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罡三十六变
且说二百年前,那金蝉子策杖孤征,自大唐神都出发。行至二界山,解救了孙悟空,收为大弟子;在鹰愁涧得白龙马;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又收了沙僧。
四人携一马虔心励志、相互扶持。一路降妖除魔、步步劫难,终于到得灵山。
那灵山如来佛祖感其志诚,授予真经,传入东土。
那东土太宗皇帝更是欢喜不禁,在雁塔寺内,修建水陆大会,弘扬佛法。
自此那中华大地佛教日兴、香火旺盛。唐僧四人亦因有功,各得正果。唐僧升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升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初十年,悟空时常在雷音寺听讲经法,早将一众佛学经典研学究竟、烂熟于心。
后又效当年在天宫做齐天大圣时,广会群仙,遍游三界。幽冥地府、仙山古洞、天上人间尽皆云来雾去、好不逍遥。
如此,过了一百九十年,直至十年前,有一日,悟空不知何处品仙酒,直喝得酩酊大醉。
昏昏沉沉、摇摇摆摆来到万寿山五庄观,见有一古木,认得是当年人参果树,自言自语道:“昔日吃了两颗人参果,俺老孙还依稀记得人参果模样,待俺老孙变作果子耍耍,看是如何!”说罢不分好歹就变成做一个人参果,那人参果生得七窍玲珑、清晰可辨。
那五庄观中众人见无故多一颗熟果,却无一认得是悟空所变,急报知那五庄观之主——镇元大仙知之。
镇元子慧眼识破,于是便令封了果园,教众弟子不得搅扰。又命清风明月二童仔细看护,自己又日日来看望一遍。其殷勤之心,实令众人动容。
那悟空变做人参果后,即入得定中。自此,世间便如白驹过隙,斗换星移,也不知多少光阴竟匆匆而过。
……
又一日,悟空在那无量定中神游太虚,忽至一处仙镜,那仙镜万里澄澈,空无一物,天地中只见一面冰镜横贯其间。
那冰镜又倒印着天空,就似有两面天空交错在一起,真真是一尘不染、万里玄清。
冰镜之中又见一颗桃树,树上花枝烂漫,时有无数桃花纷纷扬扬、飘落而下。
悟空遥遥望去,见树下盘坐着一仙人,著一身白色道袍,面若童子、苍髯垂地,那身形却十分像是菩提老祖。悟空慌忙飞身而去,心下默喊“师傅、师傅”无数遍,至百步之远时,也不分好歹,眼含热泪,倒身下拜,一步步跪拜着向前。
及至跟前时却发现那仙人并非菩提老祖。
悟空怅然若失,待欲转身离去,又见那仙人念念有词,口占一篇道: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多少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
悟空起身道:“敢问上仙,此为何处!”
那大仙微睁着眼,并不直视悟空,似自言自语道:“天地虽宽,心神可瞬时往返,方寸虽小,宇宙莫能困缚。明明神游所至,却来问什么西东!”
悟空见那大仙神神叨叨、不知所云,又问:“敢问上仙尊号?”
那大仙见悟空此问,并不答话,返倒又闭上双眼。
悟空见那大仙不答,便起了顽心,吹口仙气,将那满树的桃花吹落无数,缤纷而下洒在那大仙周围。
“你这等法力,好在我这里卖弄么?”
那大仙说罢,便轻手一拂,见那原来已经覆盖于地的落英,纷纷扬扬,尽皆飞起,就如时光倒流一般,又纷纷返转树枝。
乍看之下,那漫天飞花,恰似千万只倦鸟归巢。不一时,那些花瓣又重新长满了一树,直如新开的一般。
“不敢不敢!与你耍耍罢了!”悟空道。
“我知道你,你会七十二般变化,有诸般腾挪,也称得上是——神通广大!”
悟空见仙人如此说,便开口笑道:“若说我这变化,天上的不好说,论地上,俺老孙认第二,怕是没人敢认第一嘞!”
“此话倒也不假!想你当初在下界为妖时,凭这七十二般变化,满天神将都奈何不得你。”
那大仙接着道:“你即如此好卖弄,也有些真本事,我且问你,可敢与我比试比试么?”
悟空道:“怎的比试!”
大仙道:“我再问你,生与死,哪个容易?”
悟空道:“自然是生难、死易!常言道:木生千年,方可参天,一斧之下,化为枯朽。故而生者极难,死则极易也。”
大仙道:“即如此,我和你就以这“生死”为题,比试比试罢!”
悟空道:“如何比试!莫不是初次见面,即赌生死?”
大仙道:“不是你我之生死,乃是万物之生死。你灭一物,我让他活,我灭一物,你让他生!如何?”
悟空道:“即如此,请上仙出题。”
上仙指了指那桃树道:“此处别无它物,就以这桃树为题吧。既然是“生难死易”,你是晚辈,且让你先挑易的,你让此树死,我让此树生,如何?”
