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山路

第一百二十八章 民族风俗

    “叫你上去讲话呢!”方梅瞪了他一眼,小声提醒道。真不明白,平时挺认真严谨的人,怎么这个时候开了小差!

    这时候主持人也反应过来,只怕许可刚才没注意听她讲话,便又笑着重复了一遍:“有请贺兰村美好小学的支教老师许可许老师为大家讲几句心得。”

    这件事,谢楠已经提前跟他打过招呼,无非就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向广大平塘县、甚至更多的百姓传达受教育的重要性,并向那些“几日游”的支教老师传递一个正能量的精神,希望那些给本地孩子们带来希望的教职人员,不要那么快就离开。

    对于这个宣传活动,许可也是做了功课的,可他以为是在活动的最后,他象征性的说几句话,没想到,却把他安排在了活动之前、领导讲话之后。

    这也太……令人淬不及防了吧!

    在瞩目与掌声下,许可站起身并走到台上。此时台下的掌声更烈,而他脑中却有那么瞬间的空白,他竟然忘了他要准备的那些台词!

    看着台下的那些观众,最前面一排除了几位领导便是他最熟悉的亲人,二花和二花娘也正满眼崇拜的看着自己。而其他那些熟悉的人,也正一脸自豪的看着。

    再往后看,都是一张张淳朴的面孔,虽然不认识,但他们却都面露善意,传递着友好的情感。

    准备的台词忘了,但这次宣传的宗旨他没忘。那些提前想好的话也无非都是心里话,重新组织一下语言一样可以说出来。

    接过麦克风,许可清了清嗓子,下面立即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看着许可。

    对于平塘县的百姓来说,知道许可的人很多,毕竟大家都是住在村子里,村与村即使离得远,也是同属一个县,而且有不少村子里的娃子们,现在就在美好小学上学。

    不要小瞧了口口相传的威力,村民们见着自家娃子就是比以前强了,一个个也开始谈及了知家娃子的学习,以及他们的老师。

    因此,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他们这里有位真心愿意教书的支教老师。

    许可拿着麦克风,先做了自我介绍,继而开始说着切身感觉和实现想法。

    “支教是种经历,深度体验过和浅体验、甚至没体验,是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生两世!”许可回想着自己这两年的感受,发自肺腑的说道。

    他的话,也许很多人听不明白,毕竟没有亲身感受过,不知道这“一生两世”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坐在下面的方梅却是激动不已,她当初来支教,就是打着混日子的想法,直到许可的工作精神感动了她。

    而当她真正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时,才真正的明白,两段截然不同的生活都有其重要意义,真的像这辈子活了两世一样!

    许可又说了些他在贺兰村的亲身感受,面对摄像头,他真心希望以后的支教人员可以发自内心的来帮助这里的孩子。

    而后又谈到教育的重要性,许可以前真没想那么多,但当他看到贺兰村那些村民的穷苦生活时,有些问题却不得不去想。

    就听他说道:“如今的社会正在向金融型、知识型的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越来越重要。那些没知识、没技能的人,只能一辈子都被挤压在社会的最底层,除非中奖,否则极难有机会翻身!”

    这段话还是他从某页书中看到的,当时感同身受便记了下来。而如今,他却觉得这段话非常适合此时此景。

    众人听得认真,许可虽然说的不多,不过这话里的意思大家都能明白,特别是出去打过工的,更知道没一技之长会混得多辛苦。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别人挑来捡去,做着最辛苦最便宜的工作。

    只因为,他们没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那一股子蛮力,早已有先进的机器可以代替。

    他们在社会最底层无力的挣扎,却也无可奈何。以前因为生计,从来没想过这些问题,觉得这只是人的命,现在许可在台上侃侃而谈学习受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才慢慢领悟,想要让下一代走出他们的这种困境,学习是唯一途径。

    “目光短浅,让很多人低估了教育的意义。”这是主持人对许可发言做的最后总结。

    而许大远的发言更淳朴,他用自己为例子,告诉大家他是如何挣扎在社会底层,为家为妻为儿。

    可也只是因为他还受过几年教育,认得字,因为可以看些自己想看的书,学些自己需要的知识,在后来下岗的日子里,他才可以靠书上的知识做起水果生意。

    而如今,他更是靠他以前的所学,教这里的村民识字,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二花便是更好的例子。一个几乎封闭的小山村,里面的娃子竟然能靠学习走出大山,去市里参加比赛并获奖,如今还被政府邀请讲话,这让县里、市里很多人不得不深思,他们的条件更优越,为什么却不如这个叫二花的小姑娘?

