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离家退婚闯江湖
生辰宴后,娄家三口在悠然谷住了三天后,带着随从及侍卫离开了。
而左家三兄弟,左邵明得到宁王娄士林的常识,邀请他到王府教四位公子学习武艺。其他两兄弟则留在悠然谷同卓家一起生活。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一晃,十年便过去了。
天元三十五年二月,悠然谷四面的高山还积有皑皑白雪。山下则是春意盎然,不过早春仍旧有些春寒料峭。
卓悠然被她母亲拘在家中做针线活儿。
在她年满十三周岁后的第三个月,生理期便不期而至。
由于这是在古代,她也不知道月经来了到底该用什么。
当她三哥卓越来叫她起床去练功时,掀开被子却看到她身下全是红红的一遍,那时把他哥哥吓得大声叫喊起来,说是妹妹被人伤着了,流了好多的血。
李妈听到喊声,赶紧从楼下上来,来到房中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可那会儿卓悠然还在睡觉,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李妈拿了月经带来为她放在身下时,她还以为自己又尿床了,惊觉着起床。一看,床上被血染了一大遍。
那时李妈笑说道:“悠然长大了,是个真正的大姑娘了。”
“李妈,你为什么不将我叫醒呢?这东西我自己可以放的。”悠然有些不好意思。
“你会放?才怪呢。再说了,你醒来肯定得到外面疯去,你这初来葵水,是沾不得水的。”
她母亲听说也到了房间来看她,得知来了月经,就让李妈为她准备一碗姜糖水喝下。
自此以后,她母亲便每日来到房中叫她起床,然后拿出针线,碎布教她缝补衣服。还教她绣花。
而她的房间,如今连卓然,卓越两兄弟都不能踏进半步,不仅如此,先前三兄妹还一起练功的,现在也不让他们找卓悠然了。
初时还纳闷了,怎么妹妹受伤了就不让他们与她一处玩耍了呢?两人还以为是母亲悄悄给她什么好东西吃,因此每日都会跳到房顶,透过琉璃瓦看母亲每日都给妹妹什么好吃的。
然而却想多了。
这年卓然二十二岁,卓越十六岁。
卓然已经和章家大房五小姐章玉琴订婚六年。这章家就是宁王妃章梅的母家。
原本六年前两家人就两人的婚事议定了婚期,等到章玉琴年满了十五岁就成亲。
却不想这年玉琴的母亲病逝。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凡直系亲属离逝必需守孝三年。
可这五小姐因她母亲离逝,悲痛欲绝。便提出要为母亲守制六年。卓氏夫妇念其孝心,于是同意。等六年期满便将她迎娶过门儿。
谁能想到如今卓家遭此变故,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而卓越的未婚妻则是从小养在家中的香莲。
香莲在六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她叔父拉到街上卖。正好被路过的卓盛夫妻看到,当时只一眼,韩云儿觉得和这丫头有缘,便花了五两银子将其买下。
回来后,看她长得挺水灵,又懂事儿,便将她养在身边。起初只是开玩笑说让她当卓越的媳妇儿,没曾想这姑娘听后竟然真将自己当作了卓越未过门的妻子。对卓越是言听计从。对卓氏夫妇更是当公婆孝敬,因此便认了这个儿媳。
而老大卓著,随宁王世子到京都当质子。
不过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和娄林郡郡守斐九龄的二女儿斐春妮成婚,婚后育有一子名卓世南,斐九龄想他女儿在京城也不是很安全。而悠然谷中,韩云儿因要打理谷中事务,怕她没有时间管教外孙,因此便将卓世南养在娄林郡家中。
因此躲过了一劫。
……
……
自从卓悠然月经初潮来了后,韩云儿便天天在她耳边唠叨。
“女孩子,应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这能腿放得高高的像个什么样子?”
