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齐律》
“嗯,这些日子,邺城的治安好了许多,这都是你们的功劳,一定要加大打击的力度,依照齐律,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昭阳殿内,阳光从木制的阁窗外斜斜的照耀进来,使得镶嵌着黄铜大龙的石柱看着十分耀眼。龙案之后,高纬点点头,对下方拱手站立着的几个朝臣表示了肯定。
“陛下谬赞了,这些都是微臣等应该做的,微臣等只是尽了本分而已,不足挂齿……”
一个朝臣出列表态,嘴上对高纬表着忠心,那一脸“敬仰”之色也表现的恰到好处。
“嗯,高爱卿忠君体国,这些日子幸苦了……”高纬玩味的瞥了他一眼,微笑道。
这个臣子名为高元海,是高纬的远房堂哥,上洛王高思宗的儿子。这个人在北齐的短暂历史上也算是有名,是和陆令宣和祖珽都有牵连的奸臣。
这个人很有些小聪明,立过功劳,参与谋划、镇杀了高归彦,自以为是一个算无遗策的人物,性格贪鄙,广纳姬妾,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
他的续弦妻子就是陆令宣的外甥女,早在高纬开始清洗陆令宣一系的东宫太子党的时候,他就开始发觉苗头不对,立马回家休弃了妻子,这才得已免遭清洗。要知道高纬在诛杀陆令宣的时候可是诛灭了九族呀!这小子看风向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这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孝昭帝在的时候,很猜忌高湛,于是高元海就给高湛出主意,上中下三策,句句离不开造反。高湛心里想,但是没真敢。等到高湛上位,回过神来,“这小子是不是想陷我于不义?”于是找了个理由要弄死他,结果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让高元海躲过一劫!
如果是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那么第三次却让高纬不得不正眼瞧他了。在高纬出手扫平了和士开之后,这小子就已经嗅到了风向不对,一夜之间改头换面,积极投入到朝廷的反贪工作之中,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俨然和从前的那个贪官高元海划清界限了。
还严以律己,找上门来送礼的家伙全都被这家伙给请了出去,大概意思就是,“从前我不想,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人才呀……高纬暗暗打量着这个人,可惜是个奸臣……
高元海原本的职务是吏部尚书,但是高纬不信任他,所以将他调任成了都官尚书,这在当时是掌控刑狱的部门,也就是后来刑部的雏形之一。
东汉尚书设置了二千石曹掌控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之后,尚书之三公、比部、都官等曹均关刑狱,南朝的宋齐梁陈还有北朝的北齐,都设置了都官尚书一职,到了隋朝,改称刑部,所以他的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刑部尚书了。
刑部主管刑狱,和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大理寺并列,成为维护国家基本秩序的司法机构。
当然,高纬之所以放心的把他调任到那里,是因为这在当时的北齐其实是一个闲职。
说实话,北齐的治安很差劲,流民盗匪、地痞恶霸还有无良纨绔都敢大摇大摆,他们之中不乏有些军伍背景的鲜卑人,欺凌的对象自然就是一些势单力薄的汉人。
高元海在那个部门呆着,能有什么权力呀?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御史台经过高纬的安排改造之后,这个掌握着国家司法的部门也开始得到了重视,高元海得到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在短时间内打压不法刁民!
于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赶紧得到陛下垂青的高元海立刻鼓足了马力,这些日子频频向下方郡县施加压力,对于邺城也加大了监管力度,终于在一个月之后交给了高纬一份满意的答卷,“大牢里的人都满了!”
高元海颇为自豪,将所有犯人的花名册还有所犯罪行全都提交给了大理寺,并且通过了审核。完美的诠释了“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抓错一个好人”这句话。
办事效率之高,令高纬颇为满意。果然,能当上奸臣的人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一个奸臣,只要控制利用得好,那也是一把很合用的刀。
有需要打击的对象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驱策他们,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压制、养着他们。帮着拉偏架护着他们,没准什么时候你就需要他们呢?
