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放水灯招抗战英魂以祭祀
马兴乐也不知是看了多久刘大明家的这一栋骑楼,他叹了口气,“这就是我家!我前世刘正杰出生的地方,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爷爷啊,你终究还是要当兵,还是要北上打鬼子!也好!就让我爷孙俩一起并肩作战!打鬼子吧!”
马兴乐的双眼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什么!从这些来看,刘大明是马兴乐的爷爷?他说他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是的!马兴乐前世就是刘大明的孙子刘正杰!
马兴乐一眼远望,见到了大码头,他便是向着江边走去,他心潮澎湃:“小时候,总见在江边的居民会自发在一起聚餐,并且是搞祭祀活动。一城的人都捐款捐物的,摆放祭品的,然后再通过江面放水灯,并且是放祭品之类的。按照长辈们的说法,那是因为战争,北上抗日,去几十人才有一人能回来,很多人是尸骨都不知在哪里,只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祭祀死去的人!按说法,这是积阴德,也是感戴先人所做出的一切。”
马兴乐是看着江边,江水在流,他想着长辈所说的话:“世上有很多的孤魂野鬼,生怕伤人,就得在七月十四的第二天,七月十五,大做法事,并且祭祀以安抚孤魂野鬼。还有那些当年作战埋骨他乡的英烈,让他们能享受到祭祀!抗战而死的英魂们会顺着江水回到家乡,从而是享受人的祭祀!放水灯就是招魂,招他们回来以享祭祀!这一习俗自抗战之后一直保留着的。”
马兴乐苦笑了,心中想的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穿越回几十年前,会来到这里!我又会奉命回家乡征兵!看看啊!这么多人踊跃参军,可是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啊?绝大多数连尸骨在哪里都不懂!最终只有家乡人通过这一条母亲江来祭祀他们,来招魂,希望他们的英魂能回来,能享受到祭祀!”
马兴乐望着江水,他知道抗日太惨了,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一个村出去参军抗日的几十,上百个小伙子,结果回来的就一两人,甚至上百人没有一人能活着回来。
会不会到时自己也是回不来的人?那时只能是顺着家乡滚滚的江水,灵魂跟着水灯回来,从而是享受家乡人的祭祀?
爷爷不是说过吗?在外面看着江水,就是安了心!为什么?因为只要见到江水,他们就觉得要是死了,他们的魂就能随着水,顺着江水的流淌,一路流啊流的,把魂给送回家里!
马兴乐望着自己的家,对!几十年前的家,要是自己战死了,自己的魂能回到出生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家吗?
马兴乐不由回忆起了小时候,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爷爷和他幸存的战友们是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江边,他们放下了水灯,望着江面,无语哽咽着,这一切都是背着人做的,毕竟这么多人偷偷地哭,在外人看来是丢人的,可是当你知道了内幕之后,观点就会改变了。
年轻的刘大明随之像是变成了九十岁的老翁独立在江边,深陷的眼窝里流出了泪:“弟兄们,你们回来了吗?家乡等着你们回来!”
马兴乐记得小时那一次偷偷地跟着爷爷来到江边偷瞧到这一幕,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也不了解在老人活动中心时,为什么一说到抗日时,爷爷和几个抗日老兵就会集体沉默,眼中有泪流出,在偷偷地抹着眼,连“牌九”、麻将都没心情打了。
只要你一与几位老人的眼神一接触,会深深地被震撼住,世上最好的文学家也无法定出他们内心中的悲痛,都会被他们的悲伤所感染,虽然不知道他们悲伤的是什么,可是只要跟着他们一同悲伤,这就足够了。
回忆至此,马兴乐是叹了口气,以前他不懂为什么爷爷和一群老人都会如此,可直至马兴乐听江边居住的几位老人说了,放水灯盛行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桂军近五万人阵亡于淞沪,许多人痛失亲人,只好是放水灯以招魂好让为国阵亡于远乡的亲人鬼魂能顺着江水回来。
每一年,都会有官员把参军的人源源不断地带走,带去抗日战场,自然而然,死于战争的人就越来越多,来江边祭祀,放水灯的人就越来越多,他们这是在缅怀着为国阵亡的亲人。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习俗,农历七月十四放水灯招英魂回来,七月十五大做法事,并且祭祀英魂以及孤魂野鬼。到了七月十六鬼门就关了,那时英魂想吃到祭祀也不行了。
马兴乐一想到这里,他一远望征兵处,征兵处和江边是离得并不远,因为此时每个城镇都不大,尤其是落后的地方。
顿时之间,马兴乐只觉得心中很烦闷,他知道他这一次亲自来征兵,那是要把多少的家乡人给带上了死亡之旅,可是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一是上峰的命令,二是鬼子打过来了,不反抗不行了!
道理虽是如此,可马兴乐的心中有一股很深的内疚感,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刽子手一般。
心情很复杂的马兴乐便是想四处走走,尤其是这一个几十年前的家乡,与他所出生的环境是大不相同的。好好地走走看看。
说真的,走在几十年前的故乡,还真是有不同的感受,只是这一路上的骑楼倒是不变,与自己出生时不同,骑楼是崭新的,并不陈旧。
马兴乐也不知一路怎么走的,而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卫兵吴德全呢,一直跟着,也不敢吱声,也不问,总觉得马兴乐这么走着,兴致勃勃呢!可是再走下去,前面就是山了,山中有土匪,还有猛兽,这不就危险了吗?怎么还往前走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马兴乐的双眼射出耀眼的光芒!他的拳头攥得紧紧的!什么!从这些来看,刘大明是马兴乐的爷爷?他说他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是的!马兴乐前世就是刘大明的孙子刘正杰!
