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还珠同人)正史穿越

正文 79白云观

    白云观是全真教第一道观,前身为唐朝的天长观,是唐太宗李世民斋心敬道为供奉其祖李耳所建造的,后来重新修建道观,改名为“白云观”。*非常文学*

    瑞雪兆丰年,白云观迎来了帝后,帝后二人俱是常服打扮。

    永璂和兰馨都身着银白色狐皮斗篷,身后一批又一批的宫女、太监簇拥着他们。

    玄易真人和真阳子身着鹤氅,手持拂尘,两个道士戴着斗笠冒着大雪出了白云观,身后上百名弟子气定神闲地迎接帝后驾临。

    “皇上与皇后驾临白云观,小道与诸位道友不胜荣幸。”,玄易真人无比谦敬地说道:“皇上、皇后,请到邱祖殿一瞻,小道已备下冰柿子、莲子银耳汤。”

    帝后步入邱祖殿,邱祖殿供奉着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御用国师丘处机,全真教的偶像丘处机,是丘处机使全真教得到迅速发展,丘处机后来也成为了道教神仙。

    邱祖殿,帝后二人坐在主位上,玄易真人和真阳子坐在下首位置。

    四个小道士供奉上冰柿子、莲子银耳汤,以作主客消食之用。

    永璂明知故问道:“玄易真人,你旁边这位是何人?”

    “这是小道的至交。”,玄易真人满面春光地推荐朋友:“真阳子长年云游四方。”

    “原来玄易真人与真阳子是至交。”,兰馨微笑地说道:“真阳子曾经为我算过命,我与真阳子算故交了。”

    “真阳子为皇后算命。”,永璂停顿了一会,说:“真阳子的卦卜是极准的,真阳子现在可否为皇后算一卦?”

    玄易真人向真阳子翻了翻白眼,叫你炫耀卖弄才学,这下子在皇帝皇后这边。看你怎么算卦?!

    “皇后与圣上是‘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真阳子手捊山羊胡须,神秘地说道:“皇后乃贵人,岂是小道等辈可以言说的?不可说也,不可说也。”

    “真阳子,你是故弄玄虚。”,永璂开玩笑道:“莫非是算不出来?卖假药?”

    “非也非也。”,真阳子不慌不忙地说道:“皇后贵人也,命中注定多子多孙。”

    “玄易真人。”,兰馨依然微笑地说道:“你这位道友着实有趣。如若所言非虚,我和皇上定会多拜会太上老君。”,但愿如神秘道士所言,愿天无霜雪,梧子结千年。

    “皇后娘娘,小道这位道友是太上老君信徒,出家人不打诳语。”,玄易真人瞧着皇后面善,他却不敢造次,玄易真人恭恭敬敬地说道:“小道常年居于白云观,挚友真阳子云游四方,向来博闻广记。.真阳子所言非虚。”

    皇帝和皇后到白云观的云华仙馆休憩片刻,白云观绿树成荫,花草相间,蜂飞蝶舞,楼阁点缀其中。

    皇帝和皇后直至日落时分,帝后二人浩浩荡荡地返回紫禁城,各居乾清宫和坤宁宫。

    “皇后娘娘,您小心点。”,崔嬷嬷扶着皇后的手,话语中充满着紧张与谨慎:“小心跨过门槛,注意着您肚子里的孩子。”

    兰馨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说:“崔嬷嬷,怕什么,我又不是第一次怀着孩子。”

    乌新嬷嬷迎上来扶着皇后,说:“皇后娘娘注意着点,门槛容易绊倒人,注意着点也让我们这些嬷嬷少点担忧。”

    “崔嬷嬷、乌新嬷嬷,我会保护着我肚子里的孩子。”,兰馨念到孩子,无限柔软地说道:“孩子是我的心头肉。”

    走至坤宁宫西暖阁,地龙之气一阵一阵地暖人,屋外大雪飘飞,室内热气袭人。

    “兰公主。”,崔嬷嬷唤着皇后旧时称呼,问:“世外高人真阳子怎么说?兰公主生个小外孙让王爷和王妃在天之灵也能够有所欣慰。”

    “真阳子自然是把好话说尽。”,兰馨懈意地背靠软垫坐在炕上,说:”不论男女都是我的骨肉,皇上很疼爱女儿的,再生一个女儿也无所谓。”

    “话是这样说。”,崔嬷嬷接过小宫女奉上的盐味奶茶递给皇后,说:“有个儿子胜过十个女儿。”

    盐味奶茶是滋补品中的佳饮,兰馨每日三饮,她喝习惯了,兰馨接过盐味奶茶,喝了小半杯,说:“真阳子说我贵不可言,必是多子多孙。崔嬷嬷、乌新嬷嬷,你们听听就算了,可别当真。”

    “兰公主作为皇后当然是贵不可言。”,乌新嬷嬷闻言无比欢欣地说道:“真阳子的预言是极准的。”

    崔嬷嬷和乌新嬷嬷在宫外也各自有亲生儿子傍身,她们从王府到皇宫辛勤照料兰公主,早就把兰公主当做亲生女儿了,兰公主做了皇后,崔嬷嬷和乌新嬷嬷一家就获得皇帝恩典从旗下家奴抬为包衣阿哈。

    而今,听说兰公主会为王爷和王妃添个小外孙子,崔嬷嬷和乌新嬷嬷的喜悦显露在外,做事带着一股劲头,吩咐小宫女的话语特别美滋滋。

    “皇后,圣上来了。”,青梅轻声细语地通报一声。

    一语未了,皇帝就驾临了。

    “皇上,您来了。”,兰馨徐徐地从炕上起来,欲行跪拜之礼。

    永璂连忙小心翼翼地扶起皇后,说:“皇后,孩子为重,一切尽可免礼。你现在怀着孩子,一定要注意身体,饭要多吃,肉要多吃,菜要多吃。我不在的时候要多睡一觉。”

