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抢救大明朝

第353章 闯王变坏了

    春意在大顺政权的第一个首都襄京城渐渐的浓郁了起来。襄京就是原来的襄阳府,在崇祯十六年的三月,李自成在这座汉水之畔的雄城中称“新顺王”,并改襄阳为襄京,正式建立起大顺政权。

    从襄京建政到如今,差不多就是两年!

    这两年间,大顺政权可是经历了一番大起大落!“新顺王”李自成从襄京出发,东征西讨在东征然后再跑路,真是高潮迭起,又忽然急转直下,别提有多刺激了。

    不过对于襄京府的贫苦百姓而言,太平盛世已经到来整整两年了!

    这两年间,襄京府作为大顺的二京之一,一直都是最核心的地盘,有袁宗第留守,附近的明军官兵根本想都不敢想,别说打来了。

    而“三年免征”的政策,又从崇祯十六年开始实行,到现在也差不多两年。虽然三年免征免得只是田赋而非田租,但是大顺新朝仇富的大背景下,也没什么佃户还会傻乎乎的去给地主老爷交租子了。租和税其实都不存在了,连欠下的高利贷都不用还了!

    整整两年,种田人不交税不交租,不还高利贷,而且还太平安乐,远离战火。这襄京府境内,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存在。而生活于此的贫下中农,在过去的两年中,没有人不感激大顺永昌皇帝的仁义,没有不巴望着李自成可以早日一统天下,把昏君崇祯从龙椅上拽下来,把可恶的鞑子从北京城赶跑的。

    可是襄京府农民的感激,并不能转化为大顺军的战斗力。在山海关之战后,大顺军就陷入了一败再败,一逃再逃的败逃循环中了。

    原本已经远离战火的襄京府,到了永昌二年开春后,也再一次被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了。

    永昌二年的正月十五刚过,数以万计的大顺军官兵,就雄赳赳,气昂昂的从南阳府开进襄京府了。

    看见这群屡战屡败,却还精神抖擞的大顺天兵时,襄京府的百姓一开始还觉得挺安心的看来大顺朝暂时还不会垮台,大家伙还能再过一年不纳粮不交租不还高利贷的好日子。就算是一年过后,应该也不会横征暴敛吧?

    襄京府在明朝时是湖广的襄阳府,湖广有两亿两千多万亩土地,正额田税才两百多万石,平摊到亩不过一升米面,根本微不足道。

    只要大顺朝廷能继续站在种田人这边,不让田主催租逼债,一点田赋真不算什么。

    可是襄京府的种田人还没高兴太久,张贴在襄京城和襄京府下属各县县城门口的“清田分田”的皇榜,就犹如一盆冰水,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全都倒在了这些襄京府种田人的脑袋上了。

    在襄京府城的临汉门外,一群运米运菜入城贩卖的农人,正聚在城门外新竖起来的告示牌前,七嘴八舌地争论着,言语当中充满了惊愕莫名的情绪。

    “啥子?要把襄京府的田全都分给大顺军的有功将士?怎么可以这样?”

    “那,那,那租子还能不能免?”

    “还免租子?你想得美大顺军的将爷不一刀斩了你?”

    “不交租子要杀头?前朝时候也没那么凶啊”

    “唉,总是百姓苦啊!”

    “好日子到头了”

    “可我家自己也有几亩田啊!难道也要拿去分给大顺军的兵爷?”

    “读皇榜的官爷怎么说的?无论过去是官田、军田、私田、隐田,现在一律归永昌皇爷所有,禁止买卖,都要用来犒赏将士!”

    大顺朝的分田分地和隔壁大明朝还是有所不同的。大明朝的朱太子看得很远,他知道大明,至少大明东南这块儿已经站在资本主义门槛上了。而限制大明东南跨过这个门槛的,就是农业市场化被附属于科举的寄进投献制所阻挡这个年头计划经济什么的想都别想,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只有市场化一条路!而农业的市场化,当然需要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还需要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流通必须市场化!

    明朝那种靠科举考试进行土地流转的制度,是根本不可能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土地不是集中于善于经营土地的农户手中,而是被做八股文章的高手们拿去了。

    因此朱慈烺“土改”的最终目的,其实还是将土地变成可以流通的私人财产(通过摧毁寄进制和逐步分配给克难将士的方式)。而李自成版的“土改”,则是封建土地兵役的路线。土地国有,然后分配给大顺的军事贵族,以换取兵役。

    对大顺治下的农夫而言,这在土地改革,可真是将他们至于世世代代都难以翻身的境地了!

    “啊!那可怎么办”

    “永昌皇爷怎么也变坏了?”

    “说好的三年免征”

    “不行,咱们得去找永昌皇爷评理!”

    “皇爷不在襄京,现在襄京这里是亳侯说了算。”

    “那就去找亳侯!”

    “对,咱们去皇城(襄王府)击鼓鸣冤!”

    “去击鼓鸣冤”

    不少已经卖出米菜的农夫也顾不上回家,全都涌向了襄京皇城,去向亳侯李过和襄京府尹顾君恩击鼓鸣冤了。

    不过当他们来到原来的大明襄王府正门外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没有鼓可以给他们敲,只有大队白帽蓝衣,持着刀矛弓箭的大顺老营兵气势汹汹的守在那里!

    一个操着陕西口音的大顺将爷看见又有农民跑来敲鼓了,就一边挥手一边嚷嚷着撵人了。

    “走吧,走吧都走吧,额们这里没鼓可以敲,也别鸣什么冤枉了,都他娘的是命!要再不走,额们手里的刀矛可就不可气了!”

    啥?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了?

    农人们看着杀气腾腾的老营兵,看着他们手里面磨得锃亮的大刀片子和矛尖,全都是凉气儿连连。

    这也太凶残了吧?

    啊,对了,他们是杀人不眨眼的流寇啊!

    你和流寇讲什么道理?

    农民们怕了,而且也没什么办法可以反抗。大明的官兵虽然坏,但是大部分都没啥战斗力,还能闹个农民起义啥的。

    可这伙大顺天兵,看上去就狠啊,杀气都快抑制不住了!谁要是往前凑,那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此时此刻,在“皇城”的城门楼上,亳侯李过看着又一群百姓哭哭啼啼的离开,就是一声叹息:“这些家伙,和鞑子打仗的时候要有现在一半劲头,咱大顺何至于有今日?”

    “侯爷,如果吴三桂是拦着不让给将士们分田的对头,山海关那一役恐怕等不到鞑子进场,他就得大败了!

    接过话题的是顾君恩,他这些日子反复总结大顺朝失败的教训,最后的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分田分人口要不然以大顺天兵横扫天下的气势,吴三桂的那几万凄凄惶惶的关宁孤军,一阵都挡不住!

    李过哼了一声:“现在他们总满意了吧?对了,军师,襄京府和陨阳府大概能搜罗出多少土地?够额的三万大兵分配吗?”

    “够,够的!”顾君恩道,“襄京府和陨阳府现在都在检地清田,估摸着能有700万亩,大部分都是上田。给将士们平摊一下,总有二百多亩襄京多水田,又能种两季,比较费劲儿,所以户口也多些。700万亩田上总有50万户,均摊一下,怎么都能分到15户!”

    李过道:“二百多亩田,十五家佃户也可以了,对得起兄弟们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