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巧玉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十年光景 变化重重

    时光荏苒,慧娘和巧语归家已经十年了。巧玉十六岁了,亭亭玉立,美艳无比。和当年的慧娘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的慧娘是一朵富贵的芙蓉花,巧玉则是一朵娇艳的百合花。

    当年慧娘坐的船靠岸后,皇贵妃,慧娘,巧玉依次上岸。致远早已在岸上等候着,恭敬的走过去,先给皇贵妃行了大礼。等着一行人护送皇贵妃离开,只剩下严家的人。致远郑重的给姐姐行了礼,慧娘走过去,扶起弟弟。6年后,姐弟俩再次见面,痛哭不已。站在一旁的巧玉也陪着一起伤心落泪。

    致远见姐姐身边的女孩哭的像了泪人儿一般,猜想她必是一直没能谋面的巧玉。劝着姐姐止了哭。蹲下身,爱怜的看着巧玉问,“你可就是我的外甥女巧玉?”

    巧玉也止了哭,郑重的给致远行礼,“巧玉拜见舅舅!”

    致远动情的抱起巧玉,郑重的朗声说道,“从今天起,巧玉就是严家大小姐。”然后转头轻声对姐姐说,“当年若不是姐姐的牺牲,怎会有弟弟的今日!弟弟定会善待姐姐和巧玉!”

    致远把巧玉抱上马车,又扶着姐姐也上了马车。自己骑着马在前面开道。马车后面跟着此行的商队。浩浩荡荡的进了镇江。

    马车载着慧娘、巧玉和雪竹径直回了家宅。致远带领着商队去了总号。交代了老钱一些事情,就急急的赶回家来了。

    弟妹婉儿,致远的儿子皓轩,女儿幽琳早已得了信儿,在大门口等着了。见马车停了下来,皓轩和幽琳高兴的跑着迎了过去。雪竹先下了马车,然后扶着慧娘下来,最后才是巧玉。

    婉儿有了身孕,托着笨重的身子就要给慧娘行礼,却被慧娘一把扶住。

    “弟妹,莫要行礼了!你有了身孕,要多加小心。”

    婉儿莞尔一笑,亲热的说,“姐姐,一路辛苦了!回了家就好了。咱们进去说话吧!”

    皓轩好奇的看着巧玉,笑着问,“你就是我的表姐巧玉吗?”

    “是呀!”巧玉也好奇的问。“你们是谁呀?”

    “我是皓轩,你的表弟。”

    “我是幽琳,你的表妹。”

    “哦!知道了。”

    皓轩上前拉过巧玉的手,又牵了幽琳的手,三个小孩蹦蹦跳跳的跑进了大门。

    归家的第二天,一早起来用过早饭。慧娘携了巧玉,各坐着一顶轿子去了清水庵。来开门的正是当年的萍玉,现在的慈惠师太。慧慈师太吃了一惊,没料到慧娘会突然来了。故人见面,不免感伤。

    慧娘牵着萍玉的手,泪眼婆娑的说,“萍玉,我们小时候的事仿佛就在昨天。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就成了这样。”

    慈惠师太口念一声,“阿弥陀佛!慧娘,这是你我的命,怨不得别人。如今我们都还平安、健康,已是大大的幸运。万不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呀!”

    “萍玉,我今天带了玉儿来,想请你收她为俗家弟子。不知你能否应允?”说着,慧娘牵过巧玉。

    巧玉乖巧的双膝跪地,双手合十给慧慈师太叩头。“巧玉,拜见师傅!”

    师太忙激动的扶起巧玉,“玉儿,快快起来!贫尼收你这徒弟了!”说着褪下自己腕上的菩提手串,戴在了巧玉的手腕上。

    “这手串,是当年我和你母亲来庵里游玩的时候,庵里的住持送了我们一人一串。我的一直戴着,今天就送给你权当是师傅的见面礼吧!”

    慧娘听到这,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空了的左手腕。她的那串送给侯爷了。也不知侯爷现在怎样?