    鼓舞人心又令人沉思的讲话完成后,便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

    黔南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着自己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受国家尊重和保护。对于像许可和许大远这种从北京来的人来说,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具有神秘色彩,让人沉醉。

    无论是从他们的语言还是服饰,无论是她们的吃穿住行还是传统风俗,都让许可深感兴趣。

    只是遗憾的是,他都来这么久了,只因为一直在远离尘嚣的贺兰村,以至于在黔南的这些少数民族,他依旧分不太清楚。

    这里是个热爱舞蹈的地方,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喜欢用热情洋溢的音乐和舞蹈来体现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感情。

    无论是各种节日聚会、婚嫁迎娶,还是立房盖物和农闲之余,本地的居民都会用音乐和舞蹈来表达当时的情绪。

    让许可记忆犹新的便是开场后不久的粑棒舞。这个舞蹈广泛流行在本县的布依族村寨。据白永亮介绍,此舞过去常用于丧葬祭祀之际,一为祭奠亡灵,二为冲淡丧葬时的悲哀气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粑棒舞已经不在局限于此,在各种节日和场合,当地布依族群众都会在村寨的晒坝、房前空地或广场等地方,跳上这舞自娱自乐。

    让许可看得津津有味并记忆深刻的,除了这个舞蹈背后的含义和文化,还有就是它的表现方式。

    这是一种欢快热烈的情绪和比试技艺,祈求五谷丰登和男女社交等内容。

    许可很难想象,这种欢乐的音乐和舞蹈,最初是怎么用在丧葬场合?也许正如白永亮所说,是用这种欢快的表达方式,来冲淡哀伤的气氛吧。

    表演者单独或几人一组对击粑棒,许可一边看一边听白永亮解释,舞蹈的动作都是历代艺人从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和提炼的带有技巧性、形象性的舞蹈造型。

    许可没参加过什么社会体力劳作,但看他们的表演,那些淳朴粗犷、每捷刚劲的动作,依旧会让他热血沸腾,有种想要融入其中的冲动。

    在这个表演结束后,主持人自豪地说,这个舞蹈曾经还获过奖,并且代表贵州走到了别的省。

    二花和二花娘也振奋不已,她们可就是土生土长的平塘县人,只因为一直在山上,虽然也知道一些传统的风俗文化,但看了之后才惊叹于这个世界之大,同时更加自豪于自己的民族。

    除了粑棒舞,还有花包舞、龙灯舞、狮子舞、刺锤舞等,让许可一行人看得目瞪口呆,到让随行的白永亮和谢楠自豪得不行。

    在这些节目中,终于让许可碰到了熟悉的东西,那就是芦笙。

    这种乐器,在许可刚刚来贺兰村半年之际时,那个春节他早早地赶回了贺兰村,村里的很多村民还没离开进城打工,其他有个老大哥便教他唱了这种乐器。

    这个乐器虽然大,但一但学会了,还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许可万万没想到的,这种乐器还可以编成好看的舞蹈。

    表演者有男有女,他们穿着苗族的传统服饰。男人身穿黑色和蓝色大襟长衫,头插野鸡岭,腰上系着红色银饰腰带,手执芦笙并自吹自跳。女人们身上的银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随着男人们吹出的乐曲节奏,姿态婀娜的跳着舞。

    一会儿身体微区、一会儿来回跳跃,舞步左右脚交替落地,稍轻稍重,随着乐曲旋律不停变化着,让人看着眼花缭乱的同时,又不失韵律和节奏。

    此舞就像布依族的粑棒舞一样,会在重大节日、婚嫁、立房等传统民族活动中表演。

    许可他们看得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就连方梅都不禁说道,她也想去学跳这个,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跳舞班可以学。

    炎炎夏季挡不住当地民众的热情,在黄昏之际,这一天的活动终于结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