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胡子,儒道正统
洛阳学派,怒了。
怒了之后呢?自然满世界发表高谈阔论,满世界见人就开怼,怼这些汴梁人。
但是怼得不够给力,就连程颐都给力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他们之中,没有人敢骂皇帝,这一点就没有了逼格。不是他们不愿意骂皇帝,而是皇帝在他们心里,太过完美。
所以他们只能骂甘奇,骂甘奇是那乱臣贼子,骂甘奇霍乱君上,是奸佞,是蒙蔽圣意。
这个汴梁,乱糟糟。
而甘奇,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里死去活来。
那道坚书院,如今已是人满为患,书馆之中,人山人海,无数士子慕名而来,在书馆里借阅书籍。
李定在问过甘奇之后,弄了一个叫做借书卡的东西,交一定的押金,借书并不需要钱,不过弄坏了那是要赔偿的。
甘奇的门庭,又一次像市场一样热闹起来。无数人想要上门拜见一番,却只能留下拜帖与礼物,遗憾而走。
“名士”这个词,已然被人冠在了甘奇的头上。汴梁名士,甘奇甘道坚。
就如拜帖中所言,大多不卑不亢,也不乏那种阿谀之语,甚至有人如此写道:遍数东京才子,甘先生当称第一,东京名士,唯甘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甘奇的神格,是真的奠定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这拜帖甘奇大多都没有看,不是甘奇装逼,而是实在没有时间去看。
会考还有两天,甘奇难得抽出时间往书院去一趟,因为书院里也有许多人要参加会考,甘奇这一趟去,是要做一个考前动员。
也是一种仪式,人活着,仪式感一定要足。这一次的仪式,作用是给这些考生鼓劲,也是让这些考生们不要太紧张。
但是真正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大规模的仪式永远是用来凝聚人心的,有些人小看了这些仪式,只觉得都是表面工作。实则不然,仪式凝聚人心的作用,大到不可想象。
如今,甘奇正式作为许多人的老师,要带着一批年轻力量走进官场。
甘派,书院派,讲学派。也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人心一定要齐,要带着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走向官场。
赵小妹认认真真给甘奇戴正头冠,把甘奇的儒衫熨烫得一丝不苟,腰带白玉,并不华贵,素雅非常,新的靴子,玉佩在腰间叮当作响。
风度翩翩的甘奇,微微抬脚,在赵小妹与张淑媛的目光中,走出了家门。
山脚之下,无数来往的学生士子,远远看到甘奇而来,皆是激动不已。
“快快快,让到一边,甘夫子来了。”
“甘夫子来了,禁声禁声。”
“作揖,作揖等候。”
甘奇迈步往门楼下台阶而上,左右微微点头,并不作揖回礼。
一个一个的学生,躬身大拜而下,拜下不起。
“见过夫子!”
“夫子安好!”
“夫子万安!”
甘奇看着一个一个低下去的头,从台阶一直上去,沿路皆是这般场面。
这一刻的甘奇,心中泛起了自豪之感。
夫子一词,很正式。能有这个待遇的人不多,比如胡瑗,外人见之,多如此称呼,熟悉之人,多称先生。
第一进的学堂了,孩童们稚嫩的读书声,朗朗动听。
第二进学堂里,先生的讲课声,抑扬顿挫。
第三进学堂里,学术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甘奇一一而过,一直走进第三进学堂之中。
见得甘奇走了进来,所有的学生皆是躬身大拜而下。
连那头前正中坐的老学究,也连忙起身,微微一礼:“道坚来了,快请头前来坐。”
从这一刻开始,这个道坚书院,才是真正的道坚书院了,真正道坚的书院。
甘奇往讲台而去,并不落座,笔直站着,环看众人,微微一笑:“不必多礼了。”
“谢夫子!”
甘奇微微抬手压了压,又道:“今日来,乃进考之事,后日大早,许多人都要进考场,当祭拜天地,祭拜圣贤先师,不枉教诲。”
“遵夫子之言。”
“书馆之前,已然在准备,诸位随我同去。”甘奇起身而出。
书馆之前,祭台已起,孔孟圣人画像在上,香火延绵。
甘奇早已派人去接了胡瑗,胡瑗此时刚刚赶来。
这场祭奠,由胡瑗主持。
一篇祷文,胡瑗也写了整夜。
上台的胡瑗,似乎也有些激动。观礼之人无数,从学院里的孩童,到花甲的老学究,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道坚书院这一次进考之人,八十七个。正装儒衫,大袖飘荡,列班站好。
胡瑗念着祷文,上着香火,香火飘向天空,这一捋冲天而去的烟火,是华夏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
祷文念完,胡瑗大声说着:“圣贤先师在上,后辈学子在下,请先师庇佑子孙学有所成,庇佑我大宋国泰民安,千秋万代。”
胡瑗迈着老腿,慢慢下跪,五体投地!