这世界上只有无欲无求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有贪欲的人其实才是最好掌控的。
他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初高湛要用和士开了,养着一条狗,看谁不顺眼不用自己动手,让狗去咬他们,他们有求于你,都想从你这里捞到一根骨头,所以他们就会乖乖听话。
况且,高元海虽然行为放荡,但还是有些理政才能的,从近月来邺城治安的改善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高纬的首要目的,就是让齐律真正意义上成为约束子民的法典,而不是作为一个看看就好的摆设。
如果说便宜老爹高湛在位其间有什么重大成果的话,那么其中一定有《北齐律》。
这是三国以来,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典!后来的《唐律疏议》还有《开皇律》都是以《北齐律》作为基本模本,还不足以说明这部法典的成就吗?
《北齐律》的名目和门类都很全,篇目共有十二篇,名例、禁卫、户婚等等。其重大意义在于确立了所谓的“重罪十条”,总结、筛选了前朝的一些好的法典,确立了“死、流、徙、杖、鞭”五刑制的雏形。
可以说,《北齐律》是一步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承袭了三国两晋的法制,又影响了隋唐之后的法律,如果说三国两晋的法典都是杂乱无章的话,那么《北齐律》就是对它们精华的总结,也为后来隋唐时期的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开创了《北齐律》的北齐,治安状况还不如隔壁的北周和南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很多鲜卑勋臣无视这个法律,北齐皇族又向来偏袒鲜卑人,对于鲜卑人违法乱纪的行为往往是视而不见。
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的最上层阶级都尚且是这样,还指望下面的底层百姓拿这个律法当成一回事吗?
这都是从前没有重视,现在高纬要开始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只能从北齐的治安开始着手,先让所有人都老实起来,按照律法上规定的办事,加大监管力度,鞭策鲜卑人遵从法律。
但是这个活可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办的,也不能一次性将影响力全面铺开,北齐的鲜卑人太多了,要是一次性来个全国整风运动,动静太大,搞不好会被一些怀有异心的人利用。
所以高纬的主要打击对象,还是在邺城及洛阳等周围郡县,至于晋阳,以后再说。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件事的难度也不低。高纬本来想让斛律孝卿来坐上这个位子,但最后想了想,还是让高元海暂时先干一阵,拿他试试水再说。
一来,高元海事宗室子弟,凭着那个身份可以压勋贵子弟一头,二来,高元海善于调节平衡,八面玲珑,这件事只有交给他做,得罪了勋贵,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如此,才能够让勋臣们的不满不至于惊动朝野。
可以说,他就是这次试水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所以高纬就算心里对他还是有芥蒂,也没有更加好的选择了。
高元海栽树,让后任者乘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就是高纬原本的打算,如果这次试水,万一失败了,他则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高元海顺势推出去承受勋臣反弹的怒火。
但是勋臣自从经过朝堂清洗还有琅琊王谋反之后,似乎没有胆气再阻止高纬行事,所以高元海这次试水倒是没有高纬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艰辛,还算比较顺利。
【就让他为后来者铺路也好……】高纬这般想到。
“但是爱卿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高纬的面色愈加严肃,高元海恭敬的倾听。
“你在整顿治安的时候,并没有一视同仁,还是将汉民还有鲜卑百姓区分开来了……
你自己看看,汉人居于狭窄逼仄的南边,挤在一起,而鲜卑人却关在宽敞的牢狱内,仅仅两人一牢……
这在《齐律》之中貌似并没有规定吧?”
高元海额头微微见汗,道:“臣这也是为了提高执法的效率,不这样,肯定会引来纠纷的……”
“朕前两月阅兵之时就已经说过,对鲜卑与汉要一视同仁。
朕要求你们加强法律管制的原因,也是为了保障鲜卑人与汉人之间的公平平等。
而你们这样子,将鲜卑与汉人明显的区别对待,又岂是朕的初衷?”
高元海辩解道:“可是陛下……这样做……”
“你是都官尚书,这原本就是你的职责,祖珽为了替朕分忧,亲自去山东纠缠大案,他带了西大营一千兵甲,前往流民遍地的泰山郡,所遇道的艰险岂是你可以想象?
你……不如祖珽吗?
朕就在这皇宫之内,有朕在,你只管放开手去做好自己的本分,朕就是你背后的最大靠山!”
高纬的眼眸愈发的明亮,他已经初步试探出水的深浅,现在,他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他这般说道:
“这是大齐的律法,神武、文襄当初命人制定它,就是为了让它约束天下人!
