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围猎(15)
长孙钺目睹了这一切,东宫失和,真是再意外不过的事了,但一切的源头居然是为个小丫头,真有意思。他不露声色的把这些收尽眼底,一抬头,碰上太子冷漠的眼神:“四皇弟这是在取笑孤吗?”
长孙钺忙道:“皇兄误会了,臣弟只是觉得皇兄这样跟皇嫂说,只会令她更加误会。”
长孙铭哼了声,不语。
老四是聪明人,看得出他不允许庄清婉置喙云韶,并非是对那丫头有情。一个小小县主,如何能动摇他的心思,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云韶救驾有功。他留下来本就是替父皇还恩,这时要传出太子妃辱骂的话,岂非说他这个太子惺惺作态?
所以庄清婉的嘴必须闭上,至于休不休妃,可以后面在说。
“孤有时候还真羡慕四皇弟。”长孙铭没由头的冒出这么句话来,长孙钺愣愣,随即醒悟他是在说夫妻间的事儿,刚硬的脸庞露出几分柔和,“能娶芝兰是臣弟的福气。”
长孙钺和魏芝兰恩爱甚笃,以前太子和庄清婉没闹翻之前,两对都是京里公认的佳偶。
可惜现在,长孙铭和庄清婉这对毁了。
“罢了,不提这些。”长孙铭又将注意力全部放到搜救事宜。崖底,云韶和容倦找了处山洞栖身。
这里湿气很重,难以生火,云韶只能裹紧衣物御寒。她看看容倦,他正在闭目调息,穿着亵衣半点不冷,不由好奇。
“为何看我。”好听的声音从嘴里飘出来。
云韶小吃一惊,问道:“你明明没睁眼,怎么知道我在看你?”
容倦唇角勾了勾:“感应。”
“感应?”云韶支起下巴,叫道,“我知道了,是你们说得武功?”
容倦睁开眼睛,淡静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可以这么说。”
云韶苦恼道:“但是我也练武啊,为什么我就不会呢?”
容倦默然注视她半响,道:“把手伸过来。”
“手?”云韶恍悟道,“你能通过手掌看出来吗?那你帮我看看。”她连忙摊开右手。
容倦握住她的手腕,微凉的指尖轻轻拂过指腹,云韶忍不住道:“痒!”
容倦没理她,手指点在一处凸硬:“这有老茧,你惯用剑。”
“是,我大哥教的。”说起兄长,云韶脸上有掩不住的自豪。
容倦勾唇笑了下,纤细浓密的睫毛投下蝴蝶状阴影,云韶和他挨得近,只觉这一笑勾魂夺魄,她的心跳都漏了一拍,忙要抽回手,容倦道:“别动。”
她愣愣道:“还要做什么。”
容倦道:“看相。”
“看相?”云韶呆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一个清冷谪仙似的王爷,一本正经的说要给她看相,这画面实在非一般滑稽。但她对相数命理一说不像别人那么排斥,主要是寒山寺那次真的惊到她了,毕方大师给她的批的那个“凤”字,到现在她都记着呢。
想到长孙钰,心里一阵厌烦,云韶脸上笑容淡了两分:“那你看出什么。”
容倦装模作样地在她手掌审视一番,道:“你今年红鸾星动,很快会有喜事。”
喜事?难道说的是她跟长孙钰?
顿时抽回手:“你看错了。”
她容色冷淡,容倦也不着恼,依然静静望着她道:“不会错,就是今年,亦有大劫。”
云韶起先以为这王爷是闹着玩的,相术命理,没有几十年功力绝难推衍成功。但看他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追问:“什么大劫?”
容倦不语,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际。
云韶垮下脸:“天机不可泄露?”
容倦微微颔首,说了句让她大跌眼镜的话。
“此劫欲解,唯有姻缘。”
云韶看着容倦一脸清逸淡然世外高人的样,偏说出不伦不类的话,压制住心头那股荒谬感,摇头道:“王爷,你可知你现在就像一个江湖术士?”
