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传食令
“我们几个人写的这些字,都和赫蹏上的字很像。是因为我们,都多少掌握了一些正规的楷书写法,也都有一些临贴经验。冯衡老师是书法大家,看了几眼赫蹏上的字,就能轻松写出难辨真伪的字来,不愧为当代的书法大师。至于何满,他也能和冯老师一样,写出几乎与赫蹏上一模一样的字来,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华敏伟说。
华敏伟:“我们知道的《黄庭经》、《善见律》、《灵飞经》,以及《真书九十二法》这些书,都是用毛笔写的。毛笔的粗细不同,柔软度也各不相同,就算是大家都练习同一本字帖,写出来的笔划,也很难一模一样。冯老师的字是用铅笔写的,何满的字是钢笔写的,他们写出来的字,都是简单明快,没有一丝贪恋笔法,他们的字,几乎完全和赫蹏上的字一模一样。由此,可以判断,赫蹏上面的书写方法,与何满手中《真书九十二法》的书写方法,是相同的方法。而且,也是用硬笔写的。”
“是用了什么样的硬笔呢?”,冯衡问道。
“是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的一种硬笔,这种笔一直不登大雅之堂。即便是现代,北方乡村地区的一些人,在身边没有笔的时候,还会经常使用这种硬笔。”,华敏伟说道。
“民间还有这样的笔?”,舒婷问道:“是哪一种笔呢?”
“高粱笔,用酿酒的高粱杆,做成的笔。”,华敏伟说。
“高粱笔,还有这样的笔?”,舒婷问道。
“高粱,古称荻粱、蜀黍,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粮食。近些年,种植的较少。盐亭县这里,基本没有农民种植高粱了。但在西北地区,目前,还有大面积的高粱。”华敏伟说。
“农村地区的人,遇到需要书写的时候,身边没有笔,就会随手折断一节干燥的高梁杆,剥去高粱杆的皮,剥出高粱杆里面的白瓤,把白瓤的一端,放在地上,磨得尖一点,蘸上墨,就可以当做笔,用来写字了。”,华敏伟说。
“这还真是方便!”,舒婷说。
“听到没?是用高粱笔写的。盐亭县这里,现在都不种高粱了。”,憋了好久没有说话的何满子,终于找到机会,怼了舒婷一句。
“我也没有说,就是你写的。我是说,象是你写的。”,舒婷说。
“好了,你们不要再闹了!”,冯衡制止着舒婷与何满子说。
“幸亏有他们这样一闹,才帮我想到了高粱笔。”华敏伟说。
“华老师,冯老师,你们过来看看,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那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招呼华敏伟和冯衡过去,一起研究几片刚出土的竹简。
“婴儿之毋母者各半石;虽有母而与其母冗居公者,亦禀之,禾月半石。”,华敏伟把几片竹简重新摆好顺序后,念道。
萧雨婷手持着摄像机,对着这几片竹简拍摄。
“是《秦律》里面的一条‘传食令’,是关于母婴方面的内容。”,冯衡说道。
“没错!是‘传食令’的内容。”,华敏伟说。
“传食令?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舒婷看着监视器问。
“竹简上的秦律规定,没有母亲的婴儿,每个月,发给半石粮食。另外,有母亲的婴儿,如果母亲为官府服役,每个月也发给半石的粮食。”,华敏伟解释着说。
“真是难得啊!在那个年代,就有了这样的孤儿保障制度。这条法令,竟然是,传说中残暴不仁的秦始皇颁布的,”冯衡说道。
“连秦始皇都知道保护下一代,不让孩子挨饿。我们的工作餐,什么时候来啊?我的肚子早就饿了。”舒婷说道。
“盒饭早就送来了,大家在热情地工作,都把吃饭这个事情,给忘记了。”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华敏伟拉开袖子,看了一下手表。说到:“真的是忘记了,大家快去吃饭。”
--------------------------------------------------------------
野外工地,文物发掘处旁边,帐篷后面的空地上,一个装着盒饭的塑料箱,摆在空地上。另有一个装着菜汤的大桶,摆在一边,
大家依次排队,领取盒饭。领到盒饭后,各自到一边。直接蹲在地上吃饭。
华敏伟走到大家当中,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声说:“大家辛苦了!我宣布,我们这次的发掘工作,今天,杀--青!”
