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方氏遗孤
寒翊云紧紧跟踪在后,这驾马车所行的方向,看起来像是去京州府衙的,他料的果然不错,白术确实是被关在了县府的大牢里。
可是在他们入府之时,早已排查过大牢,里面找不到白术的踪影,但他转而一想就通了,县府大牢中一定装有隐秘的机关,只是他们在排查时没有细究,所以一时没有找到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就不必再跟了,以免打草惊蛇。
夜已深沉,寒翊云迅速回到县府里跟苏景阳说明了情况,然后又回到了戏院,向寇承武比出一个撤退的手势,他看到之后也马上撤了出来。
就在此时,城内的东南方向突然亮起一场熊熊大火,火焰冲天,势不可挡。
城内顿时一片混乱,寇承武立刻就认出那是送葬队的位置,寒翊云也看出来了,于是立马朝着他摇头,示意不可声张,一切等回府之后再议。
当他们从后门回到府衙时,苏景阳已经通令全城戒严,衙中捕快倾巢而出,寒翊云也随即领悟了苏景阳声东击西的用意。
“寒兄,承武,审问已经停止了,那人跟着捕快们一起出去了,大牢我已全部控制,咱们抓紧时间进去,原来里面有一个地下水牢。”苏景阳说着便迫不及待地带着他们进入了大牢,牢里关押了很多的囚犯,只是就霍长清的办案风格,估计至少有一大半是坐了冤狱。
寇承武想到此处就义愤填膺,出手砍向狱锁,他挥剑极快,没多久就把狱中的囚犯尽数释放了出来。
苏景阳惊得撕下人皮面具,一脸愕然,急忙拦住他,“承武,你太冲动了。”
寇承武收回长剑,淡淡道:“景阳,抱歉,我实在是忍不了,你看看这些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还如何犯案?不过是被霍长清拉来做替死鬼的而已。”
苏景阳的眼神里有些懊恼,“可是这样,我们就暴露了。”
寒翊云异常冷静,“既然白术已经找到了,那也无妨。只是原本我想把药王花也一起带走,现在看来我们只能暂时退出京州城了,先把白术救上来再说吧。”
三人商量好以后,立马下到水牢,白术刚刚受了酷刑,已经昏死过去。
苏景阳看着白术身上一道又一道极深的血痕,顿时心痛不已,如果不是因为他,也许白术还在陇州城里潇洒度日,何至于受到如此巨大的伤害。
寇承武从速背起白术,“白兄,我们带你回家。”
白术在昏昏沉沉间,嘴中只有些听不清的呓语,于是三人带着他迅速出了水牢。
各个牢房里的囚犯基本都已离开,只剩下三个灰头土脸的年轻人,似乎是在等待着他们。
看着这三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苏景阳不由疑惑道:“三位还不离开吗?”
三个年轻人里看起来较为年长的那人说:“感谢三位大侠的救命之恩,只是这京州城守卫森严,只怕插翅难飞,但是我们知道有一条隐秘的通道可以出城,只是不知三位是否愿意相信我们。”
寒翊云仔细打量着他们三人。
这三位年轻人,虽是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但却天然带着一种正派儒雅的书生气质,而且还知道京州城里的秘密通道,出身必然不凡,若非名门望族之后,也必定来自书香世家,只是不知受了何等变故,竟沦为阶下之囚。
寒翊云点了点头,表示愿意相信他们,于是他立即发出七侠盟的会合烟火,很快大家都聚集在了一起,然后跟随这三位年轻人从一条隐秘的暗道出了京州城。
寒翊云确定四周安全之后,便问向他们三人:“三位不像是寻常人家,为何会沦为阶下之囚?”
三个年轻人低声叹气,面有哀容,似乎带着无尽的惆怅与忧伤。
“大侠有所不知,这京州城天高皇帝远,霍长清仗着朝中有人撑腰就一手遮天,行事全凭一己喜恶。我们的父亲是京州城上任知县,退下来之后便一直赋闲在家,因为父亲在职时清正廉洁,所以极受京州百姓的爱戴,可是这霍长清却看不过眼,在六个月前,他密谋害死了我们的父亲,其后又随意给我们府上安了一个罪名,不仅彻底封禁了府邸,还把我们全府三十六口人都打入大牢,更害得家慈在牢中病逝。”
年轻人说的十分感伤,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
寒翊云眉头一蹙,惊讶道:“三位,莫非就是前朝方丞相的后人?你们的父亲是方玄庸方大人?”
