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倥偬流云退志关
修炼无日月。
九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
这九个月的时间内,吴淼每隔十天半月便发来一封灵符飞书,邀请归无咎一晤。所立名目也是各不相同,有时说余玄宗的巡岛的元婴真人莅临此地,希望双方结识一番;有时又说偶然得了什么好酒名茶,邀归无咎一同享用。又或者是无意中发现什么珍宝奇物,请归无咎共同品鉴。但每次均被归无咎三言两语打发了。
但吴淼热情不减,并不因归无咎一概回绝而生疏半分。但此后他也调整行事,并不一味发出邀约。而是将种种稀奇外物,附含信笺礼单,送至归无咎洞府门口。
洞府之中。
元玉精斛依旧释放着那洞明内外的光华,只是其下五行杂玉矿脉却成了一个三丈有余的深坑。
至于炼化过程所产生的五行精玉,早已被归无咎收入纳物戒中。
在这九个月的时间内,归无咎自感功行大进。原本薄薄的一层元光几乎肉眼可见的明润深入了半分。犹如正在烧制一件上等瓷器,用功愈久,釉色亦分外艳丽。
自从对每一步进境所需的时间有了清晰的体悟后,对于归无咎而言,炼化杂玉提升功行只不过是水磨工夫而已。归无咎在这一道上倒不必浪费过多心力。
令人可喜的是,通灵显化真形图的三千妙法,归无咎居然在九个月内,已经掌握到六十六种。
实则这个数字和求道真传中的历古先贤相比,并不算如何出色。历史上走上求道之途的真传弟子,无不是第一年掌握道法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较少的也能掌握六七十种,多的甚至达到一百五六十种。
但是那等人物,通常在三十年上下结成金丹。对于彼辈而言,如果第一年只掌握六七十种,那意味着灵形境完成千数道法的任务相当紧迫。
而归无咎结成金丹的时间,至少也要在六十年以上。对他而言,第一年掌握七十道以上的法门却是一个可喜的数字。金丹境之前,成就一千五百种道法的任务不会成为负累。
比起数量的变化,归无咎更在意的是神通道术的变化和运用。
上到九大宗,下到一等宗门,名门大派灵形境界的核心弟子通常都被严密保护。偶有历练交手,其手段也是围绕符箓法器等外物构成。
尽管归无咎身上有充足的符箓法器。但他面对的局势之复杂,迥异于同门。能够充分运用身上的全部手段,或许在间不容发的时刻,提供一份足以扭转局势的助力。
每天十余个时辰修行的间隙,归无咎还真的设计出一二法门。
尽管归无咎所掌握的六七十种术法单一来看并无斗战之能,别说面对火云道人这等金丹境的强敌,就是对付真气境修士都作用有限。但是归无咎自身的符箓手段本就以路数众多、手段诡奇见长。仔细梳理之下,终于发现了一些法术和符箓相互配合的斗战手法。
唯差一敌手试剑而已。
收获之余,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自身的金丹之路,归无咎不过修行三日,便能够洞彻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
然而那“元玉精斛”的体察就没有这般好运到了。九个月过去,归无咎虽然能感悟到随着自己孕养此宝时日愈久,此物的品质也将随之缓缓上升。但是到底何日才能提升到那个接近质变的节点,归无咎却始终无法具体探明。
宁真君和凌逸双等四人,并不需要亲身炼化五行杂玉,仅凭演算之法便知将此物推进到炼化五行罡玉的程度,到底需要多久。而归无咎由于自身功行所限,远远不能做到这一步。
对于归无咎来说,演算出此物演化的大致时间,可要比预知金丹境的修炼速度重要的多了。但归无咎也不因此气沮,料想自己成就金丹之后,对元玉精斛的把握必定能更进一步。
忽忽然又是一个月过去。
这几日归无咎只觉心绪不宁。种种从未有过的绮念幻象在心头萦绕不去,修行的速度也大大减慢了下来,即便服用凝神静气的丹药也完全无用。
什么阴鱼九珠,开派一人;什么求道之途的万古绝径;什么八品灵根元婴之路,通通都是烟云梦幻。自上古至今,立志道途的修士何止亿万?但最终成就长生之路的又有几人呢?绝大多数还不是化作冢中枯骨,烟消云散。仙路缥缈,唯有长歌伴舞,及时行乐,流连声色气味中的种种妙处,才是正道。
这些奇怪念头在归无咎心头缭绕。归无咎心中固知其为谬,亦可强力抑制,但终究无法回到专心修炼的状态。
归无咎索性不再勉强,检视越衡宗灵形境修行的各部经典。方知自己这九个月时间枯坐于洞府中,一意勇猛精进,致使心境枯绮,当是遇到了九劫七十二关中的“退志关”一关。
