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青城归来
大将军府。
“宇儿,你这样不吃不喝可怎么行,身子怎么受得了。我让人做了你最爱吃的酱肘子,快起来尝尝。”宁夫人轻拍着趴在床上的儿子,苦口婆心地劝着。
一旁手端酱肘子的丫鬟也温声说道:“夫人说的是呢。府中本来尚在斋戒中,不应该出现荤腥的,可因夫人担心四少爷的身子,所以才破例让人做了酱肘子,四少爷可不要辜负了夫人的心啊。”
然而,床上的宁广宇却没有任何反应,依旧纹丝不动地趴着,后来听两人一直唠叨个没完,本就愤懑的心情变得愈发烦躁狂暴,于是踢蹬着两腿大声抗议:“我不吃,什么都不吃,不吃不吃不吃!”
“你是不是想气死我?”见儿子死活不听劝,宁夫人也不禁来了气。
“不是。”
“那你为什么连着几天不吃不喝?”
“不想吃。”
“那还是想气死我。”
“不是。”
“就是。”
“就不是。”
“就是。”
……
就在母子俩像两个孩子般你一句我一句的斗嘴时,一个魁梧雄壮的大胡子中年男人突然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冲到床前对着宁广宇的屁股‘啪啪啪’就是几巴掌,沉重的力道直打得宁广宇‘哇哇’大叫不止。
而此中年男人,正是大将军宁雄。
他一把扯开宁广宇身上搭的薄被,咆哮道:“再这样胡闹,看我不打得你屁股开花。”
他嘴上虽如此说,不过眼睛却在盯着儿子背上的伤瞧。
宁夫人见已有两日不曾归家的夫君突然回来了,满心期待地问道:“老爷怎么现在回来了?刺客抓到了?”
“没有,只是路过家门口回来看看,马上就走。”
宁将军看过儿子的伤愈合的情况后,又如一阵旋风般冲出了门,可谓是来去匆匆。并且临走时,饿到不行的他顺手拿走了丫鬟手上的酱肘子。
宁夫人看看为刺客之事整日奔波辛劳,然而却没什么收获的夫君;
再看看曾在禁卫军中当差,后来却受帝后遇刺之事牵连,不止挨了军棍革了职,甚至连即将定下的婚事都泡汤了的儿子;
再想想那个说是去灵隐寺住几天散散心,结果却一去不归的女儿……
接二连三的糟心事,让一向心态平和的宁夫人也止不住仰天发问:宁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宁夫人再次暗叹一声,又深呼吸几下,继续柔声劝说床上的儿子:“宇儿,别为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人难过了,等你养好身子,咱们重新挑娘子,肯定能挑到满意的。”
“我不要,谁都不要。”宁广宇把脸深深埋在枕头里,声音沙哑地喊道。
“宇儿……”
“夫人!夫人!”
宁夫人欲再接着劝说,突然有个小厮大喊大叫着跑了过来。
宁夫人浑身立刻绷紧了,生怕是什么不好的消息,她脆弱的神经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她紧紧盯着满头大汗的小厮屏息问:“什么事?”
小厮看上去却是一脸兴奋激动,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气喘吁吁地说:“三小……小姐回……来了。”
宁夫人一时愣住了,似乎没听明白他的意思。
倒是一直趴在床上的宁广宇先反应了过来,忍不住抬头看向小厮再次确认:“三小姐真的回来了?”
“真的真的。”小厮点头如捣蒜,“是出府办差的管事让人送来的信,说三小姐马上就要到府门口了。”
“那还不快去迎接。”
宁夫人突然大喊一声,人也急冲冲地往外走去。可因太过激动,在跨出门槛时竟崴了脚,顿时痛呼不止,可即便如此,依旧没能打消她要亲自迎接女儿回府的决心,继续瘸着腿踮着脚,由丫鬟仆妇搀扶着向大门走去。
旁人或许不能理解她的心情,可对于日夜思念女儿的她来说,这绝对是让她热泪盈眶的时刻。
要知道,自两年前女儿去了灵隐寺后就没再回来过,言行举止中完全透露出一种要斩断尘缘、与青灯古佛相伴终老的避世态度。
现在女儿突然回来,她又怎能不激动?
