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围城
王昀暄回到宿舍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从一楼爬到五楼,王昀暄发现大多数寝室的门都已经紧锁,并不宽敞的走廊上,只有寥寥几人。
一副落寞的景象。
王昀暄打开寝室门,拿出已经放好的电脑,在这没人打扰的时刻,他必须做点什么。
打开记事薄,王昀暄在上面打出两个字——《围城》。
自从知晓华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矛盾以后,王昀暄一直在思考应该首先搬运哪一本传统文学。
老实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一本著作都极为经典,是那些大文豪的智慧结晶,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
搬运《围城》是王昀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用点兵点将的方法选到的。
《围城》是钱钟书大家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华夏长篇传统小说的经典。
前世,王昀暄对《围城》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十分仔细,脑海里还保留着大部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
例如:“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希望远远比回忆更让人值得期待。
再例如:“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
王昀暄在码字之前,先打开了文学论坛。
果然不出他所料,《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才发表几天时间,下面就多出了上千条评论,看起来远比之前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没落与崛起》更受欢迎。
并且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评论区基本上都是说王昀暄不知天高地厚,妄加评论云云。
好评屈指可数。
王昀暄笑了笑,老实说,他还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涉及到了物理,数学以及地理等学科,不在他认知的范畴。
另外,《围城》写出来,王昀暄准备直接在文学论坛发表。
没错,这真的是王昀暄考虑以后的选择。
对于名气,王昀暄没有太大的追求,他更喜欢做一名幕后高人,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金钱方面,《斗破苍穹》现在可以说是日进斗金,王昀暄估计下个月的稿费妥妥的破五万。
因此,王昀暄才会选择用这个随手注册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账号发布《围城》。
同时,王昀暄也不用担心在网上发布会被别人进行第二次搬运。
华国虽然对于网文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大,但是对于传统文学盗版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
不经过作者允许而随意迁移别人的作品,被发现后不仅会身败名裂,情节严重者还会有牢狱之灾。
这也是传统作者地位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王昀暄看了一些评论后,回到了文学论坛的个人页面,发现关注他的粉丝竟然有一千零一十二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家,更有两名三星作者。
王昀暄退出文学论坛,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
赵文强是一名一星传统作者,他创作的《梦,遗落在草原里》出版之后,销售出上千本。
所以他在齐林市也颇有地位。
前几天,张文强在千度的文学论坛上发现一篇名叫《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惹起了人们的争议。
有人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也有人说这是在哗众取宠,吸引读者的目光罢了。
赵文强和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后者。
平时在空闲的时间,赵文强常常会进去文学论坛找找灵感。
吃完饭,赵文强登陆自己的账号进入文学论坛,发现怼天怼地怼空气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肯定又是华而不实的,哗众取宠的文章。”
赵文强还没看,也不准备看,他是来文学论坛寻找灵感的,不是来浪费时间的。
避开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篇文章,赵文强继续往下翻,他最近灵感有些枯竭,心里面有很多想法,但却不知道如何用最佳的方式表述出来。
翻了半天,赵文强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不对,收获了视力疲劳。
在他准备退出文学论坛的时候,发现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篇文章,不知何时被论坛的管理员置顶了。
还配上了醒目的标题:“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赵文强眉头微皱,难不成自己猜错了?
