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章 120 纱窗倚窗天开-3
阳春三月,暖风微醺,扬州郡圃中百花盛放,游人如织。何方和朱森的弟子参见武昌侯以后,师傅便让他们不必随侍在侧,这群年轻的书生们便在郡圃中游玩,有人的脸上还带着兴奋之色。朱森与何方决心广传道学后,再收弟子时,便特意不挑选出身贫寒,也不是太热衷于仕途的年轻士子。因此,这些书生有的出身于耕读之家,有的是商贩之后,真正书香门第出身的反而只一两人。因此,亲眼见到鼎鼎大名的武昌侯,对这些年轻人的震动颇大。
“武昌侯如此平易近人,”莫铨感慨道,“我还以为他是个赳赳武夫呢。”
“能重述君子之道的人物,怎么会是一介莽夫。”梁国才摇了摇头,“听说陈相公、曹尚书、邓尚书、吴尚书和恩师他们都是太学一斋的同窗,假以时日,这是不亚于四相簪花的轶闻啊。”他有些遗憾道,“可惜汴梁沦陷,各州州学秉政,如石庭坚等后辈中的翘楚大都留在本州,就算太学重建,也无复当年俊杰云集的盛况了。”尽管朱森与何方决心立下东林亲传弟子不得出仕,讲堂师生不得议论时事的规矩,但此时他们尚未前往无锡,众弟子们都是年轻人,这时的风气,士人在修身治学之余,议论朝政倒是寻常。
杨秀这些年来一直跟随在朱森身边,学识大有长进,和数年前相比,气质也沉着了许多。往日拜师之事如在眼前,赵行德也认出他来了,今天对他微微点头,到让杨秀有些惭愧。和这些后入门的弟子相比,杨秀俨然是大师兄,朱森的打算,他也知道一二,因此在言谈中有意无意地望着上面引,众弟子虽不解他为何发次议论,但杨秀说的句句在理,因此也都点头称是。见众人都不反驳,杨秀朝四并堂望去,遗憾地叹了口气......
每天南海水师操练的时候,都有不少孩童都趴在鹿角外面看戏,甚至还有淘气的,一边看,一边裹着布条将荆刺掰断,甚至将荆条割断弄出可容出入的洞来,搞得水师军卒每隔个十几天都要修补。因为水师的营寨将来设在瓜洲,所以州府这边的营盘也就暂将就着。赵行德在扬州逗留,旁人不明所以,杜吹角却知道,上将军是在等侯夫人。李夫人若乘船自黄河转入大运河,一路都是顺流而下,一切顺利的话,过不了多久就抵达扬州了。
“上将军?”杜吹角拍着肚子打了个酒嗝,“他去郡圃和老友赏花去了。”他不解地看着刘志坚焦急的脸色,“什么事?大食鬼劫掠?还是辽狗又南下啦?”杜吹角笑着拍了拍刘志坚的肩膀,“不用担心,咱们都包打了”他又打了个酒嗝,酒气直冲刘志坚的弊端,惹得他大皱眉头。“唉”刘志坚叹了口气,“大事比辽寇南下还大”
“是夫人的事。”刘志坚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李夫人船行至汴梁,听说上将军携公主同往鄂州,一气之下,竟然当即喝令停船,换乘了条逆流而上的漕船,现在恐怕已经回洛阳了。这下子.....”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不知怎么向赵行德解释。李若训回的事,关系宋国和夏国的协议,按道理,行军司、军情司应该派人过来解释清楚,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谁也不愿担待这个差事,只传了个消息过来。
“劝?怎么劝?”刘志坚瞪了瞪眼,叹了口气,又道,“据说,行军司和军情司的人都劝了,连宋国曹兵部是上将军故友,也劝了,可又有什么用?行军司担心影响大事,一直寄希望能够劝说回头,可李夫人在汴梁住了半个月,还是回洛阳了。唉他,这件事没了挽回的余地,行军司这才通知我们。”他烦恼地摇摇头,暗暗道,“这帮混蛋,该不是故意的吧?”
他曾在敦煌赵府做客时,曾见过李夫人一面,现在却不知说什么好了。按照夏律,男子没得到夫人的准许而新娶新欢的话,夫人一是可以请求绝婚,并且分到大多数家产,二是向护民官申诉,要官府强迫男子离弃新欢。像赵行德这样的情况,夏国官府也很难干涉,李夫人这样决绝掉头离去,就颇为令人担心了。
“除了行军司文书,”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夫人可有书信?”