不过,她心里也清楚,现在并不是真正值得激动的时候。
因为她并不知道,女儿这次回来,是单纯地回来看看然后再回去?还是对以前的事已经想通了看淡了,准备回来开始新的人生?
想到这里,宁夫人心里最初的激动渐渐被无奈叹息淹没,特别是想到女儿的后半生,心里更是一阵酸楚。
眼看大门已近在眼前,宁夫人摇摇头,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这些不愉快的事。不管女儿为什么回来,总归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宁夫人和一众丫鬟仆妇来到大门外时,正好有辆马车在门前停下,紧接着一身穿素衣、脸上未施粉黛的清丽女子从车上下来,正是宁家唯一的嫡小姐宁芷冉。
“冉儿。”
宁夫人一见到女儿,就激动地红了眼眶,哽咽着唤了声,不由分说把女儿紧紧搂入了怀中。
“娘。”相比之下,宁三小姐的神色要平静许多。
不过,众人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自两年前三小姐被林家七公子退婚后,性情就冷淡了很多,极少再有大喜大悲的时候。
“冉儿,咱们快进去。”宁夫人搂着女儿哭了好一会儿才松开手,然后一手挽着女儿,一手由丫鬟搀扶着往府内走。
临进府时,宁三小姐转头望了眼长乐街的尽头——大乾王朝皇宫的方向后,才跨进宁家府门。
宁家没有人知道,此次回府的三小姐已不是从前的三小姐,而是在半月前重生而来的青城公主慕若菱。
宁家人不知道三小姐突然回来的原因,可慕若菱自己却无比清楚。
五年前,洞房花烛之夜,红罗帷帐之中,那个人曾贴着她的耳畔说,他们是结发夫妻,以后要风雨同行、悲欢与共、永不分离。
既如此,国破家亡之恨,跌落云端之伤,挚爱背叛之痛,她又怎能一人独尝。
她慕若菱回来,不为别的,只为负我者百倍奉还,仅此而已。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宇儿,你这样不吃不喝可怎么行,身子怎么受得了。我让人做了你最爱吃的酱肘子,快起来尝尝。”宁夫人轻拍着趴在床上的儿子,苦口婆心地劝着。
一旁手端酱肘子的丫鬟也温声说道:“夫人说的是呢。府中本来尚在斋戒中,不应该出现荤腥的,可因夫人担心四少爷的身子,所以才破例让人做了酱肘子,四少爷可不要辜负了夫人的心啊。”
然而,床上的宁广宇却没有任何反应,依旧纹丝不动地趴着,后来听两人一直唠叨个没完,本就愤懑的心情变得愈发烦躁狂暴,于是踢蹬着两腿大声抗议:“我不吃,什么都不吃,不吃不吃不吃!”
“你是不是想气死我?”见儿子死活不听劝,宁夫人也不禁来了气。
“不是。”
“那你为什么连着几天不吃不喝?”
“不想吃。”
“那还是想气死我。”
“不是。”
“就是。”
“就不是。”
“就是。”
……
就在母子俩像两个孩子般你一句我一句的斗嘴时,一个魁梧雄壮的大胡子中年男人突然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冲到床前对着宁广宇的屁股‘啪啪啪’就是几巴掌,沉重的力道直打得宁广宇‘哇哇’大叫不止。
而此中年男人,正是大将军宁雄。
他一把扯开宁广宇身上搭的薄被,咆哮道:“再这样胡闹,看我不打得你屁股开花。”
他嘴上虽如此说,不过眼睛却在盯着儿子背上的伤瞧。
宁夫人见已有两日不曾归家的夫君突然回来了,满心期待地问道:“老爷怎么现在回来了?刺客抓到了?”