“女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出声,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喂,说你呢?嘴巴放小一点。让别人看到你这样成何体统……”
“再过不久就要十四岁了,十四岁已经是大姑娘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会为自己做衣裳了……”
……诸如类,韩云儿总是喋喋不休,翻来翻去地说。
开始的时候她还会顶撞几句,时间一久便当作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了。
平时该怎么就怎么。可是后来韩云儿见她死性不改,于是就开始在卓盛面前唠叨,说他不管女儿的事情,天天纵容她像个男孩子似的到处乱跑。
卓盛被韩云儿也唠叨得心情烦躁,于是便对卓悠然道:“小然然啦,你好歹也听听你母亲的话吧?你爹我这些天快被你母亲唠叨得耳朵起的茧子都快将耳朵堵住了。”
卓悠然可不管,因为她的耳朵已经堵住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卓盛就对她说:“只要你听母亲的话,等你十四岁生辰的时候就带你到武城去逛逛……”
要知道,卓悠然从未出去过。
每次到了谷口,都会有人跟在后面。要是看她走得太远就会将她拉回来,再不许她出去。
谁叫她功夫不如人呢?说学轻功吧,也只是半调子的水平。还没上去,就被她哥哥拉下来。
在悠然谷里,除了她母亲,李妈,还有三嫂香连,就她的武功最差。连整天只知道上山割草喂牛喂马的马三婆的功夫都比她好。
有这样好的事情,她肯定得听了。
因此便跟着母亲,母亲说什么她也会听上五分。
如果再有机会,她一定听母亲的话,一定不到处乱跑。
如今跪在这坟地前,往事一幕幕重演。就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闪现。
……
刺绣,是卓悠然最讨厌的。整天低着头,用一根细小的针在布上戳上戳下,常常累得她腰酸背痛脖子痛。
虽说觉得已经像模像样了,比起以前还有前世,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绣朵花儿出来还是花儿。虽然绣的牡丹最后变成了月季不像月季,牡丹不像牡丹的四不像,但那也是花儿呀。
但是母亲却仍旧不让她出门同谷中的孩子一起玩耍。
母亲说要在她及笄之前,将刺绣全部学会。并且还要她为自己缝制嫁衣。
……
这天,韩云儿说自己在谷中呆得十分烦闷,让卓盛带她一起到城里逛逛,顺便为卓悠然十四岁的生辰买点儿礼物送她。
卓悠然当时并不知道,当两人天还未亮就悄悄离开后。
早上李妈叫她起床,才惊觉为何是李妈叫她起床而不是母亲。
一问才知道两口子丢下她到夷陵城过二人世界去了。
当时她心里十分失落,失落得站在飞到门前的桐树上对着山谷大哭了一场。
哭完之后,便在谷中到处乱跑,在树上大吼大叫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并且将身上弄得像个泥人似的。
一天后她惊觉发现左中明二叔和左三叔竟也没在谷中,因此便知道自己离开悠然谷的时机已到。
要知道她在悠然谷可是这两兄弟在看着的。
趁着人们不注意便溜出了悠然谷,临走之时还不忘给家里留下一封书信,说自己要到娄林郡找娄家退亲。原因在于自己这近一年来为了婚事,被她母亲逼着学女红,十分烦闷。
再一想,自己不久就要满十四岁了,再过一年就是十五岁的年纪。如果事情顺利她就真的要嫁到娄家了。
虽说十年不与娄运杰见面,但那个瘦小得像猴儿的孩子的形象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她想如果娄运杰还像之前那样丑,就一定要退亲;若长得好了嘛,两人就成婚。
因此打了这个便主意上路了。
可是她没想到外面的花花世界要比她想象的精彩得多,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她没有见过的东西。
最要紧的是,她在前往娄林郡的时候路上救过一家被恶霸欺凌的路人。救下后,这一家人对她是千恩万谢,并且还想将一个六岁的女儿许配给她当老婆。
当然她是不需要的了。临走时一家人跪在路旁连连磕头,口里说着“谢谢少侠救命之恩……”等语。
一句“少侠”便让她萌生了闯荡江湖的念头,她想自己的功夫虽不如父亲和谷中很多人,但若与普通人比,那她就是个高手了。
因此改了道,想着到京城去看看。
一路走一路幻想着江湖上的劫富济贫,拔刀相助的豪迈之举。
还有在江湖上呲碴风云,豪情壮志的情景,使得她一路上喜笑颜开。