除朕之外,所有人触犯律法,当一视同仁!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昭阳殿内,阳光从木制的阁窗外斜斜的照耀进来,使得镶嵌着黄铜大龙的石柱看着十分耀眼。龙案之后,高纬点点头,对下方拱手站立着的几个朝臣表示了肯定。
“陛下谬赞了,这些都是微臣等应该做的,微臣等只是尽了本分而已,不足挂齿……”
一个朝臣出列表态,嘴上对高纬表着忠心,那一脸“敬仰”之色也表现的恰到好处。
“嗯,高爱卿忠君体国,这些日子幸苦了……”高纬玩味的瞥了他一眼,微笑道。
这个臣子名为高元海,是高纬的远房堂哥,上洛王高思宗的儿子。这个人在北齐的短暂历史上也算是有名,是和陆令宣和祖珽都有牵连的奸臣。
这个人很有些小聪明,立过功劳,参与谋划、镇杀了高归彦,自以为是一个算无遗策的人物,性格贪鄙,广纳姬妾,最擅长的就是见风使舵。
他的续弦妻子就是陆令宣的外甥女,早在高纬开始清洗陆令宣一系的东宫太子党的时候,他就开始发觉苗头不对,立马回家休弃了妻子,这才得已免遭清洗。要知道高纬在诛杀陆令宣的时候可是诛灭了九族呀!这小子看风向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这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孝昭帝在的时候,很猜忌高湛,于是高元海就给高湛出主意,上中下三策,句句离不开造反。高湛心里想,但是没真敢。等到高湛上位,回过神来,“这小子是不是想陷我于不义?”于是找了个理由要弄死他,结果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让高元海躲过一劫!
如果是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那么第三次却让高纬不得不正眼瞧他了。在高纬出手扫平了和士开之后,这小子就已经嗅到了风向不对,一夜之间改头换面,积极投入到朝廷的反贪工作之中,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俨然和从前的那个贪官高元海划清界限了。
还严以律己,找上门来送礼的家伙全都被这家伙给请了出去,大概意思就是,“从前我不想,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人才呀……高纬暗暗打量着这个人,可惜是个奸臣……
高元海原本的职务是吏部尚书,但是高纬不信任他,所以将他调任成了都官尚书,这在当时是掌控刑狱的部门,也就是后来刑部的雏形之一。
东汉尚书设置了二千石曹掌控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之后,尚书之三公、比部、都官等曹均关刑狱,南朝的宋齐梁陈还有北朝的北齐,都设置了都官尚书一职,到了隋朝,改称刑部,所以他的这个职务就相当于刑部尚书了。
刑部主管刑狱,和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大理寺并列,成为维护国家基本秩序的司法机构。
当然,高纬之所以放心的把他调任到那里,是因为这在当时的北齐其实是一个闲职。
说实话,北齐的治安很差劲,流民盗匪、地痞恶霸还有无良纨绔都敢大摇大摆,他们之中不乏有些军伍背景的鲜卑人,欺凌的对象自然就是一些势单力薄的汉人。
高元海在那个部门呆着,能有什么权力呀?也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御史台经过高纬的安排改造之后,这个掌握着国家司法的部门也开始得到了重视,高元海得到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在短时间内打压不法刁民!
于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赶紧得到陛下垂青的高元海立刻鼓足了马力,这些日子频频向下方郡县施加压力,对于邺城也加大了监管力度,终于在一个月之后交给了高纬一份满意的答卷,“大牢里的人都满了!”
高元海颇为自豪,将所有犯人的花名册还有所犯罪行全都提交给了大理寺,并且通过了审核。完美的诠释了“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会抓错一个好人”这句话。
办事效率之高,令高纬颇为满意。果然,能当上奸臣的人其实都是有本事的人,一个奸臣,只要控制利用得好,那也是一把很合用的刀。
有需要打击的对象的时候,可以利用他们,驱策他们,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压制、养着他们。帮着拉偏架护着他们,没准什么时候你就需要他们呢?
这世界上只有无欲无求的人才是最可怕的,有贪欲的人其实才是最好掌控的。
他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初高湛要用和士开了,养着一条狗,看谁不顺眼不用自己动手,让狗去咬他们,他们有求于你,都想从你这里捞到一根骨头,所以他们就会乖乖听话。
况且,高元海虽然行为放荡,但还是有些理政才能的,从近月来邺城治安的改善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高纬的首要目的,就是让齐律真正意义上成为约束子民的法典,而不是作为一个看看就好的摆设。
如果说便宜老爹高湛在位其间有什么重大成果的话,那么其中一定有《北齐律》。
这是三国以来,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典!后来的《唐律疏议》还有《开皇律》都是以《北齐律》作为基本模本,还不足以说明这部法典的成就吗?
