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爱她为何杀她(3更)
她大概十八九岁,脸蛋黑里透红,有股天然的质朴,头发盘在额前,别了把梳子,还有一朵芍药。
女孩无措的盯着我们,似乎不常见到陌生人。
我微笑道,“你好,请问你会说汉语吗?”
这里实在太闭塞,走了一路也没见着几个能讲汉语的,年轻人倒大多会讲,可年轻人太少。
女孩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我挺高兴,接着说,“我们是从南都过来的游客,请问可以到你家避避雨吗?”
女孩没有应答,这时另一半门也开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出现,头上包着黑色的帕子,一张脸黝黑发亮,表情有点木讷。
男人正出神的望着我们,女孩转过头跟他说了几句,应该是侗语,她声音清脆,意外好听,像黄鹂。
中年人点了点头,将我们让进了屋里。
扫一眼便可下结论,这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
屋里并没太多家什,墙角放着几口大小不一的土陶缸,墙上挂着竹子或草编的生活工具,屋中间摆着个四四方方的炭盆一样的东西,黑漆漆的看不出是什么材质,里头烧着木炭,细看好像还有几颗土豆……
正四下打量,女孩拿了两条凳子过来,请我们坐,看谭粤铭时本来就红的脸又添了一抹红晕,被他目光一扫,很快把头埋了下去。
我小声揶揄他,“不愧是花花公子啊,连淳朴少女都不放过,小姑娘都被你迷住了。”
他笑笑,拿棒子掏着火,“知道你男人的魅力了,还不对我好点,被人拐跑了你哭都没地儿。”
我嗤了一声,女孩端了两碗水过来,一言不发的。
我们客气的说了声谢谢,她又瞄了谭粤铭一眼,转身不见了。
好像去了厨房,里头有对话声,估摸着是和那中年人在交谈。
没过一会儿,她又拿着一个簸萁出来,里面装着晒干的花生。
都说侗家人好客,果然不假,对陌生人不仅没防备还拿东西招待,这种淳朴在城里不多见的。
我对女孩招招手,她靠过来,我问她,“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女孩愣了一会儿,低低的说了两个字,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似乎是“阿梅”。
我在手机上打出这两个字,拿给她看,她点了点头。
说明她识字,念过书。
我问她,“你今年多大了?”
她说,“十八岁。”
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我说,“我有个弟弟,和你一样大,今年参加高考。”
女孩的眼睛亮了一下,很快又暗了下去,“我读了初中就没上学了。”
我说那你现在做什么,她说种芍药,Z府搞得扶贫项目,寨子里很多人都种。
芍药是苗药的重要原料,贵州许多制药厂都要采购,当然百年也采购,只是用量并不大,百年以西药为主,近几年才开始涉足中成药。
我说你有没有去过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告诉我几个地名,除了黎平、榕江、天竺,其余的都没怎么听过。
我大概能知道,她到过的范围应该不出黔东南。
我说你们这儿离镇子远吗。
她点点头,“要走二十里。”
我看了眼谭粤铭,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听着我和女孩一问一答。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个老人,背了个空背篓,笑起来满脸的褶子,却很感染人。
那笑仿佛自心底传来,让看到她笑的人也不由会心一悦。
阿梅站起来,帮老人把空背篓拿下来,兴奋地和她聊着什么。
老人回了两句,看了看我和谭粤铭,笑眯眯的走过来,说了几句听不懂的话,但热情是传递到了。
我和谭粤铭下意识的站起来,跟老人问好。
阿梅翻译说,“她在跟你们问好,让你们留下来吃夜饭。”
我连忙说谢谢,老人坐下来,抓了两把花生放到我和谭粤铭手里,我们又是连声感谢。
除了说谢谢也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番好意。
老人性格非常开朗,一点也不拘谨,让阿梅做翻译,与我们聊了起来。
什么都说,什么都不顾忌,好的坏的,完全没有对陌生人的戒心。
听了她家的故事,我们对这个家有了更多了解。
原来这是阿梅的奶奶,四十多岁就守寡,现在七十多了,身体还算硬朗,她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拿到集市上卖的鸡蛋和酸腌鱼换了八十多块钱。
至于阿梅,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进城打工,回来过一次就再没来过,后来两三年寄了两回钱和衣服便断了消息。
前些年,阿梅爸爸在采石场被石头砸了,落下残疾不能干重活,阿梅就辍学了。
阿梅说,寨子里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没上学了,早早的就学手艺或进城打工。
