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已报生擒吐谷浑
月将上弦,又是一日。
盈翎再次被那个紫红色的噩梦惊醒,她的心口阵阵酸痛,眼泪却再也流不出,身体已经被捆麻了,身底下的石子儿硌得她生疼,疼痛让她知道,自己还是活着的。锦袍、金冠、珠翠、玉带依然好好地穿在自己身上,她不明白,这群吐谷浑的恶鬼究竟想要什么。他们个个都有可怕的伤疤,有些简直让他们不成人形,他们总是杀气腾腾,刀不离手。总让她想起莫高窟壁画上的修罗场。
她知道,每日一次的奇怪审问,又快开始了。
那个凶恶粗壮的男人果然又走了进来,他叫纥提。他不是什么名将,只是千千万万个吐谷浑士兵中的一个,征战前他是个牧民,和兄弟邻居们一起养着上好的牦牛和马匹,有体贴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但他们说千里牧场不如中原的锦绣河山,他们说皮袍毡帽不似汉人的绫罗绸缎,他们说游牧迁徙不及唐国的舒适安逸。他们一个个都这么说。
可他们最初是谁?是可汗?是族长?还是自己的父兄?纥提自己也弄不清楚了。他只知道他和弟兄们一起,从此永别了妻儿,永别了牧场。投入到似乎没有尽头的战斗中。
河山、绸缎、安逸对他来说太遥远了,战场上,他想要得到的只是——活命。
为了活命他忍饥挨饿,为了活命他翻山越岭,为了活命他厮杀冲锋,为了活命他杀人甚至吃人。他吃过汉人,也吃过胡人。他发现,无论哪国人与牛羊的味道也没什么两样,有时甚至会想,自己的肉吃起来会是更像牛,还是更像羊呢?他发现,对面的汉人们虽然长着不同的脸,穿着不同的衣服,却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有时候,他甚至认为,一场战斗中,胜负的关键不是他们说的“排兵布阵”,而仅仅是谁更能活命。
至少在乌海,唐国人比自己的族人更能活命。半月前,侯君集和李道宗率南路唐军追击逃亡的吐谷浑军队,足足追了两千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唐人竟然人龀冰、马瞰雪,最终在乌海追上了他们。血战过后可汗伏允逃跑了,纥提的这支队伍和其他许多士兵一样,在此战被俘,被押送回唐。
还是为了活命,纥提率领一群弟兄在半路借机出逃,一番拼杀,最终只留下了这三十几个残兵,他们靠抢劫滞留在丝路的商旅,弄来了马匹和口粮,在这兵荒马乱的大漠,粮食要比金银强上百倍。
他一把抓起穿金戴银的盈翎,凶恶地瞪着眼前这个病恹恹的小黑孩,用生疏的于阗话喝问:“告诉我!你是谁!”他要从这个小孩的嘴里听到的其实还是活命的理由和希望,他愿意一遍遍地听,他需要一遍遍地听。
“于阗……于阗王子尉迟乐,我的父亲是于阗王,我去沙洲是为了去唐国做人质。”盈翎还是害怕的,可她已经能一口气完整回答,他这番每日一次的问话了。
纥提满意地扔下她,抛给她半个胡饼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山洞,他不想从这小孩嘴里听到其他任何话。尽管,弟兄们每天都在质疑抓来的这个孩子为什么全然是一幅汉人长相,但是谁都愿意相信,他就是尉迟乐,于阗的王子,唐国的贵宾。
“若洛回来了吗?”见到同伴小弟脸色凝重地等在洞口,纥提担心地问。
“还没有。可是……”年轻人欲言又止,留有刀疤的嘴唇不知所措地抽动起来。
“怎么了?”
“死……死……了”
“谁死了?”
“可汗……可汗……死了。在且末。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说是大宁王要降唐,就……。”年轻人发现纥提愣住了,“大哥,大哥你没事吧?你别太难过了。”
纥提的确是很难过,但不是因为可汗。可汗对他来说,只是队伍远处一个高高在上的身影,他从不知道伏允的胡子是黑还是白。
他难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和弟兄们还有没有活命的筹码。若洛还没有回来,是因为尉迟乐已经失去价值,突厥或者吐蕃不愿交易,还是因为于阗和唐国的追兵?甚至有可能,若洛已经遭遇了不测?