《北齐律》的名目和门类都很全,篇目共有十二篇,名例、禁卫、户婚等等。其重大意义在于确立了所谓的“重罪十条”,总结、筛选了前朝的一些好的法典,确立了“死、流、徙、杖、鞭”五刑制的雏形。
可以说,《北齐律》是一步承上启下的重要法典,承袭了三国两晋的法制,又影响了隋唐之后的法律,如果说三国两晋的法典都是杂乱无章的话,那么《北齐律》就是对它们精华的总结,也为后来隋唐时期的律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开创了《北齐律》的北齐,治安状况还不如隔壁的北周和南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很多鲜卑勋臣无视这个法律,北齐皇族又向来偏袒鲜卑人,对于鲜卑人违法乱纪的行为往往是视而不见。
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的最上层阶级都尚且是这样,还指望下面的底层百姓拿这个律法当成一回事吗?
这都是从前没有重视,现在高纬要开始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就只能从北齐的治安开始着手,先让所有人都老实起来,按照律法上规定的办事,加大监管力度,鞭策鲜卑人遵从法律。
但是这个活可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办的,也不能一次性将影响力全面铺开,北齐的鲜卑人太多了,要是一次性来个全国整风运动,动静太大,搞不好会被一些怀有异心的人利用。
所以高纬的主要打击对象,还是在邺城及洛阳等周围郡县,至于晋阳,以后再说。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件事的难度也不低。高纬本来想让斛律孝卿来坐上这个位子,但最后想了想,还是让高元海暂时先干一阵,拿他试试水再说。
一来,高元海事宗室子弟,凭着那个身份可以压勋贵子弟一头,二来,高元海善于调节平衡,八面玲珑,这件事只有交给他做,得罪了勋贵,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解决,如此,才能够让勋臣们的不满不至于惊动朝野。
可以说,他就是这次试水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之一。所以高纬就算心里对他还是有芥蒂,也没有更加好的选择了。
高元海栽树,让后任者乘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就是高纬原本的打算,如果这次试水,万一失败了,他则可以名正言顺的将高元海顺势推出去承受勋臣反弹的怒火。
但是勋臣自从经过朝堂清洗还有琅琊王谋反之后,似乎没有胆气再阻止高纬行事,所以高元海这次试水倒是没有高纬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艰辛,还算比较顺利。
【就让他为后来者铺路也好……】高纬这般想到。
“但是爱卿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高纬的面色愈加严肃,高元海恭敬的倾听。
“你在整顿治安的时候,并没有一视同仁,还是将汉民还有鲜卑百姓区分开来了……
你自己看看,汉人居于狭窄逼仄的南边,挤在一起,而鲜卑人却关在宽敞的牢狱内,仅仅两人一牢……
这在《齐律》之中貌似并没有规定吧?”
高元海额头微微见汗,道:“臣这也是为了提高执法的效率,不这样,肯定会引来纠纷的……”
“朕前两月阅兵之时就已经说过,对鲜卑与汉要一视同仁。
朕要求你们加强法律管制的原因,也是为了保障鲜卑人与汉人之间的公平平等。
而你们这样子,将鲜卑与汉人明显的区别对待,又岂是朕的初衷?”
高元海辩解道:“可是陛下……这样做……”
“你是都官尚书,这原本就是你的职责,祖珽为了替朕分忧,亲自去山东纠缠大案,他带了西大营一千兵甲,前往流民遍地的泰山郡,所遇道的艰险岂是你可以想象?
你……不如祖珽吗?
朕就在这皇宫之内,有朕在,你只管放开手去做好自己的本分,朕就是你背后的最大靠山!”
高纬的眼眸愈发的明亮,他已经初步试探出水的深浅,现在,他想要进一步扩大战果,于是他这般说道:
“这是大齐的律法,神武、文襄当初命人制定它,就是为了让它约束天下人!
除朕之外,所有人触犯律法,当一视同仁!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