马兴乐一眼远望,见到了大码头,他便是向着江边走去,他心潮澎湃:“小时候,总见在江边的居民会自发在一起聚餐,并且是搞祭祀活动。一城的人都捐款捐物的,摆放祭品的,然后再通过江面放水灯,并且是放祭品之类的。按照长辈们的说法,那是因为战争,北上抗日,去几十人才有一人能回来,很多人是尸骨都不知在哪里,只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祭祀死去的人!按说法,这是积阴德,也是感戴先人所做出的一切。”
马兴乐是看着江边,江水在流,他想着长辈所说的话:“世上有很多的孤魂野鬼,生怕伤人,就得在七月十四的第二天,七月十五,大做法事,并且祭祀以安抚孤魂野鬼。还有那些当年作战埋骨他乡的英烈,让他们能享受到祭祀!抗战而死的英魂们会顺着江水回到家乡,从而是享受人的祭祀!放水灯就是招魂,招他们回来以享祭祀!这一习俗自抗战之后一直保留着的。”
马兴乐苦笑了,心中想的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穿越回几十年前,会来到这里!我又会奉命回家乡征兵!看看啊!这么多人踊跃参军,可是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啊?绝大多数连尸骨在哪里都不懂!最终只有家乡人通过这一条母亲江来祭祀他们,来招魂,希望他们的英魂能回来,能享受到祭祀!”
马兴乐望着江水,他知道抗日太惨了,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过,一个村出去参军抗日的几十,上百个小伙子,结果回来的就一两人,甚至上百人没有一人能活着回来。
会不会到时自己也是回不来的人?那时只能是顺着家乡滚滚的江水,灵魂跟着水灯回来,从而是享受家乡人的祭祀?
爷爷不是说过吗?在外面看着江水,就是安了心!为什么?因为只要见到江水,他们就觉得要是死了,他们的魂就能随着水,顺着江水的流淌,一路流啊流的,把魂给送回家里!
马兴乐望着自己的家,对!几十年前的家,要是自己战死了,自己的魂能回到出生的地方,看看自己的家吗?
马兴乐不由回忆起了小时候,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时候,爷爷和他幸存的战友们是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江边,他们放下了水灯,望着江面,无语哽咽着,这一切都是背着人做的,毕竟这么多人偷偷地哭,在外人看来是丢人的,可是当你知道了内幕之后,观点就会改变了。
年轻的刘大明随之像是变成了九十岁的老翁独立在江边,深陷的眼窝里流出了泪:“弟兄们,你们回来了吗?家乡等着你们回来!”
马兴乐记得小时那一次偷偷地跟着爷爷来到江边偷瞧到这一幕,自己根本就不了解,也不了解在老人活动中心时,为什么一说到抗日时,爷爷和几个抗日老兵就会集体沉默,眼中有泪流出,在偷偷地抹着眼,连“牌九”、麻将都没心情打了。
只要你一与几位老人的眼神一接触,会深深地被震撼住,世上最好的文学家也无法定出他们内心中的悲痛,都会被他们的悲伤所感染,虽然不知道他们悲伤的是什么,可是只要跟着他们一同悲伤,这就足够了。
回忆至此,马兴乐是叹了口气,以前他不懂为什么爷爷和一群老人都会如此,可直至马兴乐听江边居住的几位老人说了,放水灯盛行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桂军近五万人阵亡于淞沪,许多人痛失亲人,只好是放水灯以招魂好让为国阵亡于远乡的亲人鬼魂能顺着江水回来。
每一年,都会有官员把参军的人源源不断地带走,带去抗日战场,自然而然,死于战争的人就越来越多,来江边祭祀,放水灯的人就越来越多,他们这是在缅怀着为国阵亡的亲人。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习俗,农历七月十四放水灯招英魂回来,七月十五大做法事,并且祭祀英魂以及孤魂野鬼。到了七月十六鬼门就关了,那时英魂想吃到祭祀也不行了。
马兴乐一想到这里,他一远望征兵处,征兵处和江边是离得并不远,因为此时每个城镇都不大,尤其是落后的地方。
顿时之间,马兴乐只觉得心中很烦闷,他知道他这一次亲自来征兵,那是要把多少的家乡人给带上了死亡之旅,可是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一是上峰的命令,二是鬼子打过来了,不反抗不行了!
道理虽是如此,可马兴乐的心中有一股很深的内疚感,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刽子手一般。
心情很复杂的马兴乐便是想四处走走,尤其是这一个几十年前的家乡,与他所出生的环境是大不相同的。好好地走走看看。
说真的,走在几十年前的故乡,还真是有不同的感受,只是这一路上的骑楼倒是不变,与自己出生时不同,骑楼是崭新的,并不陈旧。
马兴乐也不知一路怎么走的,而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卫兵吴德全呢,一直跟着,也不敢吱声,也不问,总觉得马兴乐这么走着,兴致勃勃呢!可是再走下去,前面就是山了,山中有土匪,还有猛兽,这不就危险了吗?怎么还往前走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