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全管事的安排
初雪之后,任全管事怎么劝,白棠也再不肯动笔动刀了。他甚至没收了婉娘的纺织机:“这么冷的天,不在暖炉边窝冬,干什么活?手若是冻坏了,开春那么多大事,怎么办?”
于是,松竹斋成了平安街上最早关门的书斋。其他店铺里的管事还在拼着年终业绩,全管事已经拿着丰厚的红包喜滋滋的回家过年了。
路上,全管事想着白棠对他推心置腹的一番话,笑容不禁惆怅起来。
明年夏末,最迟后年开春,东家就要随帝北迁。白棠问他:“您是想留在南京,还是跟我一块儿去北京?”
全管事犹豫了。他一把年纪,再要长途跋涉背景离乡重头开始,实在力有不逮。但又舍不得放过白棠这么好的主人家,一时没能回答。
倒是白棠提醒他:“我记得全管事有三个儿子,您看他们哪个堪用,不如送到我这儿历练历练。”
全管事大喜过望:他三个儿子,老大忠厚守成,人到中年,前程已定。老二聪明能干,但是娶个娘子是个太计较太精于算计的,这半年来白棠送予他的一些好东西,如裁剩下的熟绢,略有瑕疵的诗笺,全被她讨了去转手卖了。这等贪小的性子,必然不会受夫人和东家的喜欢。
只剩老三,从小喜欢跟着他一块儿研究文房四宝,书画诗笺。年轻时还中了个秀才,但是年纪渐长,屡试不第,便放弃了科举,四处游历。前日收到他的信,说是归家在即。老婆子说什么也不会再放他离家了: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肯安定下来娶妻成家,像什么话!
全管事想着:小儿子行了千里路,见多识广,不如就让他跟着白棠,在北京创一番事业!
只是,老大诚实,不会抢这个机会,老二一家子是必定要吵闹的!
他推开家门,二儿媳赵氏惊讶的道:“爹,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全管事淡声道:“今年年假放得早。”
赵氏眼睛一亮:已经放年假了?目光不禁往公公的衣襟瞄了眼:今年松竹斋生意那般好,公公拿的红包应该不少吧!
“爹,”赵氏笑容愈加乖巧,“炉上热水刚烧开,我帮您泡杯茶去!”
全管事不置可否,到了里屋,大儿媳应氏听到动静,早泡好热茶候着了。
赵氏一时有些讪讪,笑道:“大嫂手脚就是伶俐。”
应氏拿了热毛巾伺候公爹搓脸洗手,微笑道:“今天爹回来得早。晚食还没做好,您再等会儿。”
赵氏忙道:“今日大嫂熬了羊肉汤。可香呢。我去看看差不多没。待会爹多喝几碗,暖暖身子。”
应氏与赵氏都去了厨房。
全管事笑着对身边缝着件蓝布衣裳的妻子穆氏道:“算着日子,阿宏该到家了吧?”
穆氏提了袄子到眼跟前,细瞧针角,语气埋怨又难掩心疼的道:“就你惦记着他!他做儿子的可有惦记过咱们?”
冬日里日头短,眼见天色已经有点儿暗了,全管事点了盏油灯,推到老伴手边:“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既然考试考不中,那就四处走走长长见识,将来——”他顿了顿,“总会有出息的。”
“什么出息!”穆氏叹息,“我只盼他们平平安安的就够了。”放下针线,她越想越愁。“上次回来时,宏儿整个人弄得像游侠儿似的,哪有半分读书人的模样?这样下去,哪家的姑娘看得上他?”
耳听夫人又要老生常谈,全管事瞧了眼厨房隔间厚实的棉帘子,从怀里取了张红封,递了过去。
穆氏疑惑的接过拆了,借着灯光一瞧,那眼睛瞪得滚圆,手一抖,红封差点落在油灯上!
“多少银子?”她颤声问。
“足足一百两。”全管事笑得感慨万千,“咱们为了几个孩子操劳半辈子。这些钱,就是咱们今后的养老钱罗!”
穆氏惊喜交集,捂着胸口老眼浮上泪光:“东家对你这么好?”
“谁能想得到呢?”全管事摸着银票,“还以为松竹斋撑不下去,我得提前告老还乡。没想,还能赚笔大的。东家有才,人也厚道。所以我想着——”他压低声音,“让老三跟了他去北京吧!”