    “皇上。”,兰馨将沉重的身子倚靠在丈夫身上,说:“我最近确实有点困。”

    “皇后,去睡吧。朕今晚留宿坤宁宫。”,永璂将妻子揽在怀里,说:“珠兰、吉兰也早就睡下了,我们夫妻两个也早睡。”

    “珠兰、吉兰今天念叨着想见皇阿玛。”,兰馨轻声地说道:“皇上,我们安歇吧。”

    灯火辉煌的坤宁宫雯时熄灭了一盏又一盏犀牛角上燃烧的红烛,唯有明月的清辉照入漫漫长夜的坤宁宫。

    第二天清晨,兰馨为永璂穿上明黄色的朝服,其实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上朝的时刻,皇帝不会总是穿戴上明黄色的龙袍在后宫晃来晃去,皇帝一般穿戴服饰也是有玄色、蓝色、碧色、褐色……

    看着皇后为他挂上青金石朝珠,永璂温情地说道:“皇后,中午的时候我会叫人过来,你陪我在乾清宫用膳吧。”

    “不自己一个人吃吗?”,兰馨把朝冠戴在皇帝头上,提醒道:“皇上,该上早朝了,时候不早了。”

    “朕想皇后陪朕用膳,就像做皇子的时候一般用膳。”,永璂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兰馨揪住皇帝的小辫子,俏皮地说道:“可以。为什么不可以?”

    即使是皇后,一味的端方凝重,也会让人感到压力巨大,所以兰馨并没有一味的端方凝重,而是偶尔展露天性,人生在世,总要肆意一遭,才不枉来一趟。永璂并不介意妻子揪住他的小辫子。

    “皇后,朕就先上早朝了。”,永璂叮咛了一句:“朕已经命人为皇后端来冬日最适宜进补的泡萝卜羊肉汤。”

    兰馨开心地说道:“泡萝卜也是人间美味。”

    “皇后慢慢享用。”,永璂仔细检查周身服饰有无纰漏之处,预备上早朝了。

    等到皇帝坐上龙辇起驾上朝,挺着大肚子的皇后在宫女青梅的搀扶下依依不舍地远望皇帝离去,龙辇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乾清宫无固定开膳时间,一般都是皇帝随叫随到,一群太监就组成队伍浩浩荡荡地奉上麟肝凤髓,食物用金器银器盛着,金器代表着皇家尊贵的气派,银器则是为了测试食物有没有被投毒。今天的俱是用银器盛着麟肝凤髓,皇后身怀有孕,必须万事谨慎,防止出了不堪设想的意外。

    吃饭不超过三口,皇帝和皇后严格遵守食不过三的规定。

    当初顺治皇帝就曾经说过静妃“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二人扎成刺猬,互相伤害。顺治皇帝废掉皇后,也是为自己招来污名,夫妇,人伦之始也,夫妇二人的名声是互补互成,例如汉成帝刘骜与皇后赵飞燕,汉成帝废掉皇后许氏,立舞女赵飞燕为皇后,其夫无德,其妇无贤,堪称一对绝配。

    因此,后来的皇帝不会轻易下旨废掉皇后。

    顺治皇帝废掉皇后,乾清宫使用银器居多,后来的皇后行事较为谨慎,都按皇帝意愿行事,一来是为了防止中毒,二来是为了表示简朴。

    说起来,静妃也是兰馨的祖宗,静妃是这个世界历任皇帝的祖母,兰馨作为皇后,静妃也等于是兰馨的祖宗。

    “皇后,皇阿玛今天对朕言说,道士最欺人。”,永璂吩咐太监把冰糖燕窝汤撤掉:“冰糖燕窝腻味极了,六个月之内不许上桌。”

    侍膳太监“喳”了一声,牢牢记住了皇帝的吩咐,命一个小太监把冰糖燕窝撤下去。

    兰馨吃了三口豆腐,说:“皇阿玛向来不信任道士。”

    “可能是因为皇玛法晚年误食丹药而死,所以皇阿玛平生最恨道士。”,永璂指的是雍正皇帝在圆明园丹药吃多了暴毙而死的事,“皇阿玛驱赶了许多道士,责令她们不许把事情传出去,太监和宫女也必须给他守口如瓶。”

    “皇上,真阳子此人不卖丹药。”,兰馨肯定地说道:“可以相信他的话。”

    “本来就不准备听皇阿玛的话,皇阿玛还是和皇额娘继续住宁寿宫吧。”,永璂握起拳头坚定地说道:“朕的江山朕做主。”

    “嘘。”,兰馨第一次见到夫君显露出可怖坚定的表情,兰馨把丈夫的拳头扳开,说:“皇上,皇阿玛需要孝顺,大清以孝治天下。”

    “知道。”,永璂冷静平和了下来,拳头也渐渐松开,说:“我们一起好好孝顺皇阿玛。”

    兰馨与永璂心有灵犀,当然明白他要把皇阿玛从高处供奉起来,皇阿玛做个泥塑菩萨,尽情接受贡品吧。

    夫妻两个一起来做足“以孝治天下”的面子工程。

    作者有话要说:根据电视台《发现档案》揭秘,雍正是吃丹药而死的。

    帝后名声相铺相成,所以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名声一般般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公名声那么差,老婆名声肯定也会差。

    虽然唐太宗囚禁父亲杀害兄弟,纳其嫂婶,但是因为开创了贞观之治,使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唐太宗他的长孙皇后所以贤名远播,就是一定程度上依赖其夫乃贤明之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