这骂人的话进了容倦的耳,既不着恼,反而道:“叫我名字。”
“嗯?”云韶漫不经心的摆弄野果,容倦又重复一遍,“叫我的名字。”
他话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云韶愣愣,无奈道:“容倦。”反正崖下就他们两人,叫什么都一样。
容倦听到这一声眉眼舒开,轻轻点头:“很好,以后,你都要如此。”
云韶对他天马行空的要求实在疲于应对,抓起两枚野果,随口道:“你说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会。”
“那他们多久能下来。十天,半个月?”
“最多两日。”
“你就这么有信心?”云韶道,“虽然我知道大哥肯定会来救我,但悬崖这么高,就算是他也很难下来。”
“……”容倦难得沉默了下,却问,“你总提起你的大哥,他是怎样一个人。”
“我哥?他当然是世上最好的人!”云韶顿时敞开话匣子,从儿时趣事说到云深行兵打仗,容倦起先还听得津津有味,后面不知怎么,脸越来越黑,最后几乎可以媲美黑炭了。
云韶说到一半,见他神色不好,忙问:“怎么了,又不舒服了?”
听出她话里浓浓的关切,容倦脸色这才好转道:“无事。”他握紧手中石子,悄无声息的,石子化为粉末,薄唇边缘轻吐一个名字——云深。平南侯府。
云天峥回来就对上王氏关切的问暖,但他累得狠了,一句话没说回房休息。
刚躺下,朱穆的声音在房外响起:“老爷,老太君请您过去。”
云天峥烦躁地拧拧眉心,还是起身穿衣。
佛堂。
老太君跪在佛祖面前,敲着木鱼。云天峥进来,她头也不回,只道:“跪下。”云天峥依言跪下,等到差点睡着,才听母亲停下动作,道,“你可知我叫你过来什么事。”
云天峥打起精神:“儿子不知。”
老太君放下木棍,转过身来:“老身问你,云韶是不是死了。”京里最不缺的就是消息,上林苑狩猎,上千人聚集,即使皇帝有心封口,也堵不住的。皇帝遇袭、容倦云韶坠崖,这些事情已经像雪花似的传遍京城,成了众人口中最热门的话题。
云天峥眉头一皱:“母亲,韶儿只是失踪,您请不要这样说!”
“哼,你觉得她摔下去,还有活路?”
老太君的反问让他无以应对,但作为父亲,总怀着那么丝希望,“母亲,儿子知道你不喜欢韶儿,但她终归是儿子的血脉,你的孙女,生死关头,佛祖面前,还请母亲嘴下留情。”
老太君脸皮抽搐了下,那几乎能夹死苍蝇的皱纹更深刻了。
她瞅了眼朱穆,朱管家立刻退下去,还带上门。
佛堂中,只剩她和云天峥两人。
老太君道:“侯爷,当着佛祖的面儿,老身也给你交个底吧。云韶如果死了,是侯府之幸。”
云天峥赫然抬头,饶是他对母亲敬重有加,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喝道:“母亲慎言!”
老太君不为所动,缓缓道:“老身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侯府。侯爷,你难道就从不好奇为何这么多个孙辈中,老身独独厌恶于她?”
云天峥一愣,确实,这么多孩子里,老太君明确表示厌恶的只有云韶,而且毫无理由。
“这是为什么。”
老太君老目闪过一抹精光:“因为,她不祥!”
云天峥震惊难言,又听老太君说道:“云韶是个祸害,她会害死侯府满门,侯爷,你明白老身的苦心吗?”
云天峥连连摇头:“母亲,这话不能乱说,韶儿一个姑娘家,如何会毁了侯府,您是不是听了什么谗言?”诛灭满门,这除非是犯了忤逆大罪,但韶儿这么乖巧听话,怎么可能干那事。是以他对老太君的话,不信的成分居多。
老太君冷笑一声,却道:“你还记得‘程瞎子’吗?”
