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第五十七章 处朋友吧

    “楚小筱。”

    “嗯?”

    “你要不要,跟我处朋友。”

    老旧的路灯在夜色中洒下橙黄色的光辉,两人并肩走在羊肠小道上,银杏树在飒飒秋风中挥舞四肢飘下泛黄的扇叶,光与影在身上跳跃,月色拉长他们的影子,寂静无声。

    “为什么不说话?”宋锦年道。

    路上跳出一只摇着尾巴嗅上来的大狗,楚小筱记得它,弯下腰拍拍手掌,大狗就屁颠屁颠的往她身上贴去,哼哼唧唧地舔她的脸,惹得楚小筱咯咯的笑。

    “你第一次求我跟你处朋友,我当然要矜持一下。”

    楚小筱摸着大狗的两只耳朵,毛茸茸暖烘烘的,视线无意识地落在宋锦年跳动的耳朵上,不知他的是不是也这般又软又暖。

    “宋锦年,你弯一下腰呗。”

    “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你弯下腰我就告诉你。”

    宋锦年插着衣服口袋微微弯下腰,刚要说话,耳朵突然爬上一丝暖意,像是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至,他尚且没反映过来,暖意就被微凉的风扫的半点不剩。

    宋锦年带着笑意的眼眸深了深,一瞬不瞬地注视着她的眼睛,等她解释。

    “有点冰,没想象中的软,”楚小筱下完结论,又摸了两把狗头,回到原有的话题,“你刚刚的意思,是代表我预约成功了?”

    【宋锦年同学,今天我以楚小筱同学的身份正式告诉你,你新朋友的位置,我预约了】

    在猫耳山山顶时,她信誓旦旦的说过这么一句话,努力了挺久,也被也被嫌弃了许久。

    宋锦年转身离开,冷冷道:“没有,是我胡说八道。等你脑子里的坑补好了再跟我提这件事。”

    摸着狗头的楚小筱一脸懵逼,她又哪里惹到这宝贝了?

    回去的时候,桌上已经摆好了菜,吃饱喝足后,采访也就正式开始了。

    成山将他们带到一间小杂货室,里面摆着一张书桌,三张椅子,刚好合适。

    阿瑾泡好茶后,留下他们三人,出去碗筷。

    采访将近一个小时,过程很轻松愉悦,等收拾好采访稿和录音笔,几人又谈笑风生的畅聊了许久,阿瑾一直在外面收拾行李,只有成山叫她换茶的时候,才会擦着手进来,换上热茶后,又会笑着退出去。

    宋锦年和成山在聊茶的品种,楚小筱没什么兴趣,就抱着茶杯在这间小杂货室里遛圈。

    货架上的东西摆放的干净整齐,想来女主人没少打理。楚小筱好奇的翻了几个货架,都是报纸报刊,还有一些已经陈旧的发黄。

    翻看中,楚小筱发现一份折了一角的报纸,而报纸最显眼的位置,【名人场】三个字加大加粗的挂在顶头,文章末尾郝然写着,记者——成山。

    这是七年前的报纸,她在前期准备这次采访时在网上查阅见到过。

    突然想起很多当时堵在胸口的问题。

    抱着茶杯坐回宋锦年身边,等两人将怎样分辨茶的好坏这个话题告一段落,楚小筱忙不迭说道:“这个问题不算在采访中,是我好奇想问的。那个,我看网上说您是报导【名人场】这件事的第一位记者,这是真的吗?”

    说到“名人场”这三个字,楚小筱注意到老人眼中一闪而逝的悲恸,脸上有愧疚,有懊恼,夹杂着许多难以言说的情绪,笑意消失在一场呼啸而过的大风里。

    拿起茶杯的手微微颤抖,成山望着窗外宛如从此长眠的无尽黑夜,饮下两口热茶,涩味从舌尖沿着喉咙长驱直下,苦不堪言。

    “小朋友,你们前期准备很不错啊。”

    当楚小筱以为他会就此略过而展开一个新鲜有趣的话题时,老人又倒满一杯热茶,喃喃道:“好多年前的事了。”

    细小的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四处碰壁,终于打着转落到杯底,一切尘埃落定。

    【名人场】是大约发生在七年前一桩引起社会很大风波的大事件,其源自一位乡下来的农妇游街控诉【千伯集团】挂羊头卖狗肉,为女儿讨公道开始的。

    【千伯集团】前身为【千伯人才机构】,是一家以人才推荐为主业的机构。主要为应届毕业生通过各方面能力的分析、比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匹配最合适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兼世界五百强企业岗位推荐信,其以每年达到百分之九十五的上岗率而声名大噪,一跃成为全国百强企业,后更名为【千伯集团】上市,一时吸引了无数因毕业而茫然失措的大学生砸钱前去。

    当时的一篇报道描述,该农妇的女儿严袖也是求职大队中的一员,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分析匹配,她被推荐到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

    可这企业里面的员工比例,却是怪异得很。除了几个高层,所有的员工都是刚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有男有女,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都长的极其标正。

    一来到公司,所有能与外界联系的通讯工具都被迫上缴,除此之外,还有身份证,银行卡等所有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全都不落的被用各种理由交给高层,等严袖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一切都已为时已晚。

    金玉其外的企业,内里却是做着见不得人勾当。

    很快,严袖也像其他人一样,成为富商们的玩具,从此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挣扎两年后,在一场年会中逃出去。

    事情被农妇揭发后,新闻铺天盖地,两天后,农妇带着女儿在【千伯集团】召开的记者会上下跪道歉,承认是一时利欲熏心才编造出这种不负责任的故事。

    农妇和女儿开始被人三百六十度谩骂,而宽宏大量选择原谅的【千伯集团】则得到所有人的赞扬,风头更盛。

    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真相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对此保持高度的怀疑,私底下开始着手调查这件事,并与农妇一家接触,半个月后,一些肮脏的交易渐渐浮出水面,等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有反转的时候,报道【名人场】的第一人,坚持到最后的唯一人,突然放下记录真相的笔,离开大众视野。

    他的名字叫成山。

    一个月后,严袖从【千伯集团】的顶楼一跃而下,痛苦的结束了二十五岁的生命。

    当时不过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谁能想到在半个月后,会引起轩然大波,人心惶惶呢!

