来了一个很奇怪的年轻人,他每次来都是一个打扮:西装外面穿一件黑色风衣,头上戴一顶宽檐黑帽,就连眼镜也是黑色的。虽然他故意把帽檐压得很低,但我总感觉那张脸的轮廓好像在哪里见过。特别是他那双眼睛很好奇,好像眼睛后面还藏着一双眼睛”
“看来敌人已经怀疑这里了。”
“有一次,突然撞进来几个端着枪的鬼子,他们说看见一个共党跑进来了,要搜查,在这里还折腾了一阵子才离开。”
“真有人跑进来吗?”
“没有,我看是鬼子找借口搜查。”
“这里已经不安全,明天不要开业了,今晚就挂个牌子出去,说老家有急事,停业几天,然后暗中找买家,把店子打出去,我们另在西城开家茶馆,这个我已经和老朱商议好了。关门后你和双喜童锁把东西打点好,立即离开这里,到来喜客栈暂时住几宿。”
安排好这一切,赵青山返回老爹住处,等天色暗下来,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乞丐。
一个小时后,大街上出现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乞丐。每看见有太太小姐路过,他便凑到跟前举着破碗,嘶哑着嗓子喊着“太太小姐行行好,可怜可怜我这孤老头吧。”
小乐和阿牛各租了一辆黄包车,满大街转悠兜揽生意,然而,上他们车的客人大都是女眷。赵青山给他们看过月娥两年前寄来的照片,所以,来来往往中,他们时刻关注着身边走过的任何一个年轻女性。
乞丐端着破碗,不知疲倦地转了这条街又转那条街,他多么希望在大街的某一角落,能和女儿奇迹般的相遇。
求金币,求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