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太原起兵(下)
五月底,收到信的长子李建成只用了数日时间就扫清了河东,随后带着家眷和兄弟回太原,回太原的路上,遇到敌军阻截。
李渊五子智云为断后,挺身诱敌,被隋军抓走,建成手中兵少,不能力敌,只能舍弃弟弟,
好不容易回到太原,李建成立即向父请罪。
智云是李渊妾室万氏之子,勤奋好学,性情纯良,除了元吉见他并非嫡出,却处处受父兄夸奖,反压了他这个比他还大几个月的嫡出哥哥一头,有些嫉妒外,其它兄弟与他关系都不错。
尤其是李二郎,自幼方方面面都十分出众的李二郎,对顽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四弟元吉,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时常训导他,反与懂事听话,又谦恭上进的五弟智云非常要好。
建成回到太原,李二郎听闻他眼睁睁看着智云被抓走,大为恼怒,与兄长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李渊站出来呵斥:“二郎,休得对你大哥无礼,当时情况你也听到了,不是大郎不想救智云,而是他确实无能为力。”
李二郎被父亲喝斥,不再言语,低头沉默了一会,紧接着就闷声不响的离去,李建成瞧着他离去的身影,有些不安的道了一句:“父亲,二郎他,怕是真恼我了罢。”
“大郎,你不要多想,你弟弟,二郎他,哎,自你三弟病逝,他就存了心结,智云自小就粘二郎,在他心里,多少有些把对玄霸的感情移到智云身上。”
“他适才发怒,不过是感情上一时有些接受不了罢,并非真责怪于你,等他冷静一下,想通了,自然就无事,你好好休息两日,我李家大军,不日将要挥师西上......”李李渊看了儿子一眼,安抚了两句。
“真搞不懂,二哥为什么对李智云那么好,好歹我们和他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旁的李云吉闻声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
“元吉!”李建成和李渊同时对他怒目而视。
当日傍晚,李二郎回到家,与妻子独处的时候,忽然流下泪来,长孙小娘子吃了一惊,却什么都没说,只伸出手默默的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李智云的事她已经听大嫂郑氏说过,更知道李二郎对智云的感情,这个自幼在同龄人中就显得鹤立鸡群般的骄傲的男子,外表看上去坚韧无畏,似乎没什么东西能对他造成伤害。
实则内心极重感情,母亲窦氏,三弟玄霸都是在他心里占了极重份量的人,他们的病逝在他心里已成了一块不能触摸的疼痛,现又是智云,怪不得他情绪有些崩溃。
不说李二郎夫妇的心事,但说唐国公李渊,于时年六月,正式昭告天下:在晋阳(太原)设定大将军府,建立左、中、右三军,以长子李建成任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属其下。
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四子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属其下,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县长殷开山任掾史,刘政会为属。
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为统军,并开仓放粮,救济周边百姓,此举很快为他博来周边百姓的拥护。
七月初三,李渊手批执军旗,对全军动员、宣誓,打了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号,带领三万兵马,从太原出发,准备西入,直取关中,留四次元吉留守太原。
初五,麾下将领张纶攻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初七,李氏义军行军至灵石县,安营于贾胡堡,与此同时,李世民只身前往驻霍邑的大隋虎牙郎将宋老生的营帐,企图说服他归顺。
却被宋老生破口大骂,差点被擒命丧此地,眼见说服不了宋老生,大家只能兵戎相见。
李渊分别派长建成,次子世民,各领一支队伍,先于军前叫阵,诱宋老生出城,后让殷开山,段志玄左右包抄,于八月初三,大败宋老生。
初八,义军攻下临汾郡,十三日,攻克绛郡,十五日,碰到了隋军悍奖屈突通,一时不能克,突厥派兵前来相助,屈突通拆掉渡桥,义军一时不能过河,两军只能隔河对垒。
二十四日,冯翊的孙华、土门的白玄度备舟前来相助义军,李家义军过河,打败了屈突通,至此,李家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挥师长安。
与此同时,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女儿李秀宁,皆响应他的号召,举兵相随,李秀宁的娘子军,一路南下,打下赫赫威名。
昔日东、西两都的一众贵女中,最耀眼,却又最为人话诟、不爱红妆爱武妆的李家嫡女秀宁,在这个风云际会的乱世,终于正式展露属于她的风华。
长孙小娘子听闻李秀宁的丰功伟绩,不只一次激动赞叹:“姐姐真乃巾帼英杰,实乃我辈女子应效仿的楷模!”
