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随身系统之先欠一个亿

第一百七十一章 做客

    周家村村长今年五十有余,考了一辈子都是个童生。

    好几次名落孙山,到了知天命之年,终于歇了心思,看儿子和他一样不是读书那块料。

    便一心供起孙子读书,学业上的事情,经常向周秀才讨教,因而周村长和周易白倒也相熟。

    今日听阳蕊丫头请他登门做客,有要紧事找他。

    真是奇了,这周易白能有什么事找他?

    周秀才为村长引见高飞几人,简短的说明来意。

    喜得周和安当即抚掌称赞,连连放声大笑。

    想他周和安一辈子都未能为村里做出些什么贡献。

    都是村民们抬举,给他面子,推举他做了村长。

    前一阵子听说有京官落户他们村,前阵子卫府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他这个村长说出去脸上也有光。

    可这些都是虚着的东西,哪有办学堂为村里娃娃谋学路来的实在。

    当即把周易白拽出门,问他有没有备酒菜,免得怠慢了贵客。

    不多时,就见周筱雨拎着一刀子肉,两坛子酒过来。

    “爹,周屠夫说这银子过几天就要还哩,他还等着银子给他老娘治病”

    周筱雨长这么大,很少舍出去脸面,去赊账。

    这次真是憋住了气,鼓足了劲,去借肉来。

    还好周秀才除了因为小女儿生病,向周围邻居借了些银子。

    未曾找村里人借什么物事。这是第一次,才这么容易借来。

    他又是秀才之名,那村头的周屠夫还是愿意给他些薄面。

    “这酒肉算村子的公账上,等到学堂办起来,想必大家也不会不同意”

    “你这孩子,怎么不提前去我家说一声,这怎么还劳你破财”

    周和安为人是个爽快的,一句话把赊的账揽了过去。

    接过酒肉,“筱雨丫头,快去叫你大娘来做饭,带上两斤大米过来,再去我家菜园子,摘些角瓜,豆子,小白菜,对了那罐子猪油也带来”

    周筱雨刚才路上就回想,她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几次肉,赊是赊到了。

    可是怎么做呢?努力回想娘以前是怎么做的,哎,娘都去世两三年。

    记忆里的肉,她只记住了很香,好吃,分到两块不舍得吃。

    那时候过年,要是做了肉,眼巴巴的扒着锅台闻肉香,馋的直流口水。

    一门心思想着吃了,哪里会记得这肉怎么做。

    正愁着怎么办,就听到老村长让她去叫周大娘来。

    “我这就去”

    这下可不用愁了,村长家的生活在整个周家村数一数二的好。

    有大娘掌勺,她给打打下手,今天这一桌算是齐活了。

    周筱雨脚下生风似的,门都没进赶去村长家。

    在菜园子里找到了正摘菜的周大娘,把话带到了。

    “筱雨啊,今天啥日子,你大爷做啥子要这么多大米和菜”

    “听说是要给村里办学堂哩,到时候村里娃娃都能免费上学堂读书”

    周大娘听说办学堂,这感情好,以后自己孙子不也能沾光,回村读书。

    孙子在县城读书,租房吃饭,样样都要花银子。

    加上给先生每个月的束脩,样样算下来,可不老少。

    要是回村了,免费读书,省下来的银子给宝贝孙孙时不时的割肉吃。

    既然在周秀才家请客,那以后周秀才可不就是学堂的先生。

    要她说,周秀才人是穷了点,从小看到大的娃,功课有多好,多刻苦读书,她是门儿清。

    以后周秀才就是村里的教习先生,也是孙子的先生。

    那今天这脸面可要给周秀才做足了,以后娃娃还要仰仗他呢。

    这么一想,周大娘舀了满满两海碗白米放布袋子里。心里头还是很高兴。

    “丫头,我再去菜园子多摘些菜,可不能怠慢了贵客,还有我家厨房拐那坛子大酱,你去舀一碗带回去,做肉香的咧”

    韩巴子几人和村长讨论了一上午,口水都快说干了。

    说服了村长给村里女娃娃单独开个学堂,教书先生就有周筱雨和周阳蕊轮流教。

    村里的娃娃们,免费上学堂,尤其是女孩子们上学堂,每个月还有一百文补助。

    至于聘请周秀才和他的两个女儿,给的束脩,周秀才的就按照每月五两银子给,外加十斤猪头肉,三十斤大米。逢年过节另有佳礼相送。

    周筱雨和周阳蕊,每个月每个人三两银子,其余的都和周秀才受同样的待遇。

    按照顾菲菲昨晚在群里讨论过的预算,这些实在是很便宜。

    无奈村长和周秀才都是百般推让,好说歹说,才同意了。

    既然这些细节都一一敲定,那就立下文书。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后学堂里的娃除了要考取功名的孩子。

    每个人需要优先选择去闻香楼,以所在城池这个行业最低工资。

    在闻香楼酒楼或者田庄,做事满两年才可以离开,优秀者才能被留用。

    尤其是女孩子,可以去闻香楼化妆品或者成衣店做事。

    这话顾菲菲一开始就说了,周和安一问闻香楼有多少家。

    得知目前陈国有十二家闻香楼分店,其中五家在京城,以后还要继续开其他分店。

    闻香楼的田庄也有十二座,分散在陈国各地。

    当机立断替村里娃娃们应承下来,平时娃娃们想去县城找事做都没个关系。

    现在既有学上,以后不想读书了,还能在城里找到事情做。

    这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村长,要不你还是召集村里人问问再说,这文书一旦签下了,可不能反悔”

    韩巴子和做生意打交道的多,性子比一辈子在村子里的村长谨慎些,劝了一句。

    要是就有那人家读了书,以后不愿意去闻香楼做事。

    别看闻香楼都开在生意好的地方,拿钱多,可是生意好意味着忙和累。

    尤其是酒楼,那些个可不是在学堂里读书的学生,能吃得下的苦。

    再说说那田庄,去了就是农民,那么多的土地要打理,就算混到了田庄管事的位置。

    忙的时候一样要下田,还要学会种地,拔草,沤肥,挑水等琐碎工作。

    到时候反悔,拿着当初都是村长替他们应承的由头,这笔账就算不清了。

    “行,吃过饭,我就去召集村里的人把这件事说一下,问问大家的意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