云天峥沉下脸,程瞎子,别说他了,整个大夏无人不知。当年毕方大师给端绪帝批命,说他有九五之相,必登大宝,是以寒山寺闻名天下,而这位程瞎子就更厉害了。他是先帝在世的时候,钦天监之主,护国法师,占卜星象,无一不准。
可就在先帝过世前,他犯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算了先帝的寿数。
说来可笑,先帝当时身强力壮,百病不侵,偏生程瞎子请他传位太子,否则半年之后性命难保。先帝大怒,直接以妄言朝政的大罪割掉他舌头,把他关在大牢里,说永世囚禁。
然而一切如他所说那般,半年后,先帝突发重疾,直接暴毙。端绪帝继位,立马把这位程瞎子放出来,结果程瞎子又乱批命了,他没了舌头,就用纸笔为墨,在纸上写了八个字——大夏之朝,亡于汝手!
这等惊世骇俗的言论,大逆不道,端绪帝气急败坏的找来云老侯爷,让他暗中处死这妖道。
云老侯爷按照皇帝授意,杀了他。
“母亲,您想说什么……”云天峥手脚莫名发冷,程瞎子是父亲一手杀的,而当时母亲也在军营里,难道这个不世高人算出什么,是关于云家的?
果然,老太君道:“你爹处死程瞎子前,程瞎子刺血为墨,在地上写下最后的断言——汝长孙女,祸星入命,必覆尔府。”
云天峥震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目瞪大,难以相信其中竟有这么段缘由。
老太君看他被吓到了,也放缓口气道:“侯爷,你现在明白老身为何厌弃她了吧。程瞎子的批言有多准你是知道的,他既然说云韶祸星入命,会害了全府,那就一定会发生。你难道要为了她一个人,放弃阖府上下几十口人吗?”
云天峥怔怔望着母亲,老太君按住他肩膀,语重心长道:“侯爷,老身今日告诉你,就是想说既然她摔下悬崖,就不必救她了。这是天意,天让她死,我们就不要逆天而行。”
为了一个批言,就要放弃亲生女儿?
但如果这女儿会成为全府上下的刽子手,他又该怎么做?
云天峥心乱如麻,忽然想到过世的父亲:“母亲,既然当时爹也在,他老人家为什么……”
老太君脸色一沉。
这件事是她永远的痛处。当时她就跟老爷说了,干脆丢掉云韶。但老爷不许,甚至根本没把这批言放在心上。他是无数次死人堆里摸过来的人,不信命理之说。还说什么为个预言就要放弃他孙女,休想!老侯爷刀头舔血一辈子,和老太君从来相敬如宾,没有红过脸。
只有这次,两人动嘴,还差点动手。
老太君沉默,云天峥看母亲不愿提及的样子猜出大概,叹道,“母亲,儿子要好好想想。”
“去吧。”老太君握紧佛珠,目送云天峥离去。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云天峥匆匆上朝。
朝堂上,端绪帝神色倦怠,两个黑眼圈挂在眼下,显然也没休息好。
值官出列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下面的臣子们都明白皇帝无心于此,纵使有事也没敢说,只有一个御史台老臣出列道:“微臣有事启奏!”
端绪帝睨了眼:“说。”
老臣道:“是,不过在微臣启奏前,斗胆问皇上一句,今晨是否又调兵去上林苑?”
端绪帝眯起眼睛,常年服侍他的太监总管一凛,知道这是动怒了。
那老臣不待他答,朗声道:“据老臣所知,今日驻京的建章营派出一队精兵,赶赴上林苑。皇上,从昨天到今天,禁军、羽林军,您已派了三支人马,守军精锐尽数遣出,再这么下去,我京城岌岌可危啊!如今行刺的刺客尚未查清,各国使节又齐聚京城,这么重要的关头,您全部精力放在两个死人身上,实在毫无意义。老臣斗胆,恳请皇上收兵护京,以朝纲大事为重!”
