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我会等你!
4
当年陆佳韵出家之后,华宇琪特意派惟良去山上给静月庵打了招呼,以后陆佳韵有任何事任何需要,都要第一时间告知他。
没想到有一天惟良来禀报,静月庵那位怀孕了。
华宇琪立马风尘仆仆赶上山去,劝说陆佳韵,想把她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但是陆佳韵根本不想见他。
华宇琪隔着门窗向陆佳韵承诺,会专门给她安排一处好的去处,差人好好照顾她把孩子生下来,往后母子俩的生活都有专人照料,而自己不会在她面前恶心她的。
陆佳韵本是潜心出家,如今却出了这等意外,虽然是个孽种,但感念那毕竟是一条生命,况且她本是个善良的人,断不忍堕胎,于是听从了华宇琪的安排,却此生不愿再与他相见,而且要求对包括公孙霖嘉、公孙宇宏在内的其他所有人绝对保密。
于是华宇琪精心挑选此处建了座房子,所需物品配备齐全,甚至还配备了马棚,更有一个大大的书房,琴棋笔墨砚纸一应俱全,装满了从各地搜来的经、律、论,还有其他各种学派的典籍,其中也不乏珍贵的版本。又让惟良精心挑选了几个侍女、侍从悉心照顾,着专人每隔几日送来新鲜物资,就连恒清没事的时候也时常会来,照顾得倒是无微不至。
后来孩子平安出生,陆佳韵觉得伺候的人太多不自在,便只留下两个侍女帮忙,其他的都让惟良领回去了。
恒清却常住了下来,悉心照顾母子俩,只有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离开,而且离开时会换其他侍卫来专门保护。
公孙宇茂倒是个情种,对陆佳韵念念不忘,这几年一直派人暗中关注,此次先皇驾崩得以回京,当然要来看看自己日夜思念之人。
公孙宇宏没那么重的心思,也没什么手段,并不曾派人盯着,又不愿向华宇琪打听。
可他心里终究是放不下,这次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去了趟静月庵,却被告知陆佳韵已外出云游,只得遗憾而归。
想起当年陆佳韵那绝望的样子,以及那首诗,公孙宇宏心里便是一阵阵的痛,料想她是铁了心此生不愿再有重逢了。
5
“你看你……”公孙宇茂见陆佳韵如此慌张害怕的神情,有些心疼,急忙说道:“别吓着孩子!”他和蔼地看着一脸错愕的小娃娃。
恒清在一旁很是不安,眼神早已流露出杀气,要不因为这是羽王,恐怕早就冲上去揍一顿打发了,不过他也打定主意,就算是以下犯上,也绝不让公孙宇茂伤害陆佳韵和孩子。
公孙宇茂恳切地对陆佳韵说:“姑娘可愿单独与本王聊聊?”
陆佳韵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让侍女接过孩子,自己进了屋,公孙宇茂紧随其后关上了门。
两人就隔着一张木桌坐在屋子里。
“佳韵……”公孙宇茂说道,“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
陆佳韵避开他的眼神默不作声。
“这几年过得还好吧?”公孙宇茂关切地盯着陆佳韵,“我对你,很是挂念……”
“承蒙王爷关心,民女一切安好……”陆佳韵客套地回他道,却是不卑不亢。
“我此次前来,有个不情之请”公孙宇茂深情地看着她说道,“我对你倾慕已久,从前是碍着弟弟的面子,不曾有机会表达心声,如今你既然独自生活……”
“可否给我一个机会?”他恳切地说道,“我知道这么说很突兀,但我对你真心一片,日后一定会照顾好你们母子,把杞儿当作自己的孩子……”
“殿下!”陆佳韵终于还是打断了他,“投身清庵本我愿,岂料得子天愚人”
“我本一心向佛,打算用余生来修行忏悔,哪知上天作弄将杞儿赐给了我”她接着说,“既为人母,我须尽到应尽的责任。但我早已立愿隔绝红尘不问世情,决心此生幽居深山僻林,除了全心照顾好杞儿,安安心心与书为伴外,再无他求!”
