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情的发展超过了赵桓的预料,杜充并不是一无是处,钟相被杀了。
“杜聪从沧州南下时,路上遇到了孔彦舟。”
“孔彦舟乃是相州人,和岳校尉是同乡。不过此人作恶多端,横行乡里,被抓捕之后,又趁着月色,逾城遁去,做了流匪。”
“金兵南下的时候,孔彦舟就投了杜充,一路南下,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收拢沿路强盗,声势也越来越大了。”
“而后赵构授孔彦舟为沿江招捉使,伙同杜充前去八百里云梦泽平叛,本来杜充就是四处掠财,而这个孔彦舟也丝毫不示弱,四处弄钱,倒是认识了不少的流匪。”
“他派人前去和钟相停战议和,而暗中派出了奸细,以入法为名,潜入了钟相部,以奸细为内应,杀掉了钟相。”
李纲算是把钟相的死因,说明白了。
但是赵桓依旧一头糊涂,这孔彦舟如此操作之下,洞庭湖起事,已经全部平定,那为何赵构还要向他请将?
“钟相虽然被杀了。但是云梦泽之事,并没有平息。”李纲这才解释道。
“钟相死了,但是余部杨幺,黄诚、刘衡、周伦、杨钦、夏诚、黄佐、杨华、杨广等继续散布在十九个州县,反而声势越来越大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赵桓不得不感慨,这赵构还真是擅长这个官逼民反,越平越反之事。本来一处大火,现在让他整成了燎原之火。
平叛这种事,杀一个领头的钟相,根本无济于事。
“现在杨幺派出了本家兄弟杨钦到了汴京,就是想接钟相的儿子钟子昂回洞庭湖,重整旗鼓。”
“汴京这地方,进来容易,想出去哪有那么简单?杨钦和钟子昂被皇城司的察子们抓了,臣和周少卿审问之下,才知道了赵构这封信背后的详情。”
李纲俯首说道。
本来抓到杨钦是皇城司察子们办的,但是皇城司的察子并没有审讯的权力,所以,审问都是由李纲和周三畏做的。
“也就是说,现在韩子昂和杨钦就在大狱之中?”赵桓问道。
李纲点头,这事就到了官家抉择的时候。
一头是赵构的求助,让赵桓派出武将帮助赵构平叛。一头是杨钦、韩子昂二人在牢中。
得看官家怎么选了。
帮赵构,维持表面的统治,就是同意赵构的所谓吴王自立,按时缴纳税赋,然后派遣武将平定杨幺等人,自然赵构坐得稳,赵桓这个皇帝,也做的省心。
帮钟相的儿子钟子昂,亘古未有之事。但是李纲怎么都觉得官家会选择后者。
赵桓想了想说道“钟子昂不能放,得留在京中。他是那个什么楚国的太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钟子昂得留在汴京。”
“倒是杨钦可以商量下,朕决议招安杨钦,可以给他封一个水师教头,同理杨幺等人,一样的水师教头,都是从九品的小官,帮朕在洞庭湖训练水军。”
“李太宰以为如何?”
李纲久久没有说话,钟相是造反,这皇帝帮叛军,哪里有这种道理?