直听得其嫂郑氏忍俊不禁,不由打趣:“弟妹如此崇拜秀宁,不如你和二郎说说,你也随着他一同上战场罢,反正你也是弓马娴熟。”
“不妥,我虽会点拳脚和弓马,却不懂兵略,较之秀宁姐姐,实不可同时而语,若真要跟在二郎身边,只会让他分心,成为他的累赘。”长孙小娘子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她是真心敬仰羡慕李秀宁,却无与她一较高下之一,更非无自知之明之辈,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者说合适做什么,不合适做什么,心里再清楚不过。
十月初,李家义军破开长安防守,进驻长安,李家军城之后,立即制定一系列律法,严禁士军抢掠为恶,任何胆敢违抗者,将处以严刑。
李渊此举不仅安了长安百姓的心,也迅速让长安的士绅贵族接纳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拥护。
随后李渊立代王杨侑为皇帝,遥奉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杨侑也算有自知之明,他被李渊立为傀儡皇帝后,很配合的封了李渊为唐王,并授丞相之职,一应朝务皆由李渊代理。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李渊五子智云为断后,挺身诱敌,被隋军抓走,建成手中兵少,不能力敌,只能舍弃弟弟,
好不容易回到太原,李建成立即向父请罪。
智云是李渊妾室万氏之子,勤奋好学,性情纯良,除了元吉见他并非嫡出,却处处受父兄夸奖,反压了他这个比他还大几个月的嫡出哥哥一头,有些嫉妒外,其它兄弟与他关系都不错。
尤其是李二郎,自幼方方面面都十分出众的李二郎,对顽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四弟元吉,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时常训导他,反与懂事听话,又谦恭上进的五弟智云非常要好。
建成回到太原,李二郎听闻他眼睁睁看着智云被抓走,大为恼怒,与兄长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李渊站出来呵斥:“二郎,休得对你大哥无礼,当时情况你也听到了,不是大郎不想救智云,而是他确实无能为力。”
李二郎被父亲喝斥,不再言语,低头沉默了一会,紧接着就闷声不响的离去,李建成瞧着他离去的身影,有些不安的道了一句:“父亲,二郎他,怕是真恼我了罢。”
“大郎,你不要多想,你弟弟,二郎他,哎,自你三弟病逝,他就存了心结,智云自小就粘二郎,在他心里,多少有些把对玄霸的感情移到智云身上。”
“他适才发怒,不过是感情上一时有些接受不了罢,并非真责怪于你,等他冷静一下,想通了,自然就无事,你好好休息两日,我李家大军,不日将要挥师西上......”李李渊看了儿子一眼,安抚了两句。
“真搞不懂,二哥为什么对李智云那么好,好歹我们和他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一旁的李云吉闻声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
“元吉!”李建成和李渊同时对他怒目而视。
当日傍晚,李二郎回到家,与妻子独处的时候,忽然流下泪来,长孙小娘子吃了一惊,却什么都没说,只伸出手默默的抱着他,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李智云的事她已经听大嫂郑氏说过,更知道李二郎对智云的感情,这个自幼在同龄人中就显得鹤立鸡群般的骄傲的男子,外表看上去坚韧无畏,似乎没什么东西能对他造成伤害。
实则内心极重感情,母亲窦氏,三弟玄霸都是在他心里占了极重份量的人,他们的病逝在他心里已成了一块不能触摸的疼痛,现又是智云,怪不得他情绪有些崩溃。
不说李二郎夫妇的心事,但说唐国公李渊,于时年六月,正式昭告天下:在晋阳(太原)设定大将军府,建立左、中、右三军,以长子李建成任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属其下。
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四子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属其下,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县长殷开山任掾史,刘政会为属。
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为统军,并开仓放粮,救济周边百姓,此举很快为他博来周边百姓的拥护。
七月初三,李渊手批执军旗,对全军动员、宣誓,打了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号,带领三万兵马,从太原出发,准备西入,直取关中,留四次元吉留守太原。
初五,麾下将领张纶攻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初七,李氏义军行军至灵石县,安营于贾胡堡,与此同时,李世民只身前往驻霍邑的大隋虎牙郎将宋老生的营帐,企图说服他归顺。
却被宋老生破口大骂,差点被擒命丧此地,眼见说服不了宋老生,大家只能兵戎相见。
李渊分别派长建成,次子世民,各领一支队伍,先于军前叫阵,诱宋老生出城,后让殷开山,段志玄左右包抄,于八月初三,大败宋老生。
初八,义军攻下临汾郡,十三日,攻克绛郡,十五日,碰到了隋军悍奖屈突通,一时不能克,突厥派兵前来相助,屈突通拆掉渡桥,义军一时不能过河,两军只能隔河对垒。
二十四日,冯翊的孙华、土门的白玄度备舟前来相助义军,李家义军过河,打败了屈突通,至此,李家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挥师长安。
与此同时,李渊的堂弟李神通,女儿李秀宁,皆响应他的号召,举兵相随,李秀宁的娘子军,一路南下,打下赫赫威名。
昔日东、西两都的一众贵女中,最耀眼,却又最为人话诟、不爱红妆爱武妆的李家嫡女秀宁,在这个风云际会的乱世,终于正式展露属于她的风华。
长孙小娘子听闻李秀宁的丰功伟绩,不只一次激动赞叹:“姐姐真乃巾帼英杰,实乃我辈女子应效仿的楷模!”
直听得其嫂郑氏忍俊不禁,不由打趣:“弟妹如此崇拜秀宁,不如你和二郎说说,你也随着他一同上战场罢,反正你也是弓马娴熟。”
“不妥,我虽会点拳脚和弓马,却不懂兵略,较之秀宁姐姐,实不可同时而语,若真要跟在二郎身边,只会让他分心,成为他的累赘。”长孙小娘子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她是真心敬仰羡慕李秀宁,却无与她一较高下之一,更非无自知之明之辈,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者说合适做什么,不合适做什么,心里再清楚不过。
十月初,李家义军破开长安防守,进驻长安,李家军城之后,立即制定一系列律法,严禁士军抢掠为恶,任何胆敢违抗者,将处以严刑。
李渊此举不仅安了长安百姓的心,也迅速让长安的士绅贵族接纳了他们,得到了他们的热烈拥护。
随后李渊立代王杨侑为皇帝,遥奉远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杨侑也算有自知之明,他被李渊立为傀儡皇帝后,很配合的封了李渊为唐王,并授丞相之职,一应朝务皆由李渊代理。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