她礼貌地微微一笑,道:“殿下乃是人中龙凤,想必丽人不绝于身旁,何必为了我这山野孤妇浪费时间”她就这样看着公孙宇茂,眼神平和而淡然。
公孙宇茂见陆佳韵态度如此决绝,但仍是不死心,他说道:“纵是满堂芳花艳,愿求一枝暖孤心”
“佳韵”他接着说,“我对你的恋慕并非一时兴起”
“我一定会等你”公孙宇茂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等到你的!”
说完便起身对陆佳韵镇重地,深深地行了个礼,转身开门离去。
6
新皇举行完登基大典,虽然他仍在倔强地服孝,但一切已逐渐步入正轨,各地进京吊丧的王爷、官员都陆陆续续回去了。
公孙宇哲谨记先帝教诲,让华宇琪辅助国是,地位堪比左右相。但华宇琪年纪尚轻,处处表现得恭谦谨慎,而且似乎他也没什么参与权力争斗的心思。
所以朝堂上,实际还是以左相易伟豪和右相汪常林为首的两个阵营在明争暗斗。
公孙宇哲服孝完毕后,每日除了上朝、批阅奏外,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念经拜佛研习佛法,但为了能早日诞下龙子,晚上倒也勤勤恳恳地进后宫,尤其对皇后照拂有加。后宫添了不少新人,太后也为后宫女子赏了不少助孕药,可就是不曾见得皇后或嫔妃怀孕,各方为了皇帝后嗣之事可谓操碎了心。
而公孙宇哲自登基之后,似乎对佛教的偏爱和信崇越发肆无忌惮起来,竟然一纸圣意将佛教确立为国教。他命人从里到外重新翻修了宫里的御佛堂,将里面的佛像全换了新,尊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苦闻大师为修行师傅,封了他“国师”的尊号,将其奉养在专门修建的皇家寺院圣泽寺内,更是让他能自由出入宫中宣讲佛法。又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兴建修缮寺庙,还颁布法令要求礼遇僧尼,一时间僧尼的地位竟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年陆佳韵出家之后,华宇琪特意派惟良去山上给静月庵打了招呼,以后陆佳韵有任何事任何需要,都要第一时间告知他。
没想到有一天惟良来禀报,静月庵那位怀孕了。
华宇琪立马风尘仆仆赶上山去,劝说陆佳韵,想把她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但是陆佳韵根本不想见他。
华宇琪隔着门窗向陆佳韵承诺,会专门给她安排一处好的去处,差人好好照顾她把孩子生下来,往后母子俩的生活都有专人照料,而自己不会在她面前恶心她的。
陆佳韵本是潜心出家,如今却出了这等意外,虽然是个孽种,但感念那毕竟是一条生命,况且她本是个善良的人,断不忍堕胎,于是听从了华宇琪的安排,却此生不愿再与他相见,而且要求对包括公孙霖嘉、公孙宇宏在内的其他所有人绝对保密。
于是华宇琪精心挑选此处建了座房子,所需物品配备齐全,甚至还配备了马棚,更有一个大大的书房,琴棋笔墨砚纸一应俱全,装满了从各地搜来的经、律、论,还有其他各种学派的典籍,其中也不乏珍贵的版本。又让惟良精心挑选了几个侍女、侍从悉心照顾,着专人每隔几日送来新鲜物资,就连恒清没事的时候也时常会来,照顾得倒是无微不至。
后来孩子平安出生,陆佳韵觉得伺候的人太多不自在,便只留下两个侍女帮忙,其他的都让惟良领回去了。
恒清却常住了下来,悉心照顾母子俩,只有外出执行任务的时候才会离开,而且离开时会换其他侍卫来专门保护。
公孙宇茂倒是个情种,对陆佳韵念念不忘,这几年一直派人暗中关注,此次先皇驾崩得以回京,当然要来看看自己日夜思念之人。
公孙宇宏没那么重的心思,也没什么手段,并不曾派人盯着,又不愿向华宇琪打听。
可他心里终究是放不下,这次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去了趟静月庵,却被告知陆佳韵已外出云游,只得遗憾而归。
想起当年陆佳韵那绝望的样子,以及那首诗,公孙宇宏心里便是一阵阵的痛,料想她是铁了心此生不愿再有重逢了。
5
“你看你……”公孙宇茂见陆佳韵如此慌张害怕的神情,有些心疼,急忙说道:“别吓着孩子!”他和蔼地看着一脸错愕的小娃娃。
恒清在一旁很是不安,眼神早已流露出杀气,要不因为这是羽王,恐怕早就冲上去揍一顿打发了,不过他也打定主意,就算是以下犯上,也绝不让公孙宇茂伤害陆佳韵和孩子。
公孙宇茂恳切地对陆佳韵说:“姑娘可愿单独与本王聊聊?”