那大仙言罢,悟空即从耳中取出金箍棒,迎风晃一晃,握在手上,跳将过去,一阵乱棒,将那桃树从根到顶,尽皆打的稀烂。
而后又将身子摇一摇,变作七八丈高,伸开手,将那稀烂的枝枝叶叶拢作一团,放在掌心。
悟空那双掌似磨盘一般,将那些枝叶研磨成汁,洒落在那冰镜之上。而后将掌心摊开,见那掌心中的残渣已被碾成粉末,悟空便又吹了一口仙气,将那粉末直吹得如狂风扬沙,纷纷扬扬,漫天飘转。
事毕,悟空心下思量:“俺老孙知那起死回生之术,只能使枯木回春,又能使死人还阳。这桃树被俺打得似这般形状,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莫想起死回生!若真有这等本事,想必也不过是些障眼法术,俺老孙有这火眼金睛,定能识破,等识破之后,看他有何话说!”悟空摇摇身,变回本来模样,嬉笑着立在那大仙面前。
那大仙也不言语,坐在那冰镜之上,只将手轻轻一伸,摊开那略有些枯瘦的手掌。忽见那掌中生出一道风,那风旋转着将悟空吹落满地的粉沫尽数吸回那风眼里。
悟空定睛看时,见那风眼中无数粉尘开始凝结,从下而上,先树根,后树干,再树稍,渐渐长出一颗一尺有余的桃树。
不一时那风停了,一颗完好的桃树立在那大仙手心。
那大仙又将此树轻轻放在那冰镜之上,即见原本洒落在冰镜之上的树汁沿着冰面溯流而回,从根部直至树稍。不一时,复见树叶重生,桃花重开,嫩绿如初、烂漫依旧。
那大仙又吹了口仙气,那桃树即见风而长,直长到和起时一般大小。
大仙对悟空道:“你且仔细,看看此树和先前可有二致么?”
不待悟空回言,大仙又道:“你这猴头,下手忒急了些,怕是已不认得此树原本模样了。”
那悟空依旧面有诡谲之笑,跳向前,将那桃花上摘下些花瓣,放在掌心看了看。
忽见那猴子收敛起笑容,又伸手折下一段树枝,放在眼前看了又看,似乎仍旧瞧不出端倪。
悟空急退后几步,以掌遮眼,只见那眼中似有一团火隐隐燃烧,原来悟空是用火眼金睛,将那树从上至下,反复验看了半晌。
悟空心下思量:“当初西行取经之时路遇乌鸡国,那乌鸡国国王被妖道所害。因师傅起了菩提之心,要救那国王,他正欲去往阴曹地府索要魂迫之时,却又被八戒撺掇要就在阳间医治。没可奈何,只得一个筋斗云,上得兜率宫,从太上老君处求得一粒‘九转还魂丹’,方才救活那国王。想那太上老君是何等法力,方能练就这起死回生的‘九转还魂丹’。然而此时,似这仙人却只在掌心弄一道风,吹口仙气就能让这粉状的桃花树起死回生?若不是障眼法,又是何术?俺老孙不信不信、决不信!”
那大仙道:“如何?你以为我这是障眼法么?”
悟空见那上仙相问,即道:“这是何等法术?如何没有破绽?”
上仙道:“又不是障眼法,如何有破绽?莫不是你这弼马温愿赌不服输?”
悟空见问,羞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那大仙又道:“可许我施展了么?”
见那悟空不言,大仙又道:“我若将此树尽皆灭了,你又不能起死回生,岂不可惜了此等好树。也罢,就用你折下的那一枝吧。”
那大仙说完,将悟空所折之桃枝拾起,握在手上,忽见那树枝燃起熊熊火焰,那火焰外围,却似有许多云气喷薄而出。
少许,悟空再看之时,见那桃树已经被烧的如焦炭一般。那大仙又朝那焦炭上吹了一口仙气,那焦炭即化作一缕缕轻烟,袅袅而起,浮盈于悟空眼前。
不一时,轻烟散尽,悟空见那仙人掌中之物却是无痕无迹、无踪无影。
大仙道:“那猴子,该你了!”
悟空见此状,不如从何处下手,又实未学得此等法术。
故急中生智,悄悄地拔下一根猴毛放在掌心,也在那掌中弄了一阵风。然后又朝那猴毛上吹了口仙气,那猴毛也似那大仙掌中的桃树般渐渐长长,变作一颗枝桠来。
悟空将那枝桠握在手上,细看之下,却是枝不同枝,叶不同叶,虽学得几分神似,实际却并不尽同。
悟空勉强将那枝桠递与那仙人,仙人笑着接过,两指在树枝一端轻轻一捏,即见那树枝如泡影般破灭。
那幻象破灭处,又见空中飘飘荡荡落下一根猴毛,那大仙将猴毛轻轻接在掌心递返悟空。
悟空见被识破,强赔笑脸道:“岂不闻‘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净揭人之短怎地?小家子气!小家子气!”