洞里的毛孩子,是杀是留?杀了他,分了金银后,自己还能到哪里容身?留着他,又该把他卖给谁?
纥提感到头疼,这题目远比找寻牧场上的走失的牛马要难做。
他累了,兄弟们也累了。
睡觉吧,这些年,除了噩梦的不时打扰,只有睡着时他才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自在。
洞里的盈翎却睡不着了,她想见,又怕见梦里伎乐流血的身体,凄惨的笑容。不知迦陵是否安好,不知谁来收葬伎乐,更不知她是否能有机会活命,甚至为伎乐报仇。
胡思乱想中,等待黑夜过去,不想却等来了又一场刀光剑影。
洞外突然传来兵刃敲击和男人惨叫的声音。
一个高大的黑影闪进洞来。
“你……你怎么又来了……”盈翎不知道,这一次,纥提是不是来取她性命的。
人影靠近了,竟然不是纥提,那是个身穿夜行衣的陌生人,三十岁上下,白面黑须,像是汉人,手提钢刀。盈翎正恐惧时,来人却一刀砍断了她身上的绳索。黑衣人将她小心地搀扶起来,柔声道:“少主,你受苦了。”
盈翎实在不解,她不知道该不该对他说,自己不是尉迟乐,不是于阗的王子,只是一个伎乐的养女。不等她反应,黑衣人已催促道:“属下保护少主出去吧?”盈翎只能点头,拉着他的胳膊,一瘸一拐地往外挪去。
外头已是喋血黄土,这些天盈翎看够了鲜血和尸体。吐谷浑人此刻倒伏各处,已经全部毙命。杀死他们的人,也都个个身穿黑衣。见到盈翎出来,纷纷倒身下拜。盈翎正不知所措,却见满身鲜血本应死去的纥提,突然起身向自己扑来。不知是求生的本能还是刻意的复仇,她抓起黑衣人执刀的手向他奋力刺去。
纥提重新倒在地上,这一回他是不能“活命”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嘴角勾起,不知他在笑什么,是为解脱而欢愉,抑或是为嗤笑自己忘记了“活命”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回去,回到妻儿身边,回到牧草深处。
盈翎握着黑衣人的手,手上的钢刀沾着仇人的鲜血。
仇人死了,亲人也死了。
七天来,第一次,她发出了哀嚎,不知是哭是笑,眼窝依然是干涸的,没有一滴泪。
一个月后,沙洲城。
城东馆驿的鲜血已经洗刷干净。尉迟乐带着一众随从和一身白衣的迦陵焦急地站在馆驿门口迎候。他们在迎候唐国的官员,更重要的是官员会带来另一个血案的幸存者。
远远地,队伍走近了,为首的正是大唐名将侯君集。此番他正是凯旋荣归,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一派大将风度。身后跟着一位小将军,年岁不大,却也是高头大马,雄姿英发,器宇轩昂,身后还同骑一位胡服少女。
迦陵和尉迟乐牵挂的正是这少女。
一番寒暄过后。盈翎被小将军带到两个少年面前。侯君集笑道:“三天前,殿下的这位亲眷,被发现晕倒在我军帐前。获救之后,她却只是不开口。所幸身上的于阗金牌辨明了身份。这才能还君明珠啊。”
尉迟乐千恩万谢,诚惶诚恐于上邦的军威。拉过盈翎来看,只见她越发憔悴,两眼失神,与身边泪眼婆娑的迦陵一样成了个“哑子”。
尉迟乐心口发酸,嘴上却不知怎么反恼怒道:“石头!你个傻石头,你说话呀!你真成石头啦?”