陆佳韵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让侍女接过孩子,自己进了屋,公孙宇茂紧随其后关上了门。
两人就隔着一张木桌坐在屋子里。
“佳韵……”公孙宇茂说道,“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你……”
陆佳韵避开他的眼神默不作声。
“这几年过得还好吧?”公孙宇茂关切地盯着陆佳韵,“我对你,很是挂念……”
“承蒙王爷关心,民女一切安好……”陆佳韵客套地回他道,却是不卑不亢。
“我此次前来,有个不情之请”公孙宇茂深情地看着她说道,“我对你倾慕已久,从前是碍着弟弟的面子,不曾有机会表达心声,如今你既然独自生活……”
“可否给我一个机会?”他恳切地说道,“我知道这么说很突兀,但我对你真心一片,日后一定会照顾好你们母子,把杞儿当作自己的孩子……”
“殿下!”陆佳韵终于还是打断了他,“投身清庵本我愿,岂料得子天愚人”
“我本一心向佛,打算用余生来修行忏悔,哪知上天作弄将杞儿赐给了我”她接着说,“既为人母,我须尽到应尽的责任。但我早已立愿隔绝红尘不问世情,决心此生幽居深山僻林,除了全心照顾好杞儿,安安心心与书为伴外,再无他求!”
她礼貌地微微一笑,道:“殿下乃是人中龙凤,想必丽人不绝于身旁,何必为了我这山野孤妇浪费时间”她就这样看着公孙宇茂,眼神平和而淡然。
公孙宇茂见陆佳韵态度如此决绝,但仍是不死心,他说道:“纵是满堂芳花艳,愿求一枝暖孤心”
“佳韵”他接着说,“我对你的恋慕并非一时兴起”
“我一定会等你”公孙宇茂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一年两年,十年八年,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等到你的!”
说完便起身对陆佳韵镇重地,深深地行了个礼,转身开门离去。
6
新皇举行完登基大典,虽然他仍在倔强地服孝,但一切已逐渐步入正轨,各地进京吊丧的王爷、官员都陆陆续续回去了。
公孙宇哲谨记先帝教诲,让华宇琪辅助国是,地位堪比左右相。但华宇琪年纪尚轻,处处表现得恭谦谨慎,而且似乎他也没什么参与权力争斗的心思。
所以朝堂上,实际还是以左相易伟豪和右相汪常林为首的两个阵营在明争暗斗。
公孙宇哲服孝完毕后,每日除了上朝、批阅奏外,其他的时间几乎都在念经拜佛研习佛法,但为了能早日诞下龙子,晚上倒也勤勤恳恳地进后宫,尤其对皇后照拂有加。后宫添了不少新人,太后也为后宫女子赏了不少助孕药,可就是不曾见得皇后或嫔妃怀孕,各方为了皇帝后嗣之事可谓操碎了心。
而公孙宇哲自登基之后,似乎对佛教的偏爱和信崇越发肆无忌惮起来,竟然一纸圣意将佛教确立为国教。他命人从里到外重新翻修了宫里的御佛堂,将里面的佛像全换了新,尊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苦闻大师为修行师傅,封了他“国师”的尊号,将其奉养在专门修建的皇家寺院圣泽寺内,更是让他能自由出入宫中宣讲佛法。又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兴建修缮寺庙,还颁布法令要求礼遇僧尼,一时间僧尼的地位竟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