“杀青啦!”
“噢——!杀青啦!”
工作人员们放下手中的盒饭,大家兴奋地跳起,欢呼!
“不是说,我们最少也要工作一周的时间么?我们15号到的,今天才17号,我们刚刚工作两天,就杀青了?”,舒婷向华敏伟问道。
“这里的发掘工作,之前,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后面的发掘,有重要的文物出土,才请了你们过来,记录下这最后的过程。”,华敏伟说。
“是这样啊!我本来以为,要最少一周时间呢?”,舒婷说。
“我们原本也以为,还需要一周时间,没有想到的是。你们来了之后。这两天的工作,异常顺利。不知不觉间,发掘工作就结束了。不过你们放心,你们的酬劳,文物局还是按照事先谈好的,发给你们。”,华敏伟说。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凑过来,对舒婷说:“在你和雨婷两位美女的监督下,大家工作卖力,做事积极。所以,我们就提前完成了工作。”
“大家静一静!”,华敏伟站在人群当中,大声说:“今天下午,大家要把这些文物,进行整理和打包。晚上,有车子过来押运。这些文物会被押运到省级文物单位,做最后的科学鉴定。明天,大家可以休息一天,自由活动,之后,大家就要各回各位,各自回到自己的原单位了!
何满子拐着脚,拎着两份盒饭,端来了两碗汤,摆放在了冯衡和华敏伟面前。
“谢谢!”,“谢谢!”。
冯衡和华敏伟道谢着说。
“你的脚行么?”,冯衡关心地问何满子。
“没事儿!就是扭了一下。”,何满子说完,转身离开。
“这个年轻人很懂事!小伙子真的不错。”华敏伟笑着看了看冯衡,冯衡撇了一眼舒婷,笑而不语。
何满子又一瘸一拐地拎着两份盒饭,端来了两碗汤,摆放在了舒婷和萧雨婷的面前。
“谢谢!”,萧雨婷慌忙接过盒饭和汤,她看了看何满子,问:“你的脚行吗?”
“不错,有长进,我这份儿,你自己吃吧!我再去领一份儿。”,舒婷说着,向领饭处走去。
何满子看着舒婷走开,只好自己打开了拿给舒婷的那份盒饭。
“不高兴了?”,萧雨婷笑着问何满子。
“没有不高兴啊?”,何满子若无其事地说。
“你是想给婷婷送来盒饭,又不好意思,就给了华伯伯、妈妈、还有我,也拿来了盒饭。最后,婷婷自己去拿了盒饭,你肯定不高兴啦?”,萧雨婷笑着说。
“说什么呢?雨婷姐,今天辛苦你了。我的脚扭到了,害得你来替我,拿着那么重摄像机。”,何满子说。
“你和我客气什么?我是婷婷的姐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萧雨婷笑着说。
“谁和他是一家人了?”,舒婷拎着一份盒饭,端着一碗汤,走过来说:“看他一瘸一拐的,象个铁拐李。”
“铁拐李把眼挤,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萧雨婷笑着说:“你们两个不要闹别扭了。不为别的,就为铁拐李的狗皮膏药,治好了你姐姐的病,你也要让着他啊!”