    从那以后,慧娘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去清水庵看望萍玉。巧玉每次都会随母亲去师傅那里,然后单独留下陪着师傅住上三、两天,专心请教经文。致远虽知道此事,但因为心里的伤痛,也就不声不响的默认了慧娘的举动。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因为莞儿怀有身孕,越发的感觉力不从心。开始还只是请慧娘帮衬着料理家里的事情,到后来就干脆全交给姐姐,自己安心养胎。真心善待慧娘和巧玉。

    慧娘每天从早忙到黑,虽然很是辛苦,但日子过得充实了,人反倒更加精神。虽然离家几年,除了婉儿带过来的两个丫环,其余的仆妇、小厮还是原来的。大家都知道小姐是为了严家才落得这步田地,心里都多了份怜惜,日常能帮衬的都帮衬着,能照顾的都照顾着。

    严家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幸福安康。

    顺心的日子过了不到半年,婉儿因为难产,撒手走了,刚出世的孩子也没保住,跟着一起走了。致远抱着婉儿大哭了一场,撒干了泪,便去盐行了。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慧娘忍着伤心,带着三个孩子,料理了婉儿的丧事。七七那晚,慧娘郑重的对皓轩和幽琳说,“你们的娘走了,从今日起我就是你们的娘。”两个孩子连着巧玉一起抱着慧娘呜呜的哭起来。慧娘搂着三个孩子,也默默的流泪,“姑姑也是很小就没了娘,所以姑姑知道没娘的孩子的苦处!”……

    因为有了皇贵妃的眷顾,婉儿的父亲常大人保住了官职,还升任了两广总督。严家的生意开始往更远的两广延伸,生意蒸蒸日上,已不是严昇睿时代可预料到的了。

    建文三年,出了正月,现任盐行大掌柜老钱告老还乡。老钱因为膝下无子,两个女儿也都出嫁,老两口想回老家杭州养老。致远亲自走了趟杭州,在西湖边买了套安静、清幽的院落,送给老钱。以感谢他多年来为盐行的尽心竭力。

    致远提拔陈守财胜任盐行大掌柜,陈守财的儿子陈恩泽接替父亲,成为北平分号掌柜。陈守财带着妻子黄氏,女儿慧泽一同回了镇江。致远命人将老钱空出的房子收拾一新,准备给陈守财一家居住。

    抵达的当天,刚进家门,慧娘已经带了巧玉过来了。故人见面分外高兴。黄氏和慧娘足足聊了一个时辰。只因严府里的事务太多,门上的小厮过来催了两、三次,慧娘才依依不舍的回去了。

    此后黄氏成了严府的常客,每次黄氏都带着慧泽过去和严府的三个孩子一起玩。时间久了,巧玉渐渐的发现,没回慧泽来,皓轩都格外高兴。巧玉并未说破,只在心里暗暗的他他们高兴。

    严昇睿定居应天,慧娘从未过去拜见,致远也只是逢年过节才过去。两边的来往仅限于此。

    巧玉并未正式开蒙读书,慧娘因为自己的遭遇,认为女儿家读书无用,不如寻一门好亲事,有个好将来才最为重要。

    当年在北平,燕王府的士兵活捉了南康公主,建文帝为了换回自己的皇姐,让出了三座极为重要的城池,也注定了他的失败。建文四年六月,燕兵渡江,随后攻陷应天,建文帝下落不明,黄子澄被处死。同年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即皇帝位。封沐晟为黔国公,常驻云南。

    永乐元年,立北平布政司为京师,诏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二年,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二皇子朱高煦为汉王,时年22岁的三皇子朱高燧为赵王。三位皇子均在北平开府居住。同年黔国公沐晟奉诏回北平述职,将自己的妹妹沐氏带进皇宫。圣上将沐氏赐给了赵王。

    永乐四年,赵王得皇子,为沐氏所出。

    永乐五年,沐氏再生一子。赵王废正王妃徐氏。

    永乐六年二月,赵王凑请父皇册封沐晟的大姐沐氏为赵王正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