方玄庸,提到这个名字,苏景阳与寇承武也十分吃惊,记得方大人在很多年前,似乎还是在他们幼年时,曾来过京城给世家子弟们讲学,他是当年大明朝首届科考试举,经过三轮殿试后出的第一位新科状元,本该前途大好、风光无限,却因出身前朝,始终不受重用,后来被发配至京州,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府。
当年因此事,明帝察觉到了科举制选官的不可控,这虽然给了天下的寒门士子一个进入的门槛,可以获得一个贤君的名声,但坏处却在选人不看出身,待时日一久,这朝上可就不知道会隐藏着什么前朝后人和罪氏遗孤了,大大的威胁了皇权。
最后,皇帝在内阁里与重臣详议了整整三个月,之后一举废了科考制,又改为沿用了前朝的中正制。
三个年轻人的表情显然震惊无比,没想到这位对他们有着救命之恩的大侠不仅知道他们父亲的名讳,更知道他们祖辈的事情。
“大侠认识我们的父亲?”
寒翊云轻声叹了一口气,不禁缅怀道:“寒某幼时曾有幸听过方玄庸大人的讲学,方大人一生清廉,更为大明育出无数才士,没想到竟落得如斯下场。”
苏景阳眉目微动,“寒兄也听过方大人的讲学,莫非寒兄幼时也去过京城?”
寒翊云的眼底有一丝焦虑闪过,但很快消失不见。
“幼时家父曾带我去过京城。家父有一个官家兄弟,他带我去听过方大人的讲学,方大人妙语连珠,可谓字字珠玑,更是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只可惜他最终还是未能居于庙堂之上,施展他一生的雄心抱负。”
前朝丞相之后,即使他有勇气摒弃前朝今代的仇恨,但是大明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又怎么会抛弃成见,加以重用呢?
寒翊云悲于这无法一视同仁的现状,更哀于最后也不得善终的一代清官方玄庸。
大明现朝天子虽是一名武痴以武立国,但猜忌心却十分的重,而当朝太子虽有治国理念,却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如今更是执着党争,一味地任人唯亲,完全不懂量才而用。
可纵然一观皇室,又有哪位皇子能担负起这天下的重任。
可是在他们入府之时,早已排查过大牢,里面找不到白术的踪影,但他转而一想就通了,县府大牢中一定装有隐秘的机关,只是他们在排查时没有细究,所以一时没有找到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现在已经知道了,就不必再跟了,以免打草惊蛇。
夜已深沉,寒翊云迅速回到县府里跟苏景阳说明了情况,然后又回到了戏院,向寇承武比出一个撤退的手势,他看到之后也马上撤了出来。
就在此时,城内的东南方向突然亮起一场熊熊大火,火焰冲天,势不可挡。
城内顿时一片混乱,寇承武立刻就认出那是送葬队的位置,寒翊云也看出来了,于是立马朝着他摇头,示意不可声张,一切等回府之后再议。
当他们从后门回到府衙时,苏景阳已经通令全城戒严,衙中捕快倾巢而出,寒翊云也随即领悟了苏景阳声东击西的用意。
“寒兄,承武,审问已经停止了,那人跟着捕快们一起出去了,大牢我已全部控制,咱们抓紧时间进去,原来里面有一个地下水牢。”苏景阳说着便迫不及待地带着他们进入了大牢,牢里关押了很多的囚犯,只是就霍长清的办案风格,估计至少有一大半是坐了冤狱。
寇承武想到此处就义愤填膺,出手砍向狱锁,他挥剑极快,没多久就把狱中的囚犯尽数释放了出来。
苏景阳惊得撕下人皮面具,一脸愕然,急忙拦住他,“承武,你太冲动了。”
寇承武收回长剑,淡淡道:“景阳,抱歉,我实在是忍不了,你看看这些人,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罢了,还如何犯案?不过是被霍长清拉来做替死鬼的而已。”
苏景阳的眼神里有些懊恼,“可是这样,我们就暴露了。”
寒翊云异常冷静,“既然白术已经找到了,那也无妨。只是原本我想把药王花也一起带走,现在看来我们只能暂时退出京州城了,先把白术救上来再说吧。”
三人商量好以后,立马下到水牢,白术刚刚受了酷刑,已经昏死过去。
苏景阳看着白术身上一道又一道极深的血痕,顿时心痛不已,如果不是因为他,也许白术还在陇州城里潇洒度日,何至于受到如此巨大的伤害。
寇承武从速背起白术,“白兄,我们带你回家。”
白术在昏昏沉沉间,嘴中只有些听不清的呓语,于是三人带着他迅速出了水牢。
各个牢房里的囚犯基本都已离开,只剩下三个灰头土脸的年轻人,似乎是在等待着他们。
看着这三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苏景阳不由疑惑道:“三位还不离开吗?”