“嗤——!”,舒婷忍不住笑了。
“看看,这样多好?不要把脸总那么绷着,你这样笑起来,多好看啊!”,萧雨婷说道。
“婷婷,我一直忘记问你了,你那个暗示心理学,怎么那么神啊!那个千里不留行名字,就这样被你改成了李白。”萧雨婷问道。
“我是学编导的。我是想,以后做导演,多少要懂一些心理学,就报考了这门暗示心理学。是想看看,以后,能不能运用到电影里面。”,舒婷说。
“能不能用到电影里,我不知道。我就是看到你,那么一顿说。那个千里不留行就变成了李白。你学的这个暗示心理学。真的很神奇。”,萧雨婷说。
“我是那天也是听到何满子说,刘赞来,就是那个千里不留行,他的行为和举止,是一种病。是脑子受到了外伤,才有了这种记忆虚构症。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运用我学过的暗示心理学,给他做个引导。”,舒婷说:“我的引导方法,好象没有什么效果。我又想到了古代的谶纬神学,那个谶纬学我也不懂。我想起了之前,碰到的那个孟玥。她说过,‘一声何满子’,那首诗词,就是诗谶。我就引导着刘赞来,念出了那首诗。”
“那个刘赞来和朱莉的关系,真的挺好的。朱莉怕他吃不饱,总是吃半盒饭。”萧雨婷看着旁边的何满子,对舒婷说。
听到萧雨婷这样说,舒婷看了看何满子要吃光了的饭盒说:“好吧!我也给你拨半盒饭。”,舒婷端起自己的饭盒,往何满子的饭盒里,拨进了半盒饭。
“姐姐我,也给你半盒饭。”,萧雨婷说着,也拿起了自己的饭盒。
“呀!我们忘都了吧!明天,我们还要去,参加孟玥的那个什么上巳节的活动呢?”,何满子说。
“是上巳节祓禊活动,是春浴日,桃花节。我们要告诉妈妈,还有华伯伯。”,舒婷对着旁边不远处的冯衡和华敏伟指了指。
--------------------------------------------------------------
“胡麻困人身,紫苏解忘泉!”华敏伟说:“史书上记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胡麻,胡麻指的是亚麻。汉代以前的秦代,是不是就有了胡麻?史书上没有记载。如果说是大麻,到是可以理解‘困人身’这三个字。紫苏就是苏子,是国内自古就有的植物,忘泉又是什么?奈何桥边的忘泉么?”
“会不会是古代道士,对于炼丹药物的记录呢?”,带眼镜的工作人员说。此时,他和那位年长的张老师还有冯衡,正一起蹲着华敏伟的旁边。
“现代简体字,有不少古已有之。其中,先秦的有68个字,秦汉的有96个字。如果说秦代的赫蹏上面的字,是民间道士所写,也可以解释得通。我们回去后,要查一查,考证一下,秦代的民间俗用字之中,是否已经有了这几个简化字。”,冯衡说。
“妈妈,华伯伯!明天,咱们先不要走了。我们大家留在榉溪,参加这里的桃花节,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忘泉水。”,舒婷走过来说道,她的后面跟着萧雨婷与何满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华敏伟:“我们知道的《黄庭经》、《善见律》、《灵飞经》,以及《真书九十二法》这些书,都是用毛笔写的。毛笔的粗细不同,柔软度也各不相同,就算是大家都练习同一本字帖,写出来的笔划,也很难一模一样。冯老师的字是用铅笔写的,何满的字是钢笔写的,他们写出来的字,都是简单明快,没有一丝贪恋笔法,他们的字,几乎完全和赫蹏上的字一模一样。由此,可以判断,赫蹏上面的书写方法,与何满手中《真书九十二法》的书写方法,是相同的方法。而且,也是用硬笔写的。”
“是用了什么样的硬笔呢?”,冯衡问道。
“是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的一种硬笔,这种笔一直不登大雅之堂。即便是现代,北方乡村地区的一些人,在身边没有笔的时候,还会经常使用这种硬笔。”,华敏伟说道。
“民间还有这样的笔?”,舒婷问道:“是哪一种笔呢?”