出去的人也很少再回来,因为回来一趟不方便,山路也不好走,近两年种的芍药都要寨子里的人自己背到集市上卖。
贫穷最大的原因就是闭塞。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交通无阻了才能实现交流,经济才能活络起来。
所以开发这个旅游区最关键还是修路。
和阿梅一家聊得不错,我和谭粤铭便留下来。
老人很会做饭,也十分大方,我是第一次吃到如此正宗的酸腌鱼。
想来,对这个贫困的家庭而言,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款待。
阿梅父亲话不多,看起来木讷,实际上很热情,拿出珍藏的米酒招待我们。
阿梅说他平时都不舍得喝。
我尝了一口,甘甜润喉,口感柔和,谭粤铭拉住我,“尝尝就好。这酒好下口,后劲大得很,我之前在凯里喝过,躺了一天才醒。”
我举着碗,“不会吧,这酒最多十度。”
他说让你别喝就别喝,这时阿梅父亲举着碗,笑呵呵与他干杯。
阿梅奶奶又扯住他的袖子说话。
阿梅不翻译,我们就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只见他端着碗站了起来,朝门外走。
我和谭粤铭诧异的看着他的背影,阿梅解释,“我奶奶让他给隔壁的田大爷送点酒去。”
说起这隔壁的龙大爷,老人一个劲叹气。
原来隔壁田大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面打工很少回来,小儿子是个银匠,手艺很不错,寨子里好些姑娘的嫁妆都找他做。
田老二四十岁才娶上媳妇儿,且这媳妇儿的家族和田姓一族还有宿怨,田家的老辈子都不赞成这门亲,就只有田老二一力袒护。
可是两口子天天为这事儿吵,后来不知怎么的,那田老二就失手杀了她,然后自己又后悔,沉了塘。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那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存在。
我看了看谭粤铭,“你说这男人傻不傻,明明爱她却又要杀她,到头来自己也没好下场。”
他没说话,端碗的手抖了一下。
我说你是不是喝醉了,他摇摇头,接着沉默,夹了几片菜叶子到碗里,埋头吃饭。
我也没多想,针对这种复仇的戏码,和阿梅发了几句感慨,又吃了几块酸腌鱼,帮着她们收拾桌子。
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谭粤铭走了出去,站在屋檐下望着远处的风景发呆。
我走到他身边,“你在看什么呢?”
他说,“鼓楼,风雨桥。”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远处是鼓楼,近处是桥。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独特的建筑,流行于湘、黔、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在黔东南黎平、榕江、从江县随处可见。
鼓楼的柱子和方条全用当地杉木,屋顶盖土青瓦,古朴自然,一般建在寨子中心位置,是平时活动的场地。
风雨桥则是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的桥梁,下部用大青石围砌成桥墩,中部为木质结构的桥面,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是农闲时节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首选地。
我拉住他的手,“我们去桥上走走吧,听说恋爱都要走的,会得神灵庇佑。”
他垂眸看着我,眼里蒙着一层迷雾,也不说话,只静静的、困惑的看着我。
我晃了晃他的手,“你怎么了,一直看我。”
他勾起嘴角,“你好看。”
说完扣住我的手腕就往桥那边去了,阿梅也跟着过来。
没呆一会儿又下起了雨,我们就在桥上躲雨,谭粤铭点了支在那儿抽,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话。
沉默寡言还真不是他的风格,心里有种怪异的感觉,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等雨停,天色也暗了,寨子里亮起灯火,安静又温暖。
阿梅说,“你们要是不嫌弃,今晚就在我家住吧,住我的屋,我去和奶奶睡。”
我看了看谭粤铭,他没说话,基本默认了。
是啊,这么晚还要穿林而过,谁知道会不会遇见什么野兽,毕竟这里还是很原生态的。
见我们留下来,阿梅挺开心,拉着我说,“姐姐,我给你们换新床单,之前扶贫干部给村里每一户都送了新的床单,我洗过了收在柜子里,一次都没用过,很干净。”
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心下盘算着如何回报这份情谊。
最直接粗暴的做法当然是给钱,可比这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去改变。
躺在阿梅的新床单上,我百感交集,问谭粤铭,“你说怎么帮他们好?”