但是李纲总觉得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官家的改制。
对于官家,李纲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来,在官家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勋贵和士大夫,而是那些土里刨食的百姓。
“臣以为,可以给杨幺、杨钦更高一点的官职,比如水师统制?”李纲试着问道。
赵桓想了想,一个从九品的官,还是小了点,这群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起义军,既然已经决定招安了,那就不能那么吝啬,两个统制而已。
统制乃是旧兵制的官职,是一个派遣。
“杨幺和杨钦二人可以为统制,每人一个七品官,然后其他几个人,都是教头,从九品,负责在洞庭湖替朕训练水师。如果杨钦不愿意,那就跟着钟子昂在牢里关着吧。”赵桓告诉了李纲他的决定。
他对这群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爱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乱。
封两个七品的官,已经是赵桓能够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们无功而受禄,在往上升,那对不起在边地舍生忘死的军卒了。
所以,赵桓授予的是旧官职,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对于新军爵,那是赵桓把控军队最为重要的手段,无功不可授。
这也是种师道在交给赵桓新兵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告诉赵桓,这个兵制的注意事项。
李纲俯首说道“臣领命,杨钦不同意也会同意的。”
赵桓犹豫的说道“这事你和宇文虚中说说,让他和沈从合计一下,把皇城司的察子派过去一点盯着。”
他之所以犹豫,是他手里的军队,不兴监军那一套,不管是哪个部队,赵桓都没有派监军的习惯。
但是现在这群人是反贼,还是派点察子过去监察着,没事做做思想工作,这样更稳妥一些。
“臣领旨。”李纲回答道。
虽然宇文虚中现在是御史中丞,负责台谏,但是宇文虚中,还有个身份,是金国皇城司的监事,这事自然由沈从和宇文虚中去做。
赵桓的想法,其实也是让宇文虚中这个御史中丞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个政策,好坏他心里也没底,毕竟皇帝支持叛军这种事,怎么看都有点奇怪。
李纲没有反对,宇文虚中要是也不反对,赵桓就决定这么干了。
李纲领旨走出文德殿的时候,看到了新上任的中书舍人赵鼎,正在一步步的小心翼翼的从宫外走来。
“赵少卿,你这是丈量东掖门到文德殿有多远吗?”李纲看着赵鼎的模样,笑着问道。
因为赵鼎每一步都是踩着石砖而行,每一步都踩的极为扎实,每一步的距离都差不多。
赵鼎先给李纲见礼,然后俯首说道“见过李太宰,某之后要在陛下身边做事,万事都要小心谨慎,小心不能犯错。自然从每一处做起。”
李纲围着赵鼎身边转了几个圈,又倒着转了几个圈说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啊!赵少卿。”
李纲说完,摇了摇头,甩了甩袖子就走了。
赵鼎反而全身颤抖了两下,站直了身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扭头跑着向李纲追了过去,说道“李太宰,李太宰,等等某。”
赵鼎一脸苦笑的说道“李太宰,你刚才这话,从何说起,还请不吝指教。某甚是愚钝,不明白太宰为何教训某。”
李纲摇头,说道“你呀!怎么追过来的时候,不踩着石砖走了?”
“某在官家身边做事,小心一些,这也有错了?”赵鼎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
“杜聪从沧州南下时,路上遇到了孔彦舟。”
“孔彦舟乃是相州人,和岳校尉是同乡。不过此人作恶多端,横行乡里,被抓捕之后,又趁着月色,逾城遁去,做了流匪。”
“金兵南下的时候,孔彦舟就投了杜充,一路南下,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收拢沿路强盗,声势也越来越大了。”
“而后赵构授孔彦舟为沿江招捉使,伙同杜充前去八百里云梦泽平叛,本来杜充就是四处掠财,而这个孔彦舟也丝毫不示弱,四处弄钱,倒是认识了不少的流匪。”
“他派人前去和钟相停战议和,而暗中派出了奸细,以入法为名,潜入了钟相部,以奸细为内应,杀掉了钟相。”
李纲算是把钟相的死因,说明白了。
但是赵桓依旧一头糊涂,这孔彦舟如此操作之下,洞庭湖起事,已经全部平定,那为何赵构还要向他请将?
“钟相虽然被杀了。但是云梦泽之事,并没有平息。”李纲这才解释道。
“钟相死了,但是余部杨幺,黄诚、刘衡、周伦、杨钦、夏诚、黄佐、杨华、杨广等继续散布在十九个州县,反而声势越来越大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赵桓不得不感慨,这赵构还真是擅长这个官逼民反,越平越反之事。本来一处大火,现在让他整成了燎原之火。
平叛这种事,杀一个领头的钟相,根本无济于事。
“现在杨幺派出了本家兄弟杨钦到了汴京,就是想接钟相的儿子钟子昂回洞庭湖,重整旗鼓。”
“汴京这地方,进来容易,想出去哪有那么简单?杨钦和钟子昂被皇城司的察子们抓了,臣和周少卿审问之下,才知道了赵构这封信背后的详情。”
李纲俯首说道。
本来抓到杨钦是皇城司察子们办的,但是皇城司的察子并没有审讯的权力,所以,审问都是由李纲和周三畏做的。
“也就是说,现在韩子昂和杨钦就在大狱之中?”赵桓问道。
李纲点头,这事就到了官家抉择的时候。
一头是赵构的求助,让赵桓派出武将帮助赵构平叛。一头是杨钦、韩子昂二人在牢中。
得看官家怎么选了。
帮赵构,维持表面的统治,就是同意赵构的所谓吴王自立,按时缴纳税赋,然后派遣武将平定杨幺等人,自然赵构坐得稳,赵桓这个皇帝,也做的省心。
帮钟相的儿子钟子昂,亘古未有之事。但是李纲怎么都觉得官家会选择后者。
赵桓想了想说道“钟子昂不能放,得留在京中。他是那个什么楚国的太子。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钟子昂得留在汴京。”
“倒是杨钦可以商量下,朕决议招安杨钦,可以给他封一个水师教头,同理杨幺等人,一样的水师教头,都是从九品的小官,帮朕在洞庭湖训练水军。”
“李太宰以为如何?”
