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十国真龙之工业中华

52.脚踏式打谷机

    肇新寨已经比较繁荣了,水泥马路纵横交错,路上随处可见挑着稻子的农民,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滴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姜明给百姓的优惠条件是,开垦了土地都归自己,只需要交一成的田税。所以这几个月里,百姓开垦出了三千多亩的田地,这次至少也有一千亩水田丰收了。

    路过一家农户院子的时候,姜明看到一名农妇正在打稻谷。院子里放着一个正方形的木斗,底部边长短,外面的边长比较长,因此四块木板都是斜着的。只见这名妇人拿着一把稻谷用力摔打在木板上,稻穗上的谷粒便脱落掉在木斗里。

    姜明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传统的打稻方式,便想进去看个究竟,因此用手轻轻敲了敲门板,得到主人允许后,便带着孙皓走进院子。

    姜明首先自我介绍道:“这位大婶好,我叫姜云凡,刚好路过此地,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奇特的打稻谷方式,所以便冒昧进来看看。”今天姜明只穿了便装,没有穿后世那套服装,因此妇女没认出他。

    女主人差不多四十岁,见姜明和孙皓年纪不大,便说道:“两位公子肯定是富贵人家出身吧?怪不得没见过农家打稻谷。”

    姜明又问道:“这样打稻谷多累啊,没有其它的办法吗?”

    农妇笑着说道:“公子说笑了,打稻谷当然很累,一天下来,胳膊就像断了一样,等到人老了,就更加疼痛,要是有省力的方法就好了。”

    姜明知道这是后世的关节炎,长年辛苦劳作的后遗症。

    旁边的孙皓插嘴道:“大婶放心,姜督军聪明绝顶,肯定能造出更加好用的打稻谷工具,你就等着看吧。”

    农妇点点头,道:“是啊,老妇也听说督军大人聪明过人,房子里的水泥就是姜大人造出来的,现在屋里一个老鼠洞都没有,可比过去好多了。这院子里铺上水泥后,晒稻谷和粮食都不会沾上沙子,舂出的米也比以前干净多了。。。。”

    农妇还在夸着督军的各种神奇妙法,姜明却不想继续下去了,赶紧说道:“我和舍弟还有要事在身,多谢大婶招待,告辞。”

    说完,便拉着孙皓走出院子,向钢铁厂走去。

    孙皓跟在一旁,问道:“姐夫,你真的能造出省力的打谷工具吗?”

    姜明点点头,道:“我原先没想到百姓们打谷这么辛苦,所以一直没有把精力放在发明新农具上,现在看来,需要发明一些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的工具才行。”

    。。。。。。

    五天后,一批脚踏式打谷机便生产出来了,姜明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家里就有一台老式的脚踏式打谷机,后来都被电动马达的打谷机替代了。

    脚踏式打谷机的主要有4个核心部件,脱粒滚筒、机架、大小齿轮和脚踏板。

    脱粒滚筒呈圆柱形,两端是两块圆形的铁圈,正中有一根铁棒,两块圆铁圈用许多长条形的木板连接,木板上钉着许多U形的钢条。

    核心动力是由大小两个齿轮传动的,小齿轮装在铁棒上,与大齿轮紧紧扣住,大齿轮装在机架上,离圆心5厘米处有凸起的手柄,手柄通过连杆和脚踏板相连。

    脚踏板是安装在机架上的翘翘板装置,用力踩踏板时,连杆向上运动,连杆向下运动时,脚踏板便会翘起来。

    动力原理是:用脚踩踏板时,连杆推着手柄向上转动,当手柄转到连杆的死角位置时,大齿轮由于惯性继续转动,连杆又推着脚踏板向上翘起来,人再用力踩下去,大齿轮便持续转动起来,小齿轮则带着脱粒滚筒朝相反的方向转动。

    当脱粒滚筒快速转动时,稻禾穗子上面的谷粒便被打下来,散落到地面上。将机架设计成长方形木箱时,谷子脱落后,便直接掉进木箱里面。

    第一批脚踏式打谷机被送到了“肇新寨”的粮仓,因为从田里收割来的稻子都送到仓库的广场,准备打成稻谷,这台机器恰好派上用场。给工人们演示了用法之后,姜明便让他们轮流试用。

    看到工人们快速地从稻禾中打出了谷粒,苏佚笑着对姜明道:“虽然姜兄的奇思妙想已经见惯不惯了,但这么快就制造出这等好用的打谷机,苏某仍是深为佩服。”

    你哪知打谷机在后世就跟镰刀、扁担一样常见,结构简单,当然容易制造,姜明心道。不过这打谷机缺点还很多,大齿轮的转轴还是滑动轴承,摩擦阻力很大;没有焊接技术,U形钢条是钉在木板上的,不够牢固,不像后世都是焊接在钢板上的。

    姜明谦虚地摇摇手,说道:“这多亏了工人们技术精湛,自从开办了钢铁厂和兵工厂后,工人们已经能铸造和锻压多种零件。像这两个齿轮,结构简单,都是用泥模铸造的,而连杆是先用铸造成形,再用水力锻锤敲成现在的形状。”

    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打谷机,制造也这么复杂,苏佚感叹一声后,问道:“不知姜兄打算推广这种打谷机?”

    姜明笑了笑,说道:“咱们现在已经开放商业了,当然销售给百姓,不过是以成本价卖给他们,每台打谷机1贯钱,家庭困难的可以分2-3年付款。”

    这打谷机这么好用,价格也不贵,有条件的百姓肯定都会买的,毕竟谁都希望干活轻松。想到这些,苏佚灵光乍现,笑道:“哈哈,前段时间送给百姓的1贯钱又都收回来了,姜兄真是。。。”

    姜明耸耸肩,说道:“想说我是奸商么?哈哈,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抛开这些,钱只有流转起来,才能不断创造财富。百姓现在花钱的地方很少,所以要创造需求,不让百姓的钱存在家里发霉,钱流转起来,百姓开始参与交易,社会才能有效运转。”

    听了姜明的言论,苏佚若有所思,问道:“提到所谓的创造需求,苏某略有所悟,如果姜兄制造出一种可以将稻谷变成白米的机器,定然大受欢迎,毕竟现在舂米和碾米的方法都太过辛苦。”

    真是说到痛点了,姜明只能遗憾地说道:“其实我前几天就想制造碾米机,可惜现在还有许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出来的。”

    苏佚鼓励道:“苏某相信,以姜兄惊天伟地之才,迟早能想到解决办法的。”

    尼玛,真当我是大发明家啊,我也只是个搬运工罢了,姜明涌起一股无奈感,心里暗想:“看样子,需要成立一个技术攻关小组才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