“没有,只是路过家门口回来看看,马上就走。”
宁将军看过儿子的伤愈合的情况后,又如一阵旋风般冲出了门,可谓是来去匆匆。并且临走时,饿到不行的他顺手拿走了丫鬟手上的酱肘子。
宁夫人看看为刺客之事整日奔波辛劳,然而却没什么收获的夫君;
再看看曾在禁卫军中当差,后来却受帝后遇刺之事牵连,不止挨了军棍革了职,甚至连即将定下的婚事都泡汤了的儿子;
再想想那个说是去灵隐寺住几天散散心,结果却一去不归的女儿……
接二连三的糟心事,让一向心态平和的宁夫人也止不住仰天发问:宁家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宁夫人再次暗叹一声,又深呼吸几下,继续柔声劝说床上的儿子:“宇儿,别为不值得的事、不值得的人难过了,等你养好身子,咱们重新挑娘子,肯定能挑到满意的。”
“我不要,谁都不要。”宁广宇把脸深深埋在枕头里,声音沙哑地喊道。
“宇儿……”
“夫人!夫人!”
宁夫人欲再接着劝说,突然有个小厮大喊大叫着跑了过来。
宁夫人浑身立刻绷紧了,生怕是什么不好的消息,她脆弱的神经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她紧紧盯着满头大汗的小厮屏息问:“什么事?”
小厮看上去却是一脸兴奋激动,用袖子抹了把额头的汗,气喘吁吁地说:“三小……小姐回……来了。”
宁夫人一时愣住了,似乎没听明白他的意思。
倒是一直趴在床上的宁广宇先反应了过来,忍不住抬头看向小厮再次确认:“三小姐真的回来了?”
“真的真的。”小厮点头如捣蒜,“是出府办差的管事让人送来的信,说三小姐马上就要到府门口了。”
“那还不快去迎接。”
宁夫人突然大喊一声,人也急冲冲地往外走去。可因太过激动,在跨出门槛时竟崴了脚,顿时痛呼不止,可即便如此,依旧没能打消她要亲自迎接女儿回府的决心,继续瘸着腿踮着脚,由丫鬟仆妇搀扶着向大门走去。
旁人或许不能理解她的心情,可对于日夜思念女儿的她来说,这绝对是让她热泪盈眶的时刻。
要知道,自两年前女儿去了灵隐寺后就没再回来过,言行举止中完全透露出一种要斩断尘缘、与青灯古佛相伴终老的避世态度。
现在女儿突然回来,她又怎能不激动?
不过,她心里也清楚,现在并不是真正值得激动的时候。
因为她并不知道,女儿这次回来,是单纯地回来看看然后再回去?还是对以前的事已经想通了看淡了,准备回来开始新的人生?
想到这里,宁夫人心里最初的激动渐渐被无奈叹息淹没,特别是想到女儿的后半生,心里更是一阵酸楚。
眼看大门已近在眼前,宁夫人摇摇头,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这些不愉快的事。不管女儿为什么回来,总归是值得高兴的事。
当宁夫人和一众丫鬟仆妇来到大门外时,正好有辆马车在门前停下,紧接着一身穿素衣、脸上未施粉黛的清丽女子从车上下来,正是宁家唯一的嫡小姐宁芷冉。
“冉儿。”
宁夫人一见到女儿,就激动地红了眼眶,哽咽着唤了声,不由分说把女儿紧紧搂入了怀中。
“娘。”相比之下,宁三小姐的神色要平静许多。
不过,众人对此并不觉得意外,因为自两年前三小姐被林家七公子退婚后,性情就冷淡了很多,极少再有大喜大悲的时候。
“冉儿,咱们快进去。”宁夫人搂着女儿哭了好一会儿才松开手,然后一手挽着女儿,一手由丫鬟搀扶着往府内走。
临进府时,宁三小姐转头望了眼长乐街的尽头——大乾王朝皇宫的方向后,才跨进宁家府门。
宁家没有人知道,此次回府的三小姐已不是从前的三小姐,而是在半月前重生而来的青城公主慕若菱。
宁家人不知道三小姐突然回来的原因,可慕若菱自己却无比清楚。
五年前,洞房花烛之夜,红罗帷帐之中,那个人曾贴着她的耳畔说,他们是结发夫妻,以后要风雨同行、悲欢与共、永不分离。
既如此,国破家亡之恨,跌落云端之伤,挚爱背叛之痛,她又怎能一人独尝。
她慕若菱回来,不为别的,只为负我者百倍奉还,仅此而已。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