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穿越汉末之我是曹操

第四十六章 宛城变

    “如今朝廷可还在洛阳呐,刘表若真心为汉室着想,应该派兵送粮护佑于关中子民才是,荆州江流纵横,雨水充沛,粮草充足,刘表如今治理荆州已经有五六年光景,朝廷诏令诸侯征伐董卓日久,荆州亦是距离关中不远,为何迟迟不见荆州兵马西进,却偏偏已经拿下汝南,目前鏖战宛城吧?”曹操可不管说的有没有道理,反正气势要足,问题要多,先别管说的对不对,只要说,那就对了,至于其中种种,才懒得去细究,真特么惹急,说不得要骂骂,汉家江山,与吾曹操何干?你刘表还是汉室宗亲,你都不管不顾,我凭什么要管?

    “曹公,景升兄好坐谈,行事则不足,这许多年了,你也该知道的,绝对没有帝王之心!”娄圭无论刘表究竟如何想,反正他可不能符合曹操就对了。

    “哈哈哈哈……子伯,刘表若真是心怀刘家江山,当年吾等十八路诸侯起义军之时,他已然具有荆州,更得荆州士族支持,他为何不起兵反董?据我所知,刘表甚至还与那董卓的伪朝廷往来书信,连他这个荆州牧的头衔,亦是董卓为安抚他所赐的吧?如今朝廷重置洛阳数年,刘景升可有朝贡?刘表迫不及待攻取汝南,兵发宛城,寓意何为?如此小人,子伯为何事之?不如随吾曹操,身体力行,拯救苍生百姓,还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汉末这些诸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烂事倒是做下一箩筐。

    “这……”娄圭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有门外来人,“启禀主公!许昌急报!”

    来人显然顾忌有娄圭在,不过曹操倒是觉得无妨,娄圭如今已经被困长安,看他那模样,迟早被自己说动归顺。

    “子伯不是外人,你说吧!”曹操示意来人直接禀告。看那人装扮,就知道是郭嘉的情报人员。

    “主公!宛城被荆州军攻破了!”来人说的很简单。

    “什么?”曹操一惊,站了起来。宛城被破,于曹操来说意味着什么,作为曹操阵营的郭嘉和钟繇也是有些慌了。

    “自董卓携汉帝西迁长安后,西凉军内部矛盾重重,早已经没了当年战力,唯独张济张秀徐荣的军马最是精锐,荆州兵马如何能破得了宛城?”曹操心说,何况还有贾诩出谋划策。

    来人看了看娄圭,说道:“主公,张济在吾大军西征之日便病死了,西凉军由张秀统领,荆州兵马便不断增兵,蔡中也被撤下,刘表启用长沙黄忠为将,甘宁、霍俊、魏延为副将,领三万军马,日夜围困宛城,后来诸将率兵先登,张秀不敌,往城北突围逃走!”

    “唔,好,密切关注张秀破围后去向,不可延迟汇报,一有消息,当先报到军前,不必绕回许昌!”我怎么把这些人给忘了,汉末除了袁绍人才济济,那就是刘表手下其实也不弱啊,得关中荆州士族帮助,手下将领能人无数,这次启用的人,都是一等一的领军人物,可可惜他们历史上遇到的刘表就一守家之犬。可是如今的刘表究竟怎么了?不仅四面扩张,还会用人!莫非转性了?

    既然消息属实,再去猜如何破城已经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当下。

    曹操立刻手书,递于那人道:“即刻飞鸽传书于曹仁,命他遣一营兵马前往鲁阳!记住了,若遇张秀败军来,只可安抚,不可交战。”

    “遵命!”来人接过命令,便下去准备。

    “传令!大军今日便做准备,明日一早,兵进郿坞!”

    已经不能再拖了!

    “主公!如今荆州兵马已经突破宛城,则襄城、鲁阳、舞阴危矣!既然张秀突围了,一旦发现其踪迹,我意可派人前往招揽……”郭嘉开始谋划起来。

    如果打开地图就会发现,如今曹操真是四面受敌。

    ……

    “子伯,吾想起当年子伯有一心愿,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著后耳!明日吾便帮你实现这一心愿!子伯意下如何?”曹操一心想拿下这娄圭。

    “曹公何意?”娄圭一脸疑惑。

    “明日,汝与吾共伐郿坞,且看吾如何破敌!大军确实有数万,骑兵确实有数千,子伯明日随军,便可感受到这气势了!”曹操自信满满。

    “那便如曹公所言吧!”娄圭在刘表帐下的时候,刘表多是座谈,根本就不征战。而有战事时,领兵的又不是他娄圭,所以便感觉实现人生价值太难。此次得千把兵马,干的也是收拢流民的琐事。

    这不是娄圭所想要的!

    ……

    “汝便是鲍出?”曹操终究还是想看看这传了近两千年的故事主人公。于是将鲍出一家都请来府邸。

    王忠也被请来了,此刻亦是俯首在地。

    此刻鲍家一行人就在大厅之上,一家人战战兢兢行礼过后。

    “小民正是!”鲍出见识了曹军虎豹骑,深知曹操的厉害之处。

    “这便是鲍母了吧!”曹操看向一老妇,年近六旬,头发花白,衣裳褴褛。

    “贱妇正是鲍母!”鲍母戚戚然,不知曹公会如何处置他等人。虽然曹军待他们极好。

    “鲍出!汝不孝啊!”看鲍母这般模样,心想如何收服这鲍出,历史上鲍出被官府举荐,他言自己一个农民,做不得官。所以如今要收服他,便得从他的孝道入手了!

    “曹公何出此言?吾儿待吾甚好,想来曹公亦是听闻吾儿只身救母之事,如今世道混乱,吾儿能如此,已经非常难得了!”鲍母看了一眼其他几个儿子,为鲍出辩护道。

    鲍初等人一脸惭愧。

    曹操从桌席上起身,对着鲍母一礼。

    鲍家人心惊中连忙回礼:“曹公,这可怎么使得!”

    “鲍母当真是了不起,生得这众多儿子,只不过儿子们却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曹操夸赞鲍母后,矛头直指鲍出等人。

    “愿闻其详!”鲍出有些生气。

    “汝而今可曾娶妻?”

    “早年间有妻,可关中……却是不在人世了!”

    “如此便是大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汝虽极力尽孝,却是小孝耳!汝看看老母亲,穿着什么?”

    “关中凋敝,生活艰难……”

    “托词!汝身高七尺余,魁梧雄壮,却连老母亲一身完好衣裳都未能置办,有何面目存于世间?想吾曹操,身高不曾有七尺,却领得千军万马,如今解救关中百姓脱离苦海,重塑民生!汝当真是不孝耳!空有一身气力,却不知为家国出力,只余下个人奋勇,终究是匹夫之勇,登不得大雅之堂,尽不到万孝之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