穆氏登时明白了,兴奋的问:“东家肯?”
“东家不肯,我还费什么劲!”全管事笑着将银票塞给妻子。“就是二媳妇这边,你得帮我整治了。”
穆氏一扫郁闷,眉飞色舞的道:“她敢作妖,我就叫他分出去过!”
全管事点点头:这是个好法子。他和老伴都没那种霸道作风,硬要攥着儿子儿媳在身边劫富济贫。反而早就提出了分家。但老二家的算计着他这个爹每月还能赚不少银子贴补家用,硬是没同意。如果他们再为这事纠缠,索性分了家去。
厨房里,赵氏盛了两小碗汤,放了把切成碎的大葱递了一碗给应氏:“尝尝,味道正不?”
应氏笑着喝了,道:“可以了。待老大老二回来,就能吃了。”
赵氏眼珠子微转,扯着正要离开的嫂子道:“大嫂,别急呀。你看看,爹今天回来时,面色心情格外的好。不知碰上了什么好事呢。”
应氏瞧她神情便知她又算计上了公爹的银子,摇头笑道:“还能有什么好事?三弟快回来了呗。这回呀,咱娘肯定要给他说个媳妇。”
赵氏皱起眉:小叔回来,娘给他说亲,再帮他办婚事,这得费去多少银子?恐怕今年公爹收到的红包,都要费在这上头。心里顿时冰凉。
唉,还想给自个两儿子多讨点压岁钱呢!看样子全泡汤了,一时控制不住埋怨道:“你说小叔他这样子,看上他的姑娘得多眼瞎?”
应氏有点儿恼火了,冷声道:“别乱说,让娘听见生气!”
赵氏捂了下嘴,又道:“我这是实话实说嘛!小叔那性子,就怕娶了媳妇也不着家,还害了人家姑娘。”
“小叔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应氏嫁进门时,全宏才三岁,没少照顾他。全宏对她也尤其敬重亲近。“他不成亲就罢了,若决定成亲,绝不会辜负人家姑娘。”说毕不再理她,掀了帘子出去了。
赵氏郁闷的跺了下脚,心里头迅速的算计着:要不给小叔寻个便宜点儿的亲事?毕竟,他这年纪和性子,想要寻到好人家的姑娘,难咯!
有了成算,她心境立时平和下来。重又笑容满面的布置碗筷去了。
于是,松竹斋成了平安街上最早关门的书斋。其他店铺里的管事还在拼着年终业绩,全管事已经拿着丰厚的红包喜滋滋的回家过年了。
路上,全管事想着白棠对他推心置腹的一番话,笑容不禁惆怅起来。
明年夏末,最迟后年开春,东家就要随帝北迁。白棠问他:“您是想留在南京,还是跟我一块儿去北京?”
全管事犹豫了。他一把年纪,再要长途跋涉背景离乡重头开始,实在力有不逮。但又舍不得放过白棠这么好的主人家,一时没能回答。
倒是白棠提醒他:“我记得全管事有三个儿子,您看他们哪个堪用,不如送到我这儿历练历练。”
全管事大喜过望:他三个儿子,老大忠厚守成,人到中年,前程已定。老二聪明能干,但是娶个娘子是个太计较太精于算计的,这半年来白棠送予他的一些好东西,如裁剩下的熟绢,略有瑕疵的诗笺,全被她讨了去转手卖了。这等贪小的性子,必然不会受夫人和东家的喜欢。
只剩老三,从小喜欢跟着他一块儿研究文房四宝,书画诗笺。年轻时还中了个秀才,但是年纪渐长,屡试不第,便放弃了科举,四处游历。前日收到他的信,说是归家在即。老婆子说什么也不会再放他离家了:都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肯安定下来娶妻成家,像什么话!
全管事想着:小儿子行了千里路,见多识广,不如就让他跟着白棠,在北京创一番事业!
只是,老大诚实,不会抢这个机会,老二一家子是必定要吵闹的!
他推开家门,二儿媳赵氏惊讶的道:“爹,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全管事淡声道:“今年年假放得早。”
赵氏眼睛一亮:已经放年假了?目光不禁往公公的衣襟瞄了眼:今年松竹斋生意那般好,公公拿的红包应该不少吧!
“爹,”赵氏笑容愈加乖巧,“炉上热水刚烧开,我帮您泡杯茶去!”
