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要办后事
秀芳见到伯父有三位叔叔陪着,不会有事的,她安心了,她看着刘炳明也不知该说什么,其实她的内心也是痛苦的。
刘炳明对秀芳说:“秀芳,你是光耀叔亲侄女,这抚恤金……”
秀芳直摇头,说:“哥,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叔叔的抚恤金就由伯父他们处理吧!能让光耀叔风风光光地走就可以了!唉!因为我爹也去得早,所以光耀叔是伯父如兄如父般地带大的……”
说到这里,秀芳不说话了,她哽咽着。虽说秀芳的家境很不好,可是娘家的钱还是不会要的。
刘炳明当然知道,要办好刘光耀的身后事,而且还要办得风光,这些抚恤金正好合适,他把目光转向了父亲,就看父亲怎么个说法。
至于姐姐则是叹气了,对于刘光耀的死,她是十分伤心的,按辈分是叔叔和侄女,可二人年龄相仿,一起长大,感情当然是有的。反而是姐姐与刘炳明刘大明俩兄弟是差了十几岁,平辈的情谊却少了几分,反而有一种长辈对小辈的关爱。
炳明父亲说话中带着哭腔,可他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要去买些香和蜡烛然后去哥的坟前去看看!我对不起他啊!没有帮他照顾好光耀……本来还打算等他打完淞沪回来给他娶个妻子,都四处托媒找姑娘了,可是……光耀这臭小子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结婚,留下一个血脉来,我们叔伯兄弟还能帮衬帮衬,拉扯大,以后还有个香火!臭小子!我真想像他小时候那样好好地打他一顿!这个不听话的坏小子!”
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而他走路不稳了,幸得身边有三个弟弟,还能是护着他。
可是父亲还有不想提的,那就是关于刘大明!刘大明生死不明啊!
这是刘炳明姐弟俩都知道的事,自是谁也不能提,如今刘光耀的阵亡已经够让老人伤心了,要是再提弟弟,那不是更捅上一刀吗?到时老人就会崩溃的!
刘炳明姐弟不敢提刘大明的事,毕竟刘大明没有消息,虽然现在看来是凶多吉少的。
不过呢,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办好刘光耀的身后事,死者为大嘛,刘光耀的情况只能是“干祭”。
所谓“干祭”,也就是没有尸体,做法事以超度亡者,念的经还有一些法事的手续就会和有尸体的有所不同!
只是不好在家里办了,毕竟家里有病人,真怕一办,就会惊了家中的病人,所以就商量是不是回村里,在村里搭起一个大棚,从而超度,人落叶归根,回村里办也是说得过去的。自然这些都得家族里的长辈商量,刘炳明是不会擅自能作主的。
妻子忧心忡忡地过来问了:“姐!炳明!弟妹一直在哭,怎么办啊?唉!也是,刚刚成亲没有多久,小叔子就扛起枪北上抗日了,而现在……”
妻子是说不出来了,她对弟妹是十分同情的,也知道作寡妇是不好当的。
刘炳明问:“那弟妹现在怎么样啊?”妻子回答:“三婆出来了,她在安慰着弟妹!”