那大仙又拾起一小片花瓣,握在掌心,面带慈笑道:“那猴子,看好了!”
说罢,见那大仙轻轻用力,拳头一攥,即见那掌心中传出一阵激波。那激波急速抚过悟空脸庞,直如凛烈朔风,扯得悟空根根猴毛紧贴着身子,几至被连根拔起。
悟空回道再看之时,见那激波从二人身后向四面八方疾驰而去,连绵不绝,不知所终。
那大仙将掌心缓缓摊开对悟空道:“起先那般费些心思,只为你看得仔细些,如方才这般才是真本事!”
悟空再看那大仙掌心时,见那掌中干干净净,已经是空空如也。
那大仙又问:“那猴子,知这等法术是何名目么?”
行者道:“实不知,实不知!”
那大仙又道:“你可知天罡三十六变化么?”
悟空忽记起昔日灵台山学道时,菩提老祖曾问他要学哪般法术,老祖曰:“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彼时因自己一心贪多,只学了个地煞数七十二变,却不曾学得天罡数变化。便道:“俺老孙一路自东向西,降魔无数,见八戒及众神仙施展天罡数变化,岂能不知?且俺老孙手巧眼乖,现如今倒也能依葫芦画瓢,学个模样便了。”
那大仙道:“即如此,你可会‘纵地金光,瞬驰千里’么?”
悟空道:“比俺老孙驾的筋斗云如何?”
大仙道:“你这筋斗云,好虽好,却有一般破绽,遇真流之时,能让你驾不得筋斗云!即便驾了,也脱不得真流之手!”
悟空初听此论,被唬得如雷灌顶、毛骨悚然。
急想起当初大闹天宫,因恰从老君的八卦炉中脱得性命,正在那灵宵殿前纵横无敌之时,忽被如来佛祖止住干戈,要与他赌赛。
那如来问他“有何神通,竟敢做天宫之主”,他便将来历讲与那佛祖听,又说自己会七十二变化,善驾筋斗云。
如来听罢,言说他若能跳得出他掌心,便许他做天宫之主。
当时悟空志得意满,一个筋斗云,一路如流光掠影,直到得一处,见几根青气缭绕之柱,以为已到得天边。便撒了一泡猴尿,又写下“孙悟空到此一游”七字,以为能权做凭证。
谁想,再回去时,被那佛祖点破,原来五根柱子皆是如来佛祖的手指。至此方得明白,这一路飞驰,却终究未能跳出那如来的掌心中。
后来,如来佛祖将在反掌之间,便化作一座五行山,将他在那山下压了五百年。五百年中,他常思此蹊跷之处,虽有疑惑,终究未得正解。
一阵意马心猿过后,那行者急问道:“破绽?!有何破绽?”
大仙道:“这破绽我肯现在就点破么?即使点破了,以你今日的修为,就能补得了缺么?”
那猴子听罢,脸色铁青。
大仙又问:“你可会‘指地成钢’之术么?”
悟空疑惑道:“何谓‘指地成钢’?”
大仙道:“我知你会遁地、遁石之术,却不能遁钢。这‘指地成钢’之法,即是将方圆之地点化成钢,能教你遁不得土。即便遁了,也就困在此间,寸步难移也!更有大修为者,不只能指地成钢,亦能指气成钢也。”
悟空道:“何又谓‘指气成钢’?”
那大仙也不言语,只扬手在那空中乱划,似画了道什么符。而后轻手一推,悟空立在原地,忽觉一堵无形之墙,掩面而来。
悟空急伸手去触碰,竟觉那墙如玄冰一般寒冷,再轻轻扣之,就听得金石一般的声音,悟空金箍棒一戳,方知那墙较金玉更为坚硬。
那大仙又在空中轻轻划了一圈,那气墙便也化成一个无形之盾,将悟空困在那圈子中。
行者突觉心内一阵慌乱,急举棒就打,谁想,那金石之声直震得满耳发聩,双手也被金箍棒震得生疼,却莫能撼动那气盾分毫。
那大仙道:“那猴头,你又非大闹天宫,我也非如来佛祖,此物更不是五行山,莫慌!待我放你出来。”
而后那大仙轻手一扬,收了法术,那无形之盾即告消散,了无踪迹。
悟空道:“竟有此术?果是天罡三十六变化中的法术么?”
大仙道:“正是!”
悟空道:“怎不见八戒施展?”
大仙道:“八戒被贬下界,困在狼犺兽体之内,三十六般变化尚不能随心施展,何况此等精进之术!……且不说他了,你可知天罡数变化都是哪三十六般变化么?”
“俺老孙不知!”
