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看(3)
为了好生迎接这位救了儿子的恩人,宋伯明与万夫人早早就起床梳洗,本想要着盛装迎接,猛然想起长烟曾说过这位恩人四处漂泊,孤身一人,家道贫寒,便放弃了这个想法,改穿便服相迎。
万夫人曾要求明光三兄弟也要来见见救了弟弟邦光的恩人,可明光与瞻光仍对弟弟的不敬怀恨在心,不愿意前来,都推说有事,瞻光更是早早出门,说要去外地走一遭。
只有三郎延光及时来到正堂,与父亲母亲一同恭候这位恩人的到来。
周灵修随着邦光,步入宋府家门,看到各门前仆人恭敬站好,很有规矩,宅院森严干净,不愧是大户人家。
来到正堂,看到两位年长的男女身着干净整洁的常服,笑意盈盈出来相迎,知道这就是邦光的父母亲,忙躬身施礼。
宋伯明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年轻人,胸中掀起一层层的波动脸上渐渐没有表情,像怔住了一般。
寒暄了会,宋伯明开始切入正题,含笑问道:“听说先生是云阳人?口音却不太像。”
周灵修道:“我连年漂泊在外,云游四方,所以口音早早变了。”
“先生到过许多地方?”
“燕国的大江南北,都去过。”
“先生是第一次来萧城?”
“是。”
“云阳在北,靠近秦州,萧城在南,两地着实不近,我看先生年纪不大,却已经能够独自走的许多地方,真是后生可畏。先生还有好心肠,救下了要寻死觅活的我的儿,请受老夫一拜。”宋伯明说着就要施礼。
周灵修动作快,忙上前扶住宋伯明,“这真是折煞小生了!宋公您一口一个先生就已经让小生坐立难安,想要逃走,又要行礼,小生不能当。救下令郎,实是偶然。那晚我去花神庙,准备歇息一晚,恰好遇到令郎在花神的雕像前哭诉,就要自寻短见,我便阻止了——任凭是谁遇见,都会出手相救,小生对令郎有什么恩呢?”
宋伯明更是赞叹道:“先生小小年纪,有如此心境,确实难得。不知先生家中可还有人?先生在外,家人岂不担心,先生若有朝一日要回家,务必告诉老朽,老朽必定安排车马送君归。”
话说到这里,周灵修轻松活泼的面容才有了一丝阴云,暗沉沉回答:“小生哪还有什么家人啊?——小生现在孤身一人,不敢回到故乡,回到故乡,家徒四壁,没有家人,小生实在不想看到那凄凉的景象。”
“不知先生遇到了何事?若需要帮忙,我宋家倾尽全力。”宋伯明只觉得心砰砰乱跳,面对这个年轻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冉冉升起。
莫非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
周灵修强忍悲伤,忍痛含笑,对于伤痛轻描淡写,“小生自幼丧母,在家跟着祖母生活,爹爹原本也在京都为官,但某年犯了错误,被贬谪地方沧州,那地方瘴气严重,爹爹生了病,告病回家,没过一年,便走了……祖母伤心过度,也……小生安排好家事,思忖无法在故乡度日,便收拾行囊,远离故乡。幸得祖母教孙严苛,小生能写字会画画,沿途卖字画度日,直到今日。”
话语平常,不见哀婉,宋伯明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虽然含笑说话,但眼里已经渗出泪水。
“你父亲莫不是叫周志云?”宋伯明长叹一声,问道。
周灵修一怔,惊讶问道:“宋公怎样得知?”
