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开战
《震惊!伯伯伯国国王与总务大臣先后死在女人肚皮上》
《伯伯伯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究竟是国策的扭曲还是统治者的道德沦丧?》
......
这些天,瑟瑟瑟国的报刊头版头条全是这些谴责伯伯伯国的文章,本就热心国事的百姓们纷纷义愤填膺,甚至游行请愿,要求达普拉王攻打伯伯伯国,解救异国人民,共同走向兴旺发达。
达普拉对舆论宣传效果很是满意。
他也没说什么假话嘛,那两个人确实是死在了女人肚皮上啊!所以也没有心理负担。
至于崔斯特,他是有许诺过,但也没有直说会告诉百姓是崔斯特刺杀了敌国政要啊。只是说封侯拜将罢了,到时候随便许他个没有封地的侯爵,再安一个没有兵权的虚职将军就是了。
等到将来崔斯特没什么用了,都不消自己动手,总会有人买凶杀他的。
达普拉自认在之前那次失败的刺杀事件中摸清楚了崔斯特的底线,以为崔斯特不会脑子一热以下犯上的。
嗯,达普拉自己都觉得这手算盘打得不错。
......
次日,一代明君瑟·达普拉在《瑟瑟日报》上发表檄文,动员全国人民一起用行动来谴责伯伯伯国贵族的暴政。
一时民心所向,王城民众纷纷推着小推车前往王城周边的军营慰问,而其余几省民众捐献的粮草等物不日也将船运而来。
达普拉王又在王城戍卫军团的几大营地一一演讲,军心振奋。
......
最终,戍卫军五大舰队的两个直接开赴伯伯伯岛,但是并不进攻,只是牵制敌军。
余下三大舰队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一个大圈子绕行到伯伯伯岛另一侧。
而这些天,伯伯伯岛几大派系群龙无首,正在内耗着,都无不以为达普拉无力开战,只是派了两个舰队虚张声势。
他们还沉浸在瑟伯海域一霸的幻梦中,以为瑟瑟瑟国比他们还稍弱一筹,却没人想过,这些天连番的折腾,这些年欺下瞒上的乱政,已经将自己的国家搅得民不聊生,国力大大不如瑟瑟瑟国了。
直到。
“报,吾王,瑟狗的舰队打过来了。”
直接自立成王的原亲王,也就是那个祖王的嫡次子大惊失色:“瑟狗的舰队,不是还和我军舰队在对峙吗?我们自己也就两支舰队,他们怎么可能有五支?”
“回陛下,另外三支瑟狗舰队逼近伪总务军割据区域。而且舰队的话,我们本身有六支,被死掉的总务大臣裁军裁去两支,总务大臣余孽也掌握两支。陛下,情况危急啊!”
“担心什么,正好帮我灭了那帮窃国大盗,助我一统我国。到时候,若是敢来我这一边,定叫瑟狗知道什么叫精兵数万,良将数十员,届时,他们还敢不纳头便拜。”
下首的情报官只觉得这主子智商欠费,能灭了您灭不掉的总务余孽,反手再灭了您有何难?情报官动起了“弃暗投明”的心思。
《伯伯伯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究竟是国策的扭曲还是统治者的道德沦丧?》
......
这些天,瑟瑟瑟国的报刊头版头条全是这些谴责伯伯伯国的文章,本就热心国事的百姓们纷纷义愤填膺,甚至游行请愿,要求达普拉王攻打伯伯伯国,解救异国人民,共同走向兴旺发达。
达普拉对舆论宣传效果很是满意。
他也没说什么假话嘛,那两个人确实是死在了女人肚皮上啊!所以也没有心理负担。
至于崔斯特,他是有许诺过,但也没有直说会告诉百姓是崔斯特刺杀了敌国政要啊。只是说封侯拜将罢了,到时候随便许他个没有封地的侯爵,再安一个没有兵权的虚职将军就是了。
等到将来崔斯特没什么用了,都不消自己动手,总会有人买凶杀他的。
达普拉自认在之前那次失败的刺杀事件中摸清楚了崔斯特的底线,以为崔斯特不会脑子一热以下犯上的。
嗯,达普拉自己都觉得这手算盘打得不错。
......
次日,一代明君瑟·达普拉在《瑟瑟日报》上发表檄文,动员全国人民一起用行动来谴责伯伯伯国贵族的暴政。
一时民心所向,王城民众纷纷推着小推车前往王城周边的军营慰问,而其余几省民众捐献的粮草等物不日也将船运而来。
达普拉王又在王城戍卫军团的几大营地一一演讲,军心振奋。
......
最终,戍卫军五大舰队的两个直接开赴伯伯伯岛,但是并不进攻,只是牵制敌军。
余下三大舰队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一个大圈子绕行到伯伯伯岛另一侧。
而这些天,伯伯伯岛几大派系群龙无首,正在内耗着,都无不以为达普拉无力开战,只是派了两个舰队虚张声势。
他们还沉浸在瑟伯海域一霸的幻梦中,以为瑟瑟瑟国比他们还稍弱一筹,却没人想过,这些天连番的折腾,这些年欺下瞒上的乱政,已经将自己的国家搅得民不聊生,国力大大不如瑟瑟瑟国了。
直到。
“报,吾王,瑟狗的舰队打过来了。”
直接自立成王的原亲王,也就是那个祖王的嫡次子大惊失色:“瑟狗的舰队,不是还和我军舰队在对峙吗?我们自己也就两支舰队,他们怎么可能有五支?”
“回陛下,另外三支瑟狗舰队逼近伪总务军割据区域。而且舰队的话,我们本身有六支,被死掉的总务大臣裁军裁去两支,总务大臣余孽也掌握两支。陛下,情况危急啊!”
“担心什么,正好帮我灭了那帮窃国大盗,助我一统我国。到时候,若是敢来我这一边,定叫瑟狗知道什么叫精兵数万,良将数十员,届时,他们还敢不纳头便拜。”
下首的情报官只觉得这主子智商欠费,能灭了您灭不掉的总务余孽,反手再灭了您有何难?情报官动起了“弃暗投明”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