倒是那位唐军小将轻声提醒道:“殿下莫要着急责怪,想是这位姑娘伤心过度,需要休养吧。”
迦陵紧紧抱住盈翎,不能自禁地嘤嘤哭泣,悲伤地几乎昏厥。
盈翎空洞的眼中开始慢慢有了悲戚的神色,转头望着迦陵,拉起他的小手,凄楚而诡异地笑道:
“小玉,我回来了。”
盈翎再次被那个紫红色的噩梦惊醒,她的心口阵阵酸痛,眼泪却再也流不出,身体已经被捆麻了,身底下的石子儿硌得她生疼,疼痛让她知道,自己还是活着的。锦袍、金冠、珠翠、玉带依然好好地穿在自己身上,她不明白,这群吐谷浑的恶鬼究竟想要什么。他们个个都有可怕的伤疤,有些简直让他们不成人形,他们总是杀气腾腾,刀不离手。总让她想起莫高窟壁画上的修罗场。
她知道,每日一次的奇怪审问,又快开始了。
那个凶恶粗壮的男人果然又走了进来,他叫纥提。他不是什么名将,只是千千万万个吐谷浑士兵中的一个,征战前他是个牧民,和兄弟邻居们一起养着上好的牦牛和马匹,有体贴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
但他们说千里牧场不如中原的锦绣河山,他们说皮袍毡帽不似汉人的绫罗绸缎,他们说游牧迁徙不及唐国的舒适安逸。他们一个个都这么说。
可他们最初是谁?是可汗?是族长?还是自己的父兄?纥提自己也弄不清楚了。他只知道他和弟兄们一起,从此永别了妻儿,永别了牧场。投入到似乎没有尽头的战斗中。
河山、绸缎、安逸对他来说太遥远了,战场上,他想要得到的只是——活命。
为了活命他忍饥挨饿,为了活命他翻山越岭,为了活命他厮杀冲锋,为了活命他杀人甚至吃人。他吃过汉人,也吃过胡人。他发现,无论哪国人与牛羊的味道也没什么两样,有时甚至会想,自己的肉吃起来会是更像牛,还是更像羊呢?他发现,对面的汉人们虽然长着不同的脸,穿着不同的衣服,却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有时候,他甚至认为,一场战斗中,胜负的关键不是他们说的“排兵布阵”,而仅仅是谁更能活命。
至少在乌海,唐国人比自己的族人更能活命。半月前,侯君集和李道宗率南路唐军追击逃亡的吐谷浑军队,足足追了两千余里,途经无水无草的破罗真谷,唐人竟然人龀冰、马瞰雪,最终在乌海追上了他们。血战过后可汗伏允逃跑了,纥提的这支队伍和其他许多士兵一样,在此战被俘,被押送回唐。
还是为了活命,纥提率领一群弟兄在半路借机出逃,一番拼杀,最终只留下了这三十几个残兵,他们靠抢劫滞留在丝路的商旅,弄来了马匹和口粮,在这兵荒马乱的大漠,粮食要比金银强上百倍。
他一把抓起穿金戴银的盈翎,凶恶地瞪着眼前这个病恹恹的小黑孩,用生疏的于阗话喝问:“告诉我!你是谁!”他要从这个小孩的嘴里听到的其实还是活命的理由和希望,他愿意一遍遍地听,他需要一遍遍地听。
“于阗……于阗王子尉迟乐,我的父亲是于阗王,我去沙洲是为了去唐国做人质。”盈翎还是害怕的,可她已经能一口气完整回答,他这番每日一次的问话了。
纥提满意地扔下她,抛给她半个胡饼后,头也不回地走出山洞,他不想从这小孩嘴里听到其他任何话。尽管,弟兄们每天都在质疑抓来的这个孩子为什么全然是一幅汉人长相,但是谁都愿意相信,他就是尉迟乐,于阗的王子,唐国的贵宾。
“若洛回来了吗?”见到同伴小弟脸色凝重地等在洞口,纥提担心地问。
“还没有。可是……”年轻人欲言又止,留有刀疤的嘴唇不知所措地抽动起来。
“怎么了?”
“死……死……了”
“谁死了?”
“可汗……可汗……死了。在且末。有人说是自杀,也有人说是大宁王要降唐,就……。”年轻人发现纥提愣住了,“大哥,大哥你没事吧?你别太难过了。”
纥提的确是很难过,但不是因为可汗。可汗对他来说,只是队伍远处一个高高在上的身影,他从不知道伏允的胡子是黑还是白。
他难过,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和弟兄们还有没有活命的筹码。若洛还没有回来,是因为尉迟乐已经失去价值,突厥或者吐蕃不愿交易,还是因为于阗和唐国的追兵?甚至有可能,若洛已经遭遇了不测?