所有人有样学样,五体投地而下,心中的肃穆,内心的激动,对未来的憧憬,对前程的向往,皆在此刻。
这就是仪式给人带来的东西。
胡瑗慢慢爬起,开口:“道坚,你上来说两句。”
甘奇也不矫情,迈步上得高台,开口:“圣贤先师在上,吾辈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台下激动之人,八十有六,皆是大声开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谁说宗教才是信仰?
中国人,从古至今,信仰从来不缺。大到家国大义,小到妻贤子孝,不是信仰是什么?
胡瑗不知为何,忽然老泪纵横,口中说道:“好,好啊!”
甘奇也有些感动,看着胡瑗,忽然说道:“胡子在上,受弟子一拜!”
甘奇大拜而下,在场之人,立马也拜了下去。
胡瑗激动得手都抖了起来,连忙去扶甘奇,口中连连说道:“不敢不敢,不敢当,老朽何德何能,万万不敢与圣人并立!道坚快起!”
胡子,是死后才有的。
甘奇是一个务实之人,他不相信什么死后。胡瑗还活着,荣誉不给他,等到他死了,再给荣誉还有什么意义?
胡子就是胡子,不是甘奇一个人说的。此时甘奇只是把胡子这个称呼提早喊出来,就问这天下,岂还有人敢不服?
“先生道德高尚,学贯古今,教化众生,死后,定会与圣贤同在庙堂,受万世香火拜祭。胡子之称,非学生一人所想,乃天下万众归心,先生不必推辞。”甘奇就是想胡瑗活着的时候,就把这个荣誉给领了,如此才能死得无所遗憾。
还有一点,甘奇要尊胡瑗为当代正统。胡瑗是正统了,甘奇自然也就是正统了。
胡瑗哪里敢受,连连摆手:“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
边说着,胡瑗边往高台而下。
甘奇哪里管得这么多,连忙几步下得高台,已然站在了胡瑗身下,作揖而下:“拜见胡子!”
当场立马便有高呼:“拜见胡子!”
胡瑗老泪纵横,从甘奇开始,一个一个去扶,口中一直说着不敢当之类的话语。
但是不敢当,今日也要当了。
胡瑗当不当无所谓,今日之后,后辈学子,必然都会称呼胡瑗为胡子。
胡瑗受不起这等名头,推辞不得,竟然“逃”出了书院,往家中急赶而回。
甘奇倒也不去追,只是笑看胡瑗的背影,这个老头,这一辈子,值得了。生前就把该享的荣誉都享了。还有什么不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怒了之后呢?自然满世界发表高谈阔论,满世界见人就开怼,怼这些汴梁人。
但是怼得不够给力,就连程颐都给力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他们之中,没有人敢骂皇帝,这一点就没有了逼格。不是他们不愿意骂皇帝,而是皇帝在他们心里,太过完美。
所以他们只能骂甘奇,骂甘奇是那乱臣贼子,骂甘奇霍乱君上,是奸佞,是蒙蔽圣意。
这个汴梁,乱糟糟。
而甘奇,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里死去活来。
那道坚书院,如今已是人满为患,书馆之中,人山人海,无数士子慕名而来,在书馆里借阅书籍。
李定在问过甘奇之后,弄了一个叫做借书卡的东西,交一定的押金,借书并不需要钱,不过弄坏了那是要赔偿的。
甘奇的门庭,又一次像市场一样热闹起来。无数人想要上门拜见一番,却只能留下拜帖与礼物,遗憾而走。
“名士”这个词,已然被人冠在了甘奇的头上。汴梁名士,甘奇甘道坚。
就如拜帖中所言,大多不卑不亢,也不乏那种阿谀之语,甚至有人如此写道:遍数东京才子,甘先生当称第一,东京名士,唯甘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甘奇的神格,是真的奠定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这拜帖甘奇大多都没有看,不是甘奇装逼,而是实在没有时间去看。
会考还有两天,甘奇难得抽出时间往书院去一趟,因为书院里也有许多人要参加会考,甘奇这一趟去,是要做一个考前动员。
也是一种仪式,人活着,仪式感一定要足。这一次的仪式,作用是给这些考生鼓劲,也是让这些考生们不要太紧张。
但是真正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大规模的仪式永远是用来凝聚人心的,有些人小看了这些仪式,只觉得都是表面工作。实则不然,仪式凝聚人心的作用,大到不可想象。
如今,甘奇正式作为许多人的老师,要带着一批年轻力量走进官场。
甘派,书院派,讲学派。也要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人心一定要齐,要带着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走向官场。
赵小妹认认真真给甘奇戴正头冠,把甘奇的儒衫熨烫得一丝不苟,腰带白玉,并不华贵,素雅非常,新的靴子,玉佩在腰间叮当作响。
风度翩翩的甘奇,微微抬脚,在赵小妹与张淑媛的目光中,走出了家门。
山脚之下,无数来往的学生士子,远远看到甘奇而来,皆是激动不已。
“快快快,让到一边,甘夫子来了。”
“甘夫子来了,禁声禁声。”
“作揖,作揖等候。”
甘奇迈步往门楼下台阶而上,左右微微点头,并不作揖回礼。
一个一个的学生,躬身大拜而下,拜下不起。
“见过夫子!”
