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 第二章水中天刨猪
第二章“水中天”刨猪
年关逼近,城乡集镇一下就喧嚣起来。积满白雪的路上,挑担的、拉车的、背背篓的、骑毛驴的都脚步匆匆,尽管硝烟并未远去,但年还是要过的。祖宗留下的规矩怎么可能因为战争就废弃了呢?
赵青山也在这群进城置办年货的农民中间,他和大伟一人一个挑子,他挑的是桴炭,大伟挑的是山货。他们大概快一个月没进城了,自湖北完全沦陷以后,日军在葛城集结,驻军人数一下从先前的一万多人陡增至五万多。使葛城这个弹丸之地,仿佛成军营了,进进出出,到处都是日军士兵,这给赵青山暗杀行动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把目标转移到了周边集镇。如果赶巧,杀他三五几个鬼子是手到擒来的事。
进攻九头岭失利,进攻长沙的日军全部退回葛城休整,人多了,地儿就更显得小了,就是上个厕所,一不当心就碰上了日本兵。
葛城周边,日军正在抓紧时间修筑工事,赵青山和大伟也被抓去当了几天民夫。不过,鬼子抓他当民夫,算是倒了霉,不出三天,他就把修到一人多高的碉堡变成了一个土堆。
今天,他是特意来看秋蝉和子玉的。
天气太冷,城门口检查的事情就交给了汉奸,腰胯盒子炮的汉奸耀武扬威的检查过往行人。轮到赵青山和大伟了。
“干什么的,这桴炭里会不会藏着枪支啊?”一个口里叼着烟的汉奸抓过一根棍子,在桴炭里一阵乱插乱捅。
“我们是正正经经的山民,怎么会有那玩意啊,你就是送一杆枪给我,我也没胆儿要啊,长官,这个玩笑开不得,开不得的。”赵青山弯着腰,沙哑着嗓子说。
“去吧,去吧,量你也没那个胆儿,看你那熊样。”汉奸收起棍子,往赵青山身上一拍,放赵青山过去了。
“你这么多山货哪里来的?是不是窝山上当土匪顺带弄的?”汉奸蛮横地说。
“官爷,土匪早被皇军剿灭了,哪还有土匪啊,我如果是土匪,这不是送上门来挨枪子吗?我祖上十八代可都是老实人,……嘿嘿,官爷,如果你稀罕这玩意,我就孝敬你一些,来。都来,见者有份,往口袋捧啊,捧啊。”
“哟呵,不是一根筋啊?来,兄弟们,多捧点,这东西下酒可是好东西啊。”
进了城,两人一前一后扯开喉咙吆喝起来。
“桴炭,卖桴炭嘞——”
“卖山货嘞,卖山货嘞,价廉物美的山货嘞”
两人叫卖到正汉路时,看见迎面来了一队二狗子,为首的一个,举着喇叭高喊着:“皇军有令,16岁以上20岁以下的娃崽,立即到‘日华中学’报道读书,去了皇军有赏……”
走在喇叭旁边的一个二狗子手里拿着锣鼓,喇叭说几句,他就当当当地敲几下,两人的后面,是二十来个歪戴帽子斜穿衣的汉奸。
汉奸队伍一路喊着敲着向湘汉路去了,赵青山和罗大伟抬起挑子,又穿街过巷的叫卖起来。
冰天雪地,卖桴炭正是时候,赵青山的桴炭很快卖完了,而大伟的山货却只卖了一半,
“大哥,这什么时候能卖完啊?我看还是别卖了,我们看老朱去。”
“我们并不是专为卖几斤桴炭和山货来的,别急,好事不在忙上,再转转,说不定还能撞上一桩买卖。”
大伟不再说话,跟在赵青山后面有高声吆喝起来。两人从羊角胡同吆喝到华新街,又从华新街吆喝到平江路东民巷,再从东民巷吆喝到铜鼓街。
铜鼓街是一条街面很窄的背街,街中央有一个叫“水中天”的公共澡堂,一到冬天,澡堂的生意就如日中天红火得很,不管你有多冷,只要在澡堂里泡上半个时辰,保管你的身体热烘烘的的像刚出炉的烤红薯。
“卖山货嘞,卖山货——”大伟又长声幺幺地喊起来。
突然,赵青山转身对大伟嘘了一声,大伟立即缄了口,他随着赵青山的目光看过去,看见了水中天门口出现的日本士兵。
“生意来了。”赵青山轻轻对大伟说。
“大哥,这两幅挑子咋办?”
