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事后人叹
“马黄山这事啊,我看全靠了如月那个丫头。”马文松回家和老伴说起就感慨不已:“原准备的是八两银子,棺木省了一两,七两安排完了,一共收了二两丧仪,好笑的是,那老婆子居然找我要银子。”
为什么?
“说是马黄山没了,以后这家人没人给她银子养老了,所以先拿一点走。”马文松冷笑一声:“我没答应,马黄山没了她还有黑山和老三,再不济还有两个女。谭氏那孤儿寡母的还得过日子呢,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还别说娶三个儿媳妇,不过听如月那丫头的意思他们怕是要修新房子了。”
“二两银子倒也够修几间屋。”老太婆点头点:“那柴棚就是放柴的地方,也是运气好这三天没下雨,若不然事情就难办了。”
果然如马文松所料,下午的时候,马如月和马如海就找到了他。
“幺爷爷,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想着这儿有一点钱,不如就凑合着修几间屋子。”马如月道:“还望幺爷爷帮我们参谋参谋,看怎么个修法,怎么样才能节约点钱。”
马文松点了点头,然后问了修几间屋,大约能承受多少银两。
“五个房间,一个堂屋。”马如月想的是不修就不修,要修那就得将三个弟弟的成亲的房间准备好:“灶房和茅厕就修一个偏房。”
这么大的房子,那可不是二两银子能解决的事。
“超就超一点吧,如海他们慢慢长大了,借一点慢慢就有能力还了。”马如月道:“这事儿不解决就是一个事,咬咬牙也就撑过去了。”
“这丫头有魄力!”马文松点了点头:“很多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修了也好。”
当下就商量着请哪些工人,买多少材料。
“幺爷爷,我们都不懂的,还有劳幺爷爷多费点心了。”马如月对马文松道:“幺爷爷,您老帮的大忙我们都记得的。”
“说什么大忙不大忙啊,你们既然叫我一声幺爷爷,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该拉扯的就拉扯一下。”马文松心里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家子没准儿还能起来。别的不说,就看马如月的转变,这几天大小事都是她在出面,言谈举止很有大户人家当家人的风范。
特别是面对马老太太的那种无理取闹也能面不改色的应对她。
私下里全都说这老的不像老的,好在小的没有长歪。
这一家子要修房子,在马家村还是让人震惊了一番。
“我就说了,老二那口棺木还是宝山家的,又薄又差,这些黑心肝的,留着钱她们母子享受,我可怜的儿啊,这是造的什么孽……”马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往外跑,等罗氏去时都有点目瞪口呆,她居然在马黄山的坟前指桑骂槐的又哭了起来。
坟前就围了一圈的人,大家都在指指点点。
有说谭氏会算的,也有说老太太鸡蛋里挑骨头。
人做事天在看,面对这种情况马如月拉着谭氏不让去看。
“看了添堵,看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马如月叹了口气:“娘,我明天该回江家了,你们这个样子,我真是放不下心啊!”
时不时的有人来挑衅一翻,自己又立不起来。
“如月!”拉着女儿的手,想着自己没了男人家里空落落的,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而这样的日子女儿都过了大半年了:“娘对不起你,你可要常回来。”
“嗯,我会的。”马如月点了点头,将家里的情况又说了一遍:“修房子的事让如海找幺爷爷,别的人你也不用管,左右是分家另过了,又不会在她们锅里舀饭。人要是因为别人说什么都在意的话,那我都不用活了。”
临走的时候,马如月将办事余下的银子全都交给了谭氏。
“如月,你爹说这些银子是给你下半辈子用的。”谭氏坚持不要。
“娘,我在江家挺好的,有吃有喝的,好歹还是一个大少奶奶呢。”说到这儿马如月自己都笑了,就没见过谁当大少奶奶这么霉的:“娘,您别为我担心了,好好的将日子过起走就好了。回头地里的庄稼活儿让如海他们跟着学着干。老房子那边能不去就不去吧。”左右都不受待见,送上门去找气怄不划算。
谭氏抹着眼泪说知道了。
送走了女儿,回到柴棚的时候,马文松正带着一群人在量在皮。
“这个柴棚不撤吧,你们要住,回头也当柴棚用。”马文松对马如海道:“你姐说要修宽一点,你看这样合适不?”
“幺爷爷,我什么都不懂,姐说要听您的,您说怎么修好就怎么修。”马如海对众人道:“多谢各位叔叔伯伯了。”
修房子这么大的事他是去找了马黑山和三叔马远山的,但是他们说奶奶说过谁都不许管,为了图清静,马如月说不找他们。
“如海啊,你就甭给我们客气了。”对这一家人,大家心里还是同情的。
马黄山一直体弱多病又老实,人也不讨厌,谁知道会落成今天这个下场呢。
别人家修房子是要带伙食的,马文松考虑到这一家子的实际情况,给大家伙儿说了各吃各的,干活的人也就欣然同意了。
谁家没个难处,这一家子连自己吃的都不够,听说分家才分了二十多斤红薯和米面什么的。
没分家的时候是马黑山当家,老太太把握钱财。
马如月嫁到江家有二十两彩礼让整个马家村的人都有点眼红又有说不出的味道来。
钱财果然是最能考验人的,这一次分家也为了这二十两银子闹崩了。
家丑不可外扬,这马老太太却倚老卖老,得了八两银子还不心甘。
马黄山的死大家也里都明白,这家分得有点过了。
马文松摇了摇头,孩子们一口一个幺爷爷,也只有他是族长用身份能镇得住堂子了,否则那老太太还得在自己面前蹦哒。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为什么?