女孩无措的盯着我们,似乎不常见到陌生人。
我微笑道,“你好,请问你会说汉语吗?”
这里实在太闭塞,走了一路也没见着几个能讲汉语的,年轻人倒大多会讲,可年轻人太少。
女孩没说话,但是点了点头。
我挺高兴,接着说,“我们是从南都过来的游客,请问可以到你家避避雨吗?”
女孩没有应答,这时另一半门也开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出现,头上包着黑色的帕子,一张脸黝黑发亮,表情有点木讷。
男人正出神的望着我们,女孩转过头跟他说了几句,应该是侗语,她声音清脆,意外好听,像黄鹂。
中年人点了点头,将我们让进了屋里。
扫一眼便可下结论,这是一个很贫困的家庭。
屋里并没太多家什,墙角放着几口大小不一的土陶缸,墙上挂着竹子或草编的生活工具,屋中间摆着个四四方方的炭盆一样的东西,黑漆漆的看不出是什么材质,里头烧着木炭,细看好像还有几颗土豆……
正四下打量,女孩拿了两条凳子过来,请我们坐,看谭粤铭时本来就红的脸又添了一抹红晕,被他目光一扫,很快把头埋了下去。
我小声揶揄他,“不愧是花花公子啊,连淳朴少女都不放过,小姑娘都被你迷住了。”
他笑笑,拿棒子掏着火,“知道你男人的魅力了,还不对我好点,被人拐跑了你哭都没地儿。”
我嗤了一声,女孩端了两碗水过来,一言不发的。
我们客气的说了声谢谢,她又瞄了谭粤铭一眼,转身不见了。
好像去了厨房,里头有对话声,估摸着是和那中年人在交谈。
没过一会儿,她又拿着一个簸萁出来,里面装着晒干的花生。
都说侗家人好客,果然不假,对陌生人不仅没防备还拿东西招待,这种淳朴在城里不多见的。
我对女孩招招手,她靠过来,我问她,“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女孩愣了一会儿,低低的说了两个字,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似乎是“阿梅”。
我在手机上打出这两个字,拿给她看,她点了点头。
说明她识字,念过书。
我问她,“你今年多大了?”
她说,“十八岁。”
果然和我猜的差不多。我说,“我有个弟弟,和你一样大,今年参加高考。”
女孩的眼睛亮了一下,很快又暗了下去,“我读了初中就没上学了。”
我说那你现在做什么,她说种芍药,Z府搞得扶贫项目,寨子里很多人都种。
芍药是苗药的重要原料,贵州许多制药厂都要采购,当然百年也采购,只是用量并不大,百年以西药为主,近几年才开始涉足中成药。
我说你有没有去过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
她告诉我几个地名,除了黎平、榕江、天竺,其余的都没怎么听过。
我大概能知道,她到过的范围应该不出黔东南。
我说你们这儿离镇子远吗。
她点点头,“要走二十里。”
我看了眼谭粤铭,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听着我和女孩一问一答。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个老人,背了个空背篓,笑起来满脸的褶子,却很感染人。
那笑仿佛自心底传来,让看到她笑的人也不由会心一悦。
阿梅站起来,帮老人把空背篓拿下来,兴奋地和她聊着什么。
老人回了两句,看了看我和谭粤铭,笑眯眯的走过来,说了几句听不懂的话,但热情是传递到了。
我和谭粤铭下意识的站起来,跟老人问好。
阿梅翻译说,“她在跟你们问好,让你们留下来吃夜饭。”
我连忙说谢谢,老人坐下来,抓了两把花生放到我和谭粤铭手里,我们又是连声感谢。
除了说谢谢也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番好意。
老人性格非常开朗,一点也不拘谨,让阿梅做翻译,与我们聊了起来。
什么都说,什么都不顾忌,好的坏的,完全没有对陌生人的戒心。
听了她家的故事,我们对这个家有了更多了解。
原来这是阿梅的奶奶,四十多岁就守寡,现在七十多了,身体还算硬朗,她今天特别高兴,因为拿到集市上卖的鸡蛋和酸腌鱼换了八十多块钱。
至于阿梅,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进城打工,回来过一次就再没来过,后来两三年寄了两回钱和衣服便断了消息。
前些年,阿梅爸爸在采石场被石头砸了,落下残疾不能干重活,阿梅就辍学了。
阿梅说,寨子里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没上学了,早早的就学手艺或进城打工。
出去的人也很少再回来,因为回来一趟不方便,山路也不好走,近两年种的芍药都要寨子里的人自己背到集市上卖。
贫穷最大的原因就是闭塞。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交通无阻了才能实现交流,经济才能活络起来。
所以开发这个旅游区最关键还是修路。