“先找个地方藏起来,等会出来,我们还用得着。”
“好,你等着,”大伟把两副挑子叠在一起,飞快的向巷口奔去,不到三分钟,他空手回来了,于是两人一起进了澡堂。
十五分钟后,两人从澡堂的后院墙翻了出去。
大伟取出箩筐,两人吆喝着,快步进入了平江路,然后往右一拐,来到了湘汉路。
湘汉路是葛城横贯南北的一条大街,没有住家户,喊也是白喊,大伟就闭了口。走到西单路口,突然从里面杀出来一队人马,走在前面的是一群不到二十岁的男女娃崽,他们的后面是一队日本兵。这些娃崽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赵青山和大伟不明白这是怎回事,就问旁边一个摆摊的中年男人。
“你不知道?日本人强迫我们中国孩子去他们办的汉奸学校学日语,这些孩子都是他们从家里,街上一个个抓来的,只要他们觉着适合读书年龄,就不问青红皂白抓起来。”
“他们这是往哪里去?”
“日华中学今天举行开学典礼。”
“走,跟上去看看。”赵青山对大伟说。
让占领区快成年的孩子学日语,是日本人临时想出来的主意,因此他们来不及修建学校,就占据了葛城师范女生部,女生就和男生合二为一了。因此,学校门口出现了两快招牌:左边是师范校,右边是日华中学。
这里于赵青山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他找马千里曾来过这里两次。但两次他都门卫拒之门外,今天,学校的大门完全敞开了。
赵青山往左边看了一眼,左边很安静,老师正在讲课。
右边的会场布置的花花绿绿,在“日华中学开学典礼”的横幅下坐着联络官松井弘秀,教育科长洪本太郎,日语教员龟田恬一,伪市长郭怀忠、教育科副科长吴登奎,维持会长张方泰、亚泰银行行长刘佐水等,连反动文人杨开忻、奚允常也都一一在座。会场下的前面几排,坐着的是汉奸和亲日派的子女,被强迫来的学生全都在后面的位置坐了,他们的身边是维持次序的皇协军。
伪市长郭怀忠致开幕词时,赵青山拉着大伟离开了。
永贵正和老朱田嫂谈论什么,看见青山来了,永贵就说:“大哥,你终于来了,双喜和童锁都被日本人抓走了。”
“别急,别急,今天的情况我都看见了。”
“你都看见了?为啥不想办法救啊?”永贵不解。
“唉,青山不救肯定有他不救的道理,青山,你说呢?”
“我是这么想的,双喜和童锁学会了日语,我们装鬼子就方便了。”
“对,我们缴获的鬼子服装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青山兄弟,你这样一说,他们就可以放心了。”老朱长长舒了一口气。
求金币,求打裳!
年关逼近,城乡集镇一下就喧嚣起来。积满白雪的路上,挑担的、拉车的、背背篓的、骑毛驴的都脚步匆匆,尽管硝烟并未远去,但年还是要过的。祖宗留下的规矩怎么可能因为战争就废弃了呢?
赵青山也在这群进城置办年货的农民中间,他和大伟一人一个挑子,他挑的是桴炭,大伟挑的是山货。他们大概快一个月没进城了,自湖北完全沦陷以后,日军在葛城集结,驻军人数一下从先前的一万多人陡增至五万多。使葛城这个弹丸之地,仿佛成军营了,进进出出,到处都是日军士兵,这给赵青山暗杀行动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把目标转移到了周边集镇。如果赶巧,杀他三五几个鬼子是手到擒来的事。
进攻九头岭失利,进攻长沙的日军全部退回葛城休整,人多了,地儿就更显得小了,就是上个厕所,一不当心就碰上了日本兵。
葛城周边,日军正在抓紧时间修筑工事,赵青山和大伟也被抓去当了几天民夫。不过,鬼子抓他当民夫,算是倒了霉,不出三天,他就把修到一人多高的碉堡变成了一个土堆。
今天,他是特意来看秋蝉和子玉的。
天气太冷,城门口检查的事情就交给了汉奸,腰胯盒子炮的汉奸耀武扬威的检查过往行人。轮到赵青山和大伟了。
“干什么的,这桴炭里会不会藏着枪支啊?”一个口里叼着烟的汉奸抓过一根棍子,在桴炭里一阵乱插乱捅。
“我们是正正经经的山民,怎么会有那玩意啊,你就是送一杆枪给我,我也没胆儿要啊,长官,这个玩笑开不得,开不得的。”赵青山弯着腰,沙哑着嗓子说。
“去吧,去吧,量你也没那个胆儿,看你那熊样。”汉奸收起棍子,往赵青山身上一拍,放赵青山过去了。
“你这么多山货哪里来的?是不是窝山上当土匪顺带弄的?”汉奸蛮横地说。