可是这太平之日,哪里有那么多的劫富济贫,拔刀相助的事情来?因此一路上除了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外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这日,她不知不觉逛到了龙江县城。在龙江县逛了两天后,就想去宇阳。
宇阳位于龙江北岸,与龙江县只隔着一条龙江。
来到龙江渡口,刚上船。船上的人看她长得标致,都纷纷侧目。还有些女子频频暗送秋波。
而船家也十分客气得叫了声“少侠。”
她是最喜欢别人称她为“少侠”的了,因这“少侠”两字,便说明她已经身在江湖之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而左家三兄弟,左邵明得到宁王娄士林的常识,邀请他到王府教四位公子学习武艺。其他两兄弟则留在悠然谷同卓家一起生活。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一晃,十年便过去了。
天元三十五年二月,悠然谷四面的高山还积有皑皑白雪。山下则是春意盎然,不过早春仍旧有些春寒料峭。
卓悠然被她母亲拘在家中做针线活儿。
在她年满十三周岁后的第三个月,生理期便不期而至。
由于这是在古代,她也不知道月经来了到底该用什么。
当她三哥卓越来叫她起床去练功时,掀开被子却看到她身下全是红红的一遍,那时把他哥哥吓得大声叫喊起来,说是妹妹被人伤着了,流了好多的血。
李妈听到喊声,赶紧从楼下上来,来到房中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可那会儿卓悠然还在睡觉,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李妈拿了月经带来为她放在身下时,她还以为自己又尿床了,惊觉着起床。一看,床上被血染了一大遍。
那时李妈笑说道:“悠然长大了,是个真正的大姑娘了。”
“李妈,你为什么不将我叫醒呢?这东西我自己可以放的。”悠然有些不好意思。
“你会放?才怪呢。再说了,你醒来肯定得到外面疯去,你这初来葵水,是沾不得水的。”
她母亲听说也到了房间来看她,得知来了月经,就让李妈为她准备一碗姜糖水喝下。
自此以后,她母亲便每日来到房中叫她起床,然后拿出针线,碎布教她缝补衣服。还教她绣花。
而她的房间,如今连卓然,卓越两兄弟都不能踏进半步,不仅如此,先前三兄妹还一起练功的,现在也不让他们找卓悠然了。
初时还纳闷了,怎么妹妹受伤了就不让他们与她一处玩耍了呢?两人还以为是母亲悄悄给她什么好东西吃,因此每日都会跳到房顶,透过琉璃瓦看母亲每日都给妹妹什么好吃的。
然而却想多了。
这年卓然二十二岁,卓越十六岁。
卓然已经和章家大房五小姐章玉琴订婚六年。这章家就是宁王妃章梅的母家。
原本六年前两家人就两人的婚事议定了婚期,等到章玉琴年满了十五岁就成亲。
却不想这年玉琴的母亲病逝。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凡直系亲属离逝必需守孝三年。
可这五小姐因她母亲离逝,悲痛欲绝。便提出要为母亲守制六年。卓氏夫妇念其孝心,于是同意。等六年期满便将她迎娶过门儿。
谁能想到如今卓家遭此变故,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而卓越的未婚妻则是从小养在家中的香莲。
香莲在六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她叔父拉到街上卖。正好被路过的卓盛夫妻看到,当时只一眼,韩云儿觉得和这丫头有缘,便花了五两银子将其买下。
回来后,看她长得挺水灵,又懂事儿,便将她养在身边。起初只是开玩笑说让她当卓越的媳妇儿,没曾想这姑娘听后竟然真将自己当作了卓越未过门的妻子。对卓越是言听计从。对卓氏夫妇更是当公婆孝敬,因此便认了这个儿媳。
而老大卓著,随宁王世子到京都当质子。
不过在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和娄林郡郡守斐九龄的二女儿斐春妮成婚,婚后育有一子名卓世南,斐九龄想他女儿在京城也不是很安全。而悠然谷中,韩云儿因要打理谷中事务,怕她没有时间管教外孙,因此便将卓世南养在娄林郡家中。
因此躲过了一劫。
……
……
自从卓悠然月经初潮来了后,韩云儿便天天在她耳边唠叨。
“女孩子,应该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这能腿放得高高的像个什么样子?”