李纲久久没有说话,钟相是造反,这皇帝帮叛军,哪里有这种道理?
但是李纲总觉得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官家的改制。
对于官家,李纲总算是琢磨出点味道来,在官家心里,最重要的不是勋贵和士大夫,而是那些土里刨食的百姓。
“臣以为,可以给杨幺、杨钦更高一点的官职,比如水师统制?”李纲试着问道。
赵桓想了想,一个从九品的官,还是小了点,这群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起义军,既然已经决定招安了,那就不能那么吝啬,两个统制而已。
统制乃是旧兵制的官职,是一个派遣。
“杨幺和杨钦二人可以为统制,每人一个七品官,然后其他几个人,都是教头,从九品,负责在洞庭湖替朕训练水师。如果杨钦不愿意,那就跟着钟子昂在牢里关着吧。”赵桓告诉了李纲他的决定。
他对这群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事的百姓是有偏爱的,但是朝堂的法度不能乱。
封两个七品的官,已经是赵桓能够拿出最大的官爵了。
他们无功而受禄,在往上升,那对不起在边地舍生忘死的军卒了。
所以,赵桓授予的是旧官职,都是小到不能小的官,对于新军爵,那是赵桓把控军队最为重要的手段,无功不可授。
这也是种师道在交给赵桓新兵制的时候,反复强调,告诉赵桓,这个兵制的注意事项。
李纲俯首说道“臣领命,杨钦不同意也会同意的。”
赵桓犹豫的说道“这事你和宇文虚中说说,让他和沈从合计一下,把皇城司的察子派过去一点盯着。”
他之所以犹豫,是他手里的军队,不兴监军那一套,不管是哪个部队,赵桓都没有派监军的习惯。
但是现在这群人是反贼,还是派点察子过去监察着,没事做做思想工作,这样更稳妥一些。
“臣领旨。”李纲回答道。
虽然宇文虚中现在是御史中丞,负责台谏,但是宇文虚中,还有个身份,是金国皇城司的监事,这事自然由沈从和宇文虚中去做。
赵桓的想法,其实也是让宇文虚中这个御史中丞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个政策,好坏他心里也没底,毕竟皇帝支持叛军这种事,怎么看都有点奇怪。
李纲没有反对,宇文虚中要是也不反对,赵桓就决定这么干了。
李纲领旨走出文德殿的时候,看到了新上任的中书舍人赵鼎,正在一步步的小心翼翼的从宫外走来。
“赵少卿,你这是丈量东掖门到文德殿有多远吗?”李纲看着赵鼎的模样,笑着问道。
因为赵鼎每一步都是踩着石砖而行,每一步都踩的极为扎实,每一步的距离都差不多。
赵鼎先给李纲见礼,然后俯首说道“见过李太宰,某之后要在陛下身边做事,万事都要小心谨慎,小心不能犯错。自然从每一处做起。”
李纲围着赵鼎身边转了几个圈,又倒着转了几个圈说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啊!赵少卿。”
李纲说完,摇了摇头,甩了甩袖子就走了。
赵鼎反而全身颤抖了两下,站直了身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扭头跑着向李纲追了过去,说道“李太宰,李太宰,等等某。”
赵鼎一脸苦笑的说道“李太宰,你刚才这话,从何说起,还请不吝指教。某甚是愚钝,不明白太宰为何教训某。”
李纲摇头,说道“你呀!怎么追过来的时候,不踩着石砖走了?”
“某在官家身边做事,小心一些,这也有错了?”赵鼎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