宋伯明继续问道:“你母亲也姓周,乃是你父亲的表妹,两人籍贯都是灌亭,你父亲曾经当过九平县令,天业三年,九平、灌亭、昌平等九县发大水,死伤无数,你父亲带领百姓救灾,却没能顾全你母亲,致使你母亲被洪水冲走……”
这一件件,一桩桩,宋伯明娓娓道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轻的岁月,回头一看,还能看到并肩而立,与权臣斗争的好友们……
“后来,你爹爹进京,先为大理司直,后为起居郎,最后官居谏议大夫,却因为劝谏陛下不要重用宦官,于天业十三年被贬,先贬亳州,后改沧州……”
周灵修没有答话,脸上一阵阵苍白,眼泪像断了线的滚珠一样纷纷落下,种种现象表明认同宋伯明说的话。
“我就是你父亲的好友——当年,我们一同在灌亭等九县治理灾害,一同上京鸣冤击鼓,一同劝谏陛下,也都被推上法场过,也在含元殿前挨过板子……我和你父之前交情深厚,进京之后,便为了避嫌,不在多联系,你父到了沧州,才敢写信来往,这已经过去几年了,他没有给我来信,我给他写信,也从未受过回信,却不料……”
周灵修流泪道:“我父临终前曾说有过一个好友,他生性孤僻,朋友很少,只这一个好友最好……让我日后去投奔,但他未说完,就咽气了……”
宋伯明抱住周灵修,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越看越像是老朋友,似曾相识,想起与周志云的往事,心中戚戚。
万夫人在旁边看得呆了,邦光也暗暗称奇——这世上的事情真是妙不可言。
前来围观的婆子仆妇们也举起袖子,擦拭眼泪,躲在众人身后的程鸾也不断叹气,上了绣楼,与小姐和光说起此事。
和光一听到周灵修这个名字,身子便一激灵,不肯抬头望着程鸾,听程鸾说完整个过程,也感叹这缘分很奇妙。
“他这么多年,也真是苦啊。”和光叹道,因为妹妹清光不在,她可以大胆的感叹一番,不然,妹妹又要多说话了。
程鸾叹道:“那周郎虽然命苦,但品德心性很好,没有改变,有的人啊早就堕落了,或是一蹶不振了,可周郎却不这样,他依然坚强乐观呢——我还听说他还考了解元呢,这么多年来,一直勤奋,努力赚钱,还想要考进士,到得朝廷,与朝廷讲明爹爹的忠心。”
如此命苦,却如此有目标,和光很是佩服,不禁说道:“他真是个人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万夫人曾要求明光三兄弟也要来见见救了弟弟邦光的恩人,可明光与瞻光仍对弟弟的不敬怀恨在心,不愿意前来,都推说有事,瞻光更是早早出门,说要去外地走一遭。
只有三郎延光及时来到正堂,与父亲母亲一同恭候这位恩人的到来。
周灵修随着邦光,步入宋府家门,看到各门前仆人恭敬站好,很有规矩,宅院森严干净,不愧是大户人家。
来到正堂,看到两位年长的男女身着干净整洁的常服,笑意盈盈出来相迎,知道这就是邦光的父母亲,忙躬身施礼。
宋伯明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年轻人,胸中掀起一层层的波动脸上渐渐没有表情,像怔住了一般。
寒暄了会,宋伯明开始切入正题,含笑问道:“听说先生是云阳人?口音却不太像。”
周灵修道:“我连年漂泊在外,云游四方,所以口音早早变了。”
“先生到过许多地方?”
“燕国的大江南北,都去过。”
“先生是第一次来萧城?”
“是。”
“云阳在北,靠近秦州,萧城在南,两地着实不近,我看先生年纪不大,却已经能够独自走的许多地方,真是后生可畏。先生还有好心肠,救下了要寻死觅活的我的儿,请受老夫一拜。”宋伯明说着就要施礼。
周灵修动作快,忙上前扶住宋伯明,“这真是折煞小生了!宋公您一口一个先生就已经让小生坐立难安,想要逃走,又要行礼,小生不能当。救下令郎,实是偶然。那晚我去花神庙,准备歇息一晚,恰好遇到令郎在花神的雕像前哭诉,就要自寻短见,我便阻止了——任凭是谁遇见,都会出手相救,小生对令郎有什么恩呢?”
