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频小说 > 锋行三国

第八十一章 攘外必先安内

    刘锋得了董卓领护羌校尉的消息后,暗自叹了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董卓依旧大破南宫伯玉李文侯等叛军,不过之前不记得董卓领过护羌校尉的官职,护羌校尉,掌西羌事务,秩比二千石。

    看来董卓这是一步登天了,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两千石大员,也好,站的越高,到时候就会摔的越疼,先让董卓嘚瑟一段时间吧。

    至于北地太守袁本初,这可是让刘锋笑了好久,得知了袁绍为了保住手中的兵权后甘愿留在北地当个太守,这实在是太有趣了。

    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袁绍变了,原本的袁绍刚愎自用,不听人劝,可如今北地太守的职位,必不是袁绍的意思。

    袁绍是不会去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的,那一定就是袁绍手下的房玄龄给他出的主意。

    一直以来,乱入时系统也挺照顾袁绍的,看来这时又多了一个劲敌!

    187年3月,刘锋召集麾下群臣议事,决定发兵鲜卑。

    之所以选在了这个时间,是因为刘锋知道再过两年,自己的便宜皇兄就会病死,到时候天下将会大乱,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先将幽州附近的边患肃清,刘锋才能腾出手来与诸侯们争霸天下,这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定北王府议事厅,刘锋与群臣们齐聚一堂,开始讨论攻打鲜卑的相关事宜。

    刘锋首先开口道:“诸位兄弟,攘外必先安内,天下大乱将起,诸侯争霸的时代也即将到来,在此之前,我等必先肃清幽州周围的异族,异族一天不平,孤这心里便一天不安,生怕何时孤在外领军作战,异族偷袭孤的幽州,所以孤召诸位兄弟前来,便是商讨攻打鲜卑一事。”

    刘锋昨夜回想了一下鲜卑的势力构成,鲜卑族的杰出首领檀石槐统一了鲜卑各部,死后将首领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和连,于是和连继任鲜卑首领。

    和连不仅才干和能力不如他的父亲,而且贪财好色,后来在进攻北地时,被北地人射死。

    和连死后,由于和连的儿子太小不足以继任,所以由和连兄子魁头接位,也就是说现在鲜卑的大首领应该是魁头,后起之秀步度根是魁头的弟弟,现在应该正跟着魁头混,没有自成势力。

    对于魁头,刘锋了解的不是太多,但鲜卑首领轲比能刘锋还是比较了解的。

    据史书上的说法,轲比能是鲜卑小部出身,身份低微,但身手敏捷,作战勇猛,出外劫掠时不要命似的冲锋在前。

    回到部落里,大家分赃的时候,轲比能便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来也不拿不属于自己的那份。

    平时处理部落里的事情,他也是能够做得让大多数人心满意足,因而综合了各种优势,他被众人推举为本部落的鲜卑大人。

    到了后期,轲比能实力壮大,控弦十余万骑,厮混于曹魏边境,一时之间搞的曹魏焦头烂额。

    后来曹魏政权招降轲比能,轲比能欣然接受,但接受轲比能之后,曹魏政权对其还是不放心,在轲比能进行统一鲜卑的战争时,曹魏政权多次加以干涉,于是轲比能屡次反叛,曹魏政权也多次招降。

    轲比能屡次挫败魏国干涉,严重威胁魏国北方边境安全,深感威胁的魏国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将其刺杀,其政权立刻崩溃,鲜卑各部落再次陷入混战。

    这也就是很多人都认为轲比能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原因,但刘锋并不这么认为,这些少数民族汉子多数都是豪爽重承诺之人。

    虽然轲比能有多次反叛的黑历史,刘锋看来那也不过是迫不得已罢了,若是有一把刀成天架在你脖子上,那么你反不反?

    曹魏就是架在轲比能脖子上的那把钢刀,随时都有对轲比能和其部落下手的危险,因为向来谨慎的曹魏政权不可能允许这样一颗定时ZD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轲比能的反叛,的确可以说的上是情有可原,所以对于轲比能,刘锋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看能否像收服蹋顿那样,收服了轲比能,毕竟每个部族都需要那么一个两个的代言人,在刘锋看来,作战勇猛的轲比能还是挺合适的。

    除去了魁头和轲比能,鲜卑首领应该还有个扶罗韩,就是让轲比能在宴会上给干掉的那个倒霉鬼,扶罗韩还有个身份,那便是步度根他哥,因为扶罗韩,后来继位的步度根没少因为这事跟轲比能打仗。

    除去这几个,鲜卑肯定还会有其他部族和首领,但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刘锋是真的没太在意过,而且这些人史书上基本都没什么记载,想了解也没地了解去,对此刘锋也只能到了鲜卑境内再看了。

    言归正传,在刘锋说完之后,一众武将一个个摩拳擦掌,谋士们则是陷入了思索,暗中盘算着这仗应该怎么打,能调动的兵力有多少,粮草辎重是否配备完毕,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武将们战场上出体力,他们在这耗费着脑力,当真是分工明确。

    对于刘锋所说的天下大乱,诸侯争霸,这些刘锋之前就和他手下的这群智囊说过,灵帝命不久矣,新皇年幼,不足以把持朝纲,到时必定天下大乱。

    黄巾之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都被刘锋说中了,可何况是灵帝的身体情况,所以刘锋手下的谋士们对此深信不疑。

    片刻后,荀攸开口道:“启禀主公,鲜卑不同于乌桓,鲜卑上下全民皆兵,人口数十万,可战之士便是十余万,如今出战是否有些仓促?”

    荀彧却和荀攸唱起了反调,荀彧拱手道:“公达此言差矣,我军兵强马壮,带甲之士十四万余人,粮草充足,为何不可一战?”

    荀攸让自己的叔叔怼了,脸上有点挂不住了,立刻说到:“文若,某自然知道我军兵强马壮,但如果在攻打鲜卑之时死伤了太多士兵,那便是得不偿失!”

    荀彧接着说到:“打仗便会有死伤,士兵们死伤了不碍事,以战养战便是了,总不能因为怕死伤就不打仗了吧?”
Back to Top