“即如此,我且说于你听,这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即为:钉头七箭、撒豆成兵、挟山超海、飞沙走石、潜渊缩地、掌握五雷、回风返火、隔垣洞见、游神御气、花开顷刻、大小如意、胎化易形、正立无影、指石成金、降龙伏虎、鞭山移石、推山填海、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飞身托迹、翻江搅海、呼风唤雨、六甲奇门、震山撼地、五行大遁、逆知未来、划江成陆、驾雾腾云、指地成钢、纵地金光、补天浴日、起死回生、回天返日、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
说完,那大仙略略俯身向孙悟空问到:“此天罡之变比你那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的地煞之变如何?”
悟空道:“似有耳闻,却难知究竟。而且,许多神通却是俺老孙不会的!”
大仙道:“那是自然,此等法术岂是你能不学自通的?此天罡之变,以六六分之,若能融通前五六——即三十变,即可驰骋宇内、纵横三界。后六变化,每一变即是一层境界也,像那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能臻化镜者,怕是三界之内也寥寥几人耳!”
那悟空初听此言,如痴似醉,不能言语。
那仙人道:“你可知这天罡之变和地煞之变有何不同么?”
“这个却是不知!”
“你那地煞之变,可炼得自身机巧,修得真境界之时,也能纵横天地,飞驰环宇。当时你初为人时,滋扰天庭,纵横三界,全仗此术也。然而,任凭你将此术练到何种修为境界,却终非真流之学也!”
那悟空道:“原来先生也是敞口,爱说大话之人,我这地煞七十二般如何不是真流之学?俺老孙如今也功成正果,号‘斗战胜佛’不是?”
大仙道:“我且不与你折辩,我再问你,这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你知有几人会?”
“除俺老孙,我知还有那二郎神、牛魔王,其它却是不知!”
“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你知谁会?”
“相熟的,只知我师弟八戒会!不相熟的,有一妖怪会,却手段平平,不见有甚高明之处!”
那大仙又问:“八戒先时在天庭是何神职?”
“天蓬元帅!掌八万天河水师!”
“比你‘齐天大圣’如何!”
“法力不如俺老孙!”
“我又不问法力,只问你官职如何!”
那悟空面有羞愧之色道:“胜于我,我这大圣之号,有名无实!”
大仙道:“你这七十二变如此精绝,却落地个下界为妖,纵是闹上天庭,不过是封你做个‘弼马温’不入品流之职。似那牛魔王,早生于你,神通不小,也只是占山为王、划界为妖;即便是那灌江口二郎神,乃是玉帝的亲外甥,也神通广大,更兼有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相助,却也只屈居在地界为神,何也?”
悟空道:“那天宫,不以贤能任人,故而俺老孙昔日要反了他!”
大仙道:“你既贤能,如何竟不能跳出如来的掌心之中?”
......
悟空听闻,满面羞愧,又无可反驳,只得缄口不言。
那大仙见悟空沉默不语,又道:“毋庸赘言,以你之聪慧,想来或已明了,知那天罡之变乃是真流之学也!此等真流之学,无大成者,则手段平平;若大成者,则‘包藏宇宙,吞吐天地’也!似你这七十二变,纵你百般腾挪,莫说脱不得如来之手,连你那结拜兄弟——镇元大仙之‘乾坤袖’也是脱不得的。”
那悟空见说到此处,真如百爪挠心,便道:“学了可脱得么?”
“学了脱不脱得,且看你自身造化,不学,却是难上难!......”
“我问你,可愿意学么?”
悟空情知遇到真人,便扑通一身,倒身下拜道:“愿意愿意!若能传与我天罡三十六变,虽万劫不敢忘大恩。”
那大仙又道:“这天罡三十六变化中,前三十般变化,以你今日之修为,学之不难!若要精进,乃至进入化境,却为不易,而后六般变化却绝非口传心授就能学成的。”
悟空疑惑道:“此话怎讲?”
仙人道:“一看造化!二看......”
“二看怎得?”
“若要大成,以至进入化境者,短则一劫,长则十劫、百劫!”
“一劫即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等长久?”
“你非普遍众生之质,或短或长,全在自身矣!你可愿学么?”
悟空思之良久,沉吟道:“虽万难,吾往矣!”
那仙人又道:“如此甚好,你即能寻着此处,也是与我有缘,我且传你口决,汝可勤加练习,不可心生懒惰,小成之日,或也有大用,若要大成,则看机缘。”
悟空即跪坐于大仙面前拜了又拜,那大仙见悟空心虔志诚,遂将天罡三十六般变化之口决细细传与悟空。
那大仙不分巨细,将那口决通篇传与悟空,直直传了三日,方将天罡之变的诸多口决传遍,悟空将所授之决牢牢记在心下,也就在那万里冰镜之地,练习起天罡三十六变化!