和阿梅一家聊得不错,我和谭粤铭便留下来。
老人很会做饭,也十分大方,我是第一次吃到如此正宗的酸腌鱼。
想来,对这个贫困的家庭而言,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款待。
阿梅父亲话不多,看起来木讷,实际上很热情,拿出珍藏的米酒招待我们。
阿梅说他平时都不舍得喝。
我尝了一口,甘甜润喉,口感柔和,谭粤铭拉住我,“尝尝就好。这酒好下口,后劲大得很,我之前在凯里喝过,躺了一天才醒。”
我举着碗,“不会吧,这酒最多十度。”
他说让你别喝就别喝,这时阿梅父亲举着碗,笑呵呵与他干杯。
阿梅奶奶又扯住他的袖子说话。
阿梅不翻译,我们就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只见他端着碗站了起来,朝门外走。
我和谭粤铭诧异的看着他的背影,阿梅解释,“我奶奶让他给隔壁的田大爷送点酒去。”
说起这隔壁的龙大爷,老人一个劲叹气。
原来隔壁田大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面打工很少回来,小儿子是个银匠,手艺很不错,寨子里好些姑娘的嫁妆都找他做。
田老二四十岁才娶上媳妇儿,且这媳妇儿的家族和田姓一族还有宿怨,田家的老辈子都不赞成这门亲,就只有田老二一力袒护。
可是两口子天天为这事儿吵,后来不知怎么的,那田老二就失手杀了她,然后自己又后悔,沉了塘。
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都什么年代了,还有那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存在。
我看了看谭粤铭,“你说这男人傻不傻,明明爱她却又要杀她,到头来自己也没好下场。”
他没说话,端碗的手抖了一下。
我说你是不是喝醉了,他摇摇头,接着沉默,夹了几片菜叶子到碗里,埋头吃饭。
我也没多想,针对这种复仇的戏码,和阿梅发了几句感慨,又吃了几块酸腌鱼,帮着她们收拾桌子。
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谭粤铭走了出去,站在屋檐下望着远处的风景发呆。
我走到他身边,“你在看什么呢?”
他说,“鼓楼,风雨桥。”
我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远处是鼓楼,近处是桥。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独特的建筑,流行于湘、黔、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在黔东南黎平、榕江、从江县随处可见。
鼓楼的柱子和方条全用当地杉木,屋顶盖土青瓦,古朴自然,一般建在寨子中心位置,是平时活动的场地。
风雨桥则是由下、中、上三部分组成的桥梁,下部用大青石围砌成桥墩,中部为木质结构的桥面,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挡风避雨,是农闲时节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首选地。
我拉住他的手,“我们去桥上走走吧,听说恋爱都要走的,会得神灵庇佑。”
他垂眸看着我,眼里蒙着一层迷雾,也不说话,只静静的、困惑的看着我。
我晃了晃他的手,“你怎么了,一直看我。”
他勾起嘴角,“你好看。”
说完扣住我的手腕就往桥那边去了,阿梅也跟着过来。
没呆一会儿又下起了雨,我们就在桥上躲雨,谭粤铭点了支在那儿抽,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话。
沉默寡言还真不是他的风格,心里有种怪异的感觉,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等雨停,天色也暗了,寨子里亮起灯火,安静又温暖。
阿梅说,“你们要是不嫌弃,今晚就在我家住吧,住我的屋,我去和奶奶睡。”
我看了看谭粤铭,他没说话,基本默认了。
是啊,这么晚还要穿林而过,谁知道会不会遇见什么野兽,毕竟这里还是很原生态的。
见我们留下来,阿梅挺开心,拉着我说,“姐姐,我给你们换新床单,之前扶贫干部给村里每一户都送了新的床单,我洗过了收在柜子里,一次都没用过,很干净。”
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心下盘算着如何回报这份情谊。
最直接粗暴的做法当然是给钱,可比这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去改变。
躺在阿梅的新床单上,我百感交集,问谭粤铭,“你说怎么帮他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