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安置2
赵安国他们连续跑了好几天,其中还去了县城一趟。
张国庆和何平安各自回家了一趟,这落户的事程序上才算是圆满结束。
但事实上,一家子要落户下来,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户口是落到村上了,但你的有住的地方吧,你的有吃的吧,总这,你的有的东西很多。
原来是决定把知青住的地方让赵粉香先住着,给村里要块庄子,等赵粉香手头宽松了再自己盖一处。
计划赶不上变化。
现在添上了何平安一家子。
赵安国直挠头,吃饭的时候,要求一家子商量。
虽然事关自己亲兄弟,但何月香就是不发言,在一旁做着活计,看着赵安国处理。
小武建议:“大姑和舅舅都住进去吧。”
棉棉和赵安国就去看小文。
小文想了想说:“小武的主意也不错。”
简单用手在桌上画起来。
“那边比咱家布局还简单,三间房子,东西各一通间,中间是个通道。咱就以中间为线,一家一个通间。但是,做饭是个问题。”
棉棉听了,在桌上划了两下。
小文直接下炕取了纸和笔,摊在桌面上,棉棉在上面画了起来。
何月香活都不干了,凑了上来,围了一圈脑壳。
棉棉画的图很简单。在每个通间隔成一大一小两个房子。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一室一厅一厨。进门通间一侧是一大满面炕,放两个炕箱,炕下配个条桌,几个板凳。
为了不影响采光,隔开地用了个仿古木圆月亮门的形式,只是意思着隔了下。其实要不要都无所谓,但棉棉更喜欢把住的地方弄的舒服好看些,不论干啥,不由自主就带上了。
棉棉画,小文在旁边偶尔问上一两句。
看了棉棉的话,赵安国若有所思。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各自做各自的饭。”
棉棉点头。
多深的情份都经不消磨。有句老话,柴多、米多都不如日子多。
能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复杂化了。
何月香在一旁说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女人最知道女人了。
棉棉想了想,附着小文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文拉着小武出去了。
棉棉低头又在纸上写着。
小文和小武很快就转回来了。
棉棉把纸递给小文和小武看。
小文和小武趴在一起看了后,各拿笔画了一下。小文拿出了一小沓钱,连同纸递给了赵安国。
赵安国和何月香惊讶的看着钱和纸。
赵安国把钱放到一边,先看起纸上的字。
纸上写的,为了帮大姑和舅舅重新开始,他们兄妹仨人愿意为每家资助两个炕箱、一张条桌,四张板凳,一套灶上锅碗瓢盆。每家以五十元为限。交给赵安国办理。还有就是,不管赵安国安啥名字,这钱不要往外面说是他们几个给的就行了。
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两家共同住在隔壁期间,赵安国或何月香无论对任何一家有任何行为,都必须商量后进行。
后面有着小文和小武的同意的签字。
赵安国都不知道说啥哩,看几个娃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开玩笑的问:“不会要我也签字吧。”
只见三个脑袋很认真的点着。
赵安国都愕然了。
最后还是在纸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赵安国就房子安排的事和赵勇、赵兴国、张国庆、何平安几个人坐了坐,说了一下安排。
各人就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至于几个娃娃掏钱的事,赵安国先是和谁都没说,而是收了几个娃的钱后,开始寻找合适的木头,慢慢开始抽时间做起东西来。
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房子的收拾。赵安国自己出钱寻了些瓦。找车拉了回来,弟兄俩,加上张国庆、何平安还有赵勇以及村里要好的几个,一上午就把房顶收拾好了。
然后又拿石灰把里外都刷白了。
把这些都安顿好了,把老大拉乡上去了。
赵兴国这才知道小文和小武几个的大手笔。
都不知道说啥好。
赵安国在一旁说:“哥,娃们能顾念亲戚,这好着,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是娃们的心意,我也不挡。其他的,咱都量力而行,日子要他们自己过呢,别人能帮的总是有限的。我今天叫上你,就是想着到时候,就说这些东西是咱俩家共同给添的。这事你可不要往外说,烂到肚子里。”
赵兴国和赵安国拉着东西往回走的时候,人都还有些晕乎,自家是一分钱都没掏,白落了个好名。
自知道赵安国给那俩家要打几个家具后,赵兴国每天都过来帮忙。顺带带了不少木料过来。
何平安和张国庆这两天忙着盘炕,盘锅灶。
何平安还罢了,多少有点家底在哪儿放着。
张国庆都能愁死,自家可真是一穷二白。连根针都拿不出来。
大舅子,二舅子已经给自家置办过一回家当了,难不成还要给自家在置办一次。
这次回家,他倒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可以置办些东西,问题是吃的从哪来?
