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决胜(一)
因毛正梁下达了加急命令,所以在当天傍晚,杜馗和韩明宇带着敌军的首级和俘虏便返回了大营。
也因此,当着众将士的面,毛正梁也就不由表彰了韩明宇一番,并当众赏赐了他白银五百两。不过加官进爵的话却是没有提。
显然,毛正梁也清楚,对于韩明宇这样的青年才俊而言升官太快也并不是件好事。故就将韩明宇立下的功劳折了现,也算应了先前承诺。
可即便如此,立下了大功的韩明宇却依旧是欣喜异常。却是在他看来,出身不凡的他这一次终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证明了自己。
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只能依靠恩泽度日的纨绔子弟。
比起加官进爵和金银赏赐,这种能力上的证明对韩明宇这样的人而言无疑更重要。
而仅仅只是一员千户的韩明宇尚且如此,作为齐王兼行省平章的毛正梁就更是如此了。
想要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乱世中站稳脚跟,作为一方人王地主的毛正梁就更需要对下属和这片天下的其他诸侯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样,一是为了让下属们对自己有信心,二就是为了不让天下群雄小视。
故等到翌日清早,早也就准备妥当的毛军在食罢早饭后,也就再度敲响了那听来使人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势浩大的展开了又一次攻城。
……
“城墙上的人听着,你们已无半分胜算。你们驻守于城外安山的兵马,已然被我军击溃,再也不能成为你们的助臂。
若你们还不投降,这些人的今日,也就是尔等的明日!”
城外,一名嗓门颇大的毛军将领这般高吼了一声,一下将城上田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故等他言罢,一枚枚被斩获的田军首级也就不由被毛巾拎出。而那几百名田军俘虏,则也都是披头散发,五花大绑的便押了出来。
“这,这……”
见此,城墙的田军兵丁自是不由露出了抹惊惧之色。
却是因高义寿对战败消息的封锁,使的田军中只有千户及以上官职者,才知道安山兵马战败的事情。普通士卒对此都是一无所知,因将领们对他们向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如此一来,当田军士卒猛然见到眼前一幕,心中毫无准备下自是不由惊惧异常。
趁着这个功夫,城外的毛军却也不由趁热打铁。将那几百名俘虏押出来后,便就直接举着刀,对城上的田军吼道:“尽早投降,尚能保住性命富贵。若仍要顽抗,那便就是死路一条!”
说着,城外的几百名毛军也就充当了刽子手。当着城上田军的面,直接砍下了这几百名田军俘虏的首级,顿时就杀的人头滚滚。
“该死狗贼,安敢杀俘!”
高义寿此时也是立在城墙上的。
作为东平路元帅的他亲眼见此,自就不禁破口大骂。
可在此时,比起他来,守在城上的田军士卒却大半露出了惊惧之色。因人大都是好生恶死,当他们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如城外同袍一般时,心中自就不由一阵惊惧。
故见此,作为领导者的高义寿也就只好握着拳头道:“小毛嗜血暴虐,残杀俘虏。若是让他领军攻进城池,汝等必难以幸免。
此时此刻,若想要活命,便唯有死守城池将城外毛军击溃。否则,汝等必为其刀下鬼!”
这样的一番话道出,显然是根本不打算投降。
见此,城外毛正梁也就没再说什么劝降的话了。而是大手一挥,直接让帐下士卒发起了进攻。
就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数以万计的毛军士卒再度对着寿张城涌去。
一场血腥无比的攻防战就这样再次上演,而这一战的惨烈程度,也是远远超乎了前面的几次战斗。
在毛军如疾风暴雨的进攻中,守城田军那本就不多的火炮不但被摧毁了三门,蚁附攻城的士卒更是一度占领城墙。
毛军将士的喊杀声惊天动地,使的高义寿手中仅有的五百重甲卒都开始变得疲于奔命。甚至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小半天的功夫下来,便有近四十人死在了混战中。
而除此外,浇上了水并铺上了土,以此防备敌人火攻的攻城车此番也是立下大功。
那重达千斤的攻城锤甚至砸破了寿张城的北城门,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果。
但可惜的是,铁下心要固守城池的高义寿竟提前一步便用土石封死了城门洞。使的毛军的破门行动变成了无用功。
可即便这样,毛军如疾风暴雨的攻击依旧由清晨打到了傍晚。
以至一场残战下来,处在守势的田军竟就折损了一千八百余,兵力的折损甚至接近了一成。
所以等毛军鸣金收兵后,一些守城的田军将士也就不禁瘫倒在地。一个个张大口喘着粗气,模样显得无比狰狞。
见此一幕,作为元帅的高义寿都不禁是面若寒霜。
却是再这样打下去,最多五天,城中守军的士气就要彻底奔溃了。
也因此,五名田军骑士也就在夜色的笼罩下,从寿张城的南城门悄悄的突围而去。然后这些人沿运河一路向南,却是直接跑到他们的大王田丰哪里求援去了。
不消说,高义寿现在是将满心希望都寄托在了田丰的身上,一心盼望这田丰能够早一日击败对手,尽快的回师北山。
故高义寿也并不清楚,田丰在此时也是有苦说不出。
田丰:“苟鈤的王士诚,这个无胆之辈,简直将营地守成了个乌龟壳!”