全管事不置可否,到了里屋,大儿媳应氏听到动静,早泡好热茶候着了。
赵氏一时有些讪讪,笑道:“大嫂手脚就是伶俐。”
应氏拿了热毛巾伺候公爹搓脸洗手,微笑道:“今天爹回来得早。晚食还没做好,您再等会儿。”
赵氏忙道:“今日大嫂熬了羊肉汤。可香呢。我去看看差不多没。待会爹多喝几碗,暖暖身子。”
应氏与赵氏都去了厨房。
全管事笑着对身边缝着件蓝布衣裳的妻子穆氏道:“算着日子,阿宏该到家了吧?”
穆氏提了袄子到眼跟前,细瞧针角,语气埋怨又难掩心疼的道:“就你惦记着他!他做儿子的可有惦记过咱们?”
冬日里日头短,眼见天色已经有点儿暗了,全管事点了盏油灯,推到老伴手边:“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既然考试考不中,那就四处走走长长见识,将来——”他顿了顿,“总会有出息的。”
“什么出息!”穆氏叹息,“我只盼他们平平安安的就够了。”放下针线,她越想越愁。“上次回来时,宏儿整个人弄得像游侠儿似的,哪有半分读书人的模样?这样下去,哪家的姑娘看得上他?”
耳听夫人又要老生常谈,全管事瞧了眼厨房隔间厚实的棉帘子,从怀里取了张红封,递了过去。
穆氏疑惑的接过拆了,借着灯光一瞧,那眼睛瞪得滚圆,手一抖,红封差点落在油灯上!
“多少银子?”她颤声问。
“足足一百两。”全管事笑得感慨万千,“咱们为了几个孩子操劳半辈子。这些钱,就是咱们今后的养老钱罗!”
穆氏惊喜交集,捂着胸口老眼浮上泪光:“东家对你这么好?”
“谁能想得到呢?”全管事摸着银票,“还以为松竹斋撑不下去,我得提前告老还乡。没想,还能赚笔大的。东家有才,人也厚道。所以我想着——”他压低声音,“让老三跟了他去北京吧!”
穆氏登时明白了,兴奋的问:“东家肯?”
“东家不肯,我还费什么劲!”全管事笑着将银票塞给妻子。“就是二媳妇这边,你得帮我整治了。”
穆氏一扫郁闷,眉飞色舞的道:“她敢作妖,我就叫他分出去过!”
全管事点点头:这是个好法子。他和老伴都没那种霸道作风,硬要攥着儿子儿媳在身边劫富济贫。反而早就提出了分家。但老二家的算计着他这个爹每月还能赚不少银子贴补家用,硬是没同意。如果他们再为这事纠缠,索性分了家去。
厨房里,赵氏盛了两小碗汤,放了把切成碎的大葱递了一碗给应氏:“尝尝,味道正不?”
应氏笑着喝了,道:“可以了。待老大老二回来,就能吃了。”
赵氏眼珠子微转,扯着正要离开的嫂子道:“大嫂,别急呀。你看看,爹今天回来时,面色心情格外的好。不知碰上了什么好事呢。”
应氏瞧她神情便知她又算计上了公爹的银子,摇头笑道:“还能有什么好事?三弟快回来了呗。这回呀,咱娘肯定要给他说个媳妇。”
赵氏皱起眉:小叔回来,娘给他说亲,再帮他办婚事,这得费去多少银子?恐怕今年公爹收到的红包,都要费在这上头。心里顿时冰凉。
唉,还想给自个两儿子多讨点压岁钱呢!看样子全泡汤了,一时控制不住埋怨道:“你说小叔他这样子,看上他的姑娘得多眼瞎?”
应氏有点儿恼火了,冷声道:“别乱说,让娘听见生气!”
赵氏捂了下嘴,又道:“我这是实话实说嘛!小叔那性子,就怕娶了媳妇也不着家,还害了人家姑娘。”
“小叔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应氏嫁进门时,全宏才三岁,没少照顾他。全宏对她也尤其敬重亲近。“他不成亲就罢了,若决定成亲,绝不会辜负人家姑娘。”说毕不再理她,掀了帘子出去了。
赵氏郁闷的跺了下脚,心里头迅速的算计着:要不给小叔寻个便宜点儿的亲事?毕竟,他这年纪和性子,想要寻到好人家的姑娘,难咯!
有了成算,她心境立时平和下来。重又笑容满面的布置碗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