炕和锅灶盘好后,还要有个干的过程,赵安国和赵兴国趁着这段时间,把两间厦子的顶部用木板搭出个阁楼来,农村的楼是少不了的,上面要放粮食包放粮食,避免老鼠糟蹋粮食。
这是个细法活,除了用木板外,赵勇给编了席子,从顶上订了席子,再用大白纸糊了好几层。这样灰尘就掉不下来了。
等赵兴国和赵安国把圆月亮门按上后,惊艳了所有的人。
赵安国和赵兴国兄弟俩又给两间厦房各按了一扇木门。
何平安和张国庆,看着收拾的漂亮的房子,舍不得移眼。
这样,俩家住在一起,又各成一体。
趁着炕干的功夫,几个人又把后院归整了一下。后院原本两个拐角各一个厕所,分为男女的,现在刚好一家一个。
只是把里面给收拾干净了。
等炕干了以后,兄弟俩把家具也给搬了进来。
何平安且不说。赵粉香的眼泪当时就淌下来了。
农村里安家落户是有些讲究的。要安顿灶王爷、一家主和土地爷,并由亲戚朋友给燎个锅灶,喻意日子越过越好。
于是大家约好了搬家、燎锅灶的日子。
何平安返回山里准备去了。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张国庆和何平安各自回家了一趟,这落户的事程序上才算是圆满结束。
但事实上,一家子要落户下来,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户口是落到村上了,但你的有住的地方吧,你的有吃的吧,总这,你的有的东西很多。
原来是决定把知青住的地方让赵粉香先住着,给村里要块庄子,等赵粉香手头宽松了再自己盖一处。
计划赶不上变化。
现在添上了何平安一家子。
赵安国直挠头,吃饭的时候,要求一家子商量。
虽然事关自己亲兄弟,但何月香就是不发言,在一旁做着活计,看着赵安国处理。
小武建议:“大姑和舅舅都住进去吧。”
棉棉和赵安国就去看小文。
小文想了想说:“小武的主意也不错。”
简单用手在桌上画起来。
“那边比咱家布局还简单,三间房子,东西各一通间,中间是个通道。咱就以中间为线,一家一个通间。但是,做饭是个问题。”
棉棉听了,在桌上划了两下。
小文直接下炕取了纸和笔,摊在桌面上,棉棉在上面画了起来。
何月香活都不干了,凑了上来,围了一圈脑壳。
棉棉画的图很简单。在每个通间隔成一大一小两个房子。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一室一厅一厨。进门通间一侧是一大满面炕,放两个炕箱,炕下配个条桌,几个板凳。
为了不影响采光,隔开地用了个仿古木圆月亮门的形式,只是意思着隔了下。其实要不要都无所谓,但棉棉更喜欢把住的地方弄的舒服好看些,不论干啥,不由自主就带上了。
棉棉画,小文在旁边偶尔问上一两句。
看了棉棉的话,赵安国若有所思。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各自做各自的饭。”
棉棉点头。
多深的情份都经不消磨。有句老话,柴多、米多都不如日子多。
能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复杂化了。
何月香在一旁说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女人最知道女人了。
棉棉想了想,附着小文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文拉着小武出去了。
棉棉低头又在纸上写着。
小文和小武很快就转回来了。
棉棉把纸递给小文和小武看。
小文和小武趴在一起看了后,各拿笔画了一下。小文拿出了一小沓钱,连同纸递给了赵安国。
赵安国和何月香惊讶的看着钱和纸。
