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强震来袭
时间真的如流水,不知不觉得就到了6月23日三姑家堂妹结婚的大日子,杨希月一家前一天就回到了玉溪村,因为老家的房子没有修整,所以一家三口就在三姑家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就是24日,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杨希月一家三口都有些紧张,她只记得6月24日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地震发生,但是具体的几时几分却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虽然这段时间一家三口修炼都有小成,但是杨爸爸也仅限于能能放出一小盆的水,至于杨妈妈连一杯水都放不满。
而杨希月就更不用提了,她修炼了快一个月,也能感受到天地灵气,但是身体里像是有一个喂不饱的魔兽似的,到现在灵气还没有储存满,更别提施展什么术法了。
但是三个人都可以感觉到,随着距离末日的一点点接近,空气中的灵气也越来越躁动,似乎是有什么想说,但是又说不出来似的。
也正因为如此,杨爸和杨妈才更相信女儿的话,世界末日确实要来了。
哦,对了,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方娟果然没有放弃他们家的玉坠,中间不仅仅鼓了人上门强抢玉坠,没有抢到之后还带人上门威胁。
好在末日没有发生的时候,警察还是很有用的,依靠着警察,杨希月成功的让方娟拘留了十五天。而拘留的到期日正是6月24日。
杨希月怀疑方娟是不是也知道末日就要到来,而且还知道他们家的玉坠是个宝贝,不然为什么这么执着。
她甚至怀疑,前世方娟活的那么潇洒那么舒服,很有可能就是拿到了她家的玉坠,发现了水月洞天,这么说来,方娟就很有可能可是重生的。
不过现在玉坠空间已经被她发现,而且化作了一块胎记隐藏在了自己手腕内侧,就算方娟是重生的,也不可能在得到自己家的玉坠了,更遑论即将要到来的末世发生的时候,她现在还在拘留中呢!
一家三口参加完婚礼之后没有再在她三姑家歇息,虽然记忆中是上午九十点钟地震,但是杨希月不敢保证自己的记忆是不是真的一点差错没有。
三个人决定干脆在院子里搭建两个帐篷,然后在帐篷里休息一晚,这样安全不说,还省得借助在亲戚家不自在。
其实他们的房子虽然没有修整,但是稍微的打扫一下还是可以简单的歇息的,但是一家三口为了安全还是决定在院子里搭帐篷。
其他的物资前一天已经被杨希月收到了空间里,外面就留了两个帐篷和几床薄被子,这个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几床薄被子足够一家三口用了。
一夜无事,但是第二天早上一家三口起床,没有一个人可以放松下来,因为距离地震仅仅只有两三个小时了,好在地震是在白天发生,而且这个时间村里的人正在给农忙收尾,所以大部分都不在家,相信地震发生的时候,伤亡应该不会太大。
不要说他们不通知邻里,关键是他们说了,邻里会相信吗?而且杨爸爸杨妈妈也已经和关系好的亲戚邻居们说了让他们今天上午家里最好不要待人,至于能有几个人听,他们决定不了也改变不了。
包括杨希月也在一周之前也在网上匿名发了帖子,详细的说了末日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帖子比较奇幻,所以倒是很快有了热度,但是留言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取笑玩闹的态度,没有几个人相信她发表的帖子说的内容都是真的。
也没有几个人按照她说的屯物资,更别说今天的地震会有几个人听她的话躲到高楼之外暂避呢!
正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城市里得人都在上班,而且高楼大厦,所以地震之后城市的损失及伤亡率远远避农村的要大,基本上是十室九空。
与城市相反,农村房屋低矮,人口稀疏,而且部分地区正值农忙之季,所以农村人员的损失只有城市的三到四分之一。
到了在后面,城市和农村的状况相差更大,城市物资紧缺,但是农村家家户户正好农忙刚过,手上存粮不少,而且很多农村靠山靠水,虽然有变异动植物的威胁,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城市里面的人生存的要好得多。
也因此末世后的第二年,城市的物资消耗殆尽之后,大量的人就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城市和农村之间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也较量。
这也是为什么杨希月在末日之前就要带着爸妈返回玉溪村的主要愿意之一,更别说他们家在玉溪村还有2亩田地,虽然现在慌着,但是以后新品种粮食研发出来之后,总归还是可以用起来的。
转眼间到了上午九点半,杨希月一家三口站在自己院子前,感受着空气中几乎要暴怒起来的灵气,心里隐约的都有一种预感,地震,估计马上就要来了。
2120年6月24日上午9时58分,这是末世正式开始的时刻,也是让无数人铭记的时刻,这一刻往后的若干年,他们再也没有了现在舒适的生活,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开始了末世里艰难不已的生存之路。
杨爸杨妈和杨希月因为关注着地震的原因,所以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这次地震来得时如此的猛烈,下一刻他们就感觉到整个地面似乎都翻了过来。
杨希月和自己的爸妈在很努力的保持着平衡,但是还是抵抗不住大自然的威力,三个人只好趴在了地上,就算他们现在不趴下,估计下一刻震动的大地也要把他们掀趴下。
四面八方传来了一阵阵惊恐的尖叫死哭喊,与此同时,无数城市的大楼轰然倒塌,距离华国不远的某个岛国竟然被强震直接震翻,然后消失在了海洋里,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了那个岛国。