“高粱笔,用酿酒的高粱杆,做成的笔。”,华敏伟说。
“高粱笔,还有这样的笔?”,舒婷问道。
“高粱,古称荻粱、蜀黍,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粮食。近些年,种植的较少。盐亭县这里,基本没有农民种植高粱了。但在西北地区,目前,还有大面积的高粱。”华敏伟说。
“农村地区的人,遇到需要书写的时候,身边没有笔,就会随手折断一节干燥的高梁杆,剥去高粱杆的皮,剥出高粱杆里面的白瓤,把白瓤的一端,放在地上,磨得尖一点,蘸上墨,就可以当做笔,用来写字了。”,华敏伟说。
“这还真是方便!”,舒婷说。
“听到没?是用高粱笔写的。盐亭县这里,现在都不种高粱了。”,憋了好久没有说话的何满子,终于找到机会,怼了舒婷一句。
“我也没有说,就是你写的。我是说,象是你写的。”,舒婷说。
“好了,你们不要再闹了!”,冯衡制止着舒婷与何满子说。
“幸亏有他们这样一闹,才帮我想到了高粱笔。”华敏伟说。
“华老师,冯老师,你们过来看看,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那个戴眼镜的工作人员,招呼华敏伟和冯衡过去,一起研究几片刚出土的竹简。
“婴儿之毋母者各半石;虽有母而与其母冗居公者,亦禀之,禾月半石。”,华敏伟把几片竹简重新摆好顺序后,念道。
萧雨婷手持着摄像机,对着这几片竹简拍摄。
“是《秦律》里面的一条‘传食令’,是关于母婴方面的内容。”,冯衡说道。
“没错!是‘传食令’的内容。”,华敏伟说。
“传食令?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舒婷看着监视器问。
“竹简上的秦律规定,没有母亲的婴儿,每个月,发给半石粮食。另外,有母亲的婴儿,如果母亲为官府服役,每个月也发给半石的粮食。”,华敏伟解释着说。
“真是难得啊!在那个年代,就有了这样的孤儿保障制度。这条法令,竟然是,传说中残暴不仁的秦始皇颁布的,”冯衡说道。
“连秦始皇都知道保护下一代,不让孩子挨饿。我们的工作餐,什么时候来啊?我的肚子早就饿了。”舒婷说道。
“盒饭早就送来了,大家在热情地工作,都把吃饭这个事情,给忘记了。”一名工作人员说道。
华敏伟拉开袖子,看了一下手表。说到:“真的是忘记了,大家快去吃饭。”
--------------------------------------------------------------
野外工地,文物发掘处旁边,帐篷后面的空地上,一个装着盒饭的塑料箱,摆在空地上。另有一个装着菜汤的大桶,摆在一边,
大家依次排队,领取盒饭。领到盒饭后,各自到一边。直接蹲在地上吃饭。
华敏伟走到大家当中,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声说:“大家辛苦了!我宣布,我们这次的发掘工作,今天,杀--青!”
“杀青啦!”
“噢——!杀青啦!”
工作人员们放下手中的盒饭,大家兴奋地跳起,欢呼!
“不是说,我们最少也要工作一周的时间么?我们15号到的,今天才17号,我们刚刚工作两天,就杀青了?”,舒婷向华敏伟问道。
“这里的发掘工作,之前,已经进行一段时间。后面的发掘,有重要的文物出土,才请了你们过来,记录下这最后的过程。”,华敏伟说。
“是这样啊!我本来以为,要最少一周时间呢?”,舒婷说。
“我们原本也以为,还需要一周时间,没有想到的是。你们来了之后。这两天的工作,异常顺利。不知不觉间,发掘工作就结束了。不过你们放心,你们的酬劳,文物局还是按照事先谈好的,发给你们。”,华敏伟说。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戴眼镜的工作人员凑过来,对舒婷说:“在你和雨婷两位美女的监督下,大家工作卖力,做事积极。所以,我们就提前完成了工作。”
“大家静一静!”,华敏伟站在人群当中,大声说:“今天下午,大家要把这些文物,进行整理和打包。晚上,有车子过来押运。这些文物会被押运到省级文物单位,做最后的科学鉴定。明天,大家可以休息一天,自由活动,之后,大家就要各回各位,各自回到自己的原单位了!
何满子拐着脚,拎着两份盒饭,端来了两碗汤,摆放在了冯衡和华敏伟面前。
“谢谢!”,“谢谢!”。
冯衡和华敏伟道谢着说。
“你的脚行么?”,冯衡关心地问何满子。
“没事儿!就是扭了一下。”,何满子说完,转身离开。
“这个年轻人很懂事!小伙子真的不错。”华敏伟笑着看了看冯衡,冯衡撇了一眼舒婷,笑而不语。
何满子又一瘸一拐地拎着两份盒饭,端来了两碗汤,摆放在了舒婷和萧雨婷的面前。
“谢谢!”,萧雨婷慌忙接过盒饭和汤,她看了看何满子,问:“你的脚行吗?”