微风吹着信纸颤动不止,发出轻微地响声,仿佛轻轻地叹息。
他将行军司公函叠了四叠,放入怀中,他胸中仿佛有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叹了口气。刘志坚和杜吹角相互看了一眼,同声答是。次日黎明时分,南海水师都督府将士,连同淮南招募的一千水手,一千火铳手,乘坐大小官船五艘,顺流直下瓜洲渡,这里也是南海水师最靠北的的驻泊港口和大营所在。
“待大食事了,我回洛阳去向若雪解释,”赵行德轻抚着她的秀发,感觉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激动,赵环的身躯竟在微微颤抖,他低声道,“这都是我的错。若雪也只是生我的气。她本是个很善良,很宽容的人,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嗯。”赵环轻轻答应,将螓首靠在赵行德的胸口,听见他重重叹息了一声。
( )
“武昌侯如此平易近人,”莫铨感慨道,“我还以为他是个赳赳武夫呢。”
“能重述君子之道的人物,怎么会是一介莽夫。”梁国才摇了摇头,“听说陈相公、曹尚书、邓尚书、吴尚书和恩师他们都是太学一斋的同窗,假以时日,这是不亚于四相簪花的轶闻啊。”他有些遗憾道,“可惜汴梁沦陷,各州州学秉政,如石庭坚等后辈中的翘楚大都留在本州,就算太学重建,也无复当年俊杰云集的盛况了。”尽管朱森与何方决心立下东林亲传弟子不得出仕,讲堂师生不得议论时事的规矩,但此时他们尚未前往无锡,众弟子们都是年轻人,这时的风气,士人在修身治学之余,议论朝政倒是寻常。
杨秀这些年来一直跟随在朱森身边,学识大有长进,和数年前相比,气质也沉着了许多。往日拜师之事如在眼前,赵行德也认出他来了,今天对他微微点头,到让杨秀有些惭愧。和这些后入门的弟子相比,杨秀俨然是大师兄,朱森的打算,他也知道一二,因此在言谈中有意无意地望着上面引,众弟子虽不解他为何发次议论,但杨秀说的句句在理,因此也都点头称是。见众人都不反驳,杨秀朝四并堂望去,遗憾地叹了口气......
每天南海水师操练的时候,都有不少孩童都趴在鹿角外面看戏,甚至还有淘气的,一边看,一边裹着布条将荆刺掰断,甚至将荆条割断弄出可容出入的洞来,搞得水师军卒每隔个十几天都要修补。因为水师的营寨将来设在瓜洲,所以州府这边的营盘也就暂将就着。赵行德在扬州逗留,旁人不明所以,杜吹角却知道,上将军是在等侯夫人。李夫人若乘船自黄河转入大运河,一路都是顺流而下,一切顺利的话,过不了多久就抵达扬州了。
“上将军?”杜吹角拍着肚子打了个酒嗝,“他去郡圃和老友赏花去了。”他不解地看着刘志坚焦急的脸色,“什么事?大食鬼劫掠?还是辽狗又南下啦?”杜吹角笑着拍了拍刘志坚的肩膀,“不用担心,咱们都包打了”他又打了个酒嗝,酒气直冲刘志坚的弊端,惹得他大皱眉头。“唉”刘志坚叹了口气,“大事比辽寇南下还大”
“是夫人的事。”刘志坚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李夫人船行至汴梁,听说上将军携公主同往鄂州,一气之下,竟然当即喝令停船,换乘了条逆流而上的漕船,现在恐怕已经回洛阳了。这下子.....”他重重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不知怎么向赵行德解释。李若训回的事,关系宋国和夏国的协议,按道理,行军司、军情司应该派人过来解释清楚,可是清官难断家务事,谁也不愿担待这个差事,只传了个消息过来。
“劝?怎么劝?”刘志坚瞪了瞪眼,叹了口气,又道,“据说,行军司和军情司的人都劝了,连宋国曹兵部是上将军故友,也劝了,可又有什么用?行军司担心影响大事,一直寄希望能够劝说回头,可李夫人在汴梁住了半个月,还是回洛阳了。唉他,这件事没了挽回的余地,行军司这才通知我们。”他烦恼地摇摇头,暗暗道,“这帮混蛋,该不是故意的吧?”
他曾在敦煌赵府做客时,曾见过李夫人一面,现在却不知说什么好了。按照夏律,男子没得到夫人的准许而新娶新欢的话,夫人一是可以请求绝婚,并且分到大多数家产,二是向护民官申诉,要官府强迫男子离弃新欢。像赵行德这样的情况,夏国官府也很难干涉,李夫人这样决绝掉头离去,就颇为令人担心了。
“除了行军司文书,”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夫人可有书信?”
微风吹着信纸颤动不止,发出轻微地响声,仿佛轻轻地叹息。
他将行军司公函叠了四叠,放入怀中,他胸中仿佛有块沉甸甸的石头压着,叹了口气。刘志坚和杜吹角相互看了一眼,同声答是。次日黎明时分,南海水师都督府将士,连同淮南招募的一千水手,一千火铳手,乘坐大小官船五艘,顺流直下瓜洲渡,这里也是南海水师最靠北的的驻泊港口和大营所在。
“待大食事了,我回洛阳去向若雪解释,”赵行德轻抚着她的秀发,感觉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激动,赵环的身躯竟在微微颤抖,他低声道,“这都是我的错。若雪也只是生我的气。她本是个很善良,很宽容的人,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嗯。”赵环轻轻答应,将螓首靠在赵行德的胸口,听见他重重叹息了一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