宋伯明更是赞叹道:“先生小小年纪,有如此心境,确实难得。不知先生家中可还有人?先生在外,家人岂不担心,先生若有朝一日要回家,务必告诉老朽,老朽必定安排车马送君归。”
话说到这里,周灵修轻松活泼的面容才有了一丝阴云,暗沉沉回答:“小生哪还有什么家人啊?——小生现在孤身一人,不敢回到故乡,回到故乡,家徒四壁,没有家人,小生实在不想看到那凄凉的景象。”
“不知先生遇到了何事?若需要帮忙,我宋家倾尽全力。”宋伯明只觉得心砰砰乱跳,面对这个年轻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冉冉升起。
莫非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
周灵修强忍悲伤,忍痛含笑,对于伤痛轻描淡写,“小生自幼丧母,在家跟着祖母生活,爹爹原本也在京都为官,但某年犯了错误,被贬谪地方沧州,那地方瘴气严重,爹爹生了病,告病回家,没过一年,便走了……祖母伤心过度,也……小生安排好家事,思忖无法在故乡度日,便收拾行囊,远离故乡。幸得祖母教孙严苛,小生能写字会画画,沿途卖字画度日,直到今日。”
话语平常,不见哀婉,宋伯明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虽然含笑说话,但眼里已经渗出泪水。
“你父亲莫不是叫周志云?”宋伯明长叹一声,问道。
周灵修一怔,惊讶问道:“宋公怎样得知?”
宋伯明继续问道:“你母亲也姓周,乃是你父亲的表妹,两人籍贯都是灌亭,你父亲曾经当过九平县令,天业三年,九平、灌亭、昌平等九县发大水,死伤无数,你父亲带领百姓救灾,却没能顾全你母亲,致使你母亲被洪水冲走……”
这一件件,一桩桩,宋伯明娓娓道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年轻的岁月,回头一看,还能看到并肩而立,与权臣斗争的好友们……
“后来,你爹爹进京,先为大理司直,后为起居郎,最后官居谏议大夫,却因为劝谏陛下不要重用宦官,于天业十三年被贬,先贬亳州,后改沧州……”
周灵修没有答话,脸上一阵阵苍白,眼泪像断了线的滚珠一样纷纷落下,种种现象表明认同宋伯明说的话。
“我就是你父亲的好友——当年,我们一同在灌亭等九县治理灾害,一同上京鸣冤击鼓,一同劝谏陛下,也都被推上法场过,也在含元殿前挨过板子……我和你父之前交情深厚,进京之后,便为了避嫌,不在多联系,你父到了沧州,才敢写信来往,这已经过去几年了,他没有给我来信,我给他写信,也从未受过回信,却不料……”
周灵修流泪道:“我父临终前曾说有过一个好友,他生性孤僻,朋友很少,只这一个好友最好……让我日后去投奔,但他未说完,就咽气了……”
宋伯明抱住周灵修,又仔仔细细的看了看这个年轻人,越看越像是老朋友,似曾相识,想起与周志云的往事,心中戚戚。
万夫人在旁边看得呆了,邦光也暗暗称奇——这世上的事情真是妙不可言。
前来围观的婆子仆妇们也举起袖子,擦拭眼泪,躲在众人身后的程鸾也不断叹气,上了绣楼,与小姐和光说起此事。
和光一听到周灵修这个名字,身子便一激灵,不肯抬头望着程鸾,听程鸾说完整个过程,也感叹这缘分很奇妙。
“他这么多年,也真是苦啊。”和光叹道,因为妹妹清光不在,她可以大胆的感叹一番,不然,妹妹又要多说话了。
程鸾叹道:“那周郎虽然命苦,但品德心性很好,没有改变,有的人啊早就堕落了,或是一蹶不振了,可周郎却不这样,他依然坚强乐观呢——我还听说他还考了解元呢,这么多年来,一直勤奋,努力赚钱,还想要考进士,到得朝廷,与朝廷讲明爹爹的忠心。”
如此命苦,却如此有目标,和光很是佩服,不禁说道:“他真是个人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