……
幻境中,不知年月。那人间,却已悠忽过了八九余年。
这八九年中,悟空早已将那天罡三十六变化之口决背的滚瓜烂熟。似那六甲奇门、五行大遁、指地成钢、纵地金光之术虽未达化境,却也施展自如,唯独那补天浴日、起死回生、回天返日、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之法却不明其理,纵是百思仍不得其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四人携一马虔心励志、相互扶持。一路降妖除魔、步步劫难,终于到得灵山。
那灵山如来佛祖感其志诚,授予真经,传入东土。
那东土太宗皇帝更是欢喜不禁,在雁塔寺内,修建水陆大会,弘扬佛法。
自此那中华大地佛教日兴、香火旺盛。唐僧四人亦因有功,各得正果。唐僧升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升为“斗战胜佛”;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初十年,悟空时常在雷音寺听讲经法,早将一众佛学经典研学究竟、烂熟于心。
后又效当年在天宫做齐天大圣时,广会群仙,遍游三界。幽冥地府、仙山古洞、天上人间尽皆云来雾去、好不逍遥。
如此,过了一百九十年,直至十年前,有一日,悟空不知何处品仙酒,直喝得酩酊大醉。
昏昏沉沉、摇摇摆摆来到万寿山五庄观,见有一古木,认得是当年人参果树,自言自语道:“昔日吃了两颗人参果,俺老孙还依稀记得人参果模样,待俺老孙变作果子耍耍,看是如何!”说罢不分好歹就变成做一个人参果,那人参果生得七窍玲珑、清晰可辨。
那五庄观中众人见无故多一颗熟果,却无一认得是悟空所变,急报知那五庄观之主——镇元大仙知之。
镇元子慧眼识破,于是便令封了果园,教众弟子不得搅扰。又命清风明月二童仔细看护,自己又日日来看望一遍。其殷勤之心,实令众人动容。
那悟空变做人参果后,即入得定中。自此,世间便如白驹过隙,斗换星移,也不知多少光阴竟匆匆而过。
……
又一日,悟空在那无量定中神游太虚,忽至一处仙镜,那仙镜万里澄澈,空无一物,天地中只见一面冰镜横贯其间。
那冰镜又倒印着天空,就似有两面天空交错在一起,真真是一尘不染、万里玄清。
冰镜之中又见一颗桃树,树上花枝烂漫,时有无数桃花纷纷扬扬、飘落而下。
悟空遥遥望去,见树下盘坐着一仙人,著一身白色道袍,面若童子、苍髯垂地,那身形却十分像是菩提老祖。悟空慌忙飞身而去,心下默喊“师傅、师傅”无数遍,至百步之远时,也不分好歹,眼含热泪,倒身下拜,一步步跪拜着向前。
及至跟前时却发现那仙人并非菩提老祖。
悟空怅然若失,待欲转身离去,又见那仙人念念有词,口占一篇道: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多少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
悟空起身道:“敢问上仙,此为何处!”
那大仙微睁着眼,并不直视悟空,似自言自语道:“天地虽宽,心神可瞬时往返,方寸虽小,宇宙莫能困缚。明明神游所至,却来问什么西东!”
悟空见那大仙神神叨叨、不知所云,又问:“敢问上仙尊号?”
那大仙见悟空此问,并不答话,返倒又闭上双眼。
悟空见那大仙不答,便起了顽心,吹口仙气,将那满树的桃花吹落无数,缤纷而下洒在那大仙周围。
“你这等法力,好在我这里卖弄么?”
那大仙说罢,便轻手一拂,见那原来已经覆盖于地的落英,纷纷扬扬,尽皆飞起,就如时光倒流一般,又纷纷返转树枝。
乍看之下,那漫天飞花,恰似千万只倦鸟归巢。不一时,那些花瓣又重新长满了一树,直如新开的一般。
“不敢不敢!与你耍耍罢了!”悟空道。
“我知道你,你会七十二般变化,有诸般腾挪,也称得上是——神通广大!”
悟空见仙人如此说,便开口笑道:“若说我这变化,天上的不好说,论地上,俺老孙认第二,怕是没人敢认第一嘞!”
“此话倒也不假!想你当初在下界为妖时,凭这七十二般变化,满天神将都奈何不得你。”
那大仙接着道:“你即如此好卖弄,也有些真本事,我且问你,可敢与我比试比试么?”
悟空道:“怎的比试!”
大仙道:“我再问你,生与死,哪个容易?”
悟空道:“自然是生难、死易!常言道:木生千年,方可参天,一斧之下,化为枯朽。故而生者极难,死则极易也。”
大仙道:“即如此,我和你就以这“生死”为题,比试比试罢!”
悟空道:“如何比试!莫不是初次见面,即赌生死?”
大仙道:“不是你我之生死,乃是万物之生死。你灭一物,我让他活,我灭一物,你让他生!如何?”
悟空道:“即如此,请上仙出题。”
上仙指了指那桃树道:“此处别无它物,就以这桃树为题吧。既然是“生难死易”,你是晚辈,且让你先挑易的,你让此树死,我让此树生,如何?”