赵安国把钱放到一边,先看起纸上的字。
纸上写的,为了帮大姑和舅舅重新开始,他们兄妹仨人愿意为每家资助两个炕箱、一张条桌,四张板凳,一套灶上锅碗瓢盆。每家以五十元为限。交给赵安国办理。还有就是,不管赵安国安啥名字,这钱不要往外面说是他们几个给的就行了。
附加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两家共同住在隔壁期间,赵安国或何月香无论对任何一家有任何行为,都必须商量后进行。
后面有着小文和小武的同意的签字。
赵安国都不知道说啥哩,看几个娃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开玩笑的问:“不会要我也签字吧。”
只见三个脑袋很认真的点着。
赵安国都愕然了。
最后还是在纸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赵安国就房子安排的事和赵勇、赵兴国、张国庆、何平安几个人坐了坐,说了一下安排。
各人就安排自己的事情了。
至于几个娃娃掏钱的事,赵安国先是和谁都没说,而是收了几个娃的钱后,开始寻找合适的木头,慢慢开始抽时间做起东西来。
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房子的收拾。赵安国自己出钱寻了些瓦。找车拉了回来,弟兄俩,加上张国庆、何平安还有赵勇以及村里要好的几个,一上午就把房顶收拾好了。
然后又拿石灰把里外都刷白了。
把这些都安顿好了,把老大拉乡上去了。
赵兴国这才知道小文和小武几个的大手笔。
都不知道说啥好。
赵安国在一旁说:“哥,娃们能顾念亲戚,这好着,能帮一把是一把,这是娃们的心意,我也不挡。其他的,咱都量力而行,日子要他们自己过呢,别人能帮的总是有限的。我今天叫上你,就是想着到时候,就说这些东西是咱俩家共同给添的。这事你可不要往外说,烂到肚子里。”
赵兴国和赵安国拉着东西往回走的时候,人都还有些晕乎,自家是一分钱都没掏,白落了个好名。
自知道赵安国给那俩家要打几个家具后,赵兴国每天都过来帮忙。顺带带了不少木料过来。
何平安和张国庆这两天忙着盘炕,盘锅灶。
何平安还罢了,多少有点家底在哪儿放着。
张国庆都能愁死,自家可真是一穷二白。连根针都拿不出来。
大舅子,二舅子已经给自家置办过一回家当了,难不成还要给自家在置办一次。
这次回家,他倒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可以置办些东西,问题是吃的从哪来?
炕和锅灶盘好后,还要有个干的过程,赵安国和赵兴国趁着这段时间,把两间厦子的顶部用木板搭出个阁楼来,农村的楼是少不了的,上面要放粮食包放粮食,避免老鼠糟蹋粮食。
这是个细法活,除了用木板外,赵勇给编了席子,从顶上订了席子,再用大白纸糊了好几层。这样灰尘就掉不下来了。
等赵兴国和赵安国把圆月亮门按上后,惊艳了所有的人。
赵安国和赵兴国兄弟俩又给两间厦房各按了一扇木门。
何平安和张国庆,看着收拾的漂亮的房子,舍不得移眼。
这样,俩家住在一起,又各成一体。
趁着炕干的功夫,几个人又把后院归整了一下。后院原本两个拐角各一个厕所,分为男女的,现在刚好一家一个。
只是把里面给收拾干净了。
等炕干了以后,兄弟俩把家具也给搬了进来。
何平安且不说。赵粉香的眼泪当时就淌下来了。
农村里安家落户是有些讲究的。要安顿灶王爷、一家主和土地爷,并由亲戚朋友给燎个锅灶,喻意日子越过越好。
于是大家约好了搬家、燎锅灶的日子。
何平安返回山里准备去了。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