    可惜的是,【千伯集团】虽然因此影响了声誉,但依旧在名利场里混的如鱼得水。

    “您为什么会中途放弃继续调查这件事呢?是因为事实真如那对母女所说的编造出来的吗?”楚小筱问道。

    “事实是另一个事实,真相也不止一个真相。”成山从小矮几底下的铁罐里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条叼在嘴上,沧桑的眼迷离的望着亭靠在窗前的虫子,打火机在他的手中跳出火花,却怎么也点不起烟。

    他已经七年没抽过烟了,最后一次还是在决定离开他热爱了半生的记者行业的那个夜晚。

    宋锦年拿过打火机,咔嚓一下,明亮的火苗在风中跳跃,用左手围成半圆靠过去,成山微一低头,轻轻吸一口,吐出半个烟圈。

    “为什么会放弃,为什么会放弃呢?”成山眯着眼睛,似在回想什么,“当最珍贵的东西被人握在手里随意拿捏,你却挣扎不得的时候,所有的傲气都一文不值。我是自私的。”

    苟且偷生的平安,是他践踏那个叫严袖的二十五岁女孩的骨血得来的。

    楚小筱本来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但听到这里,她觉得不必要了。

    她又想起女主人额头那道骇人的伤疤。

    结束已经是晚上十点。

    阿瑾开始为客人睡哪里而发起愁来,楚小筱笑了笑,回道:“一个空房已经够了,就宋锦年住。我老家就是这儿的,不远,平时扫墓都会回来,还可以住人。”

    成山啧啧称奇:“我在这儿住那么多年,还没见过你这小姑娘哩。”

    “可能那时候我已经搬家了,平时又很少回来,”楚小筱道,“要在小时候,你不想认识我,我都会逼你认识我。”

    两夫妇哈哈的笑,楚小筱瞥一眼抿嘴笑的人,吐了吐舌头,也跟着大笑起来。

    因为外面已经很黑,微弱的路灯根本没多大用处,如此,宋锦年自然而然的当起了护花使者。

    将车内母亲大人叫她带给邻居的大袋小袋提好,看到宋锦年两手空空的从车内出来,楚小筱疑惑:“你换洗衣服呢?”

    宋锦年道:“车里。”伸手要拿过楚小筱手里的东西,却被对方躲过。

    楚小筱道:“把你衣服拿上,他们明早要赶飞机,你大晚上的洗澡不怕打扰?洗了再回去!”

    “哦。”宋锦年又跑回车里拿出个袋子,递给楚小筱,“你拿这个吧,我拿你手里的。”

    母亲大人不知塞了什么东西在袋子里,重量可真是不敢估量,楚小筱听他这么说,当然是欢天喜地的一物换好多物。

    路上,楚小筱想起“一锅端”这事,手肘杵了杵身侧的人:“想不想知道‘一锅端’典故?”

    宋锦年不语。

    楚小筱道:“这可是在第一次和别人说起这事呢,你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于是宋锦年很给面子的说:“很好奇。”

    就像讨到糖果的小孩,楚小筱开心的跳了两下,说起这个称号的由来。

    楚妈妈一直致力于把楚小筱培养成一个大家闺秀,却没想到孩子小小年纪,就在幼儿园就当了小霸王。

    这能怎么办呢?无法,楚妈妈只好给她报了礼仪班,可学没多久,礼仪般就被人举报了。警察来后才知道,原来礼仪班明面学习用的,暗地里却是贩毒的。

    一锅端。

    后来楚妈妈想着礼仪学不成,那就学些琴棋书画吧。于是报了琴,可没想到第二天,人家又因为贩毒被一锅端了。

    得,那就学书吧,楚妈妈很有志气。

    这次楚小筱学了还挺长一段时间,有将近一个月吧,可有一天,又突然涌来一堆警察,这次倒不是贩毒了,是聚众吸毒。

    自然,一锅端。

    其中一位警察一瞧,笑了,嘿,又是你俩母女,毒品雷达器啊。

    在哄笑声中,楚小筱差点因此认人家当了干爹。

    见面太多回,已经可以畅谈未来了。

    这一系列事情下来,楚妈妈也无奈放弃,由着她爱咋咋地。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村里的人都知道她们的事迹,调侃中,给他们家取了个昵称——一锅端。

    一看到楚小筱,这不是一锅端女儿吗?

    楚爸,一锅端老楚。

    楚吗,一锅端媳妇。

    如果是全家人一起出门,那可简单多了,直接称呼一锅端,省不少口水。

    这个混名叫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他们搬去市中心,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但是我们每次回来扫墓,村里人叫的还是‘一锅端’,好气人啊,因为太合适以至于不能反驳。”

    宋锦年噗嗤一笑,揪揪她的发尾:“如果是我,那叫什么?”

    月色下,对影成双。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