“官爷,土匪早被皇军剿灭了,哪还有土匪啊,我如果是土匪,这不是送上门来挨枪子吗?我祖上十八代可都是老实人,……嘿嘿,官爷,如果你稀罕这玩意,我就孝敬你一些,来。都来,见者有份,往口袋捧啊,捧啊。”
“哟呵,不是一根筋啊?来,兄弟们,多捧点,这东西下酒可是好东西啊。”
进了城,两人一前一后扯开喉咙吆喝起来。
“桴炭,卖桴炭嘞——”
“卖山货嘞,卖山货嘞,价廉物美的山货嘞”
两人叫卖到正汉路时,看见迎面来了一队二狗子,为首的一个,举着喇叭高喊着:“皇军有令,16岁以上20岁以下的娃崽,立即到‘日华中学’报道读书,去了皇军有赏……”
走在喇叭旁边的一个二狗子手里拿着锣鼓,喇叭说几句,他就当当当地敲几下,两人的后面,是二十来个歪戴帽子斜穿衣的汉奸。
汉奸队伍一路喊着敲着向湘汉路去了,赵青山和罗大伟抬起挑子,又穿街过巷的叫卖起来。
冰天雪地,卖桴炭正是时候,赵青山的桴炭很快卖完了,而大伟的山货却只卖了一半,
“大哥,这什么时候能卖完啊?我看还是别卖了,我们看老朱去。”
“我们并不是专为卖几斤桴炭和山货来的,别急,好事不在忙上,再转转,说不定还能撞上一桩买卖。”
大伟不再说话,跟在赵青山后面有高声吆喝起来。两人从羊角胡同吆喝到华新街,又从华新街吆喝到平江路东民巷,再从东民巷吆喝到铜鼓街。
铜鼓街是一条街面很窄的背街,街中央有一个叫“水中天”的公共澡堂,一到冬天,澡堂的生意就如日中天红火得很,不管你有多冷,只要在澡堂里泡上半个时辰,保管你的身体热烘烘的的像刚出炉的烤红薯。
“卖山货嘞,卖山货——”大伟又长声幺幺地喊起来。
突然,赵青山转身对大伟嘘了一声,大伟立即缄了口,他随着赵青山的目光看过去,看见了水中天门口出现的日本士兵。
“生意来了。”赵青山轻轻对大伟说。
“大哥,这两幅挑子咋办?”
“先找个地方藏起来,等会出来,我们还用得着。”
“好,你等着,”大伟把两副挑子叠在一起,飞快的向巷口奔去,不到三分钟,他空手回来了,于是两人一起进了澡堂。
十五分钟后,两人从澡堂的后院墙翻了出去。
大伟取出箩筐,两人吆喝着,快步进入了平江路,然后往右一拐,来到了湘汉路。
湘汉路是葛城横贯南北的一条大街,没有住家户,喊也是白喊,大伟就闭了口。走到西单路口,突然从里面杀出来一队人马,走在前面的是一群不到二十岁的男女娃崽,他们的后面是一队日本兵。这些娃崽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垂头丧气,赵青山和大伟不明白这是怎回事,就问旁边一个摆摊的中年男人。
“你不知道?日本人强迫我们中国孩子去他们办的汉奸学校学日语,这些孩子都是他们从家里,街上一个个抓来的,只要他们觉着适合读书年龄,就不问青红皂白抓起来。”
“他们这是往哪里去?”
“日华中学今天举行开学典礼。”
“走,跟上去看看。”赵青山对大伟说。
让占领区快成年的孩子学日语,是日本人临时想出来的主意,因此他们来不及修建学校,就占据了葛城师范女生部,女生就和男生合二为一了。因此,学校门口出现了两快招牌:左边是师范校,右边是日华中学。
这里于赵青山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他找马千里曾来过这里两次。但两次他都门卫拒之门外,今天,学校的大门完全敞开了。
赵青山往左边看了一眼,左边很安静,老师正在讲课。
右边的会场布置的花花绿绿,在“日华中学开学典礼”的横幅下坐着联络官松井弘秀,教育科长洪本太郎,日语教员龟田恬一,伪市长郭怀忠、教育科副科长吴登奎,维持会长张方泰、亚泰银行行长刘佐水等,连反动文人杨开忻、奚允常也都一一在座。会场下的前面几排,坐着的是汉奸和亲日派的子女,被强迫来的学生全都在后面的位置坐了,他们的身边是维持次序的皇协军。
伪市长郭怀忠致开幕词时,赵青山拉着大伟离开了。
永贵正和老朱田嫂谈论什么,看见青山来了,永贵就说:“大哥,你终于来了,双喜和童锁都被日本人抓走了。”
“别急,别急,今天的情况我都看见了。”
“你都看见了?为啥不想办法救啊?”永贵不解。
“唉,青山不救肯定有他不救的道理,青山,你说呢?”
“我是这么想的,双喜和童锁学会了日语,我们装鬼子就方便了。”
“对,我们缴获的鬼子服装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青山兄弟,你这样一说,他们就可以放心了。”老朱长长舒了一口气。
求金币,求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