“夫子安好!”
“夫子万安!”
甘奇看着一个一个低下去的头,从台阶一直上去,沿路皆是这般场面。
这一刻的甘奇,心中泛起了自豪之感。
夫子一词,很正式。能有这个待遇的人不多,比如胡瑗,外人见之,多如此称呼,熟悉之人,多称先生。
第一进的学堂了,孩童们稚嫩的读书声,朗朗动听。
第二进学堂里,先生的讲课声,抑扬顿挫。
第三进学堂里,学术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
甘奇一一而过,一直走进第三进学堂之中。
见得甘奇走了进来,所有的学生皆是躬身大拜而下。
连那头前正中坐的老学究,也连忙起身,微微一礼:“道坚来了,快请头前来坐。”
从这一刻开始,这个道坚书院,才是真正的道坚书院了,真正道坚的书院。
甘奇往讲台而去,并不落座,笔直站着,环看众人,微微一笑:“不必多礼了。”
“谢夫子!”
甘奇微微抬手压了压,又道:“今日来,乃进考之事,后日大早,许多人都要进考场,当祭拜天地,祭拜圣贤先师,不枉教诲。”
“遵夫子之言。”
“书馆之前,已然在准备,诸位随我同去。”甘奇起身而出。
书馆之前,祭台已起,孔孟圣人画像在上,香火延绵。
甘奇早已派人去接了胡瑗,胡瑗此时刚刚赶来。
这场祭奠,由胡瑗主持。
一篇祷文,胡瑗也写了整夜。
上台的胡瑗,似乎也有些激动。观礼之人无数,从学院里的孩童,到花甲的老学究,把整个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道坚书院这一次进考之人,八十七个。正装儒衫,大袖飘荡,列班站好。
胡瑗念着祷文,上着香火,香火飘向天空,这一捋冲天而去的烟火,是华夏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
祷文念完,胡瑗大声说着:“圣贤先师在上,后辈学子在下,请先师庇佑子孙学有所成,庇佑我大宋国泰民安,千秋万代。”
胡瑗迈着老腿,慢慢下跪,五体投地!
所有人有样学样,五体投地而下,心中的肃穆,内心的激动,对未来的憧憬,对前程的向往,皆在此刻。
这就是仪式给人带来的东西。
胡瑗慢慢爬起,开口:“道坚,你上来说两句。”
甘奇也不矫情,迈步上得高台,开口:“圣贤先师在上,吾辈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台下激动之人,八十有六,皆是大声开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谁说宗教才是信仰?
中国人,从古至今,信仰从来不缺。大到家国大义,小到妻贤子孝,不是信仰是什么?
胡瑗不知为何,忽然老泪纵横,口中说道:“好,好啊!”
甘奇也有些感动,看着胡瑗,忽然说道:“胡子在上,受弟子一拜!”
甘奇大拜而下,在场之人,立马也拜了下去。
胡瑗激动得手都抖了起来,连忙去扶甘奇,口中连连说道:“不敢不敢,不敢当,老朽何德何能,万万不敢与圣人并立!道坚快起!”
胡子,是死后才有的。
甘奇是一个务实之人,他不相信什么死后。胡瑗还活着,荣誉不给他,等到他死了,再给荣誉还有什么意义?
胡子就是胡子,不是甘奇一个人说的。此时甘奇只是把胡子这个称呼提早喊出来,就问这天下,岂还有人敢不服?
“先生道德高尚,学贯古今,教化众生,死后,定会与圣贤同在庙堂,受万世香火拜祭。胡子之称,非学生一人所想,乃天下万众归心,先生不必推辞。”甘奇就是想胡瑗活着的时候,就把这个荣誉给领了,如此才能死得无所遗憾。
还有一点,甘奇要尊胡瑗为当代正统。胡瑗是正统了,甘奇自然也就是正统了。
胡瑗哪里敢受,连连摆手:“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啊!”
边说着,胡瑗边往高台而下。
甘奇哪里管得这么多,连忙几步下得高台,已然站在了胡瑗身下,作揖而下:“拜见胡子!”
当场立马便有高呼:“拜见胡子!”
胡瑗老泪纵横,从甘奇开始,一个一个去扶,口中一直说着不敢当之类的话语。
但是不敢当,今日也要当了。
胡瑗当不当无所谓,今日之后,后辈学子,必然都会称呼胡瑗为胡子。
胡瑗受不起这等名头,推辞不得,竟然“逃”出了书院,往家中急赶而回。
甘奇倒也不去追,只是笑看胡瑗的背影,这个老头,这一辈子,值得了。生前就把该享的荣誉都享了。还有什么不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