与此同时,便就在田丰的营帐之内,心中同样是焦急如焚的田丰回想起这两日和王士诚他们的战斗,也不禁破口大骂。
却是在这两日中,久经沙场的王士诚也是吃定了田丰急于求胜的心思。
故在这些天的战斗中,领兵三万的他是一门心思的固守营垒。挖壕沟,建营墙,修拒马,撒铁蒺藜,真的是各种各样的防御手段全用来了。
所以不管田丰在外如何叫阵激将,王士诚带兵守在营中,却是根本就不搭理。
也因此,当着众将士的面,毛正梁也就不由表彰了韩明宇一番,并当众赏赐了他白银五百两。不过加官进爵的话却是没有提。
显然,毛正梁也清楚,对于韩明宇这样的青年才俊而言升官太快也并不是件好事。故就将韩明宇立下的功劳折了现,也算应了先前承诺。
可即便如此,立下了大功的韩明宇却依旧是欣喜异常。却是在他看来,出身不凡的他这一次终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证明了自己。
证明了自己并不是一个只能依靠恩泽度日的纨绔子弟。
比起加官进爵和金银赏赐,这种能力上的证明对韩明宇这样的人而言无疑更重要。
而仅仅只是一员千户的韩明宇尚且如此,作为齐王兼行省平章的毛正梁就更是如此了。
想要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乱世中站稳脚跟,作为一方人王地主的毛正梁就更需要对下属和这片天下的其他诸侯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样,一是为了让下属们对自己有信心,二就是为了不让天下群雄小视。
故等到翌日清早,早也就准备妥当的毛军在食罢早饭后,也就再度敲响了那听来使人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势浩大的展开了又一次攻城。
……
“城墙上的人听着,你们已无半分胜算。你们驻守于城外安山的兵马,已然被我军击溃,再也不能成为你们的助臂。
若你们还不投降,这些人的今日,也就是尔等的明日!”
城外,一名嗓门颇大的毛军将领这般高吼了一声,一下将城上田军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故等他言罢,一枚枚被斩获的田军首级也就不由被毛巾拎出。而那几百名田军俘虏,则也都是披头散发,五花大绑的便押了出来。
“这,这……”
见此,城墙的田军兵丁自是不由露出了抹惊惧之色。
却是因高义寿对战败消息的封锁,使的田军中只有千户及以上官职者,才知道安山兵马战败的事情。普通士卒对此都是一无所知,因将领们对他们向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如此一来,当田军士卒猛然见到眼前一幕,心中毫无准备下自是不由惊惧异常。
趁着这个功夫,城外的毛军却也不由趁热打铁。将那几百名俘虏押出来后,便就直接举着刀,对城上的田军吼道:“尽早投降,尚能保住性命富贵。若仍要顽抗,那便就是死路一条!”
说着,城外的几百名毛军也就充当了刽子手。当着城上田军的面,直接砍下了这几百名田军俘虏的首级,顿时就杀的人头滚滚。
“该死狗贼,安敢杀俘!”
高义寿此时也是立在城墙上的。
作为东平路元帅的他亲眼见此,自就不禁破口大骂。
可在此时,比起他来,守在城上的田军士卒却大半露出了惊惧之色。因人大都是好生恶死,当他们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如城外同袍一般时,心中自就不由一阵惊惧。
故见此,作为领导者的高义寿也就只好握着拳头道:“小毛嗜血暴虐,残杀俘虏。若是让他领军攻进城池,汝等必难以幸免。
此时此刻,若想要活命,便唯有死守城池将城外毛军击溃。否则,汝等必为其刀下鬼!”
这样的一番话道出,显然是根本不打算投降。
见此,城外毛正梁也就没再说什么劝降的话了。而是大手一挥,直接让帐下士卒发起了进攻。
就在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中,数以万计的毛军士卒再度对着寿张城涌去。
一场血腥无比的攻防战就这样再次上演,而这一战的惨烈程度,也是远远超乎了前面的几次战斗。
在毛军如疾风暴雨的进攻中,守城田军那本就不多的火炮不但被摧毁了三门,蚁附攻城的士卒更是一度占领城墙。
毛军将士的喊杀声惊天动地,使的高义寿手中仅有的五百重甲卒都开始变得疲于奔命。甚至出现了不小的伤亡,小半天的功夫下来,便有近四十人死在了混战中。
而除此外,浇上了水并铺上了土,以此防备敌人火攻的攻城车此番也是立下大功。
那重达千斤的攻城锤甚至砸破了寿张城的北城门,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战果。
但可惜的是,铁下心要固守城池的高义寿竟提前一步便用土石封死了城门洞。使的毛军的破门行动变成了无用功。
可即便这样,毛军如疾风暴雨的攻击依旧由清晨打到了傍晚。
以至一场残战下来,处在守势的田军竟就折损了一千八百余,兵力的折损甚至接近了一成。
所以等毛军鸣金收兵后,一些守城的田军将士也就不禁瘫倒在地。一个个张大口喘着粗气,模样显得无比狰狞。
见此一幕,作为元帅的高义寿都不禁是面若寒霜。
却是再这样打下去,最多五天,城中守军的士气就要彻底奔溃了。
也因此,五名田军骑士也就在夜色的笼罩下,从寿张城的南城门悄悄的突围而去。然后这些人沿运河一路向南,却是直接跑到他们的大王田丰哪里求援去了。
不消说,高义寿现在是将满心希望都寄托在了田丰的身上,一心盼望这田丰能够早一日击败对手,尽快的回师北山。
故高义寿也并不清楚,田丰在此时也是有苦说不出。
田丰:“苟鈤的王士诚,这个无胆之辈,简直将营地守成了个乌龟壳!”
与此同时,便就在田丰的营帐之内,心中同样是焦急如焚的田丰回想起这两日和王士诚他们的战斗,也不禁破口大骂。
却是在这两日中,久经沙场的王士诚也是吃定了田丰急于求胜的心思。
故在这些天的战斗中,领兵三万的他是一门心思的固守营垒。挖壕沟,建营墙,修拒马,撒铁蒺藜,真的是各种各样的防御手段全用来了。
所以不管田丰在外如何叫阵激将,王士诚带兵守在营中,却是根本就不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