刘炳明的三婆是十几岁就守寡,一直守到现在都七十多岁了,多年来,她照顾公婆帮公婆养老送终,然后从宗族里抱养了两个女儿,可以说是一个可怜人儿,虽说在地方上有人为她立“烈妇传”“贞妇传”,还在当地广为宣传这是女子忠贞的表现,要向她学习。虽是民国已不如清朝时那样了,可还是有些人这么搞的。
只是几十年守寡的痛苦,没有谁比她更清楚,如若可以宁愿不要忠贞,只想夫妻共处安享家庭之乐。
至于刘大明的妻子是不是要守寡,还是想改嫁都是依她自己的心愿吧!只是现在刘大明生死不明,还是希望不要这么急的好,毕竟刚刚成亲没有多久。
刘炳明长叹一声,说:“不是办法啊!这样弟妹哭来哭去,娘知道了,娘的病情……”
妻子先是看了看秀芳离得远,而且悲伤得不能自己,她便一咬牙,低声地说:“不如让弟妹出外面做工吧,有些厂还是招女工纺织之类的,不然一直呆在家里就怕弟妹是想多了,一直想小叔子会影响到娘的病情……而且人一想多也不是好事啊!有事做,总能缓解缓解……同样也能为家里减少经济负担,毕竟娘的病令得家无余财……”
家里有个重病的病人弄得家无余财啊,可他们还是接济了自家亲戚,所以炳明妻子才会离得远,低声地说,不让秀芳听见。
大姐点头,说:“这倒是个好主意!就这么办!我和弟妹说!如若大明回来的话,她做工还能攒下一笔钱,这么一来,等小弟回来了,她和小弟有了小孩也好有钱养小孩啊!要是大明……”
只是大姐说到小弟刘大明回来的时候,她是没有了信心的,在而后面那句本来想说,大明回不来,要是弟妹想改嫁,还有钱置办嫁妆,可是说不出来。毕竟怎么也不愿意亲弟弟真的没了。
刘炳明夫妻点头了,不过他们说了,还得和父亲知会一声,看看父亲怎么个看法,父亲同意了,就这样吧。
刘大明的一家子并不知道马兴乐等得到了刘大明的血衣,要是知道的话,还不知要怎么样伤心难过……
炳明父亲在回村要上山祭拜兄嫂,可是前面哭声起,三个弟弟都说不走这一条路,父亲也明白,那是因为村里有去参战的家属在听闻亲人阵亡的消息发出的。三个弟弟不让走,就怕自己是伤心难过,他也不想走,便是改走另外的路了,虽然难走还远。
到了叔叔的墓地,炳明父亲拿着酒杯,虽是喝酒可是酒撒了他的胸前一片,他还浑然不觉地。
他远望,能见到一栋栋的房屋上都插着招魂幡,那是在招魂,招阵亡在远方的亲人,让他们魂归故里,从而享受家人的祭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刘炳明对秀芳说:“秀芳,你是光耀叔亲侄女,这抚恤金……”
秀芳直摇头,说:“哥,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叔叔的抚恤金就由伯父他们处理吧!能让光耀叔风风光光地走就可以了!唉!因为我爹也去得早,所以光耀叔是伯父如兄如父般地带大的……”
说到这里,秀芳不说话了,她哽咽着。虽说秀芳的家境很不好,可是娘家的钱还是不会要的。
刘炳明当然知道,要办好刘光耀的身后事,而且还要办得风光,这些抚恤金正好合适,他把目光转向了父亲,就看父亲怎么个说法。
至于姐姐则是叹气了,对于刘光耀的死,她是十分伤心的,按辈分是叔叔和侄女,可二人年龄相仿,一起长大,感情当然是有的。反而是姐姐与刘炳明刘大明俩兄弟是差了十几岁,平辈的情谊却少了几分,反而有一种长辈对小辈的关爱。
炳明父亲说话中带着哭腔,可他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我要去买些香和蜡烛然后去哥的坟前去看看!我对不起他啊!没有帮他照顾好光耀……本来还打算等他打完淞沪回来给他娶个妻子,都四处托媒找姑娘了,可是……光耀这臭小子为什么就不能早早地结婚,留下一个血脉来,我们叔伯兄弟还能帮衬帮衬,拉扯大,以后还有个香火!臭小子!我真想像他小时候那样好好地打他一顿!这个不听话的坏小子!”
说话的声音都带着哭腔了,而他走路不稳了,幸得身边有三个弟弟,还能是护着他。
可是父亲还有不想提的,那就是关于刘大明!刘大明生死不明啊!
这是刘炳明姐弟俩都知道的事,自是谁也不能提,如今刘光耀的阵亡已经够让老人伤心了,要是再提弟弟,那不是更捅上一刀吗?到时老人就会崩溃的!