修士修炼过程中为免除外扰,闭关苦修是最普遍的方法。但是不同境界的修士闭关时间长短也是有讲究的。如元婴修士遇到大的门槛,一次闭关也不能超过三十六载,否则自然会有些挂碍上身。若是金丹修士,一次闭关通常不超过三、五载之数。至于灵形修士,通常封门闭户六个月,已经是极限。如有逾越,自然有九九玄关中的心关三十六种提前找上门来。
不过九九玄关中,心关三十六种内,除了六种心劫,其余并不可怕。各家上宗自有秘法应对。如越衡宗经典,破解这一道难关,有二法可用。一为“斩”字诀,一为“化”字诀。
若用这“斩”字诀,不过打坐三日,服药一服,便能破得此关。若用“化”字诀,少则数日,多则三月。越衡宗历史上甚至有一二人过此关用了足足半年之久。
表面上看“斩”字诀痛快彻底,“化”字诀迁延拖溏,自然是“斩”字诀为优。
其实不然。越衡宗历史上,外门弟子遇到退志关一关,往往用“斩”字诀;而真传弟子无一例外是用“化”字诀。这其中自然是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的。
以法门高低而论,归无咎自然不至于舍上法而就下法,去用那“斩”字诀。以功法路数而论,归无咎本就以元光精微入化著称,真传心印更是以“万法无咎”为名,自然也是更青睐于“化”字诀。
然而即便不考虑以上两种理由,仅以现在归无咎在道法上的见识,也是无疑会选择“化”字诀而舍“斩”字诀。
在归无咎看来,大道之途唯有二“斩”字,一者,斩天人二分,成就大道逍遥;二者,斩敌头颅,此生身死道消。除此之外,用此字者均为僭越。
在那世俗凡民眼中,修道之人腾云驾鹤,神通广大,似乎无限逍遥。但到了那一步之前,所谓修道中人,其实到底是人而非仙,上进途中也是步步受制,不得超脱。谁敢大言自己斩却羁绊,不过是掩耳盗铃。犹如世俗众人妄言“斩情关”“斩功名利禄之心”云云,无非意欲不逞,灰心丧志之下聊以自圆其说而已。
这个“斩”字诀,在归无咎看来当易一字,名之为“埋”字诀更为精当。割舍埋藏,必有后患。
而“化”字诀的要义不在于功法,功法口诀实则只有十六个字。更重要的是暂停苦修,在驻足流连中理顺本心。
归无咎长身而起。原本他便是要在今年品珍会时往中曲岛一行的,略微提前些时日,也无不可。
九个月的时间转瞬即过。
这九个月的时间内,吴淼每隔十天半月便发来一封灵符飞书,邀请归无咎一晤。所立名目也是各不相同,有时说余玄宗的巡岛的元婴真人莅临此地,希望双方结识一番;有时又说偶然得了什么好酒名茶,邀归无咎一同享用。又或者是无意中发现什么珍宝奇物,请归无咎共同品鉴。但每次均被归无咎三言两语打发了。
但吴淼热情不减,并不因归无咎一概回绝而生疏半分。但此后他也调整行事,并不一味发出邀约。而是将种种稀奇外物,附含信笺礼单,送至归无咎洞府门口。
洞府之中。
元玉精斛依旧释放着那洞明内外的光华,只是其下五行杂玉矿脉却成了一个三丈有余的深坑。
至于炼化过程所产生的五行精玉,早已被归无咎收入纳物戒中。
在这九个月的时间内,归无咎自感功行大进。原本薄薄的一层元光几乎肉眼可见的明润深入了半分。犹如正在烧制一件上等瓷器,用功愈久,釉色亦分外艳丽。
自从对每一步进境所需的时间有了清晰的体悟后,对于归无咎而言,炼化杂玉提升功行只不过是水磨工夫而已。归无咎在这一道上倒不必浪费过多心力。
令人可喜的是,通灵显化真形图的三千妙法,归无咎居然在九个月内,已经掌握到六十六种。
实则这个数字和求道真传中的历古先贤相比,并不算如何出色。历史上走上求道之途的真传弟子,无不是第一年掌握道法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较少的也能掌握六七十种,多的甚至达到一百五六十种。
但是那等人物,通常在三十年上下结成金丹。对于彼辈而言,如果第一年只掌握六七十种,那意味着灵形境完成千数道法的任务相当紧迫。
而归无咎结成金丹的时间,至少也要在六十年以上。对他而言,第一年掌握七十道以上的法门却是一个可喜的数字。金丹境之前,成就一千五百种道法的任务不会成为负累。
比起数量的变化,归无咎更在意的是神通道术的变化和运用。
上到九大宗,下到一等宗门,名门大派灵形境界的核心弟子通常都被严密保护。偶有历练交手,其手段也是围绕符箓法器等外物构成。
尽管归无咎身上有充足的符箓法器。但他面对的局势之复杂,迥异于同门。能够充分运用身上的全部手段,或许在间不容发的时刻,提供一份足以扭转局势的助力。