带着怀疑,赵文强点进了置顶的文章。
随着阅读的深入,赵文强不由发出声。
“咦,似乎真的不是华而不实的文章。”
看完后,赵文强发现这是一篇传统小说,小说的时间是民国二十六年,地点是江南某个小镇。
开篇短短的几千字,有一种朴实民风,让赵文强感觉自己仿佛真的亲自到江南水乡走了一遭。
忽然,赵文强感觉自己有灵感了。
在这个人人都向往大都市生活的时代,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创作一部关于朴实农民生活的作品呢。
想到这里,赵文强忍不住为自己的金点子点了个赞。
同时,赵文强也对这个名叫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匿名人产生了一丝兴趣,从黑粉转到了路人。
在文章的结尾处,有不少人评论说这篇文章让他们大吃一惊。
还有一个三星作家评论了一句不错。
看到这里,赵文强也打出一条评论:实在不敢相信这篇小说和之前的那两篇文章会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再说王昀暄这一边。
他在码好三千字以后,便发布了出去。
没想到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不断有人在文章结尾留下评论。
这次和前两篇文章不同,有好评,也有差评,但中性评论居多。
王昀暄再次把码好的三千字发布出去,他需要的就是《围城》在网络上照成一定的轰动。
然后故意慢慢更新,让入坑的读者体验一下等待的痛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从一楼爬到五楼,王昀暄发现大多数寝室的门都已经紧锁,并不宽敞的走廊上,只有寥寥几人。
一副落寞的景象。
王昀暄打开寝室门,拿出已经放好的电脑,在这没人打扰的时刻,他必须做点什么。
打开记事薄,王昀暄在上面打出两个字——《围城》。
自从知晓华国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矛盾以后,王昀暄一直在思考应该首先搬运哪一本传统文学。
老实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每一本著作都极为经典,是那些大文豪的智慧结晶,能够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
搬运《围城》是王昀暄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用点兵点将的方法选到的。
《围城》是钱钟书大家仅有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华夏长篇传统小说的经典。
前世,王昀暄对《围城》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十分仔细,脑海里还保留着大部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
例如:“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希望远远比回忆更让人值得期待。
再例如:“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
……
王昀暄在码字之前,先打开了文学论坛。
果然不出他所料,《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才发表几天时间,下面就多出了上千条评论,看起来远比之前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没落与崛起》更受欢迎。
并且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评论区基本上都是说王昀暄不知天高地厚,妄加评论云云。
好评屈指可数。
王昀暄笑了笑,老实说,他还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涉及到了物理,数学以及地理等学科,不在他认知的范畴。
另外,《围城》写出来,王昀暄准备直接在文学论坛发表。
没错,这真的是王昀暄考虑以后的选择。
对于名气,王昀暄没有太大的追求,他更喜欢做一名幕后高人,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金钱方面,《斗破苍穹》现在可以说是日进斗金,王昀暄估计下个月的稿费妥妥的破五万。
因此,王昀暄才会选择用这个随手注册的怼天怼地怼空气账号发布《围城》。
同时,王昀暄也不用担心在网上发布会被别人进行第二次搬运。
华国虽然对于网文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大,但是对于传统文学盗版的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
不经过作者允许而随意迁移别人的作品,被发现后不仅会身败名裂,情节严重者还会有牢狱之灾。
这也是传统作者地位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王昀暄看了一些评论后,回到了文学论坛的个人页面,发现关注他的粉丝竟然有一千零一十二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大家,更有两名三星作者。
王昀暄退出文学论坛,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了他的精彩表演。
……………
赵文强是一名一星传统作者,他创作的《梦,遗落在草原里》出版之后,销售出上千本。
所以他在齐林市也颇有地位。
前几天,张文强在千度的文学论坛上发现一篇名叫《论传统文学与网文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惹起了人们的争议。
有人说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也有人说这是在哗众取宠,吸引读者的目光罢了。
赵文强和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后者。
平时在空闲的时间,赵文强常常会进去文学论坛找找灵感。
吃完饭,赵文强登陆自己的账号进入文学论坛,发现怼天怼地怼空气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肯定又是华而不实的,哗众取宠的文章。”
赵文强还没看,也不准备看,他是来文学论坛寻找灵感的,不是来浪费时间的。
避开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篇文章,赵文强继续往下翻,他最近灵感有些枯竭,心里面有很多想法,但却不知道如何用最佳的方式表述出来。
翻了半天,赵文强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不对,收获了视力疲劳。
在他准备退出文学论坛的时候,发现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那篇文章,不知何时被论坛的管理员置顶了。
还配上了醒目的标题:“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赵文强眉头微皱,难不成自己猜错了?
带着怀疑,赵文强点进了置顶的文章。
随着阅读的深入,赵文强不由发出声。
“咦,似乎真的不是华而不实的文章。”
看完后,赵文强发现这是一篇传统小说,小说的时间是民国二十六年,地点是江南某个小镇。
开篇短短的几千字,有一种朴实民风,让赵文强感觉自己仿佛真的亲自到江南水乡走了一遭。
忽然,赵文强感觉自己有灵感了。
在这个人人都向往大都市生活的时代,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创作一部关于朴实农民生活的作品呢。
想到这里,赵文强忍不住为自己的金点子点了个赞。
同时,赵文强也对这个名叫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匿名人产生了一丝兴趣,从黑粉转到了路人。
在文章的结尾处,有不少人评论说这篇文章让他们大吃一惊。
还有一个三星作家评论了一句不错。
看到这里,赵文强也打出一条评论:实在不敢相信这篇小说和之前的那两篇文章会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再说王昀暄这一边。
他在码好三千字以后,便发布了出去。
没想到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不断有人在文章结尾留下评论。
这次和前两篇文章不同,有好评,也有差评,但中性评论居多。
王昀暄再次把码好的三千字发布出去,他需要的就是《围城》在网络上照成一定的轰动。
然后故意慢慢更新,让入坑的读者体验一下等待的痛苦。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