那老臣说得慷慨激昂,语毕一头叩下,忠心耿耿,可昭日月。
大臣们交头接耳,许多暗暗点头。
这御史台的老臣就是骨头硬,把他们想说不敢说的全讲出来了。端绪帝从昨天到今天,不断加派兵力,这加派的分量已经引起很多人不安,而且各国使节都到了京城,虽是番邦属国,但人家不远万里来朝,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然而端绪帝一概不见,听汇报也只听上林苑有关,他为帝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这样失了分寸。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长孙钺忙道:“皇兄误会了,臣弟只是觉得皇兄这样跟皇嫂说,只会令她更加误会。”
长孙铭哼了声,不语。
老四是聪明人,看得出他不允许庄清婉置喙云韶,并非是对那丫头有情。一个小小县主,如何能动摇他的心思,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云韶救驾有功。他留下来本就是替父皇还恩,这时要传出太子妃辱骂的话,岂非说他这个太子惺惺作态?
所以庄清婉的嘴必须闭上,至于休不休妃,可以后面在说。
“孤有时候还真羡慕四皇弟。”长孙铭没由头的冒出这么句话来,长孙钺愣愣,随即醒悟他是在说夫妻间的事儿,刚硬的脸庞露出几分柔和,“能娶芝兰是臣弟的福气。”
长孙钺和魏芝兰恩爱甚笃,以前太子和庄清婉没闹翻之前,两对都是京里公认的佳偶。
可惜现在,长孙铭和庄清婉这对毁了。
“罢了,不提这些。”长孙铭又将注意力全部放到搜救事宜。崖底,云韶和容倦找了处山洞栖身。
这里湿气很重,难以生火,云韶只能裹紧衣物御寒。她看看容倦,他正在闭目调息,穿着亵衣半点不冷,不由好奇。
“为何看我。”好听的声音从嘴里飘出来。
云韶小吃一惊,问道:“你明明没睁眼,怎么知道我在看你?”
容倦唇角勾了勾:“感应。”
“感应?”云韶支起下巴,叫道,“我知道了,是你们说得武功?”
容倦睁开眼睛,淡静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可以这么说。”
云韶苦恼道:“但是我也练武啊,为什么我就不会呢?”
容倦默然注视她半响,道:“把手伸过来。”
“手?”云韶恍悟道,“你能通过手掌看出来吗?那你帮我看看。”她连忙摊开右手。
容倦握住她的手腕,微凉的指尖轻轻拂过指腹,云韶忍不住道:“痒!”
容倦没理她,手指点在一处凸硬:“这有老茧,你惯用剑。”
“是,我大哥教的。”说起兄长,云韶脸上有掩不住的自豪。
容倦勾唇笑了下,纤细浓密的睫毛投下蝴蝶状阴影,云韶和他挨得近,只觉这一笑勾魂夺魄,她的心跳都漏了一拍,忙要抽回手,容倦道:“别动。”
她愣愣道:“还要做什么。”
容倦道:“看相。”
“看相?”云韶呆了一下,忍不住笑出声,一个清冷谪仙似的王爷,一本正经的说要给她看相,这画面实在非一般滑稽。但她对相数命理一说不像别人那么排斥,主要是寒山寺那次真的惊到她了,毕方大师给她的批的那个“凤”字,到现在她都记着呢。
想到长孙钰,心里一阵厌烦,云韶脸上笑容淡了两分:“那你看出什么。”
容倦装模作样地在她手掌审视一番,道:“你今年红鸾星动,很快会有喜事。”
喜事?难道说的是她跟长孙钰?
顿时抽回手:“你看错了。”
她容色冷淡,容倦也不着恼,依然静静望着她道:“不会错,就是今年,亦有大劫。”
云韶起先以为这王爷是闹着玩的,相术命理,没有几十年功力绝难推衍成功。但看他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追问:“什么大劫?”
容倦不语,竖起一根手指放在唇际。
云韶垮下脸:“天机不可泄露?”
容倦微微颔首,说了句让她大跌眼镜的话。
“此劫欲解,唯有姻缘。”
云韶看着容倦一脸清逸淡然世外高人的样,偏说出不伦不类的话,压制住心头那股荒谬感,摇头道:“王爷,你可知你现在就像一个江湖术士?”