三个年轻人里看起来较为年长的那人说:“感谢三位大侠的救命之恩,只是这京州城守卫森严,只怕插翅难飞,但是我们知道有一条隐秘的通道可以出城,只是不知三位是否愿意相信我们。”
寒翊云仔细打量着他们三人。
这三位年轻人,虽是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但却天然带着一种正派儒雅的书生气质,而且还知道京州城里的秘密通道,出身必然不凡,若非名门望族之后,也必定来自书香世家,只是不知受了何等变故,竟沦为阶下之囚。
寒翊云点了点头,表示愿意相信他们,于是他立即发出七侠盟的会合烟火,很快大家都聚集在了一起,然后跟随这三位年轻人从一条隐秘的暗道出了京州城。
寒翊云确定四周安全之后,便问向他们三人:“三位不像是寻常人家,为何会沦为阶下之囚?”
三个年轻人低声叹气,面有哀容,似乎带着无尽的惆怅与忧伤。
“大侠有所不知,这京州城天高皇帝远,霍长清仗着朝中有人撑腰就一手遮天,行事全凭一己喜恶。我们的父亲是京州城上任知县,退下来之后便一直赋闲在家,因为父亲在职时清正廉洁,所以极受京州百姓的爱戴,可是这霍长清却看不过眼,在六个月前,他密谋害死了我们的父亲,其后又随意给我们府上安了一个罪名,不仅彻底封禁了府邸,还把我们全府三十六口人都打入大牢,更害得家慈在牢中病逝。”
年轻人说的十分感伤,不知不觉中已泪流满面。
寒翊云眉头一蹙,惊讶道:“三位,莫非就是前朝方丞相的后人?你们的父亲是方玄庸方大人?”
方玄庸,提到这个名字,苏景阳与寇承武也十分吃惊,记得方大人在很多年前,似乎还是在他们幼年时,曾来过京城给世家子弟们讲学,他是当年大明朝首届科考试举,经过三轮殿试后出的第一位新科状元,本该前途大好、风光无限,却因出身前朝,始终不受重用,后来被发配至京州,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府。
当年因此事,明帝察觉到了科举制选官的不可控,这虽然给了天下的寒门士子一个进入的门槛,可以获得一个贤君的名声,但坏处却在选人不看出身,待时日一久,这朝上可就不知道会隐藏着什么前朝后人和罪氏遗孤了,大大的威胁了皇权。
最后,皇帝在内阁里与重臣详议了整整三个月,之后一举废了科考制,又改为沿用了前朝的中正制。
三个年轻人的表情显然震惊无比,没想到这位对他们有着救命之恩的大侠不仅知道他们父亲的名讳,更知道他们祖辈的事情。
“大侠认识我们的父亲?”
寒翊云轻声叹了一口气,不禁缅怀道:“寒某幼时曾有幸听过方玄庸大人的讲学,方大人一生清廉,更为大明育出无数才士,没想到竟落得如斯下场。”
苏景阳眉目微动,“寒兄也听过方大人的讲学,莫非寒兄幼时也去过京城?”
寒翊云的眼底有一丝焦虑闪过,但很快消失不见。
“幼时家父曾带我去过京城。家父有一个官家兄弟,他带我去听过方大人的讲学,方大人妙语连珠,可谓字字珠玑,更是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只可惜他最终还是未能居于庙堂之上,施展他一生的雄心抱负。”
前朝丞相之后,即使他有勇气摒弃前朝今代的仇恨,但是大明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又怎么会抛弃成见,加以重用呢?
寒翊云悲于这无法一视同仁的现状,更哀于最后也不得善终的一代清官方玄庸。
大明现朝天子虽是一名武痴以武立国,但猜忌心却十分的重,而当朝太子虽有治国理念,却没有雷厉风行的执行力,如今更是执着党争,一味地任人唯亲,完全不懂量才而用。
可纵然一观皇室,又有哪位皇子能担负起这天下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