世界各地的大地同一时刻开始震颤,没有一个角落可以逃过这一场强震的破坏,这场强震整整持续了5分17秒,短短的5分17秒,夺去了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二天就是24日,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杨希月一家三口都有些紧张,她只记得6月24日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地震发生,但是具体的几时几分却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虽然这段时间一家三口修炼都有小成,但是杨爸爸也仅限于能能放出一小盆的水,至于杨妈妈连一杯水都放不满。
而杨希月就更不用提了,她修炼了快一个月,也能感受到天地灵气,但是身体里像是有一个喂不饱的魔兽似的,到现在灵气还没有储存满,更别提施展什么术法了。
但是三个人都可以感觉到,随着距离末日的一点点接近,空气中的灵气也越来越躁动,似乎是有什么想说,但是又说不出来似的。
也正因为如此,杨爸和杨妈才更相信女儿的话,世界末日确实要来了。
哦,对了,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方娟果然没有放弃他们家的玉坠,中间不仅仅鼓了人上门强抢玉坠,没有抢到之后还带人上门威胁。
好在末日没有发生的时候,警察还是很有用的,依靠着警察,杨希月成功的让方娟拘留了十五天。而拘留的到期日正是6月24日。
杨希月怀疑方娟是不是也知道末日就要到来,而且还知道他们家的玉坠是个宝贝,不然为什么这么执着。
她甚至怀疑,前世方娟活的那么潇洒那么舒服,很有可能就是拿到了她家的玉坠,发现了水月洞天,这么说来,方娟就很有可能可是重生的。
不过现在玉坠空间已经被她发现,而且化作了一块胎记隐藏在了自己手腕内侧,就算方娟是重生的,也不可能在得到自己家的玉坠了,更遑论即将要到来的末世发生的时候,她现在还在拘留中呢!
一家三口参加完婚礼之后没有再在她三姑家歇息,虽然记忆中是上午九十点钟地震,但是杨希月不敢保证自己的记忆是不是真的一点差错没有。
三个人决定干脆在院子里搭建两个帐篷,然后在帐篷里休息一晚,这样安全不说,还省得借助在亲戚家不自在。
其实他们的房子虽然没有修整,但是稍微的打扫一下还是可以简单的歇息的,但是一家三口为了安全还是决定在院子里搭帐篷。
其他的物资前一天已经被杨希月收到了空间里,外面就留了两个帐篷和几床薄被子,这个月份天气比较暖和,几床薄被子足够一家三口用了。
一夜无事,但是第二天早上一家三口起床,没有一个人可以放松下来,因为距离地震仅仅只有两三个小时了,好在地震是在白天发生,而且这个时间村里的人正在给农忙收尾,所以大部分都不在家,相信地震发生的时候,伤亡应该不会太大。
不要说他们不通知邻里,关键是他们说了,邻里会相信吗?而且杨爸爸杨妈妈也已经和关系好的亲戚邻居们说了让他们今天上午家里最好不要待人,至于能有几个人听,他们决定不了也改变不了。
包括杨希月也在一周之前也在网上匿名发了帖子,详细的说了末日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帖子比较奇幻,所以倒是很快有了热度,但是留言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取笑玩闹的态度,没有几个人相信她发表的帖子说的内容都是真的。
也没有几个人按照她说的屯物资,更别说今天的地震会有几个人听她的话躲到高楼之外暂避呢!
正因为地震发生的时候城市里得人都在上班,而且高楼大厦,所以地震之后城市的损失及伤亡率远远避农村的要大,基本上是十室九空。
与城市相反,农村房屋低矮,人口稀疏,而且部分地区正值农忙之季,所以农村人员的损失只有城市的三到四分之一。
到了在后面,城市和农村的状况相差更大,城市物资紧缺,但是农村家家户户正好农忙刚过,手上存粮不少,而且很多农村靠山靠水,虽然有变异动植物的威胁,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城市里面的人生存的要好得多。
也因此末世后的第二年,城市的物资消耗殆尽之后,大量的人就开始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城市和农村之间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也较量。
这也是为什么杨希月在末日之前就要带着爸妈返回玉溪村的主要愿意之一,更别说他们家在玉溪村还有2亩田地,虽然现在慌着,但是以后新品种粮食研发出来之后,总归还是可以用起来的。
转眼间到了上午九点半,杨希月一家三口站在自己院子前,感受着空气中几乎要暴怒起来的灵气,心里隐约的都有一种预感,地震,估计马上就要来了。
2120年6月24日上午9时58分,这是末世正式开始的时刻,也是让无数人铭记的时刻,这一刻往后的若干年,他们再也没有了现在舒适的生活,他们失去了亲人,他们开始了末世里艰难不已的生存之路。
杨爸杨妈和杨希月因为关注着地震的原因,所以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地面的震动,这次地震来得时如此的猛烈,下一刻他们就感觉到整个地面似乎都翻了过来。
杨希月和自己的爸妈在很努力的保持着平衡,但是还是抵抗不住大自然的威力,三个人只好趴在了地上,就算他们现在不趴下,估计下一刻震动的大地也要把他们掀趴下。
四面八方传来了一阵阵惊恐的尖叫死哭喊,与此同时,无数城市的大楼轰然倒塌,距离华国不远的某个岛国竟然被强震直接震翻,然后消失在了海洋里,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了那个岛国。
世界各地的大地同一时刻开始震颤,没有一个角落可以逃过这一场强震的破坏,这场强震整整持续了5分17秒,短短的5分17秒,夺去了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