“女孩子,吃饭的时候不要出声,所谓‘食不言寝不语’,喂,说你呢?嘴巴放小一点。让别人看到你这样成何体统……”
“再过不久就要十四岁了,十四岁已经是大姑娘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会为自己做衣裳了……”
……诸如类,韩云儿总是喋喋不休,翻来翻去地说。
开始的时候她还会顶撞几句,时间一久便当作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了。
平时该怎么就怎么。可是后来韩云儿见她死性不改,于是就开始在卓盛面前唠叨,说他不管女儿的事情,天天纵容她像个男孩子似的到处乱跑。
卓盛被韩云儿也唠叨得心情烦躁,于是便对卓悠然道:“小然然啦,你好歹也听听你母亲的话吧?你爹我这些天快被你母亲唠叨得耳朵起的茧子都快将耳朵堵住了。”
卓悠然可不管,因为她的耳朵已经堵住了。
后来实在没办法,卓盛就对她说:“只要你听母亲的话,等你十四岁生辰的时候就带你到武城去逛逛……”
要知道,卓悠然从未出去过。
每次到了谷口,都会有人跟在后面。要是看她走得太远就会将她拉回来,再不许她出去。
谁叫她功夫不如人呢?说学轻功吧,也只是半调子的水平。还没上去,就被她哥哥拉下来。
在悠然谷里,除了她母亲,李妈,还有三嫂香连,就她的武功最差。连整天只知道上山割草喂牛喂马的马三婆的功夫都比她好。
有这样好的事情,她肯定得听了。
因此便跟着母亲,母亲说什么她也会听上五分。
如果再有机会,她一定听母亲的话,一定不到处乱跑。
如今跪在这坟地前,往事一幕幕重演。就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里闪现。
……
刺绣,是卓悠然最讨厌的。整天低着头,用一根细小的针在布上戳上戳下,常常累得她腰酸背痛脖子痛。
虽说觉得已经像模像样了,比起以前还有前世,已经很不错了。至少绣朵花儿出来还是花儿。虽然绣的牡丹最后变成了月季不像月季,牡丹不像牡丹的四不像,但那也是花儿呀。
但是母亲却仍旧不让她出门同谷中的孩子一起玩耍。
母亲说要在她及笄之前,将刺绣全部学会。并且还要她为自己缝制嫁衣。
……
这天,韩云儿说自己在谷中呆得十分烦闷,让卓盛带她一起到城里逛逛,顺便为卓悠然十四岁的生辰买点儿礼物送她。
卓悠然当时并不知道,当两人天还未亮就悄悄离开后。
早上李妈叫她起床,才惊觉为何是李妈叫她起床而不是母亲。
一问才知道两口子丢下她到夷陵城过二人世界去了。
当时她心里十分失落,失落得站在飞到门前的桐树上对着山谷大哭了一场。
哭完之后,便在谷中到处乱跑,在树上大吼大叫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并且将身上弄得像个泥人似的。
一天后她惊觉发现左中明二叔和左三叔竟也没在谷中,因此便知道自己离开悠然谷的时机已到。
要知道她在悠然谷可是这两兄弟在看着的。
趁着人们不注意便溜出了悠然谷,临走之时还不忘给家里留下一封书信,说自己要到娄林郡找娄家退亲。原因在于自己这近一年来为了婚事,被她母亲逼着学女红,十分烦闷。
再一想,自己不久就要满十四岁了,再过一年就是十五岁的年纪。如果事情顺利她就真的要嫁到娄家了。
虽说十年不与娄运杰见面,但那个瘦小得像猴儿的孩子的形象在她心里挥之不去。
她想如果娄运杰还像之前那样丑,就一定要退亲;若长得好了嘛,两人就成婚。
因此打了这个便主意上路了。
可是她没想到外面的花花世界要比她想象的精彩得多,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很多她没有见过的东西。
最要紧的是,她在前往娄林郡的时候路上救过一家被恶霸欺凌的路人。救下后,这一家人对她是千恩万谢,并且还想将一个六岁的女儿许配给她当老婆。
当然她是不需要的了。临走时一家人跪在路旁连连磕头,口里说着“谢谢少侠救命之恩……”等语。
一句“少侠”便让她萌生了闯荡江湖的念头,她想自己的功夫虽不如父亲和谷中很多人,但若与普通人比,那她就是个高手了。
因此改了道,想着到京城去看看。
一路走一路幻想着江湖上的劫富济贫,拔刀相助的豪迈之举。
还有在江湖上呲碴风云,豪情壮志的情景,使得她一路上喜笑颜开。
可是这太平之日,哪里有那么多的劫富济贫,拔刀相助的事情来?因此一路上除了吃吃喝喝,游山玩水外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
这日,她不知不觉逛到了龙江县城。在龙江县逛了两天后,就想去宇阳。
宇阳位于龙江北岸,与龙江县只隔着一条龙江。
来到龙江渡口,刚上船。船上的人看她长得标致,都纷纷侧目。还有些女子频频暗送秋波。
而船家也十分客气得叫了声“少侠。”
她是最喜欢别人称她为“少侠”的了,因这“少侠”两字,便说明她已经身在江湖之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