那大仙言罢,悟空即从耳中取出金箍棒,迎风晃一晃,握在手上,跳将过去,一阵乱棒,将那桃树从根到顶,尽皆打的稀烂。
而后又将身子摇一摇,变作七八丈高,伸开手,将那稀烂的枝枝叶叶拢作一团,放在掌心。
悟空那双掌似磨盘一般,将那些枝叶研磨成汁,洒落在那冰镜之上。而后将掌心摊开,见那掌心中的残渣已被碾成粉末,悟空便又吹了一口仙气,将那粉末直吹得如狂风扬沙,纷纷扬扬,漫天飘转。
事毕,悟空心下思量:“俺老孙知那起死回生之术,只能使枯木回春,又能使死人还阳。这桃树被俺打得似这般形状,他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莫想起死回生!若真有这等本事,想必也不过是些障眼法术,俺老孙有这火眼金睛,定能识破,等识破之后,看他有何话说!”悟空摇摇身,变回本来模样,嬉笑着立在那大仙面前。
那大仙也不言语,坐在那冰镜之上,只将手轻轻一伸,摊开那略有些枯瘦的手掌。忽见那掌中生出一道风,那风旋转着将悟空吹落满地的粉沫尽数吸回那风眼里。
悟空定睛看时,见那风眼中无数粉尘开始凝结,从下而上,先树根,后树干,再树稍,渐渐长出一颗一尺有余的桃树。
不一时那风停了,一颗完好的桃树立在那大仙手心。
那大仙又将此树轻轻放在那冰镜之上,即见原本洒落在冰镜之上的树汁沿着冰面溯流而回,从根部直至树稍。不一时,复见树叶重生,桃花重开,嫩绿如初、烂漫依旧。
那大仙又吹了口仙气,那桃树即见风而长,直长到和起时一般大小。
大仙对悟空道:“你且仔细,看看此树和先前可有二致么?”
不待悟空回言,大仙又道:“你这猴头,下手忒急了些,怕是已不认得此树原本模样了。”
那悟空依旧面有诡谲之笑,跳向前,将那桃花上摘下些花瓣,放在掌心看了看。
忽见那猴子收敛起笑容,又伸手折下一段树枝,放在眼前看了又看,似乎仍旧瞧不出端倪。
悟空急退后几步,以掌遮眼,只见那眼中似有一团火隐隐燃烧,原来悟空是用火眼金睛,将那树从上至下,反复验看了半晌。
悟空心下思量:“当初西行取经之时路遇乌鸡国,那乌鸡国国王被妖道所害。因师傅起了菩提之心,要救那国王,他正欲去往阴曹地府索要魂迫之时,却又被八戒撺掇要就在阳间医治。没可奈何,只得一个筋斗云,上得兜率宫,从太上老君处求得一粒‘九转还魂丹’,方才救活那国王。想那太上老君是何等法力,方能练就这起死回生的‘九转还魂丹’。然而此时,似这仙人却只在掌心弄一道风,吹口仙气就能让这粉状的桃花树起死回生?若不是障眼法,又是何术?俺老孙不信不信、决不信!”
那大仙道:“如何?你以为我这是障眼法么?”
悟空见那上仙相问,即道:“这是何等法术?如何没有破绽?”
上仙道:“又不是障眼法,如何有破绽?莫不是你这弼马温愿赌不服输?”
悟空见问,羞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那大仙又道:“可许我施展了么?”
见那悟空不言,大仙又道:“我若将此树尽皆灭了,你又不能起死回生,岂不可惜了此等好树。也罢,就用你折下的那一枝吧。”
那大仙说完,将悟空所折之桃枝拾起,握在手上,忽见那树枝燃起熊熊火焰,那火焰外围,却似有许多云气喷薄而出。
少许,悟空再看之时,见那桃树已经被烧的如焦炭一般。那大仙又朝那焦炭上吹了一口仙气,那焦炭即化作一缕缕轻烟,袅袅而起,浮盈于悟空眼前。
不一时,轻烟散尽,悟空见那仙人掌中之物却是无痕无迹、无踪无影。
大仙道:“那猴子,该你了!”
悟空见此状,不如从何处下手,又实未学得此等法术。
故急中生智,悄悄地拔下一根猴毛放在掌心,也在那掌中弄了一阵风。然后又朝那猴毛上吹了口仙气,那猴毛也似那大仙掌中的桃树般渐渐长长,变作一颗枝桠来。
悟空将那枝桠握在手上,细看之下,却是枝不同枝,叶不同叶,虽学得几分神似,实际却并不尽同。
悟空勉强将那枝桠递与那仙人,仙人笑着接过,两指在树枝一端轻轻一捏,即见那树枝如泡影般破灭。
那幻象破灭处,又见空中飘飘荡荡落下一根猴毛,那大仙将猴毛轻轻接在掌心递返悟空。
悟空见被识破,强赔笑脸道:“岂不闻‘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净揭人之短怎地?小家子气!小家子气!”
那大仙又拾起一小片花瓣,握在掌心,面带慈笑道:“那猴子,看好了!”