每天十余个时辰修行的间隙,归无咎还真的设计出一二法门。
尽管归无咎所掌握的六七十种术法单一来看并无斗战之能,别说面对火云道人这等金丹境的强敌,就是对付真气境修士都作用有限。但是归无咎自身的符箓手段本就以路数众多、手段诡奇见长。仔细梳理之下,终于发现了一些法术和符箓相互配合的斗战手法。
唯差一敌手试剑而已。
收获之余,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自身的金丹之路,归无咎不过修行三日,便能够洞彻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
然而那“元玉精斛”的体察就没有这般好运到了。九个月过去,归无咎虽然能感悟到随着自己孕养此宝时日愈久,此物的品质也将随之缓缓上升。但是到底何日才能提升到那个接近质变的节点,归无咎却始终无法具体探明。
宁真君和凌逸双等四人,并不需要亲身炼化五行杂玉,仅凭演算之法便知将此物推进到炼化五行罡玉的程度,到底需要多久。而归无咎由于自身功行所限,远远不能做到这一步。
对于归无咎来说,演算出此物演化的大致时间,可要比预知金丹境的修炼速度重要的多了。但归无咎也不因此气沮,料想自己成就金丹之后,对元玉精斛的把握必定能更进一步。
忽忽然又是一个月过去。
这几日归无咎只觉心绪不宁。种种从未有过的绮念幻象在心头萦绕不去,修行的速度也大大减慢了下来,即便服用凝神静气的丹药也完全无用。
什么阴鱼九珠,开派一人;什么求道之途的万古绝径;什么八品灵根元婴之路,通通都是烟云梦幻。自上古至今,立志道途的修士何止亿万?但最终成就长生之路的又有几人呢?绝大多数还不是化作冢中枯骨,烟消云散。仙路缥缈,唯有长歌伴舞,及时行乐,流连声色气味中的种种妙处,才是正道。
这些奇怪念头在归无咎心头缭绕。归无咎心中固知其为谬,亦可强力抑制,但终究无法回到专心修炼的状态。
归无咎索性不再勉强,检视越衡宗灵形境修行的各部经典。方知自己这九个月时间枯坐于洞府中,一意勇猛精进,致使心境枯绮,当是遇到了九劫七十二关中的“退志关”一关。
修士修炼过程中为免除外扰,闭关苦修是最普遍的方法。但是不同境界的修士闭关时间长短也是有讲究的。如元婴修士遇到大的门槛,一次闭关也不能超过三十六载,否则自然会有些挂碍上身。若是金丹修士,一次闭关通常不超过三、五载之数。至于灵形修士,通常封门闭户六个月,已经是极限。如有逾越,自然有九九玄关中的心关三十六种提前找上门来。
不过九九玄关中,心关三十六种内,除了六种心劫,其余并不可怕。各家上宗自有秘法应对。如越衡宗经典,破解这一道难关,有二法可用。一为“斩”字诀,一为“化”字诀。
若用这“斩”字诀,不过打坐三日,服药一服,便能破得此关。若用“化”字诀,少则数日,多则三月。越衡宗历史上甚至有一二人过此关用了足足半年之久。
表面上看“斩”字诀痛快彻底,“化”字诀迁延拖溏,自然是“斩”字诀为优。
其实不然。越衡宗历史上,外门弟子遇到退志关一关,往往用“斩”字诀;而真传弟子无一例外是用“化”字诀。这其中自然是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的。
以法门高低而论,归无咎自然不至于舍上法而就下法,去用那“斩”字诀。以功法路数而论,归无咎本就以元光精微入化著称,真传心印更是以“万法无咎”为名,自然也是更青睐于“化”字诀。
然而即便不考虑以上两种理由,仅以现在归无咎在道法上的见识,也是无疑会选择“化”字诀而舍“斩”字诀。
在归无咎看来,大道之途唯有二“斩”字,一者,斩天人二分,成就大道逍遥;二者,斩敌头颅,此生身死道消。除此之外,用此字者均为僭越。
在那世俗凡民眼中,修道之人腾云驾鹤,神通广大,似乎无限逍遥。但到了那一步之前,所谓修道中人,其实到底是人而非仙,上进途中也是步步受制,不得超脱。谁敢大言自己斩却羁绊,不过是掩耳盗铃。犹如世俗众人妄言“斩情关”“斩功名利禄之心”云云,无非意欲不逞,灰心丧志之下聊以自圆其说而已。
这个“斩”字诀,在归无咎看来当易一字,名之为“埋”字诀更为精当。割舍埋藏,必有后患。
而“化”字诀的要义不在于功法,功法口诀实则只有十六个字。更重要的是暂停苦修,在驻足流连中理顺本心。
归无咎长身而起。原本他便是要在今年品珍会时往中曲岛一行的,略微提前些时日,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