“不错,有长进,我这份儿,你自己吃吧!我再去领一份儿。”,舒婷说着,向领饭处走去。
何满子看着舒婷走开,只好自己打开了拿给舒婷的那份盒饭。
“不高兴了?”,萧雨婷笑着问何满子。
“没有不高兴啊?”,何满子若无其事地说。
“你是想给婷婷送来盒饭,又不好意思,就给了华伯伯、妈妈、还有我,也拿来了盒饭。最后,婷婷自己去拿了盒饭,你肯定不高兴啦?”,萧雨婷笑着说。
“说什么呢?雨婷姐,今天辛苦你了。我的脚扭到了,害得你来替我,拿着那么重摄像机。”,何满子说。
“你和我客气什么?我是婷婷的姐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萧雨婷笑着说。
“谁和他是一家人了?”,舒婷拎着一份盒饭,端着一碗汤,走过来说:“看他一瘸一拐的,象个铁拐李。”
“铁拐李把眼挤,你瞪着我,我瞪着你。”,萧雨婷笑着说:“你们两个不要闹别扭了。不为别的,就为铁拐李的狗皮膏药,治好了你姐姐的病,你也要让着他啊!”
“嗤——!”,舒婷忍不住笑了。
“看看,这样多好?不要把脸总那么绷着,你这样笑起来,多好看啊!”,萧雨婷说道。
“婷婷,我一直忘记问你了,你那个暗示心理学,怎么那么神啊!那个千里不留行名字,就这样被你改成了李白。”萧雨婷问道。
“我是学编导的。我是想,以后做导演,多少要懂一些心理学,就报考了这门暗示心理学。是想看看,以后,能不能运用到电影里面。”,舒婷说。
“能不能用到电影里,我不知道。我就是看到你,那么一顿说。那个千里不留行就变成了李白。你学的这个暗示心理学。真的很神奇。”,萧雨婷说。
“我是那天也是听到何满子说,刘赞来,就是那个千里不留行,他的行为和举止,是一种病。是脑子受到了外伤,才有了这种记忆虚构症。我就想是不是可以,运用我学过的暗示心理学,给他做个引导。”,舒婷说:“我的引导方法,好象没有什么效果。我又想到了古代的谶纬神学,那个谶纬学我也不懂。我想起了之前,碰到的那个孟玥。她说过,‘一声何满子’,那首诗词,就是诗谶。我就引导着刘赞来,念出了那首诗。”
“那个刘赞来和朱莉的关系,真的挺好的。朱莉怕他吃不饱,总是吃半盒饭。”萧雨婷看着旁边的何满子,对舒婷说。
听到萧雨婷这样说,舒婷看了看何满子要吃光了的饭盒说:“好吧!我也给你拨半盒饭。”,舒婷端起自己的饭盒,往何满子的饭盒里,拨进了半盒饭。
“姐姐我,也给你半盒饭。”,萧雨婷说着,也拿起了自己的饭盒。
“呀!我们忘都了吧!明天,我们还要去,参加孟玥的那个什么上巳节的活动呢?”,何满子说。
“是上巳节祓禊活动,是春浴日,桃花节。我们要告诉妈妈,还有华伯伯。”,舒婷对着旁边不远处的冯衡和华敏伟指了指。
--------------------------------------------------------------
“胡麻困人身,紫苏解忘泉!”华敏伟说:“史书上记载,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胡麻,胡麻指的是亚麻。汉代以前的秦代,是不是就有了胡麻?史书上没有记载。如果说是大麻,到是可以理解‘困人身’这三个字。紫苏就是苏子,是国内自古就有的植物,忘泉又是什么?奈何桥边的忘泉么?”
“会不会是古代道士,对于炼丹药物的记录呢?”,带眼镜的工作人员说。此时,他和那位年长的张老师还有冯衡,正一起蹲着华敏伟的旁边。
“现代简体字,有不少古已有之。其中,先秦的有68个字,秦汉的有96个字。如果说秦代的赫蹏上面的字,是民间道士所写,也可以解释得通。我们回去后,要查一查,考证一下,秦代的民间俗用字之中,是否已经有了这几个简化字。”,冯衡说。
“妈妈,华伯伯!明天,咱们先不要走了。我们大家留在榉溪,参加这里的桃花节,我们一起,去尝一尝忘泉水。”,舒婷走过来说道,她的后面跟着萧雨婷与何满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