洞里的毛孩子,是杀是留?杀了他,分了金银后,自己还能到哪里容身?留着他,又该把他卖给谁?
纥提感到头疼,这题目远比找寻牧场上的走失的牛马要难做。
他累了,兄弟们也累了。
睡觉吧,这些年,除了噩梦的不时打扰,只有睡着时他才感到真正的安全和自在。
洞里的盈翎却睡不着了,她想见,又怕见梦里伎乐流血的身体,凄惨的笑容。不知迦陵是否安好,不知谁来收葬伎乐,更不知她是否能有机会活命,甚至为伎乐报仇。
胡思乱想中,等待黑夜过去,不想却等来了又一场刀光剑影。
洞外突然传来兵刃敲击和男人惨叫的声音。
一个高大的黑影闪进洞来。
“你……你怎么又来了……”盈翎不知道,这一次,纥提是不是来取她性命的。
人影靠近了,竟然不是纥提,那是个身穿夜行衣的陌生人,三十岁上下,白面黑须,像是汉人,手提钢刀。盈翎正恐惧时,来人却一刀砍断了她身上的绳索。黑衣人将她小心地搀扶起来,柔声道:“少主,你受苦了。”
盈翎实在不解,她不知道该不该对他说,自己不是尉迟乐,不是于阗的王子,只是一个伎乐的养女。不等她反应,黑衣人已催促道:“属下保护少主出去吧?”盈翎只能点头,拉着他的胳膊,一瘸一拐地往外挪去。
外头已是喋血黄土,这些天盈翎看够了鲜血和尸体。吐谷浑人此刻倒伏各处,已经全部毙命。杀死他们的人,也都个个身穿黑衣。见到盈翎出来,纷纷倒身下拜。盈翎正不知所措,却见满身鲜血本应死去的纥提,突然起身向自己扑来。不知是求生的本能还是刻意的复仇,她抓起黑衣人执刀的手向他奋力刺去。
纥提重新倒在地上,这一回他是不能“活命”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嘴角勾起,不知他在笑什么,是为解脱而欢愉,抑或是为嗤笑自己忘记了“活命”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回去,回到妻儿身边,回到牧草深处。
盈翎握着黑衣人的手,手上的钢刀沾着仇人的鲜血。
仇人死了,亲人也死了。
七天来,第一次,她发出了哀嚎,不知是哭是笑,眼窝依然是干涸的,没有一滴泪。
一个月后,沙洲城。
城东馆驿的鲜血已经洗刷干净。尉迟乐带着一众随从和一身白衣的迦陵焦急地站在馆驿门口迎候。他们在迎候唐国的官员,更重要的是官员会带来另一个血案的幸存者。
远远地,队伍走近了,为首的正是大唐名将侯君集。此番他正是凯旋荣归,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一派大将风度。身后跟着一位小将军,年岁不大,却也是高头大马,雄姿英发,器宇轩昂,身后还同骑一位胡服少女。
迦陵和尉迟乐牵挂的正是这少女。
一番寒暄过后。盈翎被小将军带到两个少年面前。侯君集笑道:“三天前,殿下的这位亲眷,被发现晕倒在我军帐前。获救之后,她却只是不开口。所幸身上的于阗金牌辨明了身份。这才能还君明珠啊。”
尉迟乐千恩万谢,诚惶诚恐于上邦的军威。拉过盈翎来看,只见她越发憔悴,两眼失神,与身边泪眼婆娑的迦陵一样成了个“哑子”。
尉迟乐心口发酸,嘴上却不知怎么反恼怒道:“石头!你个傻石头,你说话呀!你真成石头啦?”
倒是那位唐军小将轻声提醒道:“殿下莫要着急责怪,想是这位姑娘伤心过度,需要休养吧。”
迦陵紧紧抱住盈翎,不能自禁地嘤嘤哭泣,悲伤地几乎昏厥。
盈翎空洞的眼中开始慢慢有了悲戚的神色,转头望着迦陵,拉起他的小手,凄楚而诡异地笑道:
“小玉,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