说罢,见那大仙轻轻用力,拳头一攥,即见那掌心中传出一阵激波。那激波急速抚过悟空脸庞,直如凛烈朔风,扯得悟空根根猴毛紧贴着身子,几至被连根拔起。
悟空回道再看之时,见那激波从二人身后向四面八方疾驰而去,连绵不绝,不知所终。
那大仙将掌心缓缓摊开对悟空道:“起先那般费些心思,只为你看得仔细些,如方才这般才是真本事!”
悟空再看那大仙掌心时,见那掌中干干净净,已经是空空如也。
那大仙又问:“那猴子,知这等法术是何名目么?”
行者道:“实不知,实不知!”
那大仙又道:“你可知天罡三十六变化么?”
悟空忽记起昔日灵台山学道时,菩提老祖曾问他要学哪般法术,老祖曰:“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彼时因自己一心贪多,只学了个地煞数七十二变,却不曾学得天罡数变化。便道:“俺老孙一路自东向西,降魔无数,见八戒及众神仙施展天罡数变化,岂能不知?且俺老孙手巧眼乖,现如今倒也能依葫芦画瓢,学个模样便了。”
那大仙道:“即如此,你可会‘纵地金光,瞬驰千里’么?”
悟空道:“比俺老孙驾的筋斗云如何?”
大仙道:“你这筋斗云,好虽好,却有一般破绽,遇真流之时,能让你驾不得筋斗云!即便驾了,也脱不得真流之手!”
悟空初听此论,被唬得如雷灌顶、毛骨悚然。
急想起当初大闹天宫,因恰从老君的八卦炉中脱得性命,正在那灵宵殿前纵横无敌之时,忽被如来佛祖止住干戈,要与他赌赛。
那如来问他“有何神通,竟敢做天宫之主”,他便将来历讲与那佛祖听,又说自己会七十二变化,善驾筋斗云。
如来听罢,言说他若能跳得出他掌心,便许他做天宫之主。
当时悟空志得意满,一个筋斗云,一路如流光掠影,直到得一处,见几根青气缭绕之柱,以为已到得天边。便撒了一泡猴尿,又写下“孙悟空到此一游”七字,以为能权做凭证。
谁想,再回去时,被那佛祖点破,原来五根柱子皆是如来佛祖的手指。至此方得明白,这一路飞驰,却终究未能跳出那如来的掌心中。
后来,如来佛祖将在反掌之间,便化作一座五行山,将他在那山下压了五百年。五百年中,他常思此蹊跷之处,虽有疑惑,终究未得正解。
一阵意马心猿过后,那行者急问道:“破绽?!有何破绽?”
大仙道:“这破绽我肯现在就点破么?即使点破了,以你今日的修为,就能补得了缺么?”
那猴子听罢,脸色铁青。
大仙又问:“你可会‘指地成钢’之术么?”
悟空疑惑道:“何谓‘指地成钢’?”
大仙道:“我知你会遁地、遁石之术,却不能遁钢。这‘指地成钢’之法,即是将方圆之地点化成钢,能教你遁不得土。即便遁了,也就困在此间,寸步难移也!更有大修为者,不只能指地成钢,亦能指气成钢也。”
悟空道:“何又谓‘指气成钢’?”
那大仙也不言语,只扬手在那空中乱划,似画了道什么符。而后轻手一推,悟空立在原地,忽觉一堵无形之墙,掩面而来。
悟空急伸手去触碰,竟觉那墙如玄冰一般寒冷,再轻轻扣之,就听得金石一般的声音,悟空金箍棒一戳,方知那墙较金玉更为坚硬。
那大仙又在空中轻轻划了一圈,那气墙便也化成一个无形之盾,将悟空困在那圈子中。
行者突觉心内一阵慌乱,急举棒就打,谁想,那金石之声直震得满耳发聩,双手也被金箍棒震得生疼,却莫能撼动那气盾分毫。
那大仙道:“那猴头,你又非大闹天宫,我也非如来佛祖,此物更不是五行山,莫慌!待我放你出来。”
而后那大仙轻手一扬,收了法术,那无形之盾即告消散,了无踪迹。
悟空道:“竟有此术?果是天罡三十六变化中的法术么?”
大仙道:“正是!”
悟空道:“怎不见八戒施展?”
大仙道:“八戒被贬下界,困在狼犺兽体之内,三十六般变化尚不能随心施展,何况此等精进之术!……且不说他了,你可知天罡数变化都是哪三十六般变化么?”
“俺老孙不知!”
“即如此,我且说于你听,这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即为:钉头七箭、撒豆成兵、挟山超海、飞沙走石、潜渊缩地、掌握五雷、回风返火、隔垣洞见、游神御气、花开顷刻、大小如意、胎化易形、正立无影、指石成金、降龙伏虎、鞭山移石、推山填海、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飞身托迹、翻江搅海、呼风唤雨、六甲奇门、震山撼地、五行大遁、逆知未来、划江成陆、驾雾腾云、指地成钢、纵地金光、补天浴日、起死回生、回天返日、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
说完,那大仙略略俯身向孙悟空问到:“此天罡之变比你那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的地煞之变如何?”