“说是马黄山没了,以后这家人没人给她银子养老了,所以先拿一点走。”马文松冷笑一声:“我没答应,马黄山没了她还有黑山和老三,再不济还有两个女。谭氏那孤儿寡母的还得过日子呢,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还别说娶三个儿媳妇,不过听如月那丫头的意思他们怕是要修新房子了。”
“二两银子倒也够修几间屋。”老太婆点头点:“那柴棚就是放柴的地方,也是运气好这三天没下雨,若不然事情就难办了。”
果然如马文松所料,下午的时候,马如月和马如海就找到了他。
“幺爷爷,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想着这儿有一点钱,不如就凑合着修几间屋子。”马如月道:“还望幺爷爷帮我们参谋参谋,看怎么个修法,怎么样才能节约点钱。”
马文松点了点头,然后问了修几间屋,大约能承受多少银两。
“五个房间,一个堂屋。”马如月想的是不修就不修,要修那就得将三个弟弟的成亲的房间准备好:“灶房和茅厕就修一个偏房。”
这么大的房子,那可不是二两银子能解决的事。
“超就超一点吧,如海他们慢慢长大了,借一点慢慢就有能力还了。”马如月道:“这事儿不解决就是一个事,咬咬牙也就撑过去了。”
“这丫头有魄力!”马文松点了点头:“很多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修了也好。”
当下就商量着请哪些工人,买多少材料。
“幺爷爷,我们都不懂的,还有劳幺爷爷多费点心了。”马如月对马文松道:“幺爷爷,您老帮的大忙我们都记得的。”
“说什么大忙不大忙啊,你们既然叫我一声幺爷爷,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该拉扯的就拉扯一下。”马文松心里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家子没准儿还能起来。别的不说,就看马如月的转变,这几天大小事都是她在出面,言谈举止很有大户人家当家人的风范。
特别是面对马老太太的那种无理取闹也能面不改色的应对她。
私下里全都说这老的不像老的,好在小的没有长歪。
这一家子要修房子,在马家村还是让人震惊了一番。
“我就说了,老二那口棺木还是宝山家的,又薄又差,这些黑心肝的,留着钱她们母子享受,我可怜的儿啊,这是造的什么孽……”马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往外跑,等罗氏去时都有点目瞪口呆,她居然在马黄山的坟前指桑骂槐的又哭了起来。
坟前就围了一圈的人,大家都在指指点点。
有说谭氏会算的,也有说老太太鸡蛋里挑骨头。
人做事天在看,面对这种情况马如月拉着谭氏不让去看。
“看了添堵,看怎么着就怎么着吧。”马如月叹了口气:“娘,我明天该回江家了,你们这个样子,我真是放不下心啊!”
时不时的有人来挑衅一翻,自己又立不起来。
“如月!”拉着女儿的手,想着自己没了男人家里空落落的,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而这样的日子女儿都过了大半年了:“娘对不起你,你可要常回来。”
“嗯,我会的。”马如月点了点头,将家里的情况又说了一遍:“修房子的事让如海找幺爷爷,别的人你也不用管,左右是分家另过了,又不会在她们锅里舀饭。人要是因为别人说什么都在意的话,那我都不用活了。”
临走的时候,马如月将办事余下的银子全都交给了谭氏。
“如月,你爹说这些银子是给你下半辈子用的。”谭氏坚持不要。
“娘,我在江家挺好的,有吃有喝的,好歹还是一个大少奶奶呢。”说到这儿马如月自己都笑了,就没见过谁当大少奶奶这么霉的:“娘,您别为我担心了,好好的将日子过起走就好了。回头地里的庄稼活儿让如海他们跟着学着干。老房子那边能不去就不去吧。”左右都不受待见,送上门去找气怄不划算。
谭氏抹着眼泪说知道了。
送走了女儿,回到柴棚的时候,马文松正带着一群人在量在皮。
“这个柴棚不撤吧,你们要住,回头也当柴棚用。”马文松对马如海道:“你姐说要修宽一点,你看这样合适不?”
“幺爷爷,我什么都不懂,姐说要听您的,您说怎么修好就怎么修。”马如海对众人道:“多谢各位叔叔伯伯了。”
修房子这么大的事他是去找了马黑山和三叔马远山的,但是他们说奶奶说过谁都不许管,为了图清静,马如月说不找他们。
“如海啊,你就甭给我们客气了。”对这一家人,大家心里还是同情的。
马黄山一直体弱多病又老实,人也不讨厌,谁知道会落成今天这个下场呢。
别人家修房子是要带伙食的,马文松考虑到这一家子的实际情况,给大家伙儿说了各吃各的,干活的人也就欣然同意了。
谁家没个难处,这一家子连自己吃的都不够,听说分家才分了二十多斤红薯和米面什么的。
没分家的时候是马黑山当家,老太太把握钱财。
马如月嫁到江家有二十两彩礼让整个马家村的人都有点眼红又有说不出的味道来。
钱财果然是最能考验人的,这一次分家也为了这二十两银子闹崩了。
家丑不可外扬,这马老太太却倚老卖老,得了八两银子还不心甘。
马黄山的死大家也里都明白,这家分得有点过了。
马文松摇了摇头,孩子们一口一个幺爷爷,也只有他是族长用身份能镇得住堂子了,否则那老太太还得在自己面前蹦哒。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