刘炳明姐弟不敢提刘大明的事,毕竟刘大明没有消息,虽然现在看来是凶多吉少的。
不过呢,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办好刘光耀的身后事,死者为大嘛,刘光耀的情况只能是“干祭”。
所谓“干祭”,也就是没有尸体,做法事以超度亡者,念的经还有一些法事的手续就会和有尸体的有所不同!
只是不好在家里办了,毕竟家里有病人,真怕一办,就会惊了家中的病人,所以就商量是不是回村里,在村里搭起一个大棚,从而超度,人落叶归根,回村里办也是说得过去的。自然这些都得家族里的长辈商量,刘炳明是不会擅自能作主的。
妻子忧心忡忡地过来问了:“姐!炳明!弟妹一直在哭,怎么办啊?唉!也是,刚刚成亲没有多久,小叔子就扛起枪北上抗日了,而现在……”
妻子是说不出来了,她对弟妹是十分同情的,也知道作寡妇是不好当的。
刘炳明问:“那弟妹现在怎么样啊?”妻子回答:“三婆出来了,她在安慰着弟妹!”
刘炳明的三婆是十几岁就守寡,一直守到现在都七十多岁了,多年来,她照顾公婆帮公婆养老送终,然后从宗族里抱养了两个女儿,可以说是一个可怜人儿,虽说在地方上有人为她立“烈妇传”“贞妇传”,还在当地广为宣传这是女子忠贞的表现,要向她学习。虽是民国已不如清朝时那样了,可还是有些人这么搞的。
只是几十年守寡的痛苦,没有谁比她更清楚,如若可以宁愿不要忠贞,只想夫妻共处安享家庭之乐。
至于刘大明的妻子是不是要守寡,还是想改嫁都是依她自己的心愿吧!只是现在刘大明生死不明,还是希望不要这么急的好,毕竟刚刚成亲没有多久。
刘炳明长叹一声,说:“不是办法啊!这样弟妹哭来哭去,娘知道了,娘的病情……”
妻子先是看了看秀芳离得远,而且悲伤得不能自己,她便一咬牙,低声地说:“不如让弟妹出外面做工吧,有些厂还是招女工纺织之类的,不然一直呆在家里就怕弟妹是想多了,一直想小叔子会影响到娘的病情……而且人一想多也不是好事啊!有事做,总能缓解缓解……同样也能为家里减少经济负担,毕竟娘的病令得家无余财……”
家里有个重病的病人弄得家无余财啊,可他们还是接济了自家亲戚,所以炳明妻子才会离得远,低声地说,不让秀芳听见。
大姐点头,说:“这倒是个好主意!就这么办!我和弟妹说!如若大明回来的话,她做工还能攒下一笔钱,这么一来,等小弟回来了,她和小弟有了小孩也好有钱养小孩啊!要是大明……”
只是大姐说到小弟刘大明回来的时候,她是没有了信心的,在而后面那句本来想说,大明回不来,要是弟妹想改嫁,还有钱置办嫁妆,可是说不出来。毕竟怎么也不愿意亲弟弟真的没了。
刘炳明夫妻点头了,不过他们说了,还得和父亲知会一声,看看父亲怎么个看法,父亲同意了,就这样吧。
刘大明的一家子并不知道马兴乐等得到了刘大明的血衣,要是知道的话,还不知要怎么样伤心难过……
炳明父亲在回村要上山祭拜兄嫂,可是前面哭声起,三个弟弟都说不走这一条路,父亲也明白,那是因为村里有去参战的家属在听闻亲人阵亡的消息发出的。三个弟弟不让走,就怕自己是伤心难过,他也不想走,便是改走另外的路了,虽然难走还远。
到了叔叔的墓地,炳明父亲拿着酒杯,虽是喝酒可是酒撒了他的胸前一片,他还浑然不觉地。
他远望,能见到一栋栋的房屋上都插着招魂幡,那是在招魂,招阵亡在远方的亲人,让他们魂归故里,从而享受家人的祭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