悟空道:“似有耳闻,却难知究竟。而且,许多神通却是俺老孙不会的!”
大仙道:“那是自然,此等法术岂是你能不学自通的?此天罡之变,以六六分之,若能融通前五六——即三十变,即可驰骋宇内、纵横三界。后六变化,每一变即是一层境界也,像那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能臻化镜者,怕是三界之内也寥寥几人耳!”
那悟空初听此言,如痴似醉,不能言语。
那仙人道:“你可知这天罡之变和地煞之变有何不同么?”
“这个却是不知!”
“你那地煞之变,可炼得自身机巧,修得真境界之时,也能纵横天地,飞驰环宇。当时你初为人时,滋扰天庭,纵横三界,全仗此术也。然而,任凭你将此术练到何种修为境界,却终非真流之学也!”
那悟空道:“原来先生也是敞口,爱说大话之人,我这地煞七十二般如何不是真流之学?俺老孙如今也功成正果,号‘斗战胜佛’不是?”
大仙道:“我且不与你折辩,我再问你,这地煞数七十二般变化,你知有几人会?”
“除俺老孙,我知还有那二郎神、牛魔王,其它却是不知!”
“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你知谁会?”
“相熟的,只知我师弟八戒会!不相熟的,有一妖怪会,却手段平平,不见有甚高明之处!”
那大仙又问:“八戒先时在天庭是何神职?”
“天蓬元帅!掌八万天河水师!”
“比你‘齐天大圣’如何!”
“法力不如俺老孙!”
“我又不问法力,只问你官职如何!”
那悟空面有羞愧之色道:“胜于我,我这大圣之号,有名无实!”
大仙道:“你这七十二变如此精绝,却落地个下界为妖,纵是闹上天庭,不过是封你做个‘弼马温’不入品流之职。似那牛魔王,早生于你,神通不小,也只是占山为王、划界为妖;即便是那灌江口二郎神,乃是玉帝的亲外甥,也神通广大,更兼有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相助,却也只屈居在地界为神,何也?”
悟空道:“那天宫,不以贤能任人,故而俺老孙昔日要反了他!”
大仙道:“你既贤能,如何竟不能跳出如来的掌心之中?”
......
悟空听闻,满面羞愧,又无可反驳,只得缄口不言。
那大仙见悟空沉默不语,又道:“毋庸赘言,以你之聪慧,想来或已明了,知那天罡之变乃是真流之学也!此等真流之学,无大成者,则手段平平;若大成者,则‘包藏宇宙,吞吐天地’也!似你这七十二变,纵你百般腾挪,莫说脱不得如来之手,连你那结拜兄弟——镇元大仙之‘乾坤袖’也是脱不得的。”
那悟空见说到此处,真如百爪挠心,便道:“学了可脱得么?”
“学了脱不脱得,且看你自身造化,不学,却是难上难!......”
“我问你,可愿意学么?”
悟空情知遇到真人,便扑通一身,倒身下拜道:“愿意愿意!若能传与我天罡三十六变,虽万劫不敢忘大恩。”
那大仙又道:“这天罡三十六变化中,前三十般变化,以你今日之修为,学之不难!若要精进,乃至进入化境,却为不易,而后六般变化却绝非口传心授就能学成的。”
悟空疑惑道:“此话怎讲?”
仙人道:“一看造化!二看......”
“二看怎得?”
“若要大成,以至进入化境者,短则一劫,长则十劫、百劫!”
“一劫即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等长久?”
“你非普遍众生之质,或短或长,全在自身矣!你可愿学么?”
悟空思之良久,沉吟道:“虽万难,吾往矣!”
那仙人又道:“如此甚好,你即能寻着此处,也是与我有缘,我且传你口决,汝可勤加练习,不可心生懒惰,小成之日,或也有大用,若要大成,则看机缘。”
悟空即跪坐于大仙面前拜了又拜,那大仙见悟空心虔志诚,遂将天罡三十六般变化之口决细细传与悟空。
那大仙不分巨细,将那口决通篇传与悟空,直直传了三日,方将天罡之变的诸多口决传遍,悟空将所授之决牢牢记在心下,也就在那万里冰镜之地,练习起天罡三十六变化!
……
幻境中,不知年月。那人间,却已悠忽过了八九余年。
这八九年中,悟空早已将那天罡三十六变化之口决背的滚瓜烂熟。似那六甲奇门、五行大遁、指地成钢、纵地金光之术虽未达化境,却也施展自如,唯独那补天浴日、起死回生、回天返日、移星换斗、颠倒阴阳、斡旋造化之法却不明其理,纵是百思仍不得其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