这骂人的话进了容倦的耳,既不着恼,反而道:“叫我名字。”
“嗯?”云韶漫不经心的摆弄野果,容倦又重复一遍,“叫我的名字。”
他话里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云韶愣愣,无奈道:“容倦。”反正崖下就他们两人,叫什么都一样。
容倦听到这一声眉眼舒开,轻轻点头:“很好,以后,你都要如此。”
云韶对他天马行空的要求实在疲于应对,抓起两枚野果,随口道:“你说会有人来救我们吗?”
“会。”
“那他们多久能下来。十天,半个月?”
“最多两日。”
“你就这么有信心?”云韶道,“虽然我知道大哥肯定会来救我,但悬崖这么高,就算是他也很难下来。”
“……”容倦难得沉默了下,却问,“你总提起你的大哥,他是怎样一个人。”
“我哥?他当然是世上最好的人!”云韶顿时敞开话匣子,从儿时趣事说到云深行兵打仗,容倦起先还听得津津有味,后面不知怎么,脸越来越黑,最后几乎可以媲美黑炭了。
云韶说到一半,见他神色不好,忙问:“怎么了,又不舒服了?”
听出她话里浓浓的关切,容倦脸色这才好转道:“无事。”他握紧手中石子,悄无声息的,石子化为粉末,薄唇边缘轻吐一个名字——云深。平南侯府。
云天峥回来就对上王氏关切的问暖,但他累得狠了,一句话没说回房休息。
刚躺下,朱穆的声音在房外响起:“老爷,老太君请您过去。”
云天峥烦躁地拧拧眉心,还是起身穿衣。
佛堂。
老太君跪在佛祖面前,敲着木鱼。云天峥进来,她头也不回,只道:“跪下。”云天峥依言跪下,等到差点睡着,才听母亲停下动作,道,“你可知我叫你过来什么事。”
云天峥打起精神:“儿子不知。”
老太君放下木棍,转过身来:“老身问你,云韶是不是死了。”京里最不缺的就是消息,上林苑狩猎,上千人聚集,即使皇帝有心封口,也堵不住的。皇帝遇袭、容倦云韶坠崖,这些事情已经像雪花似的传遍京城,成了众人口中最热门的话题。
云天峥眉头一皱:“母亲,韶儿只是失踪,您请不要这样说!”
“哼,你觉得她摔下去,还有活路?”
老太君的反问让他无以应对,但作为父亲,总怀着那么丝希望,“母亲,儿子知道你不喜欢韶儿,但她终归是儿子的血脉,你的孙女,生死关头,佛祖面前,还请母亲嘴下留情。”
老太君脸皮抽搐了下,那几乎能夹死苍蝇的皱纹更深刻了。
她瞅了眼朱穆,朱管家立刻退下去,还带上门。
佛堂中,只剩她和云天峥两人。
老太君道:“侯爷,当着佛祖的面儿,老身也给你交个底吧。云韶如果死了,是侯府之幸。”
云天峥赫然抬头,饶是他对母亲敬重有加,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喝道:“母亲慎言!”
老太君不为所动,缓缓道:“老身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侯府。侯爷,你难道就从不好奇为何这么多个孙辈中,老身独独厌恶于她?”
云天峥一愣,确实,这么多孩子里,老太君明确表示厌恶的只有云韶,而且毫无理由。
“这是为什么。”
老太君老目闪过一抹精光:“因为,她不祥!”
云天峥震惊难言,又听老太君说道:“云韶是个祸害,她会害死侯府满门,侯爷,你明白老身的苦心吗?”
云天峥连连摇头:“母亲,这话不能乱说,韶儿一个姑娘家,如何会毁了侯府,您是不是听了什么谗言?”诛灭满门,这除非是犯了忤逆大罪,但韶儿这么乖巧听话,怎么可能干那事。是以他对老太君的话,不信的成分居多。
老太君冷笑一声,却道:“你还记得‘程瞎子’吗?”
云天峥沉下脸,程瞎子,别说他了,整个大夏无人不知。当年毕方大师给端绪帝批命,说他有九五之相,必登大宝,是以寒山寺闻名天下,而这位程瞎子就更厉害了。他是先帝在世的时候,钦天监之主,护国法师,占卜星象,无一不准。
可就在先帝过世前,他犯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算了先帝的寿数。
说来可笑,先帝当时身强力壮,百病不侵,偏生程瞎子请他传位太子,否则半年之后性命难保。先帝大怒,直接以妄言朝政的大罪割掉他舌头,把他关在大牢里,说永世囚禁。
然而一切如他所说那般,半年后,先帝突发重疾,直接暴毙。端绪帝继位,立马把这位程瞎子放出来,结果程瞎子又乱批命了,他没了舌头,就用纸笔为墨,在纸上写了八个字——大夏之朝,亡于汝手!
这等惊世骇俗的言论,大逆不道,端绪帝气急败坏的找来云老侯爷,让他暗中处死这妖道。
云老侯爷按照皇帝授意,杀了他。
“母亲,您想说什么……”云天峥手脚莫名发冷,程瞎子是父亲一手杀的,而当时母亲也在军营里,难道这个不世高人算出什么,是关于云家的?
果然,老太君道:“你爹处死程瞎子前,程瞎子刺血为墨,在地上写下最后的断言——汝长孙女,祸星入命,必覆尔府。”
云天峥震骇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目瞪大,难以相信其中竟有这么段缘由。
老太君看他被吓到了,也放缓口气道:“侯爷,你现在明白老身为何厌弃她了吧。程瞎子的批言有多准你是知道的,他既然说云韶祸星入命,会害了全府,那就一定会发生。你难道要为了她一个人,放弃阖府上下几十口人吗?”
云天峥怔怔望着母亲,老太君按住他肩膀,语重心长道:“侯爷,老身今日告诉你,就是想说既然她摔下悬崖,就不必救她了。这是天意,天让她死,我们就不要逆天而行。”
为了一个批言,就要放弃亲生女儿?
但如果这女儿会成为全府上下的刽子手,他又该怎么做?
云天峥心乱如麻,忽然想到过世的父亲:“母亲,既然当时爹也在,他老人家为什么……”
老太君脸色一沉。
这件事是她永远的痛处。当时她就跟老爷说了,干脆丢掉云韶。但老爷不许,甚至根本没把这批言放在心上。他是无数次死人堆里摸过来的人,不信命理之说。还说什么为个预言就要放弃他孙女,休想!老侯爷刀头舔血一辈子,和老太君从来相敬如宾,没有红过脸。
只有这次,两人动嘴,还差点动手。
老太君沉默,云天峥看母亲不愿提及的样子猜出大概,叹道,“母亲,儿子要好好想想。”
“去吧。”老太君握紧佛珠,目送云天峥离去。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云天峥匆匆上朝。
朝堂上,端绪帝神色倦怠,两个黑眼圈挂在眼下,显然也没休息好。
值官出列宣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下面的臣子们都明白皇帝无心于此,纵使有事也没敢说,只有一个御史台老臣出列道:“微臣有事启奏!”
端绪帝睨了眼:“说。”
老臣道:“是,不过在微臣启奏前,斗胆问皇上一句,今晨是否又调兵去上林苑?”
端绪帝眯起眼睛,常年服侍他的太监总管一凛,知道这是动怒了。
那老臣不待他答,朗声道:“据老臣所知,今日驻京的建章营派出一队精兵,赶赴上林苑。皇上,从昨天到今天,禁军、羽林军,您已派了三支人马,守军精锐尽数遣出,再这么下去,我京城岌岌可危啊!如今行刺的刺客尚未查清,各国使节又齐聚京城,这么重要的关头,您全部精力放在两个死人身上,实在毫无意义。老臣斗胆,恳请皇上收兵护京,以朝纲大事为重!”
那老臣说得慷慨激昂,语毕一头叩下,忠心耿耿,可昭日月。
大臣们交头接耳,许多暗暗点头。
这御史台的老臣就是骨头硬,把他们想说不敢说的全讲出来了。端绪帝从昨天到今天,不断加派兵力,这加派的分量已经引起很多人不安,而且各国使节都到了京城,虽是番邦属国,但人家不远万里来朝,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然而端绪帝一概不见